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在纪律
5531100000029

第29章 集体荣誉感(3)

这些人在对自己原本平凡工作的认识上产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同样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融入了团队意识带给他们的则是心态上、精神上的巨大改变,原本单调的工作升华为精致的服务,由工作的本体转变到广大顾客的福祉上。因为他们了解并掌握工作的意义,他们成为工作的真正拥有者。

西点军校在学员训练方面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培养学员把个人目的融入团队目标的精神。在西点军校巴克纳野战营,有一个活动,是把学生分成35人左右的小组,大约是一个排的规模,让各组在几个小时之内完成组合桥梁的任务,这是必须靠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活动用的组合桥,每一块桥面和梁柱都有几百公斤重,光是要抬起一块桥面,就需要一群人的力量。在战场上,搭建这类的组合桥多半都有具体、迫切的目标,或是恢复重要物资的运输,或是逃避敌人的追击,或是进攻歼灭敌人,这些生死攸关的情况自然会产生迫切感。要是没有这样的目标,要激发学生的士气,合力搬起三四百公斤的大桥墩,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因此,他们建立了一个假想的目标,对“敌人”重新定义。现在各组互相竞争,看哪一队先把桥搭好。这样的动机在企业界也很常见,“阿迪达斯”的主管可能告诉员工以打败“耐克”为目标,或是像“艾维士”长久以来一直努力想赶上“赫兹”,成为租车业的龙头。这是有效的竞争,这种竞争有助于目标的达成,因为团体所追求的目标不仅对每一个成员很重要,同时对整个团队也很重要。然而领导人有时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竞争,因其所建立的目标反而会迫使团队成员必须互相竞争,以争取奖金或晋升。这种竞争不仅导致部属之间的忠诚有所冲突,同时也是鼓励个人的表现而非团队的表现。结束巴克纳野战的时候,学生不仅要完成各项团队目标,同时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小组产生了认同和归属感。西点的传统仪式,更进一步加强这样的认同和归属感。

在野战营的最后一天,学生要全副武装行军到波波洛本湖,接受最后一项信心课程,其中一段活动是众所周知的难关“鲤鱼跃龙门”。这是西点最有名的惊险之旅,学生必须从梯子爬上二十四米的高塔顶端,然后双手握住钢索上的滑轮,滑到湖的对岸去,全身重量都只靠双手支撑。而在快到对岸的时候,必须松开双手落入水中,自己爬上岸去。接下来是爬竿,走过一段约八米的独木桥,然后抓住水面上的绳索慢慢前进。听到命令的时候,立刻要松手跳入湖水中。等到他们湿漉漉地浮出水面,野战营的训练就大功告成了。

突破了暑假六星期的野战营严格要求,学生内心的成就感就像新生通过野兽营的时候一样,自信心也大大增强。最后各组行军20公里回到校区,在大操场上接受校长和其他人的鼓励,他们的努力和成绩都受到肯定。这对学生而言,更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此外,也有具体的奖励。在结训典礼上,每一位新生都会升级为学员下士。在军中,下士是带领士兵的最低军阶。这个晋升对学生意义重大,付出的心血越大,所得的果实才更甘美。每一位学生都经过了一年的辛勤和努力,才得到这第一次的晋升,也就是说西点军校公开肯定这些新生已经足以交付领导其他低年级学生的责任。升上二年级之后,每位学生就要负责带领一两名新生。拿破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领袖,就是那些知道怎样为自己和自己的部下创造一个共同敌人的人。一个目的性强的人应当深知团队目标,即“共同的敌人”对个人目的的意义,自觉地将个人精力投入到团队的目标中去。

与团队同甘苦、共患难,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不离不弃,这是团队关系得以长期维系的基础,也是整个团队获得持续发展以及所有团队成员利益得到最大保障的基本原则。如果没有这种协作原则,无论对于团队,还是对于团队各个成员来说,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团队及其各成员之间的这种协作原则虽然对于个人、团队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但它却很难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一样形成一种硬性约束。也就是说,是否按照这一协作原则为人处世,常常依靠个人的自觉,而不能强制执行。这种个人自觉体现的就是一个人的大局观和责任感,着眼于大局、责任感强的人会严格按照这一原则行事。

相对于个人来说,团队更有力量抵御外界的威胁和打击,但是当面临外界威胁和打击时,如果团队成员纷纷逃离,那么团队的力量就不再强大,而在内外夹击之下,团队的生存将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

员工的生存离不开自己的团队。他的利益是和团队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在这个团队中待一天,我们就应将个人目标融入团队目标。你的团队需要你,而你自己更需要立足于你的本职工作,不懈地努力。

困境中的团队尤其需要所有成员的齐心协力,对于团队成员来说,能否真正做到与团队患难与共,常常决定了其在团队中的地位以及日后取得的成就。

“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并善于与他人合作”,已成为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其素质的重要衡量指标。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能够与同事友好协作,以团队利益至上,就能够把你独特的优势在工作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也自然能够引起老板的关注,否则很难在现代职场立足,因为“独行侠”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个个性张扬、共性奇缺的时代,许多企业的老板越来越重视具有团队意识的员工。他们说:“我们愈来愈迫切需要更多、更有效的具有团队精神的员工来提高我们的士气。”

微软公司的一位人力资源主管指出:“现代年轻人在职场中普遍表现出来的自负和自傲,使他们在融入工作环境方面显得缓慢和困难。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项目都是自己做,不愿和同事一起想办法,每个人都会作出不同的结果,最后对公司一点儿用也没有。”

对企业而言,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必须善于利用他人的力量,将个人追求融入团队目标中。

在合作中,为了实现最终的目标,个人都需要放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但很多人有一种短视和自私的缺点,不愿意更多地为他人考虑,缺乏分享精神。在团队中,要勇于承认他人的贡献。如果借助于别人的智慧和成果,就应该声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就应该表示感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双赢。

公司利益高于一切

一名优秀的员工首先应该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的利益。因为视公司利益高于一切不仅是遵守纪律的最高体现,更是一名员工必须恪守的基本的职业道德。只有那些时刻将公司的利益置于首位,视公司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才会赢得老板的赏识,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企业中的一员,公司的利益其实也是个人的利益。大河与小河关系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就这个角度而言,维护公司利益就等于维护个人利益,无论任何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遵循这一原则。

作为公司的一员,维护公司利益不仅是遵守纪律的最高体现,更是一个员工必须恪守的基本的职业道德。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优秀的员工也应该如此,维护公司利益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应该是修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公司利益包括许多方面,比如顾全大局、维护部门利益、坚决抵制破坏公司利益或公司形象的行为、正确处理个人与公司利益的关系,等等。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但是公司物质利益的维护者,更应该是一个公司形象的宣传者与保护者。

一个没有或缺乏法律从业道德的律师不是一个好律师,同理,一个缺乏基本职业道德的员工也不会成为一个好员工。前者会受到委托者的抵制及良心与道德的谴责,后者也会丧失很多发展机会,使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这与能力和文凭并没有关系。

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职业道德与员工素质恰恰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维护公司利益已经成为判断和衡量员工的基本准则。

员工和公司的关系是否协调,这直接关系着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未来成长。而员工和公司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出现,又是由双方的态度决定的,而且这种态度是相互的。如果员工从一开始就没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合伙人,没把自己的进步和公司的成长放在一起考虑,那么他们自然不会事事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相应的,公司也不会把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留给这样的员工,公司只会把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留给那些全心全意为公司着想和公司共同发展的员工。

齐勃瓦在卡内基钢铁公司任职时,就是一个遵守公司纪律视公司利益高于一切的典范。一次,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的大财阀摩根提出了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的要求。开始时候,卡内基没有理会,于是摩根很恼怒,就放出风声说,他要找贝斯列赫姆合作。贝斯列赫姆钢铁公司是当时美国第二大钢铁公司,如果与摩根财团联合起来,卡内基公司肯定会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卡内基有些慌了,他急忙找来齐勃瓦,递给他一份清单,说:“按这上面的条件,你尽快去跟摩根谈联合的事宜。”

本来作为一名员工,老板这样说了,你只要按照命令去执行就可以了,公司虽然损失了,但是他个人却不会有任何的损失。但是齐勃瓦并没有那样做,他接过清单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对卡内基说:“根据我所掌握的情况,摩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厉害,贝斯列赫姆与摩根的联合也不会一蹴而就。如果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不过我们公司将损失一大笔资金。”

当齐勃瓦将自己掌握的情况向卡内基汇报以后,经过认真分析,卡内基也承认自己过高估计了对手。卡内基全权委托齐勃瓦同摩根谈判,最后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摩根感到自己吃了亏,就对齐勃瓦说:“既然这样,那就请卡内基明天到我的办公室来签字吧。”第二天一早,齐勃瓦来到了摩根的办公室,向他转达了卡内基的话:“从第51号街到华尔街的距离,与从华尔街到第51号街的距离是一样的。”摩根沉吟了半晌最后说:“那我过去好了!”老摩根从未屈就到过别人的办公室,这次他遇到了全身心维护公司利益的齐勃瓦,所以只好俯身屈就了。卡内基非常感激齐勃瓦的这次救主行为,不久齐勃瓦就升任了公司的董事。

只有视公司利益高于一切人才能成为老板认可的员工,才能赢得信任与尊重,才能获得事业与人生的成功。

一位曾经在某著名广告公司任职的市场销售总监曾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