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杨力讲低碳养生
5417100000026

第26章 低碳心理,健康新生活(1)

心理也能低碳?还有低碳的心理?低碳心理能养生吗?能有利于环保吗?答案依旧是肯定的。而且,低碳心理也将涉及到低碳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行为的过程以及行为的结果又会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反作用,低碳生活当然也不例外。不论低碳饮食、低碳运动、低碳居住、低碳穿着、低碳娱乐,还是低碳美容,以及我们暂时没有介绍到的其它低碳行为,都与低碳心理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低碳心理也是对低碳养生的一个补充和总结。

(第一节)低碳心理是一种健康高尚的心理状态

有位作家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与污染,决定到深山老林过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

他来到一座远离城市的大山里,花钱请当地山民上山帮他修建了一座小木屋,在小屋旁边帮他开垦了一小片菜地,并配备了一些基本生活用品。之后,他便在山上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没过多久,作家感觉老是吃素没什么胃口,便下山从山民那买回一只鸡,准备养鸡下蛋,这样好有蛋吃。

吃了一阵鸡蛋后,作家又有点想喝奶,便又下山买回一头奶牛,每天挤奶喝。

不久,牛生病了,他只得又下山去拜托山民去镇上找兽医来。

牛的病治好了,作家总算松了一口气,但他又有点想吃肉了,便下山去山民那买肉。

之后,作家陆陆续续又从山民那买回不少东西。山民自己没有的,他就多给些钱拜托他去镇上买。

不久后,作家的钱花完了。他觉得山里的生活也没有太大乐趣了,便拜托山民去镇上替自己寄一封信。

信是写给他朋友的;信的主要内容是,他想回城里生活,现在没有路费了。

不健康心理状况面面观

在讲述低碳心理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不健康的心理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完好的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必须时刻保持心理健康,能和谐地与社会生活相融合,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才算是真正的,全面的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高效而愉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良好,情绪稳定,思维活跃,触觉敏锐,记忆良好,乐观豁达,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够充分发挥身心潜能。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代人中有很多都处于心理状况不健康的情况之下,具体表现在:精神萎靡不振、失眠、厌食、烦躁、焦虑、恐慌、易怒、悲观、抑郁、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性欲减退等等。出现这些症状的多为中老年人,而近年来青少年中出现某些症状的也越来越多,这不得不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不仅仅如此,伴随着心理状况的不健康,很多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也日渐滑坡,主要表现在:肥胖、瘦弱、四肢无力、头昏、头痛、易感冒发烧、肠胃不适、全身酸疼、易上火、便秘、尿频、脱发、皮肤干燥黯淡等等。

在身心皆处于不健康的状况下,身体与心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我们再不及时找到原因,采取措施,今后必定追悔莫及。

身心皆不健康高碳难逃其责

为什么会产生上面的不良状况,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是客观的原因,我们难以避免,但更多的是我们自身的主观原因,也就是我们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态度所造成的。在众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高碳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高碳的生活态度,高碳的心理意识,是造成我们的身心不健康的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来看:

第一,饮食方面。俗话说,“病从口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疾病都来源于饮食不当,这在“低碳饮食”一章中已经做过介绍。造成饮食不当的原因,除了有些朋友不清楚健康的饮食方式外,大多数人都是“明知故犯”,或者不以为然,只图吃得饱、吃得香、吃得舒服,健康可以暂且放到一边,只要一下毒不死就行,更别说考虑什么“低碳”了。这其实就是一种不加节制的高碳生活方式,如果再深一层挖掘原因,这样的人往往意志薄弱,自制力差,甚至比较贪婪,同时也具有一种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对环境都不负责任的高碳心理态度。

第二,运动方面。这点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多运动好,不运动不好。很多人身心不健康就是因为缺乏运动,但他们为什么不运动呢?一是懒惰;二是经不住诱惑。正是因为很多人具有懒惰这种心理,才会处处懒得自己动,才会能让机器动就让机器动。结果,由于缺乏运动身心健康每况愈下不说,还因为过多使用现代化设备给环境添了碳。因此我们可以说,懒惰的心理也属于高碳心理之一。

再来看看“经不起诱惑”这个原因,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也说了,很多人不运动就是因为经不起很多“高碳活动”的诱惑,比如玩电脑、出去吃喝玩乐等,为了诱惑,可以不惜以健康与环保为代价,这和刚才说的饮食不加节制类似,也属于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负责任的高碳心理。

第三,居住方面。不少人想当“大户人家”,豪华装修,购买高档家具电器,大多因为一个面子问题,就是因为这个诺大的面子,让不少人为其所累,不论身体还是心理,都为之深感疲惫,压力巨大,并且节衣缩食,放弃了运动、娱乐及学习深造的机会,这样身心能健康才怪。因此,面子思想,也就是虚荣的心理,不仅损害了身心健康,而且损害了环境,不能不说也是一种高碳心理。

第四,穿着方面。“衣饰误,疾病出”,因为不注意穿衣导致疾病及污染之前也已经论述过了。对于某些人来说,比如那个不吃饭也要买衣服的女孩,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也和居住类似,就是把外表的漂亮看得过重,也属于一种虚荣心过强的表现;而对于那些“购衣狂人”、“月光族”,除了具有虚荣心理外,还有着与饮食类似的不节制心理。

第五,娱乐方面。一味追求高碳娱乐的人,除了具有不节制心理、不负责心理、虚荣心理、懒惰心理外,如果是对色情服务还特别情有独钟的,那就应该再加上一条——低俗腐败心理。

第六,美容方面。如果为了美容不惜一切代价,那就主要属于虚荣心理和不负责心理;如果明知道运动、勤洗脸能美容而不去做,那就是懒惰心理;如果明知道某些生活习惯不当会影响美容而明知故犯,就是不节制心理。

说了这么多,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上面所有的高碳心理其实都属于“贪”的心理,只是程度有高有低罢了,而“贪”又源自哪里呢?那就是“欲望”,过度的欲望就是贪,就是贪婪。我们来看,为什么会意志薄弱、不节制、不负责、爱虚荣、懒惰,甚至低俗腐败,就是因为贪好、贪多、贪舒服、贪眼前私利。这个“贪”就是“过度”的欲望。就是这过度的欲望导致了人们身心的不健康,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这也是为什么佛学说“欲望是万恶之源”的原因。

但是,适度的、正常的、健康的欲望是我们能够接受的,也是我们生活的动力之一,但如果过了度,成了“贪婪”,那就是一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环境都不利的事,而它们的不利又会反过来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为什么要倡导“低碳”,不就是为了防止人类贪婪欲望造成的恶果继续扩大吗?不就是为了弥补吗?因此,高碳,不仅仅简单代表二氧化碳的高排放量,它实际代表着人类过度欲望的贪婪心理,它才是“万恶之源”。

低碳心理能“治未病”“治已病”

既然高碳心理的核心是欲望“过度”,那么低碳心理自然就是“适度”了。

通过本书前面的章节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哪种养生方式,我们始终在强调一个“适度”的问题,只要把握好合适的度,才能既达到身心健康,又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同样可以逐一来概括分析一下:

第一,低碳饮食上我们没有绝对表明哪种食物一点儿不能吃,而是表示都可以吃,只是什么都不要多吃,各类食物都有它们各自适度的量。

第二,低碳运动固然好,但是也不能过度运动。

第三,我们倡议住宅够住就好,不要过分求大。装修、购置家具电器也要以健康实用为主,美观为辅。

第四,穿着也是同样,要回归本质,以御寒、保护、健康为主,美化外表为辅,不可本末倒置,也要适可而止。

第五,高碳的娱乐方式也可偶尔开展几次,而且要在开展过程中注意低碳要求。低碳娱乐方式相对较好也不能玩得过头。

第六,美肤、美发更是要适度进行,否则不但美不了容,甚至有可能“毁”你的容,要你的命。

由此可见,低碳生活态度的核心就是“适度”,这也是低碳心理的重点。在本书一开始我们就说“低碳生活其实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以减碳环保为出点,在生活各方面都要节制、节约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就是“适度”的态度吗?不就是始终贯穿本书的主线之一吗?

如果你有了“凡事都要适度”的低碳意识,或者说低碳心理,并将这种心理意识应用到日常养生的方方面面,相信很多身心疾病都很难发生在你身上,这就起到了“治未病”的效果。

对于一些心理不健康状况,也可以用“低碳心理”这幅“心药”来医。这样,低碳心理又起到了“治已病”的作用。

l杨力答疑

问:既然过度的欲望是产生不健康心理的源头,是不是只要我们做到节制欲望,达到适度的状态就能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呢?

答:原则上是这样,但具体操作起来并不简单。

因为人的心理状况是极其复杂的,虽然绝大多数不健康心理都来自过度的欲望,但之后又扩展、演变出很多其它的不健康心理,有些甚至已经属于正常的情绪表现,并不“过分”,比如失去亲人感到悲伤、被人诽谤感到愤怒等。而且,欲望适度也只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到底怎样才算“适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并且欲望适度也已经发展、演变出很多表现形式,有的可能看上去也已经不属于欲望适度的范围,随意不是简单说靠节制欲望就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

另外,不健康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成心理疾病,并且和某些身体症状一并发生,这就可能需要结合药物及临床治疗才能痊愈。

低碳心理的核心是欲望“适度”,但并不代表它的内容就仅仅局限于此,也不代表仅靠一个单纯的“适度”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要以“适度”为出发点,逐步扩展、引申出相关联的科学心理理论,或哲学理论,比如平衡的理论、一分为二的理论、顺应自然规律的理论、联系发展的理论等等。结合这些理论并加以融会贯通,灵活使用,大多数心理病症才会减除。具体的方法及内容我们会在后面讲到。

(第二节)低碳心理适度平衡

我国某着名乒乓球运动员在一次重要比赛中,在3比0的大好形势下被实力弱于她的对手连扳四局,结果拱手将金牌让于对方。事后在接受采访时她沮丧地说:“一开始我心想她平时实力不如我,所以打得比较轻松,发挥也比较正常。后来对手看我再赢一局就彻底赢了,就干脆放开了来打。我反而有些保守了,想得有点多,主要就是太想卫冕冠军了,想赢怕输的思想有点重。后来输了一局后,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强项技术都没发挥出来,最后输掉了这场比赛”

有一个人走路时不小心跌了一跤,摔掉了一颗牙。没想到他马上爬起来拿着那颗牙哈哈大笑,并大声说:“感谢上帝啊!”。别人很纳闷,问他为什么这样了还笑还感谢上帝。他说:“因为我庆幸自己只是摔掉了一颗牙,而不是两颗牙或者更多牙。”有次他被小偷偷了钱,也同样反应,别人又问他为什么。他说:“幸好那家伙只是谋我的财,而没有要我的命。你说我能不高兴和感谢上帝吗?”

有个大学女生失恋了,可她只伤心了半天,马上就高兴起来了,还买了件漂亮衣服,买了很多水果。她舍友问她为什么不伤心了。她说:“我干嘛要伤心,他对我不好,我再不对自己好一点,那多不公平!”

高碳欲望高压失衡

低碳养生倡导节制、适度,是为了达到生态环境与人类身心健康的平衡。因此,低碳心理也是一种追求平衡的心理。

不少现代人出现心理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活压力过大,大到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严重“失衡”,结果出现疾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某些人生活压力大是因为正常的生活需求难以满足和维持,比如工作、学习、家庭等,这倒尚且情有可原,而其它很多人则是因为欲望过多、目标过高、成就过大,如果想满足的所有欲望满足不了,太高的目标高不可及,成就大得不敢轻易停歇,整日忧心忡忡,长此以往,就必然被这些“负担”压的喘不过起来,从而造成烦闷、焦虑、恐慌、易怒、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常使人感到身心都很疲惫,严重还会使人一病不起,甚至生命。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如下方法来应对:

1.知足常乐。既然是过度高碳的欲望所致,那就必须从这“开刀”,要减少不必要的欲望,不要什么都想体会,什么都要得到,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即使精力时间够用,自己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要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适当争取自己力所能及的需求,做到“知足常乐”。

2.不要把目标定的过高。可以先定一个容易达到的短期目标,并做好详细的计划措施。等小目标达到了,再制定下一个目标。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来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最终的大目标始终达不到,也不要悲观气馁,可以心平气和地继续努力,或者即使调整策略,实现其它的目标。

3.不要把已有的成就和荣誉看到过重。有这么一句格言“地位是临时的,荣誉是过去的,金钱是身外的,只有健康是自己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我们的健康,因为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得到的也全部会失去。所以,即使你现在拥有很大的成就和荣誉,也不要把它们看得过重,不要为了极力维持它们身心俱疲,只要不是不负责任的随意应付、轻易放弃,适当地给自己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身心放松下来是很有必要的。等到自己的身心都调整到最佳状态后,你可以再次轻装上阵。

4.不妨向动物学习学习。很多动物睡眠充足,肚子饿的时候才进食,永远不会为昨天的事懊恼,也不会为明天的事担忧。例如,鸟儿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懂得忙里偷闲,享受生命。即使最忙碌的鸟儿也会经常停下来,在树枝上唱唱歌。猫的处事态度是:随遇而安。猫从来不为任何事发愁,即使遇到一些紧急的情况,也只是短暂地警惕一下,之后就会找个地方美美睡一觉。

总之,欲望需求要适度,目标高度定得要适度,对待成就荣誉也要适度,只有适度了,你才能找到一种身心上的“平衡”,才能健康;否则,就会“失衡”。这就像天平一样,一旦失衡,较重负担的那一边便会倾斜压到你的身心上。

乐观精神低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