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5430000000019

第19章 药物探源(5)

人参味甘、微苦,性平,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安神,可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等。

明代李士材《本草图经》中说人参“补益之功,独魁群草”。《本草正》中说:“人参,阳气虚竭者,此能回之于无何有之乡;阴血崩溃者,此能彰之于已决裂之后。”

清代医家陈土铎《本草新编》中说:“夫独参汤可治疗阳脱于一时,血失于顷刻,精走于须臾,阳决于旦夕,他药缓不济事,必须用人参一二两或三四两,作一剂煎服以救之,否则阳气遂散而死矣。”

据说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1642年春兵败被清军捉住,绝食数日,气息奄奄,只因饮了皇太极妃博尔济吉特氏端上来的一小壶人参汤,顿时即精神大振。

人参,被誉为“补虚第一要药”,能预防高山反应。人参还有防癌、抗癌作用。虽然人参历来被推崇为养生长寿之补品,能“大补元气”。但它毕竟是药,用之不当反为害。

清代名医费伯雄记录有人参致盲医案。郑某,体形丰满,素喜进补,曾将上好人参二两纳入鸭腹煮食,五日后觉目光模糊,十日后两目青盲,不能视物,遍治无效,求诊于费伯雄。

费伯雄说:“五脏六腑之精,上输于目,因食参过量,气机遇阻,清气不能上蒸,精气不能上注,故盲也。”并嘱咐嘱郑某日服梨汁一碗,使大便日利二至三次。十余日后,两目已能见物,服至一月,两目复原。

清代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中记载,陈其元之曾祖父陈通奉对中医有很深的造诣,一次奉命进京诊病,“一时求诊者,充门塞户”,直看到深夜病人才渐渐散去。

这时,皇帝的哥哥仪亲王永凝忽然派人来接,说是其夫人病得厉害。陈老先生因为过度疲劳,推辞不欲前往,派来的使臣要求先给些药丸服,等天亮后再接他去诊治。

陈通奉不知道所患何病,一时无药可给,正巧桌子上有一包莱菔子末,就顺手给了使臣,让先服此药。因为莱菔子药性平和,没有毒性,可用它临时敷衍一下。

没想到,第二天他还没起床,外面已是马蹄声隆隆,原来仪亲王亲自乘车来拜谢。因为昨晚夫人烦闷欲死,服了他一剂灵丹,霍然病除,安睡至今,现在请他去复诊。

原来亲王夫人不过是感受了点风寒,其烦闷欲死是因为误服人参所致,用莱菔子正好对证,所以服药见效甚速。仪亲王厚厚地酬谢了陈通奉。

陈通奉后来常把这个误用人参的例子当做笑话谈。陈其元在记录这件事时还说:“人参误服伤人,在富贵家不一而足。”告诫人们以此引以为戒,当牢记之。

气的运动,简称气机。“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它推动和激发了人体生命活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肺的呼是气出,吸是气入;宣发是气升,肃降是气降。又如脾胃和肠的消化功能,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来概括整个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和排泄的全过程。

因此,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从局部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而是各有侧重。譬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

但是,从整个机体来看,则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医学把这种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状态,称作“气机调畅”。

苦参利与弊

苦参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可用于热痢、便血、尿赤、赤白带下、阴胀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等。

《儒门事亲》中载有一则用苦参治疥的故事。有一次,一位卖柴人去买苦参治疥疮,他自己并不知道药性缓急,但听人说这味药可以治。他把买来的苦参浓煎一大碗后服用,稍后大吐涎水一盆,两三天后疥疮竟然结痂而愈。

苦参可治龋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仓公(淳于意)治疗齐大夫所患之龋齿病,经灸治左手阴阳脉,并以苦参汤频频含漱,仅五六日其痛即愈。

苦参性味苦寒,有伤肾之弊。据《梦溪笔谈》中记载,沈括他自己曾经被腰部沉重的病痛折磨,坐的时间长了,走路就很困难,必须先慢走十几步后才能像正常人那样走路。

有一位武官问他是不是用苦参擦牙了,当时沈括因牙痛用苦参擦牙已经好几年了。武官说:“苦参擦牙,药气入体,能伤肾,使人腰部沉重。”

后来,有位管理宗庙礼仪的官员叫舒昭亮,也用苦参擦牙,时间久了也觉得腰部沉重。从此沈括深知苦参的弊病,就再也不用了。苦参这种弊病,以前的方书中从未记载过。

《素问·经脉别论》指出:“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过用,指超越常度。因过劳而导致疾病,是人体致病的普遍规律。

《素问·宣明五气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进一步强调了过度劳累、过度安逸,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何谓劳?何谓伤?《古今医统大全》:“劳者,劳于神气;伤者,伤于形容。饥饱过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度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中说:“五劳者,皆用意施为,过伤五脏,使五神不宁而为病,故曰五劳。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预事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是皆不量禀赋,临事过差,遂伤五脏,不可不知。”

神草灵芝

灵芝,通称灵芝草,古称瑞草、仙草、长寿草,并视其为祥瑞、吉祥如意的象征。《山海经》中有炎帝幼女“瑶姬”精魂化为“芝草”(灵芝)的神话故事。

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名叫瑶姬,聪明伶俐,貌美如花,被炎帝视为掌上明珠。瑶姬刚到出嫁之年却意外夭折,这位满怀热情的少女将精气飘荡到“姑瑶之山”,化为灵芝。

《神农本草经》中载有紫芝、赤芝、青芝、黄芝、白芝、黑芝六种,均列为上品。《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灵芝仅有青、赤、黄、白、紫色五种。据调查发现,我国仅存赤色和紫色两种野生灵芝。所以,《中国药典》收载的灵芝为紫芝、赤芝两个品种。

灵芝历代被人们视为吉祥与美好的象征,并被当成是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神药,常被当作贡品。宋代王安石在《芝阁赋》中记述了民众被逼寻找灵芝的情景:“大臣穷搜远采,山农野老攀缘狙杙,以上至不测之所,下通溪涧壑谷……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

尽管灵芝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入药,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美颜色,但该药较难得,所以并不被医学家广泛应用,《本草纲目》中只是轻描淡写地描述灵芝“疗虚劳,治痔”,并说:“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诚为迂谬。”然而,在民间,灵芝却受到老百姓的偏爱,认为它能治“百病”,是神草仙药。

由于灵芝长在高山险峰,不可多得,人们又视之为仙草,所以古时采撷灵芝是一件非常神圣之事。葛洪《抱朴子》中记载:“凡求芝草,入名山,必以三月、九月,乃山开出神药之月,必以天辅时,出三奇吉门,到山须六阴之日,明堂之时,带灵宝符,牵白犬,抱白鸡,包白盐一斗,及开山符檄,着大石上,执吴唐草一把入山,山神喜,必得见芝。若人不至精久斋,行秽德薄,又不晓入山之术,虽得其图,鬼神不与,人终不可见得也。”

当然,这些聊可看做采灵芝非常费劲,不可足信。

久负盛名的阿胶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素与人参、鹿茸齐名,并称为中药三宝,其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傅致胶,被列为上品。晋唐时期,因“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所以又有贡胶之称。

阿胶味甘,性平,功能滋阴润燥、补血止血、安胎,主治血虚心悸、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等。用时捣成碎块,或以蛤粉烫炒成珠用。

其实,阿胶最初是以牛皮做原料,《神农本草经》有“煮牛皮作之”的记载,后来牛皮、驴皮皆用之。后来,《食疗本草》中提出以牛皮制作者为黄明胶,沿用至今。从此,阿胶以驴皮为制胶原料,故《本草纲目》中有“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之说。

阿胶名称的由来与其产地有关,《名医别录》注曰“出东阿”。历史上此胶产于阿井,是用当地阿井水煎熬而成,故名阿胶。据说,阿胶的品质与阿井水有密切的关系。

《本草图经》中说:“阿胶以阿县城北的井水作煮者为真。”据史载,阿井水乃济水之源,乃洪范九泉之水所汇归,性属甘温,合此水制胶最善。

清代东阿镇制胶业十分兴旺,著名的福牌阿胶即产于此地,关于福牌阿胶的传承还有一段故事。据说,清朝咸丰皇帝的懿贵妃怀胎时患有血症,御医遍治而不得愈,当时的户部侍郎是山东东吴城(东阿镇)人,他推荐用山东邓氏树德堂所产的阿胶化汁服用。

懿贵妃经服用阿胶后,血症得愈,并足月生下一男孩,即后来的皇帝同治。咸丰皇帝为此重赏了树德堂主人,并为其所制阿胶赐“福”字作为品牌称号。

雌雄鸣唱称蛤蚧

蛤蚧,是2亿年前曾经盛极一时的古蜥蜴类的后裔,它又有仙蟾、石牙、蛤蟹的别名。蛤蚧喜欢鸣唱,雄性叫声似“蛤”,雌性叫声如“蚧”,人们便以声音为雄性定名为“蛤”,雌性定名为“蚧”。由于雄性与雌性总是形影相随,成双成对,故合称为“蛤蚧”。

蛤蚧的尾长和身长相等。遇到危险时,蛤蚧往往是“丢卒保车”,弃尾而逃。唐《开宝本草》中载:“蛤蚧最护惜其尾,或见人欲取之,多自噬断其尾,人即不取之。”

清代名医黄宫绣说:“其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断尾的蛤蚧质量最差,所以人们不会捕已断尾的蛤蚧。但蛤蚧的尾巴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且再生的尾巴比较粗。

蛤蚧入药,始载于《雷公炮炙论》。蛤蚧味咸,性平,功能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可用于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蛤蚧补肺气,定喘止咳,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近世治劳损痿弱,许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滋补也。”

某日,施今墨于重庆乘坐滑竿游览,见轿夫口含一物,虽爬山越岭也不气喘。他很好奇,询之,知口含者为蛤蚧尾。此后,施用以治疗肾虚之喘,屡屡奏效。

外感病大多数是从表入里,由浅到深的。病初起时在表,病位浅;当病邪内传入里时,则病位转深。病邪由表入里,表示病势发展;由里出表,表示病势向愈。表里的证候,往往与寒、热、虚、实兼见,如表(里)虚,表(里)实,表(里)寒,表(里)热之类。

表证的主要证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种热性病的前驱期、外科疮疡初起。

里证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指热性病的里证,常表现为里热、里实,主要证候是:不恶寒,反恶热,汗出而热不退,烦躁,口渴,面红目赤,神昏谵语,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滑数,或沉实有力。

另一种里证,是指一切内脏病证,包括里虚、里实、里热、里寒。如神疲体倦,少气懒言,心悸,心慌,自汗盗汗,舌嫩苔白,脉沉弱,此为里虚;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沉迟,此为里寒;痞块、虫积、食积、血积、积水等,均是里实;血淋、消渴、赤痢、急性呕泻等,都是里热。

水蛭疗法

《搜神记》中载有一则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次,楚惠王与群臣一起用膳。腌菜中有一条水蛭,本来想把它挑出来,又怕因此会使厨官受到处罚,就把水蛭裹在菜里吃了下去。楚惠王原患有冷疾,这次因为吃了水蛭导致呕吐,病却好了。

水蛭,古代称之为“蜞”,俗称蚂蟥,《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下品,谓其“主逐恶血,淤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水蛭味咸、苦,性平,有小毒,功能破血、逐淤、通经,可用于治疗症瘕痞块、血淤经闭、跌打损伤、腹部肿块等症。

不仅水蛭可入汤剂内服,活水蛭也可用于治病。古代把水蛭的局部吸血疗法称为“蜞针法”,晋代名医葛洪就记录了“取水蛭令嗜去恶血”以治疗毒肿的外治法。宋代陈自明的《外科精要》中收载有“蜞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