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5419700000005

第5章 10岁的童工

母亲使我看到了这个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慈祥的光辉,在这种光辉的照耀下,文学和戏剧才具有它们最伟大、最富有意义的主题,也就是关于爱情、怜悯与人性的主题。

--卓别林

(一)

长期的酗酒使得卓别林先生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最终患了严重的水肿。不少演艺界的人士解囊相助,讲义气的杰克逊先生率八童伶班也参加了。但卓别林先生的病情并没有好转,这样一直拖到1899年,也就是小查理10岁这年,他的身体彻底垮了。

查理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当他走过肯宁顿路三鹿酒馆时,突然想向里面瞧瞧父亲是不是在,虽然那并不是父亲常去的酒馆。但当查理推门进去时,居然真的看见父亲坐在那里。此时卓别林先生身体浮肿,双眼凹陷,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潇洒风采。

看到儿子后,卓别林先生脸上露出了亲切的笑容,他热切地唤儿子过去。父亲在小查理面前是很少流露感情的,因此,卓别林先生的这一举动让小查理有些惊奇。

查理走到父亲跟前,父亲问起了母亲和雪尼的近况,并在小查理临走之前,把他搂在怀中,第一次吻了他。

3个星期后,卓别林先生被送进了医院,哈娜去探望了几次,每次回来都很伤心。虽然卓别林先生说想要重新回到她身边,还要和她一起到非洲去过新的生活,但哈娜清楚:这只是安慰她的话罢了。

没过多久,卓别林先生就去世了,这位年仅37岁的艺人就这样演绎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哈娜依然是法定遗孀,因此,丧事需要她来打理,但她却身无分文,只能求助于演艺慈善团体“杂耍演员福利基金会”。

然而,卓别林家族的人此时却突然冒了出来--他那在兰贝斯区开了好几家酒馆的哥哥,以及在非洲拥有大片牧场的弟弟,纷纷认为哈娜这样做有失卓别林家族的体面,因此提出由他们来支付丧葬费。

就这样,卓别林先生活着的时候虽然穷困潦倒,而死的时候却是风风光光。这也是人生的一个悲喜剧。

在卓别林先生入殓的前一刻,哈娜带着查理去见父亲最后一面。当她见到棺木里与前夫的脸相映衬的小朵白色雏菊时,觉得那些花又朴素又动人,便问那是谁放在那儿的。管事的称,那是露易丝清早时来布置的。由于露易丝没有与卓别林先生正式结婚,所以她只能远远地瞧着自己爱的人入葬。

下葬时,天气突然下起了大雨,亲属们纷纷把他们的花圈和花朵扔进墓穴。哈娜没东西可扔,就随手取下小查理珍爱的黑边手绢扔了进去,也算是尽了母子两人的心意。

葬礼一结束,哈娜便带着衣着寒酸的小查理回到了自己的家,将一个旧煤油炉子卖了半便士,买了一个面包充饥。

第二天,哈娜从医院里领回卓别林先生的遗物。当她从一双装满桔子的鞋里拿出桔子时,一个半镑金币变戏法似地滚落出来。这,就是喜剧演员卓别林先生留给前妻和儿子的所有家当!

(二)

10岁多的查理这时已经将自己当成是一个成年的男子汉了,他要做工养家。当他看到卖花的小姑娘时,也想用这个方法赚些钱。因此,他好说歹说从母亲那里借来了1先令,去花市买了一些水仙花,然后把花分扎成一些小束,到酒馆去向太太小姐们推销。

“买水仙花呀,太太。”

“小姐,买一束花吧”。

这个还戴着孝布的小孩,一脸哀愁地站在那里,一下子就赢得那些有钱的太太小姐们的怜爱。不大一下午,小查理就卖了5先令。查理这样做了几天后,终于被母亲撞见了。哈娜恨透了酒馆,从此禁止小查理再去酒馆卖花。

查理只得另想办法赚钱。他说服母亲,不念书了,去找工作赚钱养家,百般无奈的哈娜只得同意了。

“生活使他感到,自己像一只瞎了眼的老鼠被逼到了墙角落里,他等待的是打下来的棍子。”英国作家康拉德的话此时恰巧符合哈娜当时的心境。

当别的同龄孩子还在学校学习知识,得到精心的照顾的时候,小查理已经在伦敦的各个区间奔走了。这个刚刚10岁的孩子做过许多活计:杂货店跑腿的小伙计、私人诊所的侍应生、有钱人家的小佣人、书报经售店的小报童、吹玻璃的小工友、制玩具的小贩子、印刷所的小工人……

当然,这些工作全都是临时性的。查理就这样打了2年的零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查理不得不频繁地换工作。最后一份工作是在印刷所码纸,每天天没亮他就要去上工。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也终于学会了这门技术,快要成为熟练的工人了。可眼看能每星期能领到12先令的收入时,查理却患上了流行性感冒。哈娜不愿让儿子再从事这样重体力劳动的童工,逼着他辞了这份工作重新上学。

就这样,离别了学校2年后,小查理又重新回到学校。但即使在上学时,他也是半工半读,经常利用放学时间教有钱人家的小孩子学跳舞,赚个几先令。

这时,已经16岁的雪尼到一家轮船公司开往非洲的客轮上作号手,每次出航前可以预支35先令,这笔钱对这个家来说太重要了。所以在这一时期,哈娜一家的生活也有了些许的起色,因此便搬到了切斯特街的一套两间屋子里。

雪尼第一次航行归来时,还带回来了3镑多赏钱。这样一来,母子三人连早餐都能吃到熏鲱鱼、萨门鱼、鳕鱼和烘糕了。

不久,雪尼又出航了,但这次并不像第一次那么顺利。6个星期过去了,雪尼音信全无,提前预支的35先令也早已用完。哈娜租的缝纫机再次被人搬走,查理教舞蹈的微薄收入也意外落空了。

这时,哈娜的一个好朋友、曾是喜剧演员的麦卡西太太突然病故,这一切都让哈娜感到人生的无常。她写信到轮船公司的办事处,打听雪尼的消息,得知雪尼患病了,正在南非就医,这让她更加担心。

这期间,查理几乎每天晚上都去麦卡西家里吃晚饭,因为家里确实没什么东西可吃了。这种情况也让哈娜的健康状态十分糟糕,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忧心忡忡,终于有一天,她的精神再次崩溃了。

(三)

一天中午,当查理放学回家,刚走到家门口时,邻居的几个小孩拦住了他,并告诉说他:

“你的母亲疯了。”

虽然母亲的精神曾失常过一次,但查理仍不相信。他飞也似地跑上顶楼,看到母亲正心事重重、脸色苍白地坐在窗前,这时他才想起来,这样的情形已经一个多星期了。

查理大声叫了一声:

“妈妈!”

随后扑过去把脸贴在母亲怀中。

哈娜亲切地抚摩着小儿子的头:

“出了什么事啦?”

查理呜咽着说:

“您身体不好啦?”

“我很好哩。”

“不对,他们说您身体不好了。”

哈娜叹了口气,然后有气无力痛苦地说道:

“雪尼不见了,我去找他呀。他们把他藏起来,不许我见他。”

查理心如刀绞,他明白,母亲再一次精神失常了。他刚想去请医生,房东太太就告诉他说已经请过了,医生留了一张“精神失常”的条子便离开了。条子上还写着“营养不良症”,表明这次精神失常是饿坏了的缘故。

查理费了好大劲才把母亲送到医院。医生关切地问他:

“那么,你以后怎么办呢,孩子?”

查理没办法,只能再次到贫民习艺所去。所以,他随便撒了个谎便离开了。

此时的查理伤心得觉得知觉都麻木了。他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母亲进了医院,总比没吃没喝呆着那个阴暗的阁楼上要好。他又想到母亲所有的好:她愉快的性情、温柔亲切的神态,以及最近的心事重重。

当查理慢吞吞地回到阁楼上时,又见到早晨母亲留给自己的一点儿糖果。他大声地痛哭起来。就在刚才他伏在妈妈膝上哭的时候,母亲还把糖果递给他吃。

这段时间,查理过起了浪迹街头的生活。他避开所有认识的人,不想让他们知道母亲的情况,也尽量避开房东太太,怕自己再被送进孤儿学校里去。他在肯宁顿路后边一条马房巷里帮几个劈柴的人干活,这些好心人会给这个可怜的孩子一点工钱和填饱肚子的食物。

这样过了好长时间,雪尼终于回来了。原来,他在南非治好了风寒后,还发起了一次抽彩会,赢了20英镑回来。这笔钱太及时了。他和查理买了新衣服,然后一起去医院看望母亲。不过,母亲的病并没有完全好转。后来她告诉小查理:如果那天下午她能吃一点儿东西的话,就不会病得那么严重了。

雪尼从医生那里也得到了确认:

“她这次精神失常,肯定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因此需要给她进行适当的治疗。现在她虽然有时是清醒的,但如果要她完全复原,那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查理一直记得母亲的那句话,并对此懊悔不已。多年后,他甚至都还十分痛恨自己的年幼和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