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5718200000003

第3章 辛亥革命前后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戏剧表演教育(1907至1927)

第一节 通鉴学校

一、学校的成立及概况

通鉴学校,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戏剧教育机构,通鉴学校1908年4月停止活动,前后只存在了半年多的时间。

二、教学情况及学校活动

通鉴学校的办学思想主要是为了通过学校培养戏剧人才、借新剧来宣传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王朝。

王钟声以通鉴学校的名义排演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迦茵小传》,此次演出完全扫除旧剧的痕迹,轰动了当时的上海,标志着中国早期话剧在形式上已趋向定型。

此后,由于无法维持演出的开支,通鉴学校只能解散。

三、小结

辛亥革命前后的20年是中国戏剧表演教育的萌芽期。中国的戏剧表演教育从此和中国的社会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第二节 南开学校及南开新剧团

一、学校及剧团的成立及概况

1911年,学校正式定南开为校名,张伯苓任校长。南开中学是当时南开学校的中学部;南开大学则是大学部,成立于1919年。

1914年,南开学校10周年纪念,演出了《恩怨缘》一剧,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声誉大振,于是由师生合作正式成立南开新剧团,时趾周为团长,周恩来为置景部长。

二、教学情况及活动

1916年,留学归来的张彭春加入南开新剧团,并任副团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南开的戏剧活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主要是以戏剧为武器参加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三、小结

南开学生演剧活动,尽管不是专业表演学校进行系统的教学,但在精神上却与通鉴学校一脉相承。早期戏剧表演教育家们所开创的把戏剧表演教育融入社会教育、把戏剧表演教育视为为国家民族兴亡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奠定了中国戏剧表演教育的精神支柱。

第三节 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一、学校的成立及概况

“五四”以后,以北京为中心的“爱美剧”运动成为创造现代话剧的重要实践,盛况空前,但其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这就诞生了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二、教学情况及活动

筹备之初,蒲旧英、陈大悲等拟定了《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章程》其内容概括了创办该校的全部教学规划,话剧系的主要课程有剧本实习、动作法、戏剧史、编剧术、布景术、化妆术、雄辩术、音乐原理、跳舞等。表演技术课大多由陈大悲担任。

剧专于1924年冬宣告停办。

三、小结

人艺剧专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它是中国戏剧表演教育史上第一所比较正规的戏剧学校。但是其缺少开阔的戏剧视野与观念,难以摆脱文明戏本身的习惯势力、传统观念和旧有趣味的束缚。

第四节 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

一、学校的成立及概况

在闻一多、赵太侔、余上沅、张嘉铸这几位学戏的留美学生归国后的努力下,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于1925年夏季把久已停办的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恢复为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简称“北京艺专”),并增设了戏剧系。1927年6月,张作霖自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北京艺专”改为“京师大学堂美术专门部”,戏剧系被解散。

1928年6月,北京艺专复校,戏剧系重新组建。同年,北平国立各校合组为“国立北平大学”,戏剧系属艺术学院,主任熊佛西。

二、教学情况及活动

北京艺专戏剧系从1925年建系到1927年解散,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赵太侔和余上沅;第二阶段:熊佛西。

三、小结

北京艺专短短的两年办学期间,前期遭受北洋军阀政府的残酷迫害,后期又受国民党的统治摧残,戏剧系能够建立成长和发展,实属不易。戏剧系在课程设置、师资阵容和教学安排方面,都比较正规,建立了较正规的戏剧表演教育体制,对戏剧表演教育事业和话剧运动的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