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
5405800000005

第5章 制定目标,开始人生的征程(4)

设定目标之后,接下来就要仔细研究如何实现目标。对于一个大目标,可以把它分解成无数个具体可见的小目标,这样看似复杂,实际上却是一个最为有效的达到目标的方法,可以尽早取得成功。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竟出人意料地摘得了桂冠。记者问他凭借什么获得了惊人的成绩时,他认为自己是在用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对他提出质疑,因为马拉松所体现的是体力和耐力的较量,凭借智慧取胜听上去有点牵强和不可思议。

两年后,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代表日本参加比赛的山田本一又一次赢得了冠军。当记者问及成功的经验时,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又用上次那句来做答:凭智慧战胜对手。这次的回答更让许多人迷惑不解。

时隔十余年,山田本一成功的谜团终于被解开,人们在他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原来他每次比赛之前,都要骑车把路线仔细观察一遍,同时顺便把途中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像这样他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山田本一以百米的速度朝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他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山田本一分成很多个小目标,很快他便轻松地跑完了。正是用这种方法,山田本一才创造了奇迹。

把目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分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将其各个击破,这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最有效方法。成绩是一点一滴的进步积累出来的;房屋是一砖一瓦堆砌出来的;足球比赛的最后胜利是由一次次的进攻累积而成的;商店的繁荣也是靠一个又一个的顾客创造的……可以说,每一个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靠一连串的小成就累积成的。因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积累的作用。

海洋再宽广,它也是由一粒粒水珠组成的;目标再远大,它也是从一个个小目标累积的。因此将一个个小目标做好,就会为将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80后中那些好高骛远之辈,从眼前的小事情、小目标做起吧,只有如此将来才会成就伟业。

011.制定目标,要遵循5项原则

目标的制定需要遵循SMART原则,它是人成功的必备。

在目标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其中,S代表的是单词Specific,指的是目标的明确性;M代表的是单词Measurable,指的是目标的衡量性;A代表的是单词Attainable,指的是目标的可实现性,R代表的是单词Relevant,指的是目标的实际性,T代表的是Timebound,指的是目标的时限性。

1.目标的明确性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只有目标明确,才会提高效率;否则,模棱两可的目标只能使人消磨时光,浪费时间。一个人要将人生目标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这些目标并不是并列平等的,而是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形状。其中长期目标是金字塔的塔尖,也是一生孜孜以求的结果;中期目标组成了金字塔的中间,它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必要步骤;短期目标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层,正是它组成了中期目标。

由此可见,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共同组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它们是循序渐进的,首先要实现短期目标,才会为实现中期目标做准备;其次要实现中期目标,才能为实现长期目标奠定基础;最后当中期目标完成时,长期目标才能实现。

2.目标的衡量性

目标的衡量性指的是目标必须有一定衡量的标准。目标的衡量标准,应该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的原则。只有这样,才会制定一个统一清晰的可度量的标尺。如果在目标衡量中使用过多的形容词等概念,就会使目标变得十分模糊,难以衡量。

3.目标的可实现性

制定目标,不能脱离实际,坐等空想。它的制定必须具有可实现性,这也就是讲,在现有的条件和能力下,通过适当的努力,目标的实现是有可能的。如果一个目标遥不可及,与现实不相符,它的实现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如果一个目标与现实严重相脱离,它是永远不能实现的。

4.目标的实际性

目标的实际性所强调的是目标在现实条件下的可操作性。一般情况下,它可能有两种情形。一方面其主要表现在领导者对当前形势的乐观估计,低估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人力资源、硬件条件、技术条件、系统信息条件、团队环境因素等,以至于下达了一个高于实际能力的指标。另外,可能花了大量的时间、资源,甚至人力成本,最后确定的目标根本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5.目标的时限性

目标设置要具有时间限制,根据工作任务的权重、事情的轻重缓急,拟定出完成目标项目的时间要求,定期检查项目的完成进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的变化情况,以及根据工作计划的异常情况变化及时地调整工作计划。

012.我的青春我做主

现在的年轻一代往往被认为依赖性过强、自主性太差,其实这些都只是一些少数人。大部分年轻人已经意识到独立自主对自己的重要性。

2009年,一部青春励志剧《我的青春谁做主》在电视荧屏上热播。这部电视剧围绕一家三姐妹的成长经历,向年轻的一代人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我的青春我做主。

每个人通过电视剧可以身临其境般体验另一种人生,而旅行则使人们得以了解别人的生活场所。它们两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看别人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然而对于每个人来讲,他的人生还是由他自己选择的。至于如何选择,使自己的人生梦想变成现实,这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人生话题。

人生万事,都与选择密不可分。选择即是智慧。你怎样选择就会怎样塑造人生。世间的一切都是从选择开始,并最终决定于选择,选择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在每个人的面前都蕴藉着一个旷世亘古的真理: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我应该怎么活,对于这些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世间的一切都是从选择开始,并最终决定于自己的选择,选择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年轻人的选择,无论在频率还是在方位上都是最高、最繁杂的。因为人生刚刚开始,许多都还是空白,所以选择就最艰难。人的一生中,有许多选择。有大选择,也有小选择,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人生关键的选择就是那么几次。

人总是要面对死亡,这是自然规律。对死亡方式的选择,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相对的权利和自由。但是,选择的不同,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生命效果。前不久,某大学一拨毕业生在京聚会,一位小姐颇引人注目。这不仅仅因为她修长的身材,具有南方女子风格的秀气与灵性,而是在座的许多男人对她都特别殷勤。不知是出于嫉妒还是一种逆反心理,某位男士有意回避她的问话,她没有在意,也没有吃什么,只是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就微笑着离座而去。

她的身影从门口消失,可那位男士的眼前依然闪现着这个小姐脸上那不同常人的微笑。他问带她来的那位校友,他悄声告诉他:她是他们公司聘用的销售部经理,几个月前查出胃癌晚期,做了胃切除手术。这几天,又发现癌细胞转移了。下午她刚刚从医院化疗回来,她听说校友聚会,非要来凑凑热闹。

那位男士听后感到吃惊,一个女子,面对人类尚不能攻克的绝症,面对常人看来已经等待死亡的生命,却显得那么宁静和安然。他终于明白了,许多相识者对她的“殷勤”,饱含着对她的一种怎样的尊敬与关怀。

这也是一种选择,但这种选择才是对生命的珍视。人在这个世界上毕竟是短暂的,但是短暂的生命中,有的人可以给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就是灰飞烟灭、过眼浮云。这是选择的结果,也是选择的辩证法。

当社会供求关系发生倾斜的时候,社会上学理工科特别吃香。家长拼着老命把孩子送进理工科辅导班,考大学选择专业,根本不考虑孩子的爱好和兴趣,通通被家长推上理工科这座独木桥。他们认为这种选择才是明智的选择。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果上升到社会意义,他们会说,只有科学才能救国。这话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说有一定道理,但是,绝不能认为,只要有了科学,明天就一定是光明的。

当年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德国科学家像大多数人一样,兴高采烈地响应德国皇帝的战争号召,93名德国最杰出的科学家甚至还联名发表了一篇《告文明世界书》,企图说服全世界人民向德国皇帝投降。

当时住在柏林的爱因斯坦百思不得其解,他被同事们的愚蠢所震惊,他认为必须出来伸张正义,就和一位朋友起草了呼吁世界和平的《告欧洲人书》。然而,这份义正辞严的宣言却只有4位教授签名。

这些智慧的大脑究竟缺乏了什么?有人认为:智慧有善恶,知识无好坏,而这些科学家们没有学会分辨智慧的智慧,没有掌握支配知识的知识。当然,这也许是教育细化的悲哀,而不是科学本身的过错。但这其中绝离不开人的选择。

当有人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他会利用计算机不断扩展人类利用电子科学的能力,使人类的大脑得到更充分的拓展。但是,也有人利用计算机向人类的文明挑战,不断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在无情地扼杀人类的劳动,利用计算机网络把黑手伸进银行系统来攫取人类的财富。这说明,同样是武器,它可行善也可施恶,关键在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