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学生觉得杜祁公的话很有道理,为官时非常谨慎谦卑。虽然政绩突出,言语处世却非常低调,因此得到皇上的信任和大臣的敬重。由此可见,我们也应该在成就上高人一筹,不必事事都追求高人一筹,即使真的高过别人,也没必要一味夸耀,更不能因为比别人“高”就沾沾自喜,甚至嘲讽暂时位居你之下的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要想安身立命、飞黄腾达,就要学会“低姿态”做人处世。否则,只会招来祸端,在古代,孔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孔融高调惹祸端
孔融在很小的时候便聪慧异常,乡邻们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去。有一次他独自去见李元礼。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除了自家亲戚外都是些才智出众、有很高称誉的名士。
孔融到了李元礼家门前,通报的下人见来人是个小孩,并不重视,不让他进门也不给通报,孔融见状便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下人这才让孔融进门。
李元礼见一个陌生的孩子进来,很不解地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很从容地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师徒关系。”
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听到孔融的话都感到十分惊奇,不禁在心中赞叹孔融的聪慧。太中大夫陈韪却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当即反驳道:“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尴尬,众人皆叹孔融机敏过人。
成年后的孔融与小时候相比更是才华满腹,然而锋芒毕露的习惯却是不减反增。
东汉末期,孔融被汉献帝征至朝廷为官,很受器重。当时的曹操在朝中独揽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让孔融很看不顺眼。其实看不顺眼的大有人在,唯有孔融等几个书生文人表现得最为激烈,他对曹操的作为时常是冷嘲热讽。
曹操打败了对手袁绍,将袁绍的儿媳甄氏送给自己的儿子曹丕为妻,孔融便写信给曹操道:“当年武王伐纣,将纣王的妃子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问他这件事在什么典籍上有记载,孔融回答:“典籍上没有记载,只是以今天的事情去推测,那时大概应该是这样子。”孔融就是用这种嘲讽的方式,明显地表现出对此事的反对。曹操无言以对,心里很是不满。曹操主张禁酒,说酗酒可以亡国,孔融回答说:“夏、商两朝是由于妇人而失天下,现在却不禁止婚姻;看来阁下之所以极力主张禁酒,只是因为打仗需要军粮,并不是怕什么亡国吧!”此言揭露了曹操以大帽子唬人的手段。
面对孔融的屡屡讥讽,曹操自然十分恼火,早就欲除之而后快,但曹操是个爱惜人才的人,孔融的学问大名声也大,实在不忍杀掉,所以他一直忍了下来。但孔融不知收敛反而一再用言语嘲弄曹操,以至于激怒了曹操,最终,曹操还是指使他手下一个名叫路粹的人出面告发孔融,给孔融加了两条莫须有的罪名,说其不忠、不孝,这样,曹操便杀害了孔融。
孔融就这样空有才华未得施展便死于曹操之手。想想看,当时的曹操本就心里不踏实,就怕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许多有实力的诸侯也都看不惯曹操的作为,但想要讨伐曹操实属不易,都不敢轻举妄动。而孔融尽显他的“口舌之能”,在曹操手下做事却事事让主人难堪,曹操纵然爱惜人才,也难以忍受这般凌辱,于是将其杀之以图耳根清净了。孔融以一介书生之力自然扳不倒曹操,但这种不懂得隐忍处世,对他人横加指责,锋芒太露的行为的确也不是明智之举。
当代镜鉴:
亲疏远近要适中
孔子的学生子游曾说过:“事君敷,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作为臣子的,如果总是想跟国君亲近,那么他离自己受到羞辱的日子就不远了;朋友之间,如有事没事总是要腻在一起,虽然表面上亲密无间,但离疏远的日子也不远了。子游的话说出了朋友相处的一个道理,即,与人相处,亲疏远近要适中。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亲密的人际关系经常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如初次交往时相处和谐,很要好的朋友常常会因为一个小问题产生摩擦。按理说应该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处,人际关系也越好。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忽略了一个“度”的问题。
孔子的一生都很注重与人的交际,他在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时,就多次讲到交友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亲疏有度。孔子认为,交友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凡事都“过犹不及”。因此,孔子的中庸为人之道告诫人们:待人亲疏远近要适中。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的确,尽管我们都有着良好的愿望,都希望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要明白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是指相互之间越亲密越好,我们还必须要记住:“亲密并非无间,良好的关系需要距离的维持。”
可以说,与朋友走得太过于亲密,就容易看到对方太多的缺陷从而淹没了对方的优点。此外,过分的交往还可能使自己成为朋友的负担,这也是友谊走向反方向的重要原因。
因为生意上暂时的困顿,小张缺钱周转,于是他就向自己的一位大学同学赵明借了钱。赵明为人直爽、大方,当即就把5万元积蓄拿出来借给了他。
小张很是感动,于是,他便时常到赵明家里来表示感谢。前两次,因为聊天聊得比较投机,确实感觉两人的关系近了许多。不久,小张便把钱还给了赵明。为了表示自己不会“忘恩负义”,小张还是隔三差五地来赵明家做客,以示亲近。然而,赵明却觉得有了负担,本来他每天下班回来后就已经很累了,还要花两三个小时陪小张聊天。而且每次见面也都是重复说原来的事,赵明觉得越来越乏味,就说一些新话题,这样便涉及了双方的隐私。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些事统统流传到了其他同学的耳朵里,成了大家共知的秘密。赵明觉得很不高兴。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三个月,赵明觉得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于是他开始讨厌小张,便找借口躲避小张。这时小张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过了火,招人烦了。
无数事实表明,朋友之间,并不是越近越好,恰到好处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既让朋友感到你对他的关心,又不会让朋友觉得你们之间的友情有什么负担。这样的友情才算是最佳的。
6交友之道:应近君子远小人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结交正直的人,结交诚实的人,结交见闻广博的人,是有益的。同虚伪奸诈的人交朋友,同谄媚奉承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那是有害的。”
国学链接:
“益友”与“损友”
孔子认为,交友前要先分辨益友与损友,再决定亲近或疏远。分辨的原则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是益友,简单说来,就是应该具备“正直、信实、多闻”这三项条件。
“直”是指朋友对我直言不讳,像镜子一般,使自己经常得到警惕,不敢胡作非为,这也可以说是“畏友”。如果一生没有畏友,使自己看到他的时候既敬且畏,然后努力改过迁善,那么自己就很容易骄矜自满、故步自封,无法善度人生。所谓“以友辅仁”,即是此意。“谅”可以引申为体谅,当天下人都误解我的时候,朋友依然信任我,了解我的苦心,明白我的抱负。即使我不慎犯错,他也以宽容待我,鼓励我继续努力。“多闻”并不指学问高低,而是指浓厚的求知兴趣,并且对许多事物都有特定的看法,谈起话来互相启发。多闻则视野开阔、心境提升,常以新奇的眼光看待一切,平添人生许多快乐。
而“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损友,同这样的人交往久了,会使自己受到伤害。“便辟”是指刚愎自用、心胸狭隘,不会体谅别人。“善柔”是指习惯于奉承及柔顺的态度,缺乏正直的精神。“便佞”则是口才甚佳,言过其实,不愿认真求知,即使表面上看似多闻,其实只是道听途说,以耳代目,并无真正见识。对照而言,便辟的人不易做到“谅”,善柔的人缺少“直”的勇气,便佞的人则是伪装的“多闻”。孔子主张的交友之道即在于此。
诸子之言:
尹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而其损益有如是者,可不谨哉?”(译:上自天子下到平民百姓,没有不是因有良友相助而成大事的。而且朋友的好坏影响着人的作为,交友怎么能不谨慎呢?)
明代苏浚在《鸡鸣偶记》中讲:“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互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合,患则相倾,贼友也。”意思是说:道义相互砥砺,过失相互规劝的是“诤友”;能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是“密友”;甜言蜜语和相互倾轧者乃属于“昵友”、“贼友”。
延伸思辨:
朋友和兴趣
朋友是影响我们德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交友不慎,致误终身。交到好朋友可以使你的道德品质、学业事业都有所进步,而交到不好的朋友,不但对你的道德、事业等没有帮助,更有甚者,会使你走向犯罪的深渊。朋友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绝对会比父母、老师的教导更有影响力。择友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的品质。
兴趣是成就事业的先决条件,有益的、健康的兴趣爱好,对于人生的成就具有积极的助益;不良的、低俗的嗜好,必将导致其人生发生变故。修养严谨,自律自强,则易成就事业。
人生是建立在品行之上的,而品行的养成决定于其志趣。无度的穷奢极欲,必将成为隐疾。一个人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其所好得到满足之时。而兴趣满足的方式则大不相同。所以,古人云:大德无好。
精彩典故:
君子取义,小人得利
孔子认为与君子一起做事很开心,也很容易。这是因为君子胸怀坦荡,没有什么偏见与私心,你要和他提个建议,不用考虑是否合适等问题,只要合理他就会接受。但是,如果你要想讨好君子就比较难了,这是因为君子的内心很正直,他们做事情就是秉公办理,而不会和你讲私情,也不会因为你给他说两句好话,就能讨好他。而小人正好相反。如果你想讨好小人那很容易,只要投其所好就可以了。但是你要和他一起共事就难了,小人永远只会考虑他的私利,他的眼中没有大局。大难来临的时候小人的眼中也只有他自己,所以说“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北宋时,王安石实行新法,任用了吕惠卿等小人,而排挤司马光等保守派。但为人正直的司马光不计政治上的恩怨,依旧写信给王安石,劝诫他要提防自己身边的小人,他说:“忠信的人,在您当权时,虽然说话难听,觉得很可恨,但以后您一定会得到他们的帮助;而那些谄媚的人,虽然顺从您,让您觉得很愉快,一旦您失去权势,他们当中一定会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出卖您。”
属于保守党的司马光虽然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之策,但作为一个与王安石多年同朝为官的老朋友,他很推崇王安石的人品学问,因此尽管他们政见不同,他还是向王安石提出了善意的忠告。他告诉王安石应该远离小人。同时,司马光凭着他的知人之明,告诉王安石在他的周围出现了一批德行操守欠缺的人,司马光甚至直指吕惠卿,认为此人“奸巧非佳士”,“诚文学辨慧,然用心不正”,“使安石负谤于中外者,必此人也”。
吕惠卿与王安石结交十多年,事王安石以师礼,如出门下。吕、王其才互补,其智相依,在王安石变法中,吕惠卿的地位仅次于王安石。但吕惠卿实在是一个城府很深而又阴险狡猾的小人,他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一切的人。在他的策划下,皇帝信赖的、被誉为“朝臣典范”的司马光被扳倒了。为了独掌大权,他对昔日的恩师、新党的领袖王安石反戈一击。
在熙宁六年(1073年),当时国家自然灾害频繁,而从此年夏季到次年春季的大旱更叫人心悸。在那个年代,自然灾害往往被看成是上天对统治者的惩戒。此时已变成王安石的政敌的吕惠卿用“天变”来攻击他,并且诬告王安石参与谋反。吕惠卿一再陷害王安石,他把保存好的王安石的一些私人信件交给了皇帝,有几封信中有“无使上知(不要让皇上知道)”这样的字样,在当时这就足以构成欺君之罪了。
王安石知道自己在京城已无法待下去了,想到此前种种,他心灰意冷,请求辞官归隐,得到了皇帝的准允,于熙宁九年(1076年)回到了金陵,政治生涯从此结束。这正应验了司马光信中的话,王安石养了一条恶狗,现在成了气候,要反过来咬主人了。
人们常说世态炎凉、人走茶凉,就是针对这样的势利小人而言的。小人总会在别人得势的时候来奉承,而看到朋友失意时则远离,甚至加害于人。唯有那些在我们顺境之时并未有奉承,而当朋友失意时会送来安慰和鼓励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这样的人刚正不阿,也是孔子所说的大丈夫。
小人之所以可怕,不在于他和你唇枪舌剑地明着唱反调,而在于他暗地里给你放几支暗箭加害于你。更有甚者,小人不会让你察觉他的真实意图,他们习惯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给你设圈套,而表面上他还会和你谈笑自如。这当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但更为重要的是累积人生经验。
当代镜鉴:
君子之道,和而不同
儒家要求每个人都应该从日常的小事情做起,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品德。如《中庸》所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即君子之道,就好比走极远的路一样,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迩”;就好比登极高的山一样,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卑”。
孔子还说: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关于“和而不同”,是人际关系范畴优化求中的根本途径。古人云:“对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惠而不费,劳而不恕,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方而不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诸如此类讲的都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把握分寸。当今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心态、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处理人际关系时,更需要把握分寸,保持恰当的距离。所谓不卑不亢,就是一种中庸的君子之道,既要达到与人交往的目的,又不能有损于自己的人格和独立性,就是要和而不同。这是做人、与人交际应该把握住的原则。
首先,人际关系,应是“和而美”的。凡遵循中庸的君子之道所作的决策,必有众人的共识作基础,方能集合众人力量予以贯彻实施,这就是“和”。
其次,个人品性修养方面,也要和而不同。孔子认为:做人如果自然本性胜于文雅,便失之粗野;如果文雅胜于自然本性,则显得欠缺诚心;两者调谐适匀,互补其不足,方可成为君子。第三,在个人精神追求上,仍要“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就是要求人们常怀兼容精神,容许别人有言论、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应耐心、公正地去了解并给予容纳。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力求做一个真正的智者,像一个君子那样真诚相待,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