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启发人的智慧故事全集
5446000000055

第55章 方法总比问题多,不要为失败找借口(2)

这位年轻人获得了用不懈的进取精神和不断想办法解决难题的益处,从此更加努力。他现在不仅拥有当地最大的建筑队,还是内蒙古最大的草业经营者之一,每年有1万多户农民给他的企业提供玉米、草等饲料。拥有了巨额财富的他,在贫困的故乡建起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金霉素生产厂,其生产量占全球的1/4,很多父老乡亲跟着他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位创造了奇迹的人,他叫王东晓,是内蒙古金河集团的董事长。

智慧语珠:

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主动运用我们的大脑,让好点子如泉水般涌出,我们便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坐标。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索尼彩电在日本已经很有名气了,但是在美国它却不被顾客所接受,因而索尼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相当惨淡,但索尼公司没有放弃美国市场。后来,卯木肇担任了索尼国际部部长。上任不久,他被派往芝加哥。当卯木肇风尘仆仆地来到芝加哥时,令他吃惊不已的是,索尼彩电竟然在当地的寄卖商店里蒙满了灰尘,无人问津。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既成的印象,改变销售的现状呢?卯木肇陷入了沉思……

一天,他驾车去郊外散心,在归来的路上,他注意到一个牧童正赶着一头大公牛进牛栏,而公牛的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在夕阳的余晖下叮当叮当地响着,后面是一大群牛跟在这头公牛的屁股后面,温顺地鱼贯而入……此情此景令卯木肇一下子茅塞顿开,他一路上吹着口哨,心情格外开朗。想想一群庞然大物居然被一个小孩儿管得服服帖帖的,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牧童牵着一头带头牛。索尼要是能在芝加哥找到这样一只“带头牛”商店来率先销售,岂不是很快就能打开局面?卯木肇为自己找到了打开美国市场的钥匙而兴奋不已。

马歇尔公司是芝加哥市最大的一家电器零售商,卯木肇最先想到了它。为了尽快见到马歇尔公司的总经理,卯木肇第二天很早就去求见,但他递进去的名片却被退了回来,原因是经理不在。第三天,他特意选了一个估计经理比较闲的时间去求见,但回答却是“外出了”。他第三次登门,经理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接见了他,但却拒绝卖索尼的产品。经理认为索尼的产品降价拍卖,形象太差。卯木肇非常恭敬地听着经理的意见,并一再地表示要立即着手改变商品形象。

回去后,卯木肇立即从寄卖店取回货品,取消削价销售,在当地报纸上重新刊登大量的广告,重塑索尼形象。

做完了这一切后,卯木肇再次扣响了马歇尔公司经理的门。可听到的却是索尼的售后服务太差,无法销售。卯木肇立即成立索尼特约维修部,全面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重新刊登广告,并附上特约维修部的电话和地址,并注明24小时为顾客服务。

屡次遭到拒绝,卯木肇还是痴心不改。他规定他的每个员工每天拨五次电话,向马歇尔公司询购索尼彩电。马歇尔公司被接二连三的电话搞得晕头转向,以致员工误将索尼彩电列入“待交货名单”。这令经理大为恼火,这一次他主动召见了卯木肇,一见面就大骂卯木肇扰乱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卯木肇,等经理发完火之后,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经理说:“我几次来见您,一方面是为本公司的利益,但同时也是为了贵公司的利益。在日本国内最畅销的索尼彩电,一定会成为马歇尔公司的摇钱树。”在卯木肇的说服下,经理终于同意试销2台,但有个条件:如果一周之内卖不出去,立马搬走。

为了开个好头,卯木肇亲自挑选了两名得力干将,把订货的重任交给了他们,并要求他们破釜沉舟,如果一周之内这2台彩电卖不出去,就不要再返回公司了……

两人果然不负众望,当天下午4点钟,两人就送来了好消息。马歇尔公司又追加了2台。至此,索尼彩电终于挤进了芝加哥的“带头牛”商店。随后,进入家电的销售旺季,短短一个月内,竟卖出700多台。索尼和马歇尔从中获得了双赢。

有了马歇尔这只“带头牛”开路,芝加哥的100多家商店都对索尼彩电群起而销之,不出3年,索尼彩电在芝加哥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

智慧语珠:

有些人之所以不成功,就在于对困难的屈服,无端地将困难放大,把自己看轻。其实,只要你努力去找方法,就一定会找到,而且越去找方法,便越会有方法;越会有方法,就越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面对困难,一流人才找方法,末流的人找借口。愿你成为一个不找借口找方法的精英。

方法使“不能”成为“能”

罗宾以前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的皮鞋厂,只有十几个雇工。

他很清楚自己的工厂规模小,要挣到大钱是很困难的。资本少,规模小,人力资源又不够,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能和强大的同行相抗衡。

那么,该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

罗宾面前摆着两条路:

一是提高鞋料的成本,使自己的产品在质量上胜人一筹。然而在现在这种状况下,自己的成本原本就比别人的高,若再提高成本,那么就只能赔钱卖了。所以,这条路现在根本不可行。

再有就是在款式上下工夫。只要自己能够翻出新花样、新款式,不断变换、不断创新,就可以为自己打开一条新的出路。罗宾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并决定走这条道路。

随后,他立即召集工厂的十几个工人开了个皮鞋款式改革会议,并要求他们各尽所能地设计新款的鞋样。

罗宾还特设了一个奖励办法:凡设计出的样式被公司采用者,可得到1000美元的奖励;若是通过改良被采用的,奖励500美元;即使没被采用,但别具匠心的仍可获得100美元的奖励。

号召很快就被响应,没过多久,被采纳的3款鞋样便试行生产了,当然这3名设计者也分别得到了应得的1000美元的奖励。

第一批生产出的产品,被送往各大城市进行推销。

顾客都很欣赏这些款式新颖的皮鞋,这些皮鞋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被抢购一空。

两个星期后,罗宾的工厂便收到了2700份订单,这使得工人们开始加班加点。生意越做越大,公司也在原来的规模上,扩充成为有18家分厂的规模庞大的工厂了。

没过多久,危机又出现了,当皮鞋工厂一多起来,做皮鞋的技工便显得供不应求了。其他的工厂都出重资挽留住自己的工人,即使罗宾提高工资,也难以把工人从其他工厂拉过来。没有工人,工厂将难以维持,这是最令罗宾头疼的事了。他接了不少订单,但如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不上货,那么他将赔偿巨额的违约金。

罗宾为此煞费脑筋。

他召集18家皮鞋工厂的工人开了一次会议。他坚信,3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协力,定能把问题解决。

罗宾把没有工人的难题告知大家,并宣布了那个动脑筋有奖的办法。

会场陷入了寂静,人们都在埋头苦想。

过了片刻,一个不起眼的小伙子举起了右手,在罗宾应允后,他站起来发言:“罗宾先生,没有工人,我们可以用机器来造皮鞋。”

罗宾还未表态,底下就有人嘲讽说:“小伙子,用什么机器造鞋呀?你能给我们造台这样的机器吗?”

那小伙子听了,怯生生地坐回了原位。

这时罗宾却走到了他的身旁,然后把他拉到了主席台上,朗声向大家宣布:

“诸位,这小伙子说得很对,虽然他还造不出这种机器,但这个想法很重要,很有用处。只要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问题肯定会很快解决的。

“我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不能把思维局限于一定的框架之中,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创新。现在,我宣布这个小伙子可获得500美元奖金。”

通过4个多月的大量研究和实验,罗宾的皮鞋工厂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已经被机器取代了。

罗宾·维勒,这个美国商业界的奇才,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美国商业界的前途。他的成功证明了:商海茫茫,只有那些相信自己,并使不可能成为可能的人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智慧语珠:

工作中,要使“不能”成为“能”,最好的方法是拓展自己的创造力。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为能找到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方法。

将难题进行分解

有时候,我们碰到的难题无法局限在某一个层次进行处理,但分成不同层次就好解决了。

1872年,“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来到美国。当地有关团体立即来访,请求他在波士顿指挥音乐会,施特劳斯答应了。但谈演出计划的时候,他被这个规模惊人的音乐会吓了一跳。

原来,美国人想创造一个世界之最:由施特劳斯指挥一场有2万人参加演出的音乐会。而一个指挥家一次指挥几百人的乐队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何况是2万人?

施特劳斯想了想,居然答应了。到了演出那天,音乐厅里坐满了观众。施特劳斯指挥得非常出色,2万件乐器奏起了优美的乐曲,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原来,施特劳斯任的是总指挥,下面有100名助理指挥。总指挥的指挥棒一挥,助理指挥紧跟着相应指挥起来,2万件乐器齐鸣,合唱队的和声响起。

因此可见,“分”是一种大的智慧,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除心理上的压力,也能帮助我们将难解决的问题高效解决。

1968年春,罗伯·舒乐博士立志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设计师菲利浦·强生表达了自己的构想:

“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间建造一座伊甸园。”

强生问他的预算,舒乐博士坚定而坦率地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所以100万美元与400万美元的预算对我来说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人们捐款。”

教堂最终的预算为700万美元。700万美元对当时的舒乐博士来说是一个不仅超出了能力范围也超出了理解范围的数字。

当天夜里,舒乐博士拿出1页白纸,在最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又写下了10行字:

1. 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2. 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3. 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4. 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

5. 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

6. 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

7. 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

8. 寻找280笔25万美元的捐款。

9. 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10. 卖掉1万扇窗户,每扇700美元。

60天后,舒乐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了富商约翰·可林,他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

第65天,一位倾听了舒乐博士演讲的农民夫妻,捐出第一笔1000美元。

90天时,一位被舒乐博士孜孜以求精神所感动的陌生人,在生日的当天寄给舒乐博士一张100万美元的银行本票。

8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舒乐博士说:“如果你的诚意和努力能筹到600万美元,剩下的100万美元由我来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