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历史
德军在一战美军“戴维斯”型无后坐力炮的基础上,迅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应用于实战的无后坐力炮-75毫米LG40型无后坐力炮,1940年投入现役。
接着德军又连续开发了88毫米Raketenwerfer43、105毫米LG40、150毫米LG42等多个型号。
然而由于德国战争资有限,尽管无后坐力炮的性能相当出众,但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军所有型号的无后坐力炮的生产数量仅有1500门,主要装备德军空降兵。北非军团和东线的一些山地步兵师未能大量装备。
二战中,在法兰西会战、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北非鏖战以及1943年后东线防御作战中,德军的无后坐力炮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人们由于往往只关注战役的进程,忽视了它在战斗中的重大威力。
型号 众多性能优异
二战中,德国大批量生产的主要有4种口径无后坐力炮,分别是75毫米的LG40型、88毫米的Raketenwerfer43型、105毫米的LG40与150毫米的LG42型。它们各有所长,性能都非常不错,是德军轻装部队非常重要的反装甲武器。
7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是世界上第一种参加实战的无后坐力炮。该炮口径为75毫米,炮口初速365米/秒,火炮全长750毫米,炮膛长458毫米,炮膛内刻有28条向右旋转1/52度的螺旋膛线,炮尾部采用水平滑行击发结构。
火炮俯仰角为-15-+42度,火炮射界20-360度,最大射程6.8公里。为了减轻全炮重量,以适应空降作战的需要,德国克虏伯公司采用大量轻合金来制丨造LG40,使其战斗全重仅为145公斤,满足德军空降作战的战术要求。75毫米LG40整炮可分解为4部分进行拆装和空投,其炮架和弹丨药由专门的空降伞包装运。
7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初期生产型所用的炮架采用马车的底架和摩托车的轮子。后来克虏伯公司根据作战需要,对炮架作了进一步改进,换用小巧轻便的飞机起落轮,使得该炮拆装、机动、运输都很方便。
然而这种轻便高效的空降兵专用火炮产量非常少。整个二战期间,德军7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只生产了653门,1940年生产了184门,1941年仅有9门,几乎停产,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需要大量反坦克武器,才重新开始生产,可产量仍然不高,1942年91门,1943年132门,1944年最多,也仅有237门。由于它的数量太少,只能装备少量精锐伞兵部队,未能发挥太大的作用。
性能特点
作战中,7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一般由JU52战术运输机或DFS230滑翔机运输,在伞降着落区域内实施空投。与美英空降兵必须用滑翔机机降的轻型榴弹炮相比,可以伞降的LG40更灵活,使德军空降兵迅速获得轻便、简单的重型武器,很快就能组织起较强的火力,使伞兵攻坚能力大幅提高。
LG40的缺点是炮尾喷焰太长。根据实战,德军空降兵规定该炮发射时,后方50-100米内为危险区域,弹药和炮手都不允许在该区域,这对它的使用有很大限制。
此外该炮发射时,噪音非常大,会严重损伤炮手的听力。所以按德军战场规定,该炮射击时,炮手要戴耳塞或尽量捂住耳朵。
88毫米Raketenwerfer43型无后坐力炮是德军另一种相当不错的反坦克武器,1943年服役,主要用于北非战场。该炮口径为88毫米,采用三脚支架,弹重2.66公斤,炮口初速350米/秒,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230米,射速为10发/分。
该炮战斗全重为146.2公斤,可分解成7部分,便于运输和机动。该炮主要装备德国非洲军团,还支援给一部分意大利步兵团。
在突尼斯战役中,德军缴获了美军“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在美军“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的基础上,德军改进了88毫米Raketenwerfer43无后坐力炮,结合“巴祖卡”的优点,研制了空心装药破甲弹,使其穿甲威力大幅度提升,在北非的最后战役和意大利半岛鏖战中,给盟军的装甲车辆带来重大伤亡。
尽管88毫米Raketenwerfer43性能不错,但总产量不高,加之德军认为其射程太小,不愿意装备,所以未能发挥大的作用。
德军105毫米LG40型无后坐力炮于1941年服役,主要装备德军空降兵和德军山地步兵师,炮身长1.902米,战斗全重388公斤,最大射程7.95公里,总产量528门。
150毫米LG42无后坐力炮原型为150毫米LG240,LG42为量产型号,1942年服役,口径150毫米,炮身长2.6米,炮弹重38公斤,发射药包重7.1公斤,炮口初速为290米/秒,最大射程为6.5公里,1944年夏季停产。这两种无后坐力炮由于重量大,射程近,产量更少了。由于没有什么十分重要的战绩,很少有人关注它们。
战争中,德军曾将两门75毫米LG40和空军的MK103型30毫米机关炮安装在4号坦克上进行火力测试,两门LG40取代原来的75毫米坦克炮,而MK103型机关炮则安装在4号坦克经过修改的车长指挥塔上。然而除了测试和制作木制模型外,德军对这种设计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此外,德军未完成的末日武器计划中还有一款航空无后坐力机关炮G104。该炮口径为36.5毫米,炮身长10米,设计火炮出膛初速度为470米/秒。该炮计划安装在未完成的“齐柏林”航母搭载的舰载俯冲轰炸机JU87C上,在JU87C俯冲攻击时实施对目标的精确打击。
作用
德国设计无后坐力炮的目的是给空降兵提供一种能快速取得的重型支援火力。所以它主要装备伞兵部队。以德军1941年空降兵部队编制为例,当时德国空降兵下辖航空兵11军。它是一个空降军。
第11航空军的主力是第7伞降师,此外还包括机降第22师、突击滑翔机团、伞降高炮营、伞降工兵营、伞降卫生队以及战斗航空兵群和运输航空兵联队。从其编成来看,当时德军伞兵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第7伞降师1941年5月时辖第1、第2、第3三个伞降步兵团,还有第7伞降炮兵营、第7伞降反坦克炮营、第7伞降高射炮营3个重型武器支援部队以及一个MG34机枪营、一个伞降工兵营和其他专业分队。
其中伞降炮兵营主要装备16门无后坐力炮,包括10门7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和6门10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但实战中,德军部队配属的火炮数量没能达到满编的16门,一般仅为10一12门。
伞降反坦克炮营主要装备28毫米锥膛炮和37毫米反坦克炮,数量在12-15门之间。从这个编制来看,在落地后,德国伞兵很快就能拥有较强的支援火力,作战能力要远高于同时期的美英空降部队。
在二战中,德军无后坐力炮首次大规模作战是克里特岛战役。为了获得地中海东部和爱琴海的重要战略支撑点,1941年5月20日德军开始实施代号“水星”的克里特岛空降作战。德军企图用空降兵首先夺取岛上的3个机场,主力随后在该岛实施机降,同时派出海军实施登陆,将重型武器运上岛。
在克里特岛战役中,虽然德国空降兵遭受了较大的损失,但是75毫米LG40和10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经住了实战考验,发挥稳定,尤其在争夺马利姆机场南面107高地的战斗中发挥出色。
德军伞兵的MP38、MP40冲锋枪对守岛英军的防御工事和野炮阵地威胁不大,攻击数次受挫。随后赶到的德军75毫米、105毫米无后坐力炮以出色的直瞄火力压制和高精确打击,摧毁了英军新西兰营的防御,一举攻下107高地。随着107高地的失守,英军逐步丧失战场主动权,最后丢失了整个克里特岛。
在该战役中,德国的无后坐力炮以稳定的发挥,得到德国伞兵的认可。此后75毫米、105毫米无后坐力炮开始大量列装德军伞兵。但由于此后德国高层对伞兵作战认识不足,没有再发起较大规模的空降作战,空降部队没有进行扩编,所以无后坐力炮的生产并未扩大多少。
在北非战场上,德国非洲军团装备的88毫米R43无后坐力炮得以大显神威,对盟军装甲车辆造成较大杀伤。在北非,德国人喜欢将88毫米R43无后坐力炮改装在缴获的美军吉普车上,在装甲运动战中实施机动防御。88毫米R43在突尼斯战役和卡塞林山口战役中,被德意军队大量使用,效果不错,是一种有效的反坦克利器。
苏德战场是钢铁的对抗。德军由于坦克数量处于劣势,故而十分重视反坦克武器的使用。为了适应东线恶劣的地形和天气,德军的88毫米R43无后坐力炮普遍在火炮炮架上安装了滑雪板,以方便雪天的复杂地形机动。
在苏德战场,88毫米R43无后坐力炮一般装备德军的山地步兵师。它和另外一种小规模量产的88毫米PAW43无后坐力炮配合使用,来应付苏联潮水般的装甲攻势。
总述
德国二战中的无后坐力炮技术先进,射程远,精度高,拆卸方便,机动灵活。对于缺乏重火力的伞兵和机动困难的山地步兵,它是最好的武器。
但德军无后坐力炮的口径太多,型号繁杂,对后勤保障十分不利。加之德军高层存在偏见,过于重视射程威力等战斗指标,忽视易用性,在战争后期淘汰了很有前程的150毫米LG42,改用笨重的150毫米SIG.33步兵炮,影响了无后坐力炮的发展。同时,这种偏见也造成了各型号火炮生产量小,部队普通缺编,对严重影响了战斗能力的发挥。
德国投降后,美、苏两国都看出了无后坐力炮的潜力,瓜分了德国无后坐力炮的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自己无后坐力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