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A“北欧海盗”舰载反潜机
美国S-3A“北欧海盗”舰载反潜机装有较先进的反潜综合电子系统,其中数字计算机是整个反潜武器系统的核心。它可以迅速集中处理各种搜潜设备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选择攻击方案、定位、攻击。机上载有60个声纳浮标,主被动式音响传感器,前视红外探侧仪,磁异探测仪等。因此它可用多种方式搜索潜艇。机上还配备了全景照相机、电子对抗设备和自动导航系统等。该型机于1974年装备部队。最大起飞重量21.32吨,最大速度816千米/小时,升限10670米,航程5550千米,机长12.26米,机高6.93米,翼展20.93米(折叠时8.99米),动力为2台涡扇发动机,功率242.96兆瓦,主要武器为炸弹、深水炸弹、火箭、导弹、鱼雷、水雷等。S-3B是S-3A“北欧海盗”反潜机的改进型,比S-3A增加了声纳情报处理功能以及装备了“鱼叉”导弹发射装置。最大飞行速度834千米/小时,作战航程3700千米。
SA365F“海豚-2”舰载直升机
SA365F“海豚-2”舰载直升机用于反舰和搜潜,1982年装备部队。旋翼直径11.93米,机身长13.74米,高4.01米(折叠后长11.93米、宽3.21米、高4.01米),机组人员2名,最大起飞重量4.1吨,最大速度296千米/小时,实用升限4575米,航程865千米。2台功率515千瓦发动机。主要武器为MK44/46鱼雷和4枚导弹。主要装备雷达、声纳浮标和磁探仪。
SH-3“海王”直升机
SH-3“海王”是美国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研制的双发单旋翼带尾声桨多用途直升机。公司编号为S-61。主要用于运输、反潜、搜索、救援等,先后发展20余种型别,SH-3“海王”为美国海军的标准反潜直升机。最大平飞速度267千米/小时,实用升限4480米,各型共生产1100架。“海王”驾驶舱有正、副驾驶员,2名声纳员在主舱内,2套操纵系统。乘员在驾驶舱后面的机身左侧入舱门。大货舱门在座舱后面的机身右侧。“海王”改进型直升机增加了抵抗潜艇和低空导弹的能力。机上装有新型反潜设备,包括:新的轻型声纳、主动和被动声纳浮标、磁异探测器、航向姿态参考系统等。
SH-2F“海妖”舰载直升机
SH-2F“海妖”是美国卡曼公司研制的全天候多用途舰载直升机。主要用于执行搜索救援、观察和其他海上作业。该机是目前美军舰队在地中海、大西洋执行反潜、反舰导弹防御任务的主要机种。SH-2G“超海妖”是SH-2F的改进型,选装了前视红外传感器、电子干扰机等电子设备,反潜作战能力提高了4倍之多。最大平飞速度256千米/小时,实用升限7285米,最长续航时间5小时。
SS-6弹道导弹
1957年8月26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两级液体洲际弹道导弹SS-6。同年10月4日,又利用由SS-6改装的运载火箭,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首先闯入浩瀚的太空,开辟了人类的登天之路。这颗卫星呈球形,重83.6千克,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全长29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载火箭。
SH-60B“海鹰”舰载直升机
美国SH-60B“海鹰”舰载直升机主要用于反潜、对舰监视和目标导向,1984年装备舰队。旋翼直径16.36米,机身长19.76米、高5.18米(折叠后长12.47米、宽3.26米、高4.04米),最大起飞重量9.93吨,最大速度296千米/小时,实用升限5790米,航程600千米。装有功率1.24兆瓦发动机2台。主要武器为2枚MK-46反潜鱼雷。主要设备有数据链和终端、塔康、浮标接收设备、磁探仪、雷达、声纳等。
S-70B舰载直升机
S-70B是在S-70的基础上改型发展而来的多用途舰载直升机,用以扩大美国海军的反潜和反舰能力,补充现有陆基和舰载固定翼飞机的不足,同时还可执行搜索救援、撤退伤员和垂直补给等。巡航速度272千米/小时。有多种型别,其中UH-60“黑鹰”为海军舰载反潜型。
“萨莫斯”侦察卫星
“萨莫斯”是美国早期的无线电传输型照相侦察普查卫星。它的轨道比“发现者”高,侦察的范围更广,寿命长。获得情报的速度比“发现者”快。“萨莫斯”第一次发射失败,第二次发射成功,向地面发回了1000多幅侦察照片,侦察的范围主要是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照片证明了当时前苏联的洲际导弹只有14枚,而不是美国人估计的500枚,美国人大大松了一口气。
“闪电”号通信卫星
“闪电”号卫星绝大多数运行在偏心率很大的椭圆轨上,便于地球站跟踪。1颗卫星能保证前苏联和北半球许多国家在一天内通信8~10小时。3颗分布适当的卫星可实现昼夜通信。1974年7月改装的1颗闪电Ⅰ号卫星被送入地球静止卫星轨道,成为前苏联第1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也是“闪电”号卫星系列中唯一的静止卫星。
“闪电”号卫星重1000~1200千克,卫星上装有2副抛物面定向通信天线,其中一副作备份。仪器舱内装有通信转发器,与通信天线组成通信专用系统,完成通信转发任务。姿态控制分系统保证太阳电池翼始终朝向太阳,并使其中一副通信天线始终对准地球。每次通信可由卫星上“程序—时间”逻辑装置自动控制,或由地面发出遥控指令控制。近地点在南半球上空约460~630千米,远地点在北半球上空约4万千米,倾角为62.8°~65.5°,周期约12小时。卫星运行一圈大约有2/3的时间处于北半球上空,相对卫星通信地球站的视运动速度很慢,便于地球站跟踪。
“闪电”Ⅰ号卫星装有一个分米波转发器,输出峰值功率为40瓦或14瓦,可传输电视、电话、电报和传真信号。“闪电”Ⅱ号卫星装有厘米波转发器,增大了通信容量,提高了通信质量,并实现了多址联结。“闪电”Ⅲ号卫星除了传输的信号质量更高,卫星用途有所不同外,其他方面性能基本上与闪电Ⅱ号卫星相同。
“闪电”号卫星传输彩色电视采用SECAM-ⅡB制式,图像信号为调频方式,伴音采用行消隐期间的脉宽调制方式,或由在图像信号频谱之上的7.5兆赫的调频副载波传送。传输电话采用“调频-频分”多址制。
“双子星座”号飞船
美国载人飞船系列。从1965年3月到1966年11月共进行10次载人飞行。主要目的是在轨道上进行机动飞行、交会、对接和航天员试作舱外活动等,为“阿波罗”号飞船载人登月飞行作技术准备。“双子星座”号飞船重约3.2~3.8吨,最大直径3米,由座舱和设备舱两个舱段组成。座舱分为密封和非密封两部分。密封舱内安装显示仪表、控制设备、废物处理装置和供2名航天员乘坐的2把弹射座椅,还带有食物和水。无线电设备、生命保障系统和降落伞等安装在非密封舱内。座舱前端还有交会用的雷达和对接装置,座舱底部覆盖载入防热材料。设备舱分上舱和下舱。上舱中主要安装4台制动发动机。下舱中有轨道机动发动机及其燃料、轨道通信设备、燃料电池等。设备舱内壁还有许多流动冷却液的管子,因此设备舱又是个空间热辐射器。飞船在返回以前先抛弃设备舱下舱,然后点燃4台制动火箭,再抛掉设备舱上舱,座舱载入大气层,下降到低空时打开降落伞,航天员与座舱一起在海面上降落。
“水星”号飞船
水星号飞船,船总长约2.9米,最大直径1.8米,重约1.3~1.8吨。由圆台形座舱和圆柱形伞舱组成。在发射时,“水星”号飞船的顶端还有一个高约5米的救生塔。座舱内可乘坐航天员1名,设计的最长飞行时间为2天。航天员躺在特制的座椅上,通过飞船舷窗、潜望镜和显示器可观测地球表面。在座舱外面大钝头处覆盖一层很厚的防热材料。飞船返回前点燃制动火箭,然后抛弃制动火箭组合件,载入大气层,下降到低空时打开降落伞,航天员与飞船一起降落在海上,由直升机和打捞船只回收。1961年5月5日,水星号飞船进行了首次亚轨道载人飞行,飞行高度186千米,飞行距离约480千米,飞行时间15分22秒,其中失重5分4秒,飞船在大西洋上溅落。同年7月21日“水星”号飞船进行了第2次亚轨道载人飞行,飞行高度190千米,飞行距离488千米。在空间运行中航天员曾试验使用手控装置保持飞行路线,进行滚动和偏航飞行,拍摄了地球陆地构造、气象云图和天体等照片。航天员发现在轨道飞行中通过舷窗观测地平线和天体,可使飞船正确定位,从而可取消座舱中笨重的潜望镜,使飞船作漂移式飞行以节省燃料。
“神舟”五号
1999年11月20~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一~四号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2003年10月15日,由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驾驶的“神舟”五号飞船飞向茫茫太空。
飞船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千米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夙愿,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是中国航天的重要阶段,现在“神舟”七号运载火箭已经开始研制,“神舟”七号将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技术。
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此前这种火箭已经成功地将六艘神舟飞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这一次他们采用质量更高的元器件。针对前几枚火箭的飞行情况,科研人员还将对这枚火箭进行局部改进,来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他们还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摄像头,使火箭的工作状态更直观。
“神舟”七号的创新
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担任。荆木春表示,十一五期间,他们要把载人航天二期工作基本完成,最后完成有人的交会对接工作,预计还有五六枚火箭的发射任务。
与“神五”、“神六”不同的是,“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黄春平又补充说,“不过,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神舟”七号的空间
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神舟”七号将有3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根据中国探月卫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嫦娥1号选用的有效载荷有6套24件,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和太阳风粒子探测器等。其中CCD立体相机是拍摄全月面三维影像的专用相机,在中国属首次使用;成像光谱仪用于获取月面光波图谱;伽马/X射线谱仪用于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微波探测仪除用于获取月壤厚度信息外,还能给出月球背面的亮度温度图和月球两极地面的信息。
“神舟”七号载人的任务
中国将要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据悉,“神七”此次飞天将实现多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是航天员人数将增至3人;二是将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三是在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会择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等等。
苏-25攻击机
苏联的苏-25(绰号“蛙足”)也属攻击机中的佼佼者。该机是苏霍伊设计局为苏联空军研制的亚音速近距支援强击机,目前有T、K、UB、UT等改进型,出口朝鲜、伊拉克等国。苏-25的特点是火力强、防护性能好。该机座舱保护装甲是用厚24毫米的钛合金钢板焊接而成的,可抗住直接命中的20毫米口径炮弹或30°角命中的30毫米口径炮弹。机身左侧安装1门30毫米双管航炮,向下偏转射击,这在攻击机家族中是不多见的。机翼下共有10个挂架,可携带各种空对地导弹、火箭弹、集束炸弹等,也可带2枚AA-2或AA-8空空导弹,总载弹量为4.4吨。
该机首次参战是20世纪70年代末苏军入侵阿富汗,担负突击阿富汗游击队的任务。据统计,苏-25被阿富汗游击队使用的美“毒刺”型肩射防空导弹击中超过40次,但仅损失23架,可见防护甲板相当有效。之后,前苏联空军采用了闪耀干扰弹等电子光学对抗措施,同时对苏-25也作了改进,包括加装防护钢板及灭火系统改造(在燃油箱内充填了一种专用泡沫塑料,油料可以在油箱内流动,但如果油箱中弹起火,充填物可以起到阻燃作用)。改进后的苏-25于1982年投入到阿富汗战场后,未再损失。它那无与伦比的突击火力,曾令阿富汗游击队员望而生畏。
苏-27“侧卫”战斗机
俄罗斯海军苏-27“侧卫”战斗机具有吨位大、航程远、机动性强、速度大等特点,可携带中、近程空空导弹,可以在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全天候执行空中拦截、格斗任务,并具有对地攻击能力。
1986年,苏-27“侧卫”战斗机开始装备部队。以苏-27“侧卫”B为例,机身长21.94米,高5.93米,翼展14.7米;空重17.7吨,正常起飞重量23吨,最大起飞重量33吨;采用全金属双梁结构,无副翼,前缘为全翼展机动襟翼,后缘为襟副翼;起飞着陆时为手动控制,飞行过程中靠计算机控制;机上装有2台加力式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约118千牛,最大飞行速度为1.35马赫,实用升限1.8万米。该机火力强大,除装有1门30毫米航炮外,还有10个武器外挂架,可悬挂各种空空导弹、航空炸弹和航空火箭弹。
苏-27舰载型(即苏-27B)总体布局与岸基型相似,但加装了可动前翼,外翼可折叠,装着舰钩,能进行空中加油,去掉了岸基型较长的尾锥。西方专家估计,苏-27与美国F-14的性能不相上下,具有多目标同时打击力。
伞翼机
伞翼机是以伞翼为升力面的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伞翼位于全机的上方,用纤维织物制成的伞布形成柔性翼面。翼面一般由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圆锥面组成。伞翼的平面形状可由充气骨架或铝管保持,利用迎面风吹鼓伞布,自然形成产生升力的翼面。伞翼使用方便,可以快速装配和收叠存放。伞翼的织物不应透气,以便具有与正常机翼类似的气动特性。伞翼本身的升阻比较低,一般只有10左右。
伞翼机依有无动力分为伞翼滑翔机和动力伞翼机(即伞翼飞机)。初始的伞翼机是在伞翼(悬挂)滑翔机上安装一台小型发动机,这种飞机装上起降用的轮子、两三个方向的操纵装置和座舱便成为一种超轻型飞机。伞翼机结构简单,重量轻,可在18°~30°的迎角(相对于龙骨的迎角)下安全飞行,最大速度一般不超过70千米/时,转弯半径可小到30米以下,操纵简单,空中停车后仍有一定滑翔能力,适合低空作业。它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短,只需百米左右的跑道。
生物火箭
生物火箭是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探空火箭。生物火箭的任务是将实验生物送到高空,研究实验生物在火箭密封舱内对飞行的适应性,对飞行综合因素作用的忍受能力,研究超重、失重、高空弹射、宇宙辐射等因素对生物机体主要生理功能的影响,为空间生物学研究和载人航天的生活舱和生命保障系统提供设计依据。
生物火箭研制的关键是解决密封生物舱、生命保障系统和数据获取系统等工程技术问题。生命保障系统要能保证生物舱内有适宜于生物生存的良好环境条件。舱内压力为0.1兆帕(1个大气压),温度为15℃~25℃,舱内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相对湿度接近地面大气水平。1951年美国发射了“空蜂”号探测火箭,它将几只老鼠和一只猴子带到高空,并成功地回收。中国从1964年起发射生物火箭,试验生物均安全返回地面。
生物卫星计划
美国1963年制定了生物卫星计划,原计划发射6颗卫星,实际只发射了3颗。1975年以后,美国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依靠前苏联的“宇宙”号生物卫星完成。中国在1990年10月5日发射的返回式卫星上也进行了太空动物试验,两只雄性小白鼠率先光顾宇宙,览尽九天风光。它们在天上生活了5天零8个小时,由于种种不适应,在返回地面之前死去了。
生物卫星一般由服务舱和返回舱两部分组成。服务舱是卫星与运载火箭的接合部分,内部有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和其他保证卫星正常工作的设备。服务舱与返回舱分离后留在天上不返回地面。返回舱是卫星返回地面的舱段,内装各种实验生物,记录仪器,制动火箭和回收系统,舱外有防热保护层。返回舱的外形有的呈球形,有的呈碗形,重三四百千克乃至一二吨。
生物卫星
生物卫星是一种专用于在空间进行生命科学实验的人造地球卫星。它相当于一个太空生物实验室,可研究失重、超重和其他各种空间飞行环境对生物生长、发育、代谢、遗传等方面的影响和防护措施,揭示在地面条件下发现不了的生物学问题,是研究太空生命科学的重要工具。在生物卫星上进行科学实验,有许多特殊的优点和有利条件,是载人飞船和航天站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它是进行太空生命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
生物卫星主要由服务舱和返回舱等两部分组成。返回舱是卫星的主体,是返回地面的部分,内装各种实验生物(如狗、猴子、老鼠等)、记录仪器、制动火箭(减速火箭)和回收系统。
“水手”号探测器
美国对火星的考察,开始于1964年11月5日发射的“水手”3号。这个探测器为直径1.27米的八角形箱体,高2.7米,重261千克,上面装有天线和10块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后宽6.8米。但因火箭发生故障而未进入火星轨道,发射9小时后通信中断。11月28日发射的“水手”4号,于1965年7月14日在距火星9200千米的地方飞过,发回22张火星表面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分辨出30千米范围的地方。1969年2月24日发射的“水手”6号,同年7月31日从距火星3400千米的地方通过。拍摄到42张火星赤道附近的照片。1969年3月27日发射的“水手”7号,8月4日从距火星3500千米的地方通过,首次拍摄了93张火星整体照片。从这些整体照片上可认出24千米的景观,分辨出270米大小的景物。
史匹哲太空望远镜
史匹哲太空望远镜于2003年8月25日发射升空,是人类史上最大的红外线波段太空望远镜,取代了原来的IRAS望远镜。
它的观测波段为3~180微米波长,由于地球大气层会吸收部分的红外线,而且地球本身也会因黑体辐射而发出红外线,所以在地球表面无法获得红外波段的天文资料。它的总长度约4米,总重量约865千克,它有1个0.85米的主镜及3个极低温的观测仪器,为了避免望远镜本身因黑体辐射而发出红外线干扰观测结果,所以观测仪器温度必须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太阳热能及地球本身发出的红外线干扰,望远镜本身还包含了1个保护罩,而且望远镜在太空的位置刻意安排在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上,在地球后面远远地跟着地球移动。
由于红外线可以穿透密集的尘埃云气,所以它可以观测到许多可见光无法观察的天文现象。例如,透过它的观测可以帮助天文学家更进一步的厘清恒星形成、星系的核心及行星系统的形成的机制。
上反角
上反角是指机翼基准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当机翼有扭转时,则是指扭转轴和水平面的夹角。当上反角为负时,就变成了下反角。
“上升”号飞船
“上升”号飞船是前苏联的载人飞船系列。“上升”号飞船是在“东方”号飞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取消了体积较大的弹射座椅,增加了航天员的座位,最多可乘坐3名航天员。由于生命保障系统的限制,轨道飞行时间较短。1964—1965年发射了两艘“上升”号载人飞船。飞船上装有返回着陆系统,备用制动火箭、辅助定向系统、电视和无线电通信设备等,运行在周期为90分钟、倾角为63°的低轨道上。1964年10月发射的“上升”1号飞船首次载科学家绕地球飞行,进行了天体物理学、航天医学、生物学的研究和技术试验。1965年3月发射的“上升”2号飞船上增设了气闸舱、操纵气闸工作程序和航天员走出舱外进入太空的控制系统,飞船上备有自主式生命保障系统的特制航天服。航天员А.А.列昂诺夫借助这些设备第一次走出飞船,进行了舱外活动。
“搜索者”号
美国在早期的“发现者”系列卫星上曾进行过电子侦察的试验,1962年5月发射的“搜索者”号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侦察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电子侦察卫星已成为获得情报所不可缺少的手段。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在空袭伊拉克前几个月就开始通过电子侦察卫星搜集掌握了大量的伊军电子情报。利用这些情报在空袭前几十分钟开始对伊展开电子战,使伊大部分雷达受到强烈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无线电通信全部瘫痪,连巴格达电台的广播也因干扰而无法听清。据报道,萨达姆与前线作战指挥官的通话,甚至战场分队之间的通话,均被美国的电子侦察卫星所窃听。因此,电子侦察卫星在战争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三次重要试飞
1968年10月11日,“阿波罗”7号载着3名宇航员由“土星”1B号火箭送入地球轨道,重点任务是进行交会技术的演练。它利用抛弃在轨道上的第三级火箭,模拟登月时逼近、停靠和会合的飞行技术,为8号飞船环月飞行作准备。在11天的飞行中,还进行了主发动机点火及检查各系统的工作。
1968年12月21日,“阿波罗”8号飞船绕地球2圈后,第三级火箭点火。当第三级火箭脱离后,8号飞船进入40万千米长的月球椭圆轨道。12月23日,飞船进入月球引力范围,在主发动机逆喷射下,飞船减速向月球靠近。25日凌晨,8号飞船越过月背,正式进入近月点112千米、远月点312千米的环月轨道。绕月3圈后,飞船把近月点降到100千米,并拍摄了大量月球资料。环月10圈后,主发动机点火,飞船脱离月轨,返回地球。1968年12月27日上午,“阿波罗”8号顺利在太平洋中部海域溅落。3月3日,“阿波罗”9号作最终的登月舱试飞。9号飞船入轨后,2名宇航员从指令舱进入登月舱。一名宇航员走出登月舱,在空间检验登月服的性能。在宇航员返舱之后,登月舱脱离指令舱单独飞行。宇航员在飞行中作姿态控制和登月下降火箭的喷射试验。然后再作离月上升火箭的启动试验,直至与指令舱会合连接为止。这次会合演习历时9小时。之后,登月舱被抛离,9号飞船继续飞行5天,演练飞行追踪技术。3月13日,“阿波罗”9号溅落在大西洋上。
数据传输
在对航天器的遥测、遥控、跟踪和实现航天器与地面之间的通信过程中,有大量数据需要传输,因此数据传输系统便成为航天器测控的重要子系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的主要任务是数据传输,它们可作为航天器典型的数据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