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莱塔生产的12型冲锋枪,经常被简称为M12或PM12。该枪在1959年推出,在1961年成为意大利军队的制式冲锋枪,并出口到其他国家。伯莱塔M12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性能可靠,但不知道是因为外形老土还是因为市场宣传不力,这同为第3代冲锋枪之中的优秀之作的名字被湮没在MP5和UZI的名气之中,远不如后两者那么声名显赫。
伯莱塔M12发射9mm派弹,采用冲锋枪常见的自由后坐式原理和开膛待击,而所采用的包络式枪机也是多数现代冲锋枪的典型特征。枪机从三个方向包住枪管后半部,击针固定在枪机面上,只有在枪弹完全进入枪膛时才能打击底火,避免意外走火,由于采用开膛待击,因此射击前枪机保持打开状态,扣下扳机后才向前复进并推弹上膛,因此这种工作方式又被称为前冲击发。
包络式枪机,也称为嵌套式枪机或埋入式枪机,是指一种机头包在枪管外面的枪机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在保持枪管长度的情况下缩短全枪长度,并可减弱射击时的枪管振动和枪身上跳,有利于提高连发射击的命中精度。包络式枪机的类似结构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有人尝试过,设计M12冲锋枪的总设计师多梅尼科·萨兹在加入伯莱塔公司之前也曾在其他公司做过类似试验,在跳槽到伯莱塔公司后,他在1953年设计的M6冲锋枪应用了设计更为成熟的包络式枪机,随后在M10和M12冲锋枪上都作了进一步的改进,M12冲锋枪的枪管长200mm,而后半部有150mm的长度被枪机包围。虽然萨兹并不是唯一宣称自己是包络式枪机的发明人,但M12冲锋枪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伯莱塔M12有两个保险装置:一为自动握把保险,位于扳机护圈下方,类似于美国M1911手枪或以色列UZI冲锋枪的握把保险,只有在射手握紧握把时才能扣动扳机,而无论枪机是在前方或是后方,只要松开握把保险就可阻止枪机运动。这样的设计可防止枪在跌落地面时由于碰撞而走火,这是许多早期前冲击发冲锋枪的缺点;二为按压式保险按钮,位于握把正上方,是用来锁住握把保险的,将它向右推为保险状态。伯莱塔M12的快慢机位于握把前方,从左边压入为半自动射击,从右边压入为全自动。
前握把,弹匣插座、发射机座和后握把等为一整体部件,并且是机匣的一部份。机匣内壁有较深的纵向排沙槽,能容纳污物,能使枪的机构在恶劣环境条件中,如沙暴、烟雾、雨雪等仍能正常运作。
在机匣前方有一个刀形准星,可调整高低和风偏;机匣尾部安装有一个L形翻转式表尺,有两个射程分别装定为100m和200m和觇孔;准星和照门都有护翼保护。
伯莱塔M12有三种弹匣,容量分别为20发、30发和40发。金属管制成的枪托可折叠到枪身右侧,也可改为安装可拆卸的木制固定枪托。由于横向尺寸小,加上采用包络式枪机和可折叠枪托,使伯莱塔M12和M12S的整体尺寸紧凑,容易隐藏和携带。
圆筒状的机匣及弹匣插座均由重规钢板冲压件焊接和铆接而成。枪管和复进簧底座分别螺接在机匣的前部和后部,拉机柄槽和抛壳口是机匣成形后才用机器挖出来的。此外伯莱塔M12的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材料,提高抗腐蚀和耐磨性。该系列冲锋枪很容易分解、组合,不使用专门工具就能完成大部分解。伯莱塔M12冲锋枪的分解步骤如下:拉出枪管固定螺套卡锁,拧下固定螺套,从机匣前方取。出枪管和枪机,按压机匣后盖卡笋,拧下机匣后盖,从机匣后端取出复进簧。
伯莱塔M12可安装光学瞄准装置或激光指示器,前握把可换成大功率白光灯前握把,这种特殊握把的内部是电池室。该枪的枪管上没有安装消声器的装置,但却设计了与之配套的螺接消声器,只是安装前必须先让枪械技工在枪管前端加上螺纹。
伯莱塔M12冲锋枪的理论射速是每分钟550发,而且有一个前握把帮助控制枪口上跳,因此单、连发精度俱佳,在200m的有效射程内相当准确。
伯莱塔M12在1961年被意大利政府正式采用,刚开始时首先装备特种部队,而普通步兵仍使用旧的伯莱塔M38/49 9mm冲锋枪,但很快伯莱塔M12就成为意大利陆军的制式装备,随后意大利的宪兵部队等执法机构也开始使用,伯莱塔M12冲锋枪还被黎巴嫩、巴西、加蓬、利比亚、尼日利亚、苏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国购买使用,巴西还获得特许生产权。
虽然伯莱塔M12冲锋枪本身并没有独创的革命性设计,但出众的性能、低廉的价格与可靠的操作,在世界军火市场仍占有一席之地,有些使用过此枪的人都赞扬它容易控制、自然指向性好,而且结构紧凑、维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