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挂上电话,叹了一口气。她又跟男友吵架了。
觉得心情很差的玲玲,打电话给自己的好友,说着刚刚发生的事情。
原来,刚刚玲玲给男友打电话,男友没有接玲玲的电话。玲玲不停地打,给男友打了二三十次电话。后来,男友虽然回拨给玲玲了,但口气很差地对她说:“刚下班又遇到堵车,我还在骑车。也不过二十分钟没接你的电话,你居然打了二三十次,也太过分了吧!”
听到男友的口气,玲玲很受不了,认为自己等了这么久的电话,居然还被男友责备,觉得对方一点儿都不考虑自己的心情,非常委屈。男友则觉得玲玲总是因为这样的小事而怀疑、不相信自己,觉得无奈又生气……两个人就此大吵了一架。
“你打太多次电话了,夺命连环call,任何人都会觉得不开心。而且,他刚下班,又遇到堵车,情绪一定不太好。”好友听完玲玲的描述,忍不住这样说她,她觉得玲玲太小题大做了。
“可是,我打那么多次电话他都没回,我会担心啊……在一起的时候,他自己说要给我安全感。我们也约定好,十分钟内他就要接起我的电话啊!这不就是他该做的、该给我的安全感吗?”玲玲忍不住替自己讲话,“如果他连这种小事的承诺都不能遵守,那我要怎么相信他?”
好友听了玲玲的话,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看着玲玲对自己男友设下一堆规定、一天到晚“查岗”、对男友怀疑东怀疑西,甚至限制越来越多……而她也不得不佩服玲玲的男友,在这么多的限制下,仍然能尽量达到玲玲的“标准”:尽可能告诉玲玲自己的行踪、给玲玲自己所有账号的密码、不跟任何女性朋友单独外出……虽然她是玲玲的好友,了解玲玲在感情中真的很没有安全感,但老实说,令她不解的是:这样的男友,她到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谈恋爱谈成这样,到底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安全感,真的是对方该给玲玲的吗?尤其是当玲玲的男友越做越多,玲玲却变本加厉、越要越多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听着玲玲的哭诉与抱怨,好友忍不住深思了起来……
关于玲玲,或许你身边有这种例子,又或者,你或你的伴侣就和玲玲一样,时常被不安全感绑架,疯狂地要求另一半做出各种让自己“安心”的行为。
玲玲怎么了?为什么她会如此不安、不相信自己的伴侣呢?
而安全感,真的是别人给自己的吗?
为什么会有不安全感?
悦萦一结束会议就拿起手机,发现有丈夫棨睿的十几个未接来电,立刻紧张地回拨给他。
“喂,为什么刚刚我打电话给你,你都没有接?”听到棨睿的质问,悦萦非常紧张地回复:“因为刚刚我在开会,手机调了静音……”她话还没说完,立刻被棨睿打断:“你不是说开一个小时吗?现在都一个半小时了!每次你都有理由,要不就是手机不接、信息不看不回……当初我们要结婚时,你不是说要帮我疗愈我的伤口,要成为一个让我有安全感的妻子吗?可是,你不接电话、不回信息,这样怎么让我有安全感?这就是你说的你爱我、要求我信任你的表现吗?我觉得,你根本就不重视我……”
悦萦在电话的另一头安抚着棨睿:“我当然是爱你的啊,只是我在开会,会开多久,不是我可以决定的……”悦萦一面说着,一面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认识棨睿之前,她就知道棨睿被前女友狠狠地劈腿,进而分手的遭遇。看到棨睿说起这件事时的受伤与难过,当时的悦萦觉得很心疼,希望自己能够疗愈棨睿的这段伤。
因此,悦萦总是尽量配合棨睿的要求,不管是报备行踪,还是尽量避免漏接棨睿的来电……希望能够借此建立棨睿对自己、对这段感情的信任感。认识不到半年,两个人就结了婚。原本觉得“结婚”应该会让棨睿觉得安心,没想到结婚之后,悦萦发现棨睿的不安全感大爆发:不仅拼命地“查岗”、对悦萦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甚至还让悦萦觉得,棨睿的这些不安全感都是悦萦造成的!
“因为你没有响应我的需求,你忽视我!”
面对棨睿几乎可以说是如无底洞般、永远无法满足的需求,结婚不到半年的悦萦觉得好累好累。在这样的生活中,悦萦感觉到的只有疲惫、焦虑和害怕,根本感觉不到爱。但面对棨睿巨大的指责:“都是因为你,我才那么没有安全感。”悦萦也忍不住怀疑自己:“他的不安全感,是不是因为我做得根本不够?”
如果你身为一个时常感觉到不安、没有安全感的人,或者你的另一半就是这样的人,你可能会问:
为什么(他或我)会有不安全感?
难道真的是另一半(或我)做得不够,所以我(或对方)才会有不安全感吗?
实际上,如果你的伴侣或是你自己是一个很容易不安的人,很多时候,这些不安全感不一定跟别人做了什么有关,而是跟自己有关。
源于内心深处的不安造成冲突
也就是说,这种源于内心深处的不安,时常与我们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有关,而不一定与“对方的行为表现”有关。所以,关于不安全感,我们需要先讨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
当然,我们过往的经验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例如,前例中的棨睿,在被前女友背叛、劈腿之后,棨睿可能因为这次经历创伤,而形成对这个世界、对伴侣关系的不安全感。他可能会认为:“别人会欺骗、背叛我,甚至离开我。这个世界上没有真的可以信任而不变的关系。”如果棨睿没有好好地处理这次创伤,可能会使其将这些不安全感、害怕被背叛,甚至觉得“另一半一定会背叛我”的感觉,投射到往后的伴侣关系中,所以引发了他在关系中极大的焦虑感。如此一来,只要之后的伴侣(如前例中的悦萦)一不小心做出会让他“联想起”经历过受伤的事件,可能就会让棨睿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大爆发。然后,他觉得都是对方的错,自己才会这么没有安全感、这么担心和焦虑。
比如,如果你的身体没有任何伤口,碰一下,你可能微微有感觉,不会觉得痛,也不会有很大的反应。但是,如果你身体的某些部位已经受伤,一直都没有愈合,只要别人轻轻碰一下、撞一下,你可能就会痛彻心扉,甚至可能会因而对别人生气。你觉得痛苦都是别人造成的,所以你才会这么痛。但是,只要那是你的伤口或痛处,可能只要轻轻碰一下,你就会剧痛到无法忍受,而并不一定是因为对方太不温柔或太不体贴。
不一定是对方造成的。
而这种在“关系中的焦虑情绪”很容易引发冲突。罗贝塔·吉尔伯特(Roberta M.Gilbert)医师在她的著作《解决关系焦虑》(Extraordinary Relationships: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Human Interactions)中也提到过这种情况。她指出,美国知名家族系统理论学者莫瑞·鲍文医师(Dr.Murray Bowen)认为,在关系中出现极大的焦虑情绪时,“人会为本身所感受到的问题寻找责怪的对象”,甚至“把自己的问题投射在他人身上”,导致与他人陷入争执,而让两个人困在没有太大帮助的“冲突模式”之中。
当棨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其实是源自过去的经历与自我的解读,却认为都是跟悦萦有关时,如果悦萦是一个在意他人评价与感受的人,她可能就会接受棨睿的这个“明示”,认为自己“应该要给予棨睿安全感”。所以,悦萦很可能会在心里下个结论:“应该都按照棨睿想要的方式去做,否则棨睿没有安全感,‘就是我害的’。”
这种对方对你的指责,你接受,并且按照对方的方式去做的情况,其实是一种“投射性认同”。[1]困在这个投射性认同里,悦萦固然会尽量按照棨睿的方式去做,但久了,她必然会觉得乏力,而棨睿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为什么会越来越高?如果我已经按照他要的方式去做了,难道他不是应该会变得比较有安全感吗?”
这必须讨论到,因焦虑而产生的“控制对方的行为”,其实是一种上瘾行为的表现。
怎么说呢?
焦虑产生的控制行为=上瘾行为
焦虑,究竟是什么?学者约翰·梅尔(John D.Mayer)等人试着从临床的角度描述“焦虑”这个让人不太舒服的情绪:“涉及对危险、威胁和苦恼的一种强烈预期,个人虽然想努力克服,但在那时却无能为力……焦虑会引起身体上自律神经系统活动升高、肾上腺素及血压的升高及心跳加快……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开始坐立难安、消化和睡眠受到影响……容易暴躁、发脾气、有挫败感与缺乏耐性。”[2]
所以,焦虑也是一种提醒我们“有危机可能出现”的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警报系统。所以,当焦虑出现的时候,如果我们想减少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我们就必须做些什么来安抚升起的焦虑情绪。
有时候,焦虑可能会逼我们准备得更充分、更积极地面对考验,但有时候,焦虑也会逼我们做出一些其实对事情本身没有帮助,反而更困扰自己的行为——强迫行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学会主席保罗·麦克休(Paul McHugh)曾提出强迫行为的四阶段模式,说明强迫行为怎样在当下暂时解除我们的焦虑,并且使我们上瘾:[3]
压力感受(产生焦虑)→强迫思考→强迫行为→暂时缓解
例如,妈妈因为太过担心孩子的安危(产生焦虑),不停地担心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强迫思考),然后决定要掌握孩子的每一刻行踪(强迫行为)。
又如,伴侣之间,一方对另一方很没安全感(产生焦虑),于是在脑中一直想着他会不会做对不起我的事情(强迫思考),于是随时夺命连环call、“查岗”、问个不停(强迫行为)。
实际上,这些强迫行为虽然当下可能暂时缓解了自身的焦虑感,但对于“真正担心”的事情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例如,妈妈希望的是孩子能够安全,伴侣希望的是对方可以很爱自己、很重视自己,希望关系是稳固的……
以悦萦和棨睿的互动为例,在一开始交往时,由于悦萦相当在乎他人的需求,时常习惯性地以他人的需求为重,所以,她尽可能地迎合棨睿的要求,希望借此给予棨睿安全感。
但当棨睿每次因为某些事件而产生焦虑、不安全感时,例如,棨睿有事找悦萦,悦萦却没接电话,使得棨睿的焦虑、不安全感上升,棨睿就会产生各种强迫思考:“悦萦是不是正在背叛我?欺骗我?做些我不知道的事情?”这些不安全感,由于重叠、混合过去被背叛的经历,加上负面的强迫思考,所以焦虑上升得很快。然后,棨睿做了一件事来安抚自己因强迫思考而不停上升的焦虑。
你猜到了吗?
就是“夺命连环call”的“强迫行为”。
有趣的是,这个不停重复的强迫行为,当下并不能有效地安抚棨睿的焦虑,反而会使他的焦虑越来越严重。那么,为何棨睿还会使用这样的行为来安抚自己的焦虑呢?
原因在于,当悦萦接电话或回电话的瞬间,棨睿原本高涨的焦虑就会下降,就像坐云霄飞车一样,他的焦虑、不安全感因而缓解,所以他总是会记得这种感觉、这个方法。而在每次焦虑不安来袭时,他就会使用同样的思考、行为应对。
读到这里,或许你会发现:一开始悦萦没接棨睿的电话时,棨睿的焦虑指数可能并没有这么高,但因为进行强迫思考与强迫行为,他的焦虑不断上升,甚至爆表;然后,因为悦萦的接电话与安抚,棨睿的焦虑再度缓解。
这个“焦虑上升→缓解”的过程,就跟上瘾行为一样,会让棨睿记着上次悦萦接电话时,自己的焦虑被安抚的感觉。于是,每当棨睿有焦虑、不安全感时,他可能都会用这样的方式去缓解自己的焦虑。但久而久之,原本的行为一定会远远不够,就如同吸毒一般,会需要越来越大的用量,用以安抚如黑洞般永远无法满足的、不安的内心。
看到这儿,或许你有个疑问:这些强迫行为实际上无助于事情本身,但为何会被一再地使用,用以安抚我们的焦虑和不安呢?
原因可能是,很多时候,当我们在面对未知、模糊的情况时,容易产生焦虑。而使用这些强迫行为,可以让我们有种错觉:让我们觉得情况是能够被我们掌控的。
这种“可控”,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确认”的安心感,焦虑也因而暂时缓解。
但这种从强迫思考到强迫行为的历程,会让我们感觉越来越糟、越来越不舒服,因为强迫思考的内容多半都是负面想法。而很多时候,强迫行为也会让我们对自己感觉更糟。
这可以说是一种上瘾的过程:“我知道这不好,但这可以暂时让我感觉比较好。”
所以,悦萦为了不停地安抚棨睿,而尽可能地满足棨睿的需求。这反而可能助长了棨睿的“上瘾行为”,却可能对棨睿的不安全感没有更多的帮助。因为事实上,棨睿内心最想要的并非迅速回电、每打必接或行踪透明这些行为,而是“我能够相信你深深地爱着我、不会背叛我”的关系。
但若我们没有发现自己焦虑与不安的根源,就很容易流于事件的表面,而要求对方做到许多对关系没有帮助的行为,反而消磨了彼此真正的爱意。
童年经验对不安全感的影响
简单来说,我们对这个世界、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看法,根源于我们过去的经历,包含童年、成长经验等经历,都有可能形成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否安全”的思考架构,也形成我们的安全感。
著名人类发展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曾经提到在孩子两岁前的发展阶段,是安全感养成的重要时期。两岁前的孩子相当脆弱,是必须他人照顾的。此时,如果主要照顾者(如母亲)能够适时响应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感觉到“如果我有需要,这个人就会来照顾我,他不会遗弃我”,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形成对这个世界、他人与自己的基本信任感。他会比较愿意相信:“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别人是爱我的,而我是值得被爱的。”
但如果孩子在这段时间时常感觉自己的需求被忽略,主要照顾者的照顾也非持续而稳定的时候,孩子对这个世界、他人与自己的信任感就会比较低,也比较容易感觉到不安全。
因此,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了一个相当著名的理论——“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而后由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发扬光大,将我们与主要照顾者(母亲)的依恋关系,分为以下三种[4]:
一、安全型
二、回避型
三、焦虑—矛盾型
后来,这些依恋形态被应用在成人之爱中。在感情中,常见的伴侣搭配类型,包括“安全型”搭配“焦虑—矛盾型”、“安全型”搭配“回避型”,还有最常见的“焦虑—矛盾型”搭配“回避型”。实际上,介绍这三种依恋类型的图书相当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简单来说:
安全型的人,认为世界是安全的,而他人是会爱自己的,自己也是值得被爱的。
焦虑—矛盾型(焦虑依附)的人,在关系中需要与对方确认彼此的感受与关系。通常,焦虑依附者能够察觉对方的感受、情绪的变化,所以,有些焦虑依附者看起来常常是在关系中比较“积极努力”的人。吵架的时候,这些人也会特别需要“讲清楚”,就会追着另一半跑,或是“用力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感受。
回避型(回避依附)的人,过去的经验让他比较相信自己,什么事都自己来,不习惯求助或表达脆弱,习惯展现“理性”,对他人不信任。回避依附者对于他人的情绪,习惯用“逃离”的方式回应;而对于自己的情绪,由于连自己都难以理解,所以也更难理解对方的感受了。
如果你是“焦虑—矛盾型”或是“回避型”,那些不安全感究竟是怎样影响爱情中的我们,包括思考、感受以及我们的行为?
不安全感怎么影响我们?
记得我刚就读于心理咨询研究所时,第一次听到了介绍依附理论的课程。老师说:“焦虑依附的人,总是觉得不安。他可能一天到晚都在担心自己被丢下、被抛弃,或者是不被爱,所以终日惶惶不安,很想把对方抓得紧紧的……”我完全能够感同身受。
因为当时的我,就是一个十足的焦虑依附者。大概所有焦虑依附的人有的特性我都有,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身为焦虑依附者,不只他人会觉得与之相处很辛苦,事实上,焦虑依附者对于自己总是感到焦虑和不安,也时常觉得厌恶与烦躁。所以,当时的我好想知道:“到底我有没有办法帮助自己,可以让自己不要总是这么不安?”
因此,抱着一个像是准备问医生“我还有没有救”的心情,我询问了老师:“焦虑依附的人,有没有可能让自己不会感到不安?”
老师笑了,有点儿勉强地说:“呃……这种特质,基本来说,比较难改变……”
记得当时的我听了,觉得宛如晴天霹雳。
也就是说,我一辈子都要跟这种不安共处,一辈子都抱着不安全感生活吗?注定在恋爱路上,过着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的生活?
即使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我内心的震惊。
时隔多年,当我开始进行咨询工作,从事伴侣(婚姻)咨询工作后,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调整自己,而后我才了解了一件事:
或许,这个“不安”,永远是我的特质之一,但是,学会安抚自己的焦虑与不安,就是我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
有趣的是,这样的我,遇到的伴侣,正好与我完全相反,是个在爱情中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很难太亲密,而且很需要保留空间的人。
如果你与我类似,也是个在爱情中容易焦虑和不安的人,或是你的伴侣刚好是这样的人,抑或你的伴侣或你是个独立、很需要空间、很难表达感受的人,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依恋形态”使得你和你的伴侣总是像在两个世界、不同文化的人,永远很难互相理解和产生交集……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受,我想邀请你,跟我一起试着理解:“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我能为我自己做些什么?”
感情中的你追我跑:焦虑依附者的不安心情
“想到你,我总是觉得不安……”
如果你是焦虑依附者,或许,你时常感觉到没有安全感。
你觉得,你很愿意给对方你所有的关注与爱,而你也这么做了,但相对地,你感觉对方似乎没有如你一般,如此重视你、爱你,于是,你开始担心:
“是否,他没有这么爱我?是否,他可能会抛弃我?是否,他甚至会骗我?”
当你这么想时,你会觉得更加不安,太多不确定的事情让你感到焦虑,于是,你需要抓到一些确定的东西。或许,你最想要的,是一段稳定不变的爱,但“爱”太过虚无缥缈、无法控制。这种“无法掌控”的感觉,会让你下意识地担心现在的幸福、拥有的东西会失去,而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可以说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宝物”。所以,当你开始担心自己“最重要的宝物”可能会消失,而生活会因而失控时,你可能就会做出这个决定:
紧紧地抓住这个“宝物”,绝对不要放手。
你决定要抓住你爱的这个人,控制他的行为,让自己能够掌控、预测和知道他的一切行为与想法,甚至要求对方按照你想要的方式生活。
要求对方随时报备、拥有对方社交网站和软件的所有密码、随时可以看对方手机、需要你“审核”才能被放行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然后,你就会觉得暂时安心了。
问题是,在对方抵抗、拒绝,或者是勉为其难地配合下,以及日复一日地面对自己总是太多的焦虑,焦虑依附者并未因而享受这些控制对方的感觉,反而在这样的焦虑与控制的行为下对自己产生了许多厌恶感:
“为什么我总是如此焦虑、不信任对方?”
“为什么我要这样控制他?可是,这样是真正的爱吗?但好像不这么做,他可能就会离开我、不爱我?”
身为焦虑依附者,一方面,在怀疑、猜忌对方的爱的过程中,讨厌这样焦虑不安、怀疑别人的自己;另一方面,在因焦虑而采取各种控制对方的行为成功时,虽然自己的焦虑暂时解除,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沮丧感,让你更深地怀疑:
“他,是不是并不爱我,只是因为习惯而跟我在一起?所以,他才会忍受我这些行为?”
于是,你越来越不喜欢你自己,也越来越不相信对方是真的爱你。
而当你越怀疑自己时,你的焦虑就会越严重;当你的焦虑越严重时,你就越觉得害怕。于是,你就越需要对方有更多的证明,或者是,你越需要控制对方的行为。
于是,这就让感情关系陷入“恶性循环”:一段建立在焦虑与害怕上的关系。
如果你没有发现你内心深深的焦虑与不安全感,其实并非完全来自现在你面前的这个人,而可能来自你过去对世界根深蒂固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看法,你的内心可能是这么想的:
“爱我的人,可能会离开;这种爱是被动而不稳定的;我可能会被抛弃;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值得被爱;我不确定他人是不是值得信任的……”
如此,当你的不安全感与焦虑来袭时,你就可能误以为:“是因为对方做了什么,所以我才这么不安。”于是,你可能就会毫无节制地将你的不安全感、焦虑,以及所伴随的愤怒、沮丧、忧郁情绪,全部归咎于对方,将责任丢给现在和你在一起的这个人。而且,这种不安全感让你强烈地认为:
“对方应该尽其所能地向我证明:他是值得信任的。”
但实际上,在爱情中,真正的“大魔王”不是你对面的这个人,而是你的“心魔”。
请给我一些空间——回避依附的不安面貌
席泺忐忑不安地在沙发上坐着,等着柏瀚回家。
昨晚,席泺与柏瀚大吵了一架,原因是席泺觉得柏瀚每日忙于工作,早出晚归,两个人没有什么时间相处。席泺提出的两天一夜小旅行,柏瀚也总是说自己很忙,而让这个小旅行无限延期。
席泺知道,柏瀚刚与朋友合开了一家新创公司,创业维艰。而柏瀚又是一个自我要求高的人,事必躬亲,所以工作忙碌是正常的。席泺不是不能体谅,但对于柏瀚几乎没有留给两人相处的时间这件事情,席泺有时候忍不住想:“我对你而言,到底是怎样的存在?真的是一点儿都不重要吗?”
尤其是,当柏瀚居然要和公司的员工一起去旅游,而问席泺要不要一起去时,忍耐许久的席泺终于爆发了:
“我问了你将近半年的两天一夜旅行,你都抽不出时间,而员工旅游要五天四夜,你就抽得出时间?到底是我重要,还是你的员工重要?”
听到席泺这么说,柏瀚也爆发了:“本来想着你很想去旅行,所以我才问你……不想去就算了!不勉强你!”
吵完架后,柏瀚躲到书房去了,而席泺则在房间的床上流着眼泪,一夜无眠。
仔细想想昨晚的情形,席泺觉得两个人之间有些误会,于是决定跟柏瀚好好谈谈他们之间的相处情况,也想向柏瀚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今晚席泺提早下班,想厘清一下头绪,好好跟柏瀚讨论这个问题。
柏瀚一回家,就看到席泺坐在沙发上,于是他一句话也不说就往书房走去。
“等一下,你不觉得昨晚的事情,我们应该谈一谈吗?”席泺站起身,对柏瀚说。
“有什么好谈的?”柏瀚心不在焉地把包包放下,把脱下的外套挂起,“你现在还想找我吵架是不是?”
席泺愕然:“我哪有,我是想昨天我们之间有些误会……”
“如果你不想吵架,那就不要再说了,没有什么好谈的。”说完这句话,柏瀚转身去浴室洗澡了,留下席泺一个人在客厅,她觉得既沮丧又挫败……
在我的经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焦虑依附者与回避依附者根本就是两个星球上的生物。
对于焦虑依附者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关系是焦虑依附者生活的重心、是自己的全世界,为了自己所重视的关系,焦虑依附者可以做任何事情。有时候,我甚至会这样比喻:
焦虑依附者愿意拿自己的血肉、自己的一切,铺成一条通往“美好关系”的道路。
但对于回避依附者而言,他们的世界的样貌不是这个样子。对他们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己的感受被伤害、感觉被控制、无法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行动,甚至得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时,回避依附者只想躲起来,躲回一个让自己安静、舒服的空间,慢慢平复自己高昂的情绪,以及安抚感觉自己“不够好”的挫败感。
挫败感?这个挫败感从何而来呢?
这就必须谈到,一旦焦虑依附者与回避依附者吵架,两个人面对冲突的处理方式。
如果你是一个焦虑依附者,你或许是在冲突过后,坚持要赶快“说清楚、讲明白”,要马上“谈一谈”的那一方。但或许,你时常在这个过程中受挫,因为你发现对方似乎不想跟你“谈一谈”。而他的反应总让你沮丧,更让你觉得:“你好像不如我一般重视这段关系,是不是你根本就不爱我?”
实际上,面对“吵架后的谈一谈”,焦虑依附者与回避依附者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焦虑依附者而言,他们想“谈一谈”是因为他们在乎与对方的关系,想知道对方的想法,想确定这段关系是没有问题的、是稳固的……
但对于回避依附者而言,他们听到焦虑依附者想“谈一谈”,经过他们脑中的筛子过滤之后,会变成完全不一样的意思。
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回避依附者觉得,你想“谈一谈”,代表“你对现在的我不满意,你想抱怨,你觉得我不够好”。
发现了吗?对于焦虑依附者而言,“谈一谈”代表着“我想跟你更靠近”、想跟你有更深的“关系”,但对于回避依附者而言,他所听到的是对他不满意、觉得他不够好,是质疑他的“能力”。
为了逃避这种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挫败感,回避依附者当然不会想“谈一谈”,而是想“躲起来”,舔舐“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伤与不安,或是远离那个“会让我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
而当回避依附者越逃避越躲起来时,这种“想丢下一切、什么都不管”的表现,实在是太决绝了。对于焦虑依附者而言,他们会用自身逻辑去解释这件事情,会把回避依附者的这个行为解释成“拒绝我”,甚至是“不爱我”“讨厌我”的表现(毕竟,焦虑依附者只有面对自己不在乎或讨厌的人时才会这么做)。正因为如此,焦虑依附者会更加沮丧、受挫,更加不安。
于是,“吵架中的你追我跑”循环圈因此形成。这个循环圈越牢固,焦虑依附者越焦虑、越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越觉得不安,就会追得越紧;回避依附者越觉得压力很大、觉得自己达不到对方的要求、感觉自己很糟糕,于是焦虑和不安,跑得越远。
当双方在遇到冲突时,面对“如何平息冲突”的看法是如此不同:焦虑依附者觉得,因为冲突,使得我的“关系的不安感”升起,所以“我需要谈、需要知道你在想什么、需要彼此更靠近”,以更确定我们之间的关系;但对于回避依附者而言,面对关系之间的冲突与对方的情绪,他的“自我能力的不安感”会升起。对他而言,平息冲突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谈、不要让彼此再有情绪或冲突,也不想再感觉到自己让对方失望或达不到对方的期待。面对追着跑的焦虑依附者,回避依附者要么躲起来,要么逃得越来越远,甚至逃离这段关系。
无法面对的不安全感
筱纹不可思议地看着不停打电动游戏的远羽。对筱纹而言,她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刚吵完架,你却可以一脸没事地打电动游戏?难道你一点儿都不在乎我吗?”
迟疑了一会儿,筱纹忍不住开口:“你不想谈谈刚才的事情吗?”
远羽一言不发,继续打着自己的电动游戏。
筱纹看着不发一语、看似把注意力都放在电动游戏上的远羽,忍不住难过地哭了起来。
“为什么你总是这样?好像一点儿都不在乎我的感受,我觉得你根本都不在乎我……不爱我,那你为什么要跟我在一起……”
听到筱纹的话,远羽毫无表情地继续打着电动游戏。过了一会儿,远羽结束了电动游戏,一句话也不说,看都不看筱纹一眼,转身离开现场。
看着远羽离开的背影,筱纹既伤心又难过。她感觉到,自己与远羽的距离好远,似乎永远触碰不到远羽的内心……
或许上面这个例子你并不陌生,可能你正是筱纹的角色,也可能你是远羽。
或许,你发现了,在这个例子中,筱纹偏向焦虑依附者,而远羽则是回避依附者。如果你身为筱纹,可能很难理解远羽的心情,甚至会与筱纹相同,觉得远羽肯定是不在乎这段感情、不在乎自己的感受,所以才会这么“没有反应”。
但是,身为回避依附者的远羽,面对筱纹的难过与眼泪,其实心情是“波涛汹涌”的。实际上,面对冲突,也就是筱纹说的那些话,对远羽而言,就如同是对自己的指控与抱怨。听到这些,远羽的内心有太多不安的情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让自己转移注意力,专注在其他可控,甚至可理性分析的事物上,才能让远羽感觉好过一些。
为什么回避依附者这么害怕面对冲突呢?
这必须谈到,许多回避依附者非常不喜欢面对他人的情绪。
在我的咨询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回避依附者,因为不善于面对、处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甚至这些回避依附者对于情绪是极其敏感的——他们并非无感,反而是因为太过敏感,自己的情绪也很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激发,但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处理,所以他们学会了一件事情——“情绪隔绝”。
他们学会了关闭起自己的情绪——当然,他们也有这样的能力。他们越来越习惯用理性来处理和面对事情了,因为用理性判断来处理事情,是客观且可控的,而自己不必被自己不擅长的情绪管理所影响。一切都是可控的,因此代表着“一切都在我的掌握当中”,如此,可以让我“自我感觉良好一些”。
那么,为什么回避依附者这么害怕面对情绪呢?
或许,这跟他们过去的经验有关。当他们曾经被要求“需要为了别人的情绪负责”,如果“别人情绪不好,一定是因为你没有做什么”。这些回避依附者面对别人的情绪时,可能就会升起“可能是我什么事情没做好,所以他才会有情绪”的恐惧与不安——这种与过去经历有关的“情绪印记”。因此,为了“让自己感觉好一点儿”,让自己别一直感受到“别人因为我而情绪不好,这是我的责任”“是我没做好、我很糟糕”的羞愧感,他们学会了把自己的感觉“关起来”,让自己不需要去面对这些情绪。
但是,当回避依附者把自己关起来的时候,也就是他们与他人“很难接触”的时候。一旦他的对象是焦虑依附者,焦虑依附者可能会因而感觉更加不安、受挫,觉得“对方之所以没反应,一定是因为他不在乎我、不在乎这段感情”,就如同上面举的例子。而后,焦虑依附者可能会更加不安、追得更紧,回避依附者则跑得更远。或者是,焦虑依附者过于有挫败感,回避依附者则觉得压力过大,开始考虑这段关系是否该继续下去……
因而,双方都开始怀疑:“是不是我们根本就不适合?会不会这世界上能够有人更适合我,可以包容、接纳全部的我?”
于是,我们开始想象,是否真的有灵魂伴侣。
因为不安而追求无条件的爱——真有灵魂伴侣吗?
在我的经验里,与个案或身边的人讨论关于爱情的话题时,我发现,许多人其实都有一种期待:
“我想有一个全心全意理解我、接纳我、包容我、爱我的人。”
记得我在一二十岁时,也这样期待过。开始谈恋爱时,会以为自己遇到的是这样的人,于是奋不顾身地陷入恋爱中。但交往一阵后,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所想象的样子时,那种失望、生气、难过……往往让我觉得挫败而沮丧。
“是我不够好吗?是对方不是那个‘对的人’吗?还是说,这世界上根本没有这样的人?”
我后来才发现,这种追求“无条件的爱”的期待,就像寻找自己理想中的母爱那样。或许,我们在过去的经历中,都有一些遗憾,使我们对“爱”有一些理想化。又或者,我们很幸运,真的被自己的父母这样爱过……但是,如果我们过度理想化,误以为不是这样“无条件的爱”就不是爱。看不清“恋人就是恋人,不是我们心中想要的父母”时,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全有全无”的思考中:过度理想化或丑化对方。
这种“全有全无”的思考,可能让我们在进入恋爱时,习惯性地过于把对方理想化。也容易让我们在爱情中遇到挫败时,过度失望,甚至丑化对方、丑化自己。然后,我们可能会因此放弃现在这段关系,再次去寻找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人”,继续经历着:一开始把对方理想化,觉得对方是那个“对的人”;然后,当对方有些地方让自己失望、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又觉得幻想破灭了。
在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 Theory)中,提过一个名词来描述这个现象——理想化与贬抑[5]。有时候,我们会把面前的这个人过度理想化。即使他有一些小缺点,我们也愿意用一些合理化的方式,继续把这个人放在“毫无缺点”的“偶像”位置上。而当对方做了一些让我们觉得失望、感情挫败的事情时,我们就立刻将对方过去做的好事全部抹杀,认定:“他就是让我失望,是不够好的,是糟糕的!”
于是,我们继续对“现实”失望,继续寻找着自己内心的灵魂伴侣。灵魂伴侣就成为如同“偶像”般遥不可及,但因为有这个“理想”,让我们对现实失望之余,还有个可以期待、寄托的对象。但问题是,真的有“能够全心全意理解我、接纳我、包容我、爱我”的灵魂伴侣存在吗?这时,我想问你以下两个问题:
你觉得,你是否可以这样对待另一个人:不论何时,都理解、接纳对方,最为重视对方的需求、尊重对方的感受?
你是否可以这样对待自己:不论何时,都理解、接纳自己,最为重视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的感受?
面对第一个问题,大部分的人都回答“不能”,因为我们也都有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困难。有时候,我们没办法响应对方的需要,并不代表我们不爱对方,而是因为现在的我们是有困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第二个问题,回答“不能”的人可能更多了。因为有时,我们对自己是残忍的,我们不擅长理解自己,也可能时常否定、怀疑自己的感受。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对自己可能会比任何人都骂得凶。
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我们可能就会发现:我们并不擅长善待自己,也可能因为害怕受伤,而对他人有所保留。
但是,我们却期待有一个人可以对我们做我们做不到的事。
这样,是不是有一些不合理呢?
我能不能试着填补你的不安全感?
如果我的另一半正是一个焦虑依附者,那么,我能够用什么方式来填补他的不安全感呢?
如果我照他的方式爱他、响应他,是否就能够帮助他、填补他的不安全感呢?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老师,我的另一半很没有安全感,时常怀疑我会不会不爱他、丢下他……我时常告诉他,我其实很爱他。而且,我也试着告诉他,我欣赏他的地方是什么,他有什么优点,等等。但是,慢慢地,我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好像我越说喜欢他、很在意他,他反而越不安、越焦虑。当我称赞他什么地方很好,我很喜欢时,我以为他会开心,但他反而会问我:“如果我不是这样,你就不会爱我吗?如果我没有这个优点,你是不是就会抛弃我?”我突然觉得,好像我越爱他,他反而越不安、越患得患失、越没有安全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多时候,或许我们会以为:“只要给对方很多的爱,那不安的人应该会慢慢安心了吧?”但实际上,有研究指出,焦虑依附者可能会因为对方的爱而怀疑自己的价值,更没有自信,“内隐自尊”变得更低[6],也就是:
越被爱,越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因为被爱,反而更担心对方是不是只看到自己好的部分。或者是,更担心这个爱是一时的、不会永久的,而更担心如果失去了,自己该怎么办。
因此,患得患失的情况变得更严重,甚至可能因而更加不安、焦虑。
那么,如果我的另一半是焦虑依附者,或者我正是个焦虑依附者,那我可以怎么做,来帮助自己、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呢?
关键点:焦虑依附者的安全感
如果,你是焦虑依附者:请给自己安全感
首先,如果你是一个焦虑依附者,请你练习“给自己安全感”。
要怎么“给自己安全感”呢?
练习给自己安全感的第一步,是相信自己的价值。
请你开始练习,相信:“对面这个人,他喜欢我,是因为我身上的确有让他喜欢的特质。不过,不管他是不是喜欢我,我都是很不错的人。他的喜欢,并不会影响我的价值。”
当你相信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不会因为这段关系存在与否,或是别人喜欢你与否而影响你的价值,你才有机会减少因焦虑和不安而对关系与爱的追逐,才有机会停下你的脚步,好好感受别人对你的爱与欣赏。你才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啊,真的是有人爱我的,我真的是值得被爱的。”
第二步,练习“相信这段关系”。
很多时候,许多焦虑依附者很难相信一段关系。我们时常认为,关系是不可能永恒不变的,现在快乐了,之后可能就会痛苦了。甚至,关系很容易因为一点儿小事就破裂、失去了。
而且,这些破裂的关系,对于焦虑依附者而言,不管表面上多么责备对方,内心深处可能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都是我害的!是我不够好、不够努力、不够……”
但实际上,一段关系的结束,有很多的可能性,大多并非出自某一个人的原因。
因此,对于焦虑依附者,我鼓励你们:“请开始练习相信这段关系。”
相信这段关系,并没有这么容易破裂;相信你对面的这个人,留在这段关系里,正是他重视你、重视这段关系的证明。如果可以,你们能够好好地经营这段关系,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两个人因为某些外在或相处的因素,而必须结束这段关系,这可能有很多原因,并非你的错,也不会影响你的自我价值。
并不是你不够好,才导致对方“丢下你”。
当你开始练习相信对方、相信这段关系时,你或许就不需要对方做很多事情证明“他是在乎你、爱你的”。当你相信对方是爱你的时候,那么即使有时候他不能成功地理解你需要的“安慰”是什么样子,你或许也会愿意思考:“或许他是爱我的,但不知道怎么安慰我,那我能不能、愿不愿意教他?”而不是总用自己的方式揣测对方不够爱你、不够在乎你。
如果你是焦虑依附者的另一半:建立情绪界限并说出感受
如果你的另一半正是一个焦虑依附者,请你练习跟你的另一半说明你的感受。
有时候,焦虑依附者会因为不安而追得很紧,且夹杂许多情绪“排山倒海”而来。身为他的另一半,你可能会觉得被他的情绪追得喘不过气来,因而决定“息事宁人”——尽量按照他的方式去做。
或许,你甚至会出现比他更大的情绪,借此吓唬他,让他停止用这样的情绪、行为对你。
但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以上这两种方式都不是很好的选项,可能都会让这段关系更加紧绷,两个人陷入互相情绪勒索的恶性循环里。
看到这儿,或许你会问:“那我该怎么做才好?”
我的建议是:请先练习划定你与他之间的情绪界限,然后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划清情绪界限
当你面对焦虑依附者的不安情绪时,请你先告诉自己:
“这是他的情绪,有他的原因,而不完全是我造成的。”
借此想法,让你有机会跟对方的情绪有界限,而不至于陷入过度的罪恶感或无力感中。
当你知道“这是他的情绪,而不一定是我造成”的时候,你反而会没有罪恶感、不觉得是你的错,因而更有能力去做比较多的事情,你也会更愿意做这些事。
因为,做这些事代表你是“在帮他”,而不是“这是我的错,我要赎罪”。
你愿意帮他,当然是因为你是在意他、爱他的。这种因为爱或有意识的选择而做的决定、行为,会使得你愿意协助对方,而不至于觉得过度烦躁,或是压力很大。
关键点:回避依附者的安全感
如果你是回避依附者,请练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回避依附者的另一半,往往正好是焦虑依附者。而焦虑依附者的情绪,有时会让回避依附者感到巨大的压力、想离开或逃避。同时,回避依附者面对情绪所做出的行为,又时常让焦虑依附者觉得受伤,觉得被丢下了,反而产生更大的情绪,使得两个人更加陷入胶着中。
因此,如果你是回避依附者,当你因为另一半过激的情绪而觉得不舒服,开始想对另一半划定情绪界限,或是想离开现场时,你可以练习表达你真正的感受。在离开前让他知道:
我知道你现在很不安,不过,我什么都没做,而且我是很在乎你的。可是,每次你因为不安而怀疑我的时候,其实,都让我很受伤、很无力,有时也很有挫败感。所以,我需要离开一下,我需要有自己的空间。
很多时候,焦虑依附者害怕的,是对方“没有响应”,那会让焦虑依附者更加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是被抛下的。”当你开始练习告诉焦虑依附者你的感受时,他们反而会停下自己的焦虑,而学会对你的感受感同身受。
而当他越了解你的感受时,他也会不容易担心、怀疑你内心有一些对他而言“未知的领域”,也能够协助自己与你建立对这段关系的信任与安全感。
身为一个回避依附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件很不容易,有时甚至是可怕的事情。
当面对情绪时,觉得不安、焦虑而想立刻逃跑,也是一件常见的事情。
因此,前面所提到的划定情绪界限与练习说出自己的感受正是你需要练习的功课。相信当你把你的感受告诉对方时,其实会让对方更容易理解你、更容易用你想要的方式对待你,而不会因而去控制你。
如果你是回避依附者的另一半,给对方情绪的空间与时间
对于回避依附者而言,“有空间可以安抚自己的感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所以,如果你愿意,请给回避依附者安抚情绪的空间与时间。
如果你能划定你与另一半之间的情绪界限,那么,你或许不会这么焦虑,你似乎要赶快让你的另一半“心情变好”。别忘了,他的情绪并不是你的责任,而你对他的信任,就是给他一点儿空间,让他好好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你再适度地关心他。
不要把他的“需要空间”当成对你的“拒绝”。当你能够有安全感、信任对方的爱时,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就有机会用你想要的方式对待你了。
因为当他不用费力逃跑时,他才停得下来,才看得到满脸忍耐、强忍不安而练习给他空间的你。
他才真正看得到你对他的爱。
当我们都开始给自己安全感,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也相信对方在这段关系中是“因为他爱我”时,我们才有能力去练习给对方空间、说出自己的感受,尝试一些我们原本并不擅长,甚至害怕去做的事情。
而这才是爱的正向循环。
关键点:如果你是一个情绪勒索者,或是被勒索者
情绪勒索者的困境
“老师,你希望我们练习给自己安全感,但我觉得这对我而言真的很难。当对方无法满足我的需求时,我就忍不住想一直责备他、说是他的错……如果他跟我争辩,我就会觉得很生气。但是,如果他跟我道歉,跟我说他以后会改变,我却觉得好难过,不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变成这样……”
这或许是许多情绪勒索者的困境。在我的上一本书《情绪勒索》中,我谈到了很多关于情绪被勒索者的困境与对应方式。而后来我发现,许多情绪勒索者的困境,是他们原本可能就是情绪被勒索者。
在过去的经历中,他们被要求、被强迫满足别人的需求。他们认为,没办法去满足别人需求的自己,是很糟糕的、无用的,却也在满足别人的过程中,感觉自己是不重要的。
于是,当他们有机会要求别人来满足自己时,可能就会索取无度而过度任性,但想停却停不下来。
因为内心有空虚与不安的黑洞,不停地催促着自己“多要一点儿”。
过度的不安全感,就像黑洞一样,导致对爱的过度饥饿,让人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停地要求对方付出,导致损害了彼此的关系。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在情绪勒索者身上。
但是,当他们偶尔回神,注意到情绪被勒索者的痛苦时,会觉得难过、舍不得,却也因而痛恨无法停止逼迫对方的自己,内心更觉得厌恶自己,更不相信这样的自己是会被爱着的。
然后,就会更严重地继续同样的索爱、勒索行为。
如果你是这样的情绪勒索者,我想对你说:“那个愿意去理解对方的痛苦,会觉得难过、舍不得的你,才是真正的你。”
那正是你爱对方的证明。
只是,你的不安全感总是让你害怕、让你觉得保护自己为优先选择,使你变成另外一个样子。那是你的保护壳,却不是你真正的样子。
请你练习聆听你内心的声音,练习注意你内心对另一半的疼惜,也练习疼惜这样的自己。
我们都不愿意被伤害、伤害对方,也都想学着去爱。
那么,一点一点地尝试,一点一点地信任。当我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能够体谅对方、爱着对方的人时,我们就会对自己再多信任一些,也会更相信对方会爱着我们。
我总相信,爱,会是一切的答案。
情绪被勒索者的困境
有时候,你会因为对方过于高涨的情绪,或是对方的言语,而有罪恶感,所以你决定要按照对方的方式去做。有时候,因为不忍(不忍对方因为生气或是情绪,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于是,你也可能因而屈服,让自己尽可能地满足对方的需求。
只是,回头来看你的屈服,你会发现,自己的不安全感仍然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我如果不按照他的方式去做,好像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我如果不按照他的方式去做,我们的关系可能会破裂、他可能会很讨厌我”……但你却没有发现,在一连串因不安、恐惧而勉强的屈服中,你越来越感受不到你对对方的爱。甚至,你可能因而讨厌、仇恨对方,而你也越来越讨厌这样的自己。
如果你是这样的情绪被勒索者,我想告诉你:“请不要再委屈自己,别再用‘应该’来响应对方的需求,而是用‘我想要’来作为你行为的准则。”
当你不再委屈自己,以“你自己的需求”作为第一位,你能照顾好自己时,才有多余的心力为了你重要的人而付出、而给予——这就是你爱他的证明。而你,也才有机会在这些“我不勉强”的行动中,感受到:“啊!原来,我真的是爱着这个人的。”
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是因为我爱你,而不是我怕你。
这才是爱情真正的模样。
关键点:鼓励你的另一半
当你的另一半开始做这样的尝试时,请你知道这对他而言有多不容易。给他一个鼓励、拥抱,都是增强这个正向循环的美好能量。
而当你开始练习做这样的尝试时,你的另一半可能不见得有这样的能力,立刻信任你、信任这段关系,毫不犹豫地踏入这个信任的正向循环里。毕竟,在过去的争吵与创伤中,我们已经过度害怕受伤,而不敢尝试相信。
请记住:当你开始改变时,请以这样的自己为荣。
因为,即使你害怕了,你还是练习改变,这代表:你想好好地对待自己,也想好好地面对这段关系;你珍惜自己,也珍惜这段关系。
这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
当我们学着不要这么保护自己,代表我们从追求“被爱”到了练习“爱人”的阶段。“我知道,或许你有能力让我受伤,但我还是希望你可以去做会让你觉得快乐的事情。因为,你的快乐对我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是我非常在乎的事情。”
爱,就在这样的勇敢中,逐渐淬炼成更美、更强壮的,信任的力量。
注释
[1]一方将其无法承担的感受投射在另一方身上,另一方顺应其感受而展现行为。
[2]斯托曼(Strongman K.T.):《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透视》(第4版,The Psychology of Emotion:Theories of Emotion in Perspective,4th ed.),游恒山译。
[3]克里斯多夫·柯特曼(Christopher Cortman),哈洛·辛尼斯基(Harold Shinitzky):《心灵疗愈自助手册:心理学家教你看穿情绪,找回幸福人生》(Your Mind:An Owner's Manual for a Better Life),黄孝如译。
[4]Ainsworth,M.D.,Blehar,M.Waters,E,&Wall,S.(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p.167.
[5]格雷戈里·汉默顿(N.Gregory Hamilton,M.D.):《人我之间:客体关系理论与实务》(Self and Others:Object Relations Theory in Practice),杨添围、周仁宇译。
[6]Peterson,J.L.(2014).Explicit Thoughts of Security Activate Implicit Self-Doubt in Anxiously Attached Participants.Personal Relation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