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反套路: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54840900000002

第2章 序言:为什么人心难以捉摸?

《今日心理学》总编辑、心理作家

雷·赫伯特

在这本书的开头,大卫·迪萨沃讲了一个杂货店遭贼的故事。情况原本可能变得更糟糕的——迪萨沃的两名同事不顾危险,阻止小贼偷烟,结果身受重伤,好在没人丢掉性命。两名杂货店员都不是鲁莽之辈,掌握的信息也足以做出更明智(不那么危险)的选择,但他们却没有那样做。他们没有理智地评估风险,而是轻率地做出了决定。为什么会这样?

迪萨沃解读了这两名倒霉店员不理智的思维方式,认为是常见的认知偏差扰乱了他们的判断。其中一个年轻人受到传统“男强女弱”的观念蒙蔽——这种认知偏差往往存在于潜意识层面。另一名店员则是因为想逞英雄而变得盲目,忽视了局势发展的诸多可能性——有些情况下完全不适合逞英雄。他们两人都不假思索地采取行动,做出了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刻板印象(stereotypes)和脚本(scripts)是两种非常有用的认知工具,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行事法则。没有类似的认知工具,我们就会变得犹豫不决,无法正常行动。但如果运用不当,或在不恰当的情境下使用——就像迪萨沃的两名同事试图阻止小贼——这些工具也会变成陷阱。我们随时都会用到“刻板印象”和“脚本”,将它们视为节省时间和精力的捷径。但就像上述例子展现的那样,它们也会扰乱我们的判断。用俗话来说就是,我们会陷入一些“套路”。

我喜欢这个故事,也喜欢作者在书里讲述的一些故事,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坏人并不总是狡诈无情,好心的员工有时也会犯傻。我们在做决定、做选择时都会犯傻。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容易对他们的误判和做法感同身受。

我喜欢这个故事,还因为它说明了两点。第一点跟人类行为有关,第二点跟我们对心理学的认识有关。

故事说明的第一点是,人类的心理错综复杂。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试图证明这一点,因为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显而易见。写一本行为科学读物面临的挑战(跟写天文学或粒子物理学读物面临的挑战截然不同)就是读者已经具备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每个人都感受过从恐惧到愉悦的种种情绪,每个人都有过积极和消极的时候,每个人都尝试过自控,但是收效甚微。所以说,读者大概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家面临的挑战是,要向人们展示心理学中不那么显而易见的事实。心理学作家面临的挑战则是,要让读者相信,这些事实新鲜有趣,值得一读。在这方面,迪萨沃享有绝佳的声誉。他擅长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让读者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相信,心理学读物是各种科普读物中最难写的。如果这听起来与直觉相悖,只是因为所谓的“硬科学”(即理论或事实可以精确测量、测试或证明的科学)看似更抽象,与数学紧密相关。其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解释心理学很难,需要深厚的科学和文学素养。人类行为极其微妙,难以捉摸,大多处于灰色地带。与此相比,写作(包括写科普读物)通常太有条理性,容易忽视其微妙之处。用写作这种迟钝的工具来阐释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的微妙之处,对作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故事说明的第二点是,生活中的“下意识决策”远比我们想象的(或愿意承认的)多得多,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这是认知心理学在过去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关注的核心话题,也是迪萨沃在本书中选择深入探讨的。我们的思维不是受少数非理性认知偏差影响(或误导),而是受到成百上千种认知偏差的影响。这些认知偏差彼此影响,有时相互促进,有时彼此削弱。

大量研究表明,尽管人类的心智拥有独特的分析天赋,但同时也深受认知偏差影响,导致缺陷百出。就像我们过于依赖“刻板印象”和“脚本”做判断一样,对结果和确定性的需求、对社交联系的渴望,以及迪萨沃在书中清晰展示的其他认知动力,都对我们影响深远。

这些关于“下意识决策”的洞察相当新颖,似乎能以此推论出人类心智是某种“双处理器”,总在缓慢的理性思考与迅速的直觉判断之间摇摆不定。不同个体也许会倾向于其中一种思维方式,但我们每个人都是“深思熟虑”与“依靠直觉”的混合体。我们都具备深思熟虑的能力,但在特定情境下不一定会选择慢慢考虑。有时候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完全依靠直觉,有时候则需要多花点时间,审慎做出判断。这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但不是每个人都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换句话来说,思考其实是件混乱不堪的事。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容易被“套路”。

描写这种混乱状况并不容易,因为稍不留神就会给出错误的解释。当我们描述复杂而混乱的事物时,会急于做出简单的划分。这就是所谓的“化约论”(reductionism)。我们更喜欢把黑锅推给某种性格缺陷,而不是直接承认自己马虎大意。迪萨沃坚持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避开了“化约论”的陷阱。

心理学作家还面临一项特殊的挑战,那就是抵制大脑的诱惑。本书的许多洞察都源于认知心理学领域的范式转变。这与神经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包括脑神经化学物质的新发现和观测大脑活动新方式的出现。这门新兴学科让我们得以从全新角度阐释人类行为,也促使脑科学相关书籍和文章不断涌现。尽管这些洞察都非常出色,但还不足以解释人类的思维与情感。

人们普遍存在误解,认为探讨大脑的读物要比探讨人类思维和行为的读物更深刻,也更有科学性。许多作家也陷入了同样的误区。事实恰恰相反。脑解剖和脑化学都以生物学为基础,所以相关作品被纳入了“科普读物”,但它们对人类天性的解释并不多。原因很简单:大脑并不等于行为,大脑活动报告不一定能解释重要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要想弄清这些既有趣又复杂的问题,就必须埋头苦读实验心理学著作。

由于神经科学过于化繁为简、夸大其词,因此当下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浪。不少脑科学家自己也指出了该领域的局限性。这不是说探测和扫描大脑不重要(通过这种手段,我们总有一天会得出重要答案),但就目前而言,大脑还无法解释人类心理的微妙之处。所以,我们还需要研究心理学。迪萨沃非常明智,没有选择相对简单(但缺乏洞见)的探索方式。

严肃心理学作家还面临一项特别的挑战——怎么才能从市面上粗制滥造的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大多数书店的心理学区(通常叫作“励志区”)往往充斥着自命不凡的作品,对人类的境况发表高见,夸夸其谈。有些作者具备相应资历,有些则不然——但这似乎一点也不重要。每本书都在大开药方,教人怎么过更好的生活,但没有几本有科学依据,更别提缜密的知性探究了。

《反套路》并不是励志书。作者只想提供一些“科学方面的帮助”。这就意味着,迪萨沃踏踏实实走访了许多实验室,阅读了大量科学研究文献,然后将关于人类思维的前沿洞察汇成一本书,呈献给各位读者。书中开的“药方”比较低调,因为将认知心理学用于现实生活的时间还不长。作为一名称职的科普作家,他能做的就是让读者意识到人类心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跟自己作对。摆脱不理智的判断和危险的决策,做出审慎而理智的决定,少被“套路”,这仍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过,迪萨沃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