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房四宝古韵
56227300000003

第3章 毛笔(2)

章草,始于秦汉年间,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标准草书。章草有一种解释为“快书”,即把母字写快。书写速度的加快,就需要“利器”,毛笔也需要“加油”,这就给毛笔的制作提出了一个更新的要求。汉代书写的变化,也改进了毛笔,并增加了笔法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的毛笔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乱世。在这个战火频仍、朝运短促的时代里,每一个王朝的君主以及觊觎王权的霸主们,都积极地谋求着管理好国家的人才和策略。

当时管理朝政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就是档案文书,所以各个王朝都十分重视文书的处理保存,这也为毛笔在当时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这一时期,皇帝对掌管天下政事的尚书省、中书省职权的不断划分,还表现在他们对史书的重视上。正是鉴于文书的重要性,皇帝才不断地分化尚书、中书的职权,使尚书省逐渐成为了一个办理机构,中书省内职权不断下移。这一时期所编辑的史书、起居注的数量之多,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魏晋时期,是我国书法史上各种书体交相发展的时期。汉末,经历60余年的三国鼎立之后,西晋始立,而作为社会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又出现了一次高峰。

我国书法艺术到魏晋时期,是一个空前的丰收季节,在当时,篆、隶、草、行、楷诸体齐备,各立门户。隶书已经走到东汉末年程式化的末路,楷书趋向成熟。

这时已经不再时行簪笔之风,笔杆逐渐变短。曹魏的学者韦诞很有文才,善辞章,并以制笔和墨闻名当时,他所制之笔,人称韦诞笔,还著有《笔经》一卷留世。

魏晋著名文学家贾思勰在他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韦诞的制笔方法:

先次以铁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将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卷令极圆,讫痛颉之。

以所整羊毛中为笔柱,复用毫青衣羊毛使中心齐,亦使平均,育颉管中宁随毛长者使深,宁小不大,笔之大要也。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韦诞的制笔方法,同时也反映出三国魏晋时制笔的过程和特色。关于韦诞,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轶闻。

韦诞是曹魏时期京都地区人,太仆之子,曾官至侍中。韦诞师从张芝,兼学邯郸淳的书法。他能书各种书法,尤其精通题署匾额。

魏明帝时筑成一座凌云台,诏令韦诞题台名。韦诞在写的时候,有一点写得上下的位置不得当,魏明帝将韦诞用粗绳系身吊到台上悬放匾额的地方,就地点正。

韦诞感到很危险,恐惧异常。这件事过后,他便告诫子孙,再不要习练大字楷法。韦诞书写隶书、章草、飞白笔法精妙,也能书小篆。他的哥哥韦康也工习书法,他的儿子韦熊也擅长书法。当时人们说:“一名书法家的儿子,不会有第二种事业的。”可见,世人都赞美韦诞父子。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也熟知制笔方法,还著有《笔经》,他在书中认为,做笔须用秋兔毫,因为秋兔肥,毫长而锐,只有这样的毛,才能制成好笔。由此可见,当时毫毛的选采已经极为讲究,这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经验。

东晋时,安徽宣城出产一种紫毫笔,是以紫毫兔毛为原料精制而成,笔锋坚挺耐用,闻名于世。这种精工制作的毛笔,既是当时汉字笔画变形及绘画技法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对书画笔法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东晋末年还出现胎毛笔,据后来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段成式在他所著《酉阳杂俎》中记载,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萧子云用的毛笔,笔芯经常用胎发。由此可见,古代胎毛笔问世不应晚于六朝时期。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尚书省、中书省记录档案,还是书法家表现的书法艺术,都使得笔的使用量增多,从而促进了制笔业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点滴

据说,我国汉末及魏晋时期最金贵的毛笔是鼠须笔,是指由两种材料制成的。一是以老鼠胡须制作的毛笔。《辞源》中“鼠须笔”条:“用老鼠胡须做成的毛笔”。二是即以松鼠之胡须制作的笔。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世所谓鼠须,栗尾者是也。”非老鼠之胡须所制。

鼠须笔挺健尖锐,与鬃毫相匹敌。当时书法大家张芝、钟繇皆用鼠须笔;东晋“书圣”王羲之从中得到启发,用鼠须笔写下了绝世佳品《兰亭序》。鼠须笔制法今已失传。

唐宋时期毛笔的大兴盛

那是在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政治上与王安石实行变法的主张意见不合,在3次上书宋神宗,陈述变法得失无果之后,请求外任。1071年,皇帝让他到杭州去任通判。

陈州正好在苏轼的行程之内,于是苏轼就顺便到弟弟苏辙这里来小住。

当苏东坡闻知汝阳刘“御笔坊”离此只有百十里路程时,就和弟弟等人策马来到汝阳刘。

刘氏族人得知名满朝野的大学士苏轼及其家人前来,大喜过望,热情接待。苏轼深谙笔之神奥,于是他提出制作几支“鸡毛为被,狼毫为柱”的毛笔。

刘氏族人按要求精制而成,献于苏轼。苏轼随即展纸挥毫,运笔自如,十分满意,连声赞道:“此笔真乃极品圣物也!”

从此,汝阳刘毛笔系列又添新贵。后来,刘氏族人就把这种毛笔命名为“东坡鸡狼毫”,并开始世代流传。

在唐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文房四宝”的制作也进入鼎盛时期。制笔过程中,毛笔工艺改进和毫毛采选的讲究,既促成了毛笔特性的提高,也使唐宋的制笔业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达到了更加兴盛的阶段。

唐代的笔,大多出自宣州。宣州成为当时全国的制笔中心,宣州所制的宣笔十分精良,深受唐代书生们的喜爱,也受到了官府和皇室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了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日本奈良的正仓院所藏我国的唐笔,有斑竹管,有斑竹管镶象牙,也有全管象牙,拨镂碧色之管的。这说明唐代毛笔的丰富多彩,工料精致。

唐代的笔,以兔毫为主,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所写的《紫毫笔》中说: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

说明当时的宣笔主要用兔毫制作,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十分名贵。

当时宣州的制笔名家有黄晖、陈氏与诸葛氏。唐笔锋短,过于刚硬,所以蓄墨少,容易干枯。于是又发展出了一种锋长精柔的笔。长锋笔的出现对于毛笔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它带来了唐宋时期纵横洒脱的新书风。

宋代的制笔工艺逐渐趋向软熟、虚锋、散毫。当时的制笔名匠众多,尤其是诸葛氏,为跨唐宋两代的制笔世家,技压群芳,堪称北宋制笔大师。其独到的制笔工艺和对制笔方法的改进,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诸葛氏制笔法,大大促进了毛笔的进步。

诸葛氏中最著名的一个人叫诸葛高。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他所写的《圣俞惠宣州笔戏书》中说,宣城人诸葛高做出来的毛笔个个都很精良。欧阳修还对京师制笔与诸葛氏宣笔进行比较,他认为京师笔用起来不舒服,而且价钱高,不耐用,不如宣笔。

此外,诸葛高在长锋柱心笔的基础上,又创制了无心散卓笔,即在原加工过程中,省去加柱心的工序,直接选用一种或两种毫料,散立扎成较长的笔头,并将其深埋于笔腔中,从而达到坚固、劲挺、贮墨多的效能。

苏轼曾称当时的无心散卓笔,只有诸葛高会做,其他人做出来的还不如一般的笔。这种无心、长锋、笔头深埋的形制,是对长锋笔的一种改良,标志着制笔技术的又一次重大转变,在毛笔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诸葛元、诸葛渐、诸葛丰及歙州吕道人、吕大渊,还有新安汪伯立,都是诸葛高的传人。

宋代最著名的制笔家是吴说。吴说,字傅朋,号练塘,钱塘人,官信州守。吴说是宋徽宗时著名笔工吴政之子,他能继承家法,极善精究制笔,为当时的书画家所推重。

宋代的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很欣赏吴说所制之笔,作诗赋文,均不用他笔。苏轼曾说:“中原一带的士大夫皆喜欢用散毫作无骨字,在市面上所售的笔都是散软一律。惟有吴说能够独守旧法,精工良制,其笔经久耐用,吾甚嘉之。”

苏轼还评价道:“徐浩的书法之所以为人所贵,关键在于锋藏划中,力出字外,这就是杜甫所谓的书贵瘦硬方通神。如今有的笔工制出的笔虚锋涨墨,若写字皆成为肥书,毫无精气神,只有用吴说的笔写字作书,才能尽如人意。”由此可见,吴说所制之笔的技术和能力是当时无人匹敌的。

吴说不仅是制笔家,而且也是书法家。他的书法深入黄庭坚的堂奥,得力于钟繇,尤善杂书游丝草,所题碑铭匾额,为世所重,传世书迹有《王安石苏轼诗卷》。吴说曾经在钱塘北山九里松牌题字,高宗到此巡视,亲御宸翰,撤去吴书。后来,高宗三次观玩,终觉得不甚满意,无奈最终还是换上了吴说所书的铭牌。

吴说传世之简札,多为信手而书,无拘无束,自由挥写,不计工拙。自然而又合理地与抒情达意紧密结合。这些简札最能表现书家的艺术个性,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其榜书沉稳端润,行、草圆润流丽。传世书迹有《三诗帖》、《叙慰帖》、《门内帖》、《行艺诗帖》、《千字文》等,这些名帖对当时毛笔的进步起到了不小作用。

知识点滴

据说,我国唐宋书法家使用的毛笔基本是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笔。据正史书籍记载,安徽宣州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笔,以笔锋坚挺而著称于世。宣州陈氏之笔深受唐宋书法家的推崇。

唐宋时期是宣笔的鼎盛时期,宣州成为全国制笔的中心,宣笔声誉日隆,当时文人墨客以宣城紫毫为上品。此时的宣笔无论在制作技巧,选用材料,或在笔杆的雕镂艺术上,都已日臻完善,唐代楷书大家柳公权等人都对宣笔有过极高的评价。

元明清毛笔工艺发展

在我国元代,制作毛笔头的主要原料,通常分为狼毫、羊毫、紫毫、石獾、鸡狼毫、猪鬃、山马、牛耳毫等,在同种毫毛之中的档次质量是相差无几的。无论哪一种动物毛,由于这些动物的产地、品种、部位、雌雄、年龄以及生长的季节,所吃的食物,所处的气候、水土和健康发育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差别很大。

比如羊毛,我国元代白山羊毛的产地很多,全国各地产的山羊毛的质量长度、毛杆粗细、锋颖长短价值等都不相同。

在元代,宣笔的声名地位逐渐由湖笔代替。湖州产白山羊,这种羊毛长而色白,尖端锋颖长而且匀细,性柔软,特别适宜制作长锋羊毫笔。

长江三角洲气候湿润,水草丰美,这里饲养的一种白色山羊,所产的山羊毛毛色洁白似玉,毛杆粗细匀称,锋颖细长嫩润,透明发光,历来被推为制作毛笔的佳品。

这一时期,特别是太湖沿岸的湖州、宜兴、无锡、苏州等地区所产的白山羊,其羊毛质量更是出类拔萃,为优中之优,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湖笔”。

到了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发展,追求以书入画,注重绘画笔法的写意,这种绘画用笔方法必然要求所用笔锋要软硬适中,弹性适宜,且储水量大,这些特性恰为长锋羊毫笔所具备。因此湖州所产长锋羊毫笔,适应了当时文人画家的需要而声名鹊起,成为湖笔最具特色的品种。

元代,湖州逐渐取代了宣州,成为制笔中心。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宋室南迁,政治文化中心随之南移。二是宋末元初,大量的笔工迁往湖州或徽州,以避战乱。三是湖州地区制笔的历史悠久,原材料丰富。由此可知,太湖地区的书画家对笔工的提携,作用不小。

据文献资料,湖州一带,家家制笔,笔工不计其数。所谓“浙间笔工麻粟多”。当时,湖州笔工不但最多,而且声名最著。在元代,湖笔延续了宣笔的传统,主要生产紫毫笔及兼毫笔。

元代湖州文人沈梦麟描写的湖州制兔毫笔的繁荣景象,其诗云:

吴兴阁老松雪翁,书画直与钟王同。

当时笔家争效技,陆颖一出超群工。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笔工们知道若能得到当时书法家赵孟頫的垂青,则必会声名鹊起而沽得善价,于是他们纷纷向赵孟頫提供制作精良的毛笔。

据《紫桃轩又缀》中记载,元代的书法家赵孟頫将笔头中最好的精豪取出收藏,“凡萃三管之精,令工总缚一管。终岁任之,无弊。”而为赵孟頫做笔的笔工,可能就是沈梦麟诗中的陆颖了。

在元代,湖笔笔工在文士笔下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冯应科,其次便是陆颖、陆文宝、陆继翁了。

湖笔笔工驾舟往来南北,又与文人交厚,于是便有相善的文人托笔船给远方的亲友捎带书鸿。

元代毛笔制作还使用了剔犀工艺。剔犀是指用两种或3种色漆,在器物上有规律地逐层积累起来,至相当厚度后用刀剔刻花纹。由于刀口断面可以看见不同的色层,与其他雕漆效果不同,故称剔犀。元代剔犀工艺发展到至高的水准,为后世所不及。

元代存世文物中有一支剔犀心形纹毛笔,长21厘米,以黑漆为面漆,中间以红漆两道,色感稳重深幽,用刀圆润婉转,打磨平整精到,整体曲线柔和,透露出一种沉静华贵之美。心形纹饰乃是剔犀中最古老的一种剔刻纹饰,早在南宋时期已经普遍使用。

此笔自笔套起,由上而下贯穿相应的心形纹装饰,而在握笔处用卷草纹作突节,手感舒适,连贯有序,一气呵成,而无唐突牵强之感。既体现出元代剔犀工艺大气、敦实的时代特征,也反映出当时制笔工艺的高度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