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种类:根据水生和陆生,动物可以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根据是否有羽毛,动物可分为有羽毛的动物和没有羽毛的动物。除以上两种特征外,动物还可以用其他特征进行分类。
比如,根据动物的体内是否有脊椎骨,可以把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其中,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哺乳类等五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八大类,占世界上所有动物的90%以上。
鱼类:据统计,全球现生存的鱼类共有24618种,且新种的鱼类还在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约发现新鱼类150种,10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所以,目前全球已被命名的鱼种应在2.6万种以上。
作为水栖动物,鱼类的皮肤上有鳞片覆盖,属变温动物,具有鳍(可在水中游动),用鳃呼吸,体外受精,主要为卵生,部分为胎生及卵胎生。
到目前为止,鱼的分类还有很多说法,不同的分类单元级别也有差异。除盲鳗类和七鳃鳗类外,其余鱼类一般分为硬骨鱼和软骨鱼。其中,软骨鱼中包括鲨、鳐等,其余则都属于硬骨鱼。
小知识
海洋鱼类与淡水鱼类
在海洋当中,鱼类约有80%都分布在浅海大陆架区,尤其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区。在寒带与亚寒带海区分布的主要经济鱼类有鲱、鳕、鲑、鲽和鲭等;在亚热带海区分布的主要是沙丁鱼、鯵和鲐;在热带、亚热带海区则分布金枪鱼等。
淡水鱼类通常分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前者如鲤形目等鱼类,后者如丽鱼科以及其他由海洋进入淡水生活的鱼类,比较能耐半咸水环境。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原生生物当中比较接近动物的一类,简称原虫,由单细胞所组成。
原虫体积微小,通常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目前,经记录的原生动物约有5万余种,其中大约有2万种为化石种。
常见的原生生物包括纤毛虫、变形虫、疟原虫、粘菌、浮游生物、海藻等,也有光自营的单细胞游动微生物,比如眼虫等等。
软体动物:就物种的多样性来说,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分布广泛,从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川、湖泊,从平原到高山,随处都可以发现。
这一类动物的身体柔软,左右对称,体不分节,内脏团由外套膜包覆,能分泌碳酸钙质的外壳,部分物种的外壳隐藏至体内(乌贼等)或是退化消失(蛞蝓)。
软体动物大多都有壳,比如螺、文蛤等贝类;少数在陆地上的则有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通常都靠一条肉脚向前滑动的,以此来移动自己的身体,而很多都有一个盘绕的外壳来保护蜗在里面的柔软的身体,像蜗牛就是典型的代表。
大部分的软体动物头上都长着与眼睛一样的触角,用来感知周围的情况。而且,它们还有几千颗微小的牙齿,称为齿舌。在吃东西时,这些牙齿就像锉一样,把食物磨碎后吞入腹中消化。
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由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类等外骨骼动物组成。在动物界中,节肢动物是种类最多的一门,其中昆虫类就有约100万种被记载。
节肢动物的身体两侧对称,而且身体分节,但部分体节会融合成特殊的部位,如头部及胸部。有些节肢动物,例如蜘蛛类,头部和胸部会进一步融合成头胸部;而身体的附肢,如足部、触角、口器等,则都成为分节。
其次,节肢动物体壁坚硬,主要由几丁质组成,可提供保护,也可作为外骨骼之用。由于体壁坚硬,妨碍生长,节肢动物需要在生长期蜕皮多次。
此外,节肢动物的感官系统也甚为发达,眼有单眼和复眼两种。复眼用作视物,而单眼用作感光。另外,还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及平衡器官,好些昆虫还有特别的发声器。
爬行类:爬行类动物是一类属于四足总纲的羊膜动物。现存的爬行类主要包含4个目:
(1)鳄目:包含鳄鱼、长吻鳄、短吻鳄、以及凯门鳄等23个种;
(2)喙头蜥目:包含生存于新西兰的喙头蜥,共2个种;
(3)有鳞目:包含蜥蜴、蛇、以及蚓蜥,接近7900个种;
(4)龟鳖目:包含海龟与陆龟,接近300个种。
现代的爬行动物主要栖息在每个大陆,但它们主要分布在热带与副热带地区。现存的爬行动物当中,体型最大的是咸水鳄,体长可达7米以上;最小的是侏儒壁虎,体长只有1.6厘米长。除少数的龟鳖目以外,所有的爬行动物全身都覆盖着鳞片。
大多数的爬行动物不能自己产生足够的热量以保持体温,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冷血动物或变温动物(棱皮龟可能是个例外)。
大多数的爬行动物是都卵生动物,其胚胎由羊膜所包覆。然而,许多有鳞目也可以直接生下后代,比如卵胎生或胎生的方式。大多数的胎生爬行动物都借由不同形式的胎盘给自己的供给胎儿养分,类似哺乳类的方式。而且,它们还通常会提供刚出生幼体适当的初步照顾。
鸟类:鸟类属于两足、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它们通常都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为翅膀,同时还具备坚硬的喙。
鸟类的体型大小不一,有很小的蜂鸟,还有巨大的鸵鸟和鸸鹋。据估计,目前为人所知的鸟类共有9000多种,大约有120~130种鸟已绝种。
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或者其他的鸟。大部分的鸟都是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如猫头鹰)是在夜间或黄昏的时候外出活动。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的迁徙,以寻找自己最佳的栖息地(如北极燕鸥),但也有一些鸟会在海上度过(如信天翁)自己的大部分时间。
大部分的鸟都会飞行,但也有少数的平胸类鸟不会飞,尤其是一些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已经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一些不能飞的鸟主要包括企鹅、鸵鸟、奇异鸟(一种新西兰无翼鸟)以及绝种的渡渡鸟等。
通常认为,鸟类起源于中生代侏罗纪,其中在该底层发现的始祖鸟是最著名的原始鸟,它的身体特征同时具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类共有的特征,比如有牙齿,翅膀上有指爪,等等。
鸟类形成后,逐渐进行进化,也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种类。据推测,第三纪中新世是鸟类进化的全盛时期,后来冰期来临,鸟类种群逐渐衰减。据估计,历史上曾存在过大约10万多种鸟,而幸存至今的只有10%,不及1万种,仅有20余目。
两栖类:两栖动物包括所有生没有蛋膜的蛋、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
两栖类动物的皮肤都是裸露的,表面没有鳞片、毛发等覆盖,然而它们却可以自行分泌粘液,来保持自己身体的湿润。
两栖类动物的幼体是在水中生活的,用鳃进行呼吸,长大后才用肺兼皮肤来进行呼吸。两栖动物可以爬上陆地生活,但不能一生离水。由于能够在水陆两处生存,故而被称为两栖。它也是脊椎动物从水栖到陆栖的过渡类型。现在全球大约存有3000多种两栖类动物。
两栖动物是最早长出肺的生物。在3.9亿年前的泥盆纪开始,它们就用肺呼吸。到了石炭纪它们爬上陆地,从此它们是下面7500万年最繁荣的生物。
哺乳类: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亚门下的一个纲,学名为哺乳纲。除了五种单孔目的哺乳动物外,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直接生产后代的。
最早的哺乳动物化石是在我国发现的吴氏巨颅兽,生活在2亿年前的侏罗纪。从化石上看,哺乳动物(尤其是早期的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牙齿。爬行动物的每颗牙齿都是同样的,彼此没有区别;而哺乳动物的牙齿按它们在颌上的不同位置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动物学家可以透过各种牙齿类型的排列(齿列)来辨识不同品种的动物。
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的耳中有三块骨头,这是由爬行动物的两块颌骨进化来的。到了第三纪为止,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很少了,在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占据了许多生态位。到第四纪,哺乳动物已经发展成为陆地上占有支配地位的动物了。
小知识
濒临灭绝的动物
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和2万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地球十大濒临灭绝的动物:
(1)爪哇犀牛
爪哇犀牛栖息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地,目前全球总数已经少于60只。它们珍贵的角成为偷猎者的目标,而它们栖息的森林则被开发商开发,两者都是导致该物种灭绝的原因。
小知识
犀牛与犀鸟
犀牛眼睛小,视力极差,而粗壮的角又常常会遮挡住它们的视线;而犀鸟的视力与听力都比犀牛敏锐。当有敌人靠近时,就会叫个不停。面临危险的犀牛得到警报后,就会及时加强防备,进入战斗状态。
当然,犀鸟也不是完全义务服务的,它们停歇在犀牛身上的目的,是为了啄食犀牛皮肤中的寄生虫。而这一行为对犀牛也很有利,可以为犀牛清洁皮肤,达到止痒、杀虫、治病的功效,简直就是犀牛的”保健医生“。
(2)墨西哥小头鼠海豚
墨西哥小头鼠海豚主要栖息在加利福尼亚湾,目前仅剩200~300只。
墨西哥小头鼠海豚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一个稀有鲸种,而墨西哥小头鼠海豚本身的数量和被渔网困住则是其将要灭绝的主要原因。
(3)克罗斯河大猩猩
克罗斯河大猩猩主要栖息在尼日利亚和喀麦隆等地,目前剩余不到300只。
这种大猩猩被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灭绝的物种,但现在仍有存活。然而由于猎杀它们食用和因发展而被挤出栖息地,使得它们的生存可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4)苏门答腊虎
苏门答腊虎主要栖息在苏门达腊等地,目前全球剩余总数已少于600只。这种小老虎只在苏门答腊生活已经有数百万年,因此难以逃脱人类扩张。大多数幸存者被保护起来,但约100只仍然生活在保护区外的地方。
(5)金头猴
金头猴主要栖息在越南,目前剩余数目已经少于70只。
在2000年,这个灵长类动物被开始保护起来。它仍然是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但其数量在2003年上升为几十年来第一次。
(6)黑脚雪貂
黑脚雪貂栖息在北美大平原,目前全球剩余为1000只左右。它们是美洲大陆上唯一的一种鼬,也是最濒危的哺乳动物。在1986年只剩下18只,但物种的数量目前正在回升。
(7)婆罗洲侏儒象
婆罗洲侏儒象主要栖息在北婆罗洲,目前剩余约1500只左右。
这种象短于亚洲象约20英寸(50厘米),性格也更加温顺。随着棕榈园的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也被破坏。
(8)大熊猫
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中国、缅甸和越南等地,目前全球剩余数量已经少于2000只。丧失和破碎的栖息地是导致大熊猫陷入危险状态的主要原因,而圈养繁殖和物种保护的帮助希望使大熊猫免遭灭绝。
(9)北极熊
北极熊栖息在北极圈附近,目前数量已少于2.5万只。长期的人类发展和偷猎威胁着北极熊的生存,但气候变化和丧失海冰目前正成为导致其减少的主要原因。
(10)湄公河巨型鲶鱼
湄公河巨型鲶鱼栖息在湄公河区域的东南亚,目前全球仅剩数百只,因其巨大的个头而特别珍贵(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发现是646英镑,或293千克)。现在在泰国、老挝和柬埔寨等地,这种鲶鱼成为受到保护的物种,但捕捞仍在继续。
小知识
没有眼睛的鱼
盲鱼是一种没有眼睛的鱼。大约在数万年前,盲鱼的祖先被水流带到了只有很少光线或完全没有光线的地下洞穴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的眼睛由于毫无用武之地而逐渐退化,变成了今日的盲鱼。
对于一般动物来说,没有眼睛简直是不能生存,而盲鱼却完全可以不需要眼睛而依靠其他器官的特殊感觉来正常生活。
中国十大濒临灭绝动物:
(1)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历史的”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唯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得以遗存下来。
目前,大熊猫仅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群山叠翠的竹林当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2)金丝猴
中国的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当中,数量仅存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的梵净山,目前数量也仅剩700多只;川金丝猴分布在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等地,深居山林,结群生活。
(3)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的豚类约有70多种,而淡水豚仅存5种,中国则仅存这一种淡水鲸。白鳍豚的分布区域狭窄,比大熊猫也更古老、更稀少。
(4)华南虎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华南虎的个头虽然不大,但它对华夏民族文化的影响可谓渊远流长。
(5)朱鹮
朱鹮被动物学家称为”东方明珠“,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
它们原为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及俄罗斯等地有些许分布,但20世纪60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1981年,中国鸟类学家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了两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全世界。
小知识
寿命最长的鸟
安第斯神鹰是寿命最长的鸟,一般寿命长达50年。我国北京动物园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从国外引进一对安第斯神鹰,其中一只至今还健在。据报道,伦敦动物园曾饲养过一只来自南美洲的安第斯神鹰,在饲养员的精心养育下,它足足活到了73岁。而这只”老寿星“也打破了该家族的世界记录。
(6)褐马鸡
褐马鸡是一种原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由于它们的耳部有两个雪白的耳羽,如同长角一般,因此也被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
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我国,即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褐马鸡虽然名为鸡,但它们的羽色为黑褐色,而且油光瓦亮。生性则更为惊人,勇猛善斗,宁死不屈。
(7)扬子鳄
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全球的鳄鱼共有25个品种,而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然而作为体型最大的鳄(10米长),湾鳄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灭绝了。
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的鳄种,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作为爬行动物,扬子鳄体长达2米,善于游泳而栖息于水中,营巢在河湖浅滩、植被密生的草丛中,主要以螺、蛙、虾、蟹、鱼及鼠、鸟等动物为食。遇上较大的猎物,它们会以粗硬的尾巴击打猎物,直到将其收入囊中。饱食一顿后,它们可以长时间不食。
(8)黑颈鹤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高原鹤类,也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1876年,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在中国的青海湖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