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优秀员工要有好方法好心态好素养
5630000000018

第18章 不做职场老黄牛,与其拼命工作不如有效工作(1)

动脑子找方法,把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从前有个小村庄,村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有两个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这份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

得到合同的两个人中有一个叫艾德,他立刻行动了起来。每日奔波于1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他的两只桶从湖中打水运回村子,并把打来的水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每天早晨他都比其他村民起得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艾德很快就开始挣钱了。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专营合同中的一份而感到满意。

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比尔。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比尔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比尔。这点令艾德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比尔干什么去了?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4位投资者,一起开了一家公司。6个月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比尔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

这个村庄需要水,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一定也需要水。于是比尔重新制订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无论他是否工作,几十万的人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的水,而所有的钱都流入了比尔的银行账户中。显然,比尔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钱包的管道。

从此以后,比尔幸福地生活着,而艾德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最终还是陷入了“永久”的财务问题中。

多年来,比尔和艾德的故事一直指引着人们。每当人们要作出工作决策时,这个故事都能给人以帮助,所以我们应时常问自己:“我究竟是在修管道还是在运水?”“我是在拼命地工作还是在聪明地工作?”

不可否认,勤奋和韧性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运用自己的智慧,行动前积极思考,在行动之中及时调整用以实现目标的手段。同样是解决难题,思想老化的人年复一年,机械地重复着手边的工作,没有创意的工作让人生乏味无比。相反会动脑子的人会借着问题,将工作上升到更高效的层面,自己也可“一劳永逸”。

同样是在工作,有些人只懂勤勤恳恳,循规蹈矩,终其一生也成就不大。而聪明的人却在努力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法,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才智的作用,将工作做到最完美。

刘宁和王楠毕业于某名牌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并同时进入一家公司。

刘宁工作努力认真、踏实肯干,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他好像总有忙不完的事,而且还常常自动留下来加班,天天工作到很晚才下班,但遗憾的是工作业绩平平。

王楠呢?他的想法和做事的方式总是与众不同,从不墨守成规。他总是琢磨一些“懒办法”——别人两小时完成的,他就要想办法争取一个小时完成;相同条件下,别人做到10分的效果,他要努力做到12分……老板交给他的任务,他不但完成得干净利落,而且结果也能令人满意。

一年后,王楠被委以重任,刘宁只获得象征性的加薪鼓励。

这让刘宁心里非常不平,认为王楠没有自己工作认真,也没有自己工作的时间长,凭什么业绩反而比自己好?而且还受公司的重用?自己为公司付出了那么多,反而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他越想越觉得不公平,于是向公司递交了辞呈。

在我们的周围,类似刘宁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人们习惯地认为“老黄牛”式的员工就是好员工,但事实上,“努力”工作的人并不一定会受到上司的赏识。即使你付出了200%的努力,如果没有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要想得到老板的赏识也是不太可能的。在这个以效率为先、靠业绩说话的时代,努力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用脑子。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仅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已经远远不够,我们不仅要努力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聪明地工作。

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作业,商场是智商的较量场,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多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把工作做好,才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白白溜走,更不会整天忙碌却没有任何收获。

逆向思维,不买重量买造型

有一个聪明的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

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亲很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

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我们大多人都会跟这个小孩子的妈妈犯同一个思维错误:如果小孩想要糖肯定会伸开自己的小手去抓。故事中这个小男孩要糖,但是他要糖不抓是为了让老板的大手抓。从这个故事反映出小孩反弹琵琶的聪明和智慧:自己不抓不等于不要糖,而是为了让老板抓,大手胜过小手可以要更多的糖。

一个青年同别人一同开山,当别人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时,他却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城里的花鸟商人。因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3年后,他成为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

后来,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漫山遍野的鸭梨招徕八方客商,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纯正无比。

就在村上的人为鸭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卖过石头的果农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只愁买不到盛梨子的筐。5年后,他成为村里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再后来,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小村对外开放,就在一些人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还是那个农民,在他的地头砌了一垛3米高、百米长的墙。这垛墙面向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车经过这儿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突然看到四个大字:可口可乐。据说这是五百里山川中唯一的一个广告,那垛墙的主人凭这垛墙每年有4万元的额外收入。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丰田公司亚洲区代表山田信一来华考察,当他坐火车路过这个小山村时,听到这个故事,他被主人公罕见的商业化头脑所震惊,当即决定下车寻找这个人。当山田信一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因为他店里的一套西装标价800元的时候,同样的西装对门标价750元,他标价750元的时候,对门就标价700元。一月下来,他仅批发出8套西装,而对门却批发出800套。

山田信一看到这种情形,非常失望,以为被讲故事的人欺骗了。当他弄清真相之后,立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这个人,因为对门的那个店也是他的。

这个年轻人总是给人意想不到的感觉,总是在反着潮流:当别人卖石子给建筑商的时候,他却买石块给花鸟商人;当别人种果树的时候,他却种柳树;当别人开一个店做生意的时候,他却开两个店做生意,还故意自己挤对自己。

他反弹了一曲曲琵琶,却受到了一次次良好的效果。做生意也是,不按套路出招,而是逆着前进,也能占领先机,抓住商机,取得良好的效果。

巴黎的一条大街上,同时住着三个不错的裁缝。可是,因为离得太近,所以生意上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能够压倒别人,吸引更多的顾客,裁缝们纷纷在门口的招牌上做文章。一天,一个裁缝在门前的招牌上写上了“巴黎城里最好的裁缝”,结果吸引了许多顾客光临。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另一个裁缝也不甘示弱。第二天,他在门口挂出了“全法国最好的裁缝”的招牌,结果同样招揽了不少顾客。

第三个裁缝非常苦恼,前两个裁缝挂出的招牌吸引了大部分的顾客,如果不能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很可能就要成为“生意最差的裁缝”了。但是,什么词可以超过“全巴黎”和“全法国”呢?如果挂出“全世界最好的裁缝”的招牌,无疑会让别人感觉到虚假,也会遭到同行的讥讽。到底应该怎么办?正当他愁眉不展的时候,儿子放学回来了。当他知道父亲发愁的原因以后,笑着说:“这还不简单!”随后挥笔在招牌上写了几个字,挂了出去。

第三天,另两个裁缝站在街道上等着看他们的另一个同行的笑话,但事情却超出了他们的意料。因为,他们发现,很多顾客都被第三个裁缝“抢”走了。这是什么原因?原来,妙就妙在他的那块招牌上,只见上面写着“本街道最好的裁缝”几个大字。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们更需要借助于不同常规的思维方式来取胜。在上面的故事中,面对其他人提出的全城和全国的“大”,裁缝的儿子却利用街道的“小”来做文章,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因为在全城或者全国,他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街道这个特定区域里,他就是最好的,而这才是具有绝对竞争力的。

反其道而行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当别人都在努力向前时,你不妨倒回去,做一条反向游泳的鱼,去寻找属于你的路径。

聪明的员工善于变通,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当你走在路上,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了,这时车前突然出现一块警示牌,上书四个大字:“此路不通!”这时你会怎么办?

有人选择仍走这条路过去,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结果可想而知,已言明“此路不通”,那个人只能在碰了钉子后灰溜溜地掉转车头,返回。这种人在工作中常常因“一根筋”思想而多次碰壁,消耗了时间和体能,却无法将工作效率提高一丁点,结果做了许多无用功。

有人选择驻足观望。不再向前走因为“此路不通”,却也不掉头,想法有二:一是认为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再回头心有不甘且尚存侥幸心理;二是想如果回头了其他的路也不通怎么办?结果驻足良久也未能前进一步。这种人在工作中常常会因懦弱和优柔寡断而丧失机会,业绩没有进展不说,还会留下无尽的遗憾。

还有另一类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掉转车头,去寻找另外一条路。也许会再次碰壁,但他们仍会不断地进行尝试,直到找到那条可以到达目的地的路。这种人是工作中真正的勇者与智者,他们懂得变通,直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某地由于一些工厂排放污水,使附近河流污染严重,以致下游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威胁,环保部门每天都要接待数十位满腹牢骚的居民。环保部门联合有关当局决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们考虑对排污水的工厂进行罚款,但罚款之后污水仍会排到河流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条路,行不通。

有人建议立法强令排污工厂在厂内设置污水处理设备。本以为问题可以彻底解决了,却在法令颁布之后发现污水仍不断地排到河流中。而且,有些工厂为了掩人耳目,对排污乔装打扮,从外面不能看到有什么破绽,可污水却一刻不停地在流。这条路,仍行不通。

之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刻转变方法,采用著名思维学家德·波诺提出的设想:立一项法律——工厂的水源输入口,必须建立在它自身污水输出口的下游。

看起来这是个匪夷所思的想法,但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个好方法。它能够有效地促使工厂进行自律:假如自己排出的是污水,输入的也将是污水,这样一来,能不采取措施净化输出的污水吗?

此路不通就换方法。正是遵循了这个信条,才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个卓越的人,必是一个注重寻找方法的人。当他发现一条路不通或太挤时,就能够及时转换思路,改变方法,寻找一条更为通畅的路。工作中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员工必是一个善于变换思路和方法的员工,他不会固守一种思路,也不会迷信一种方法,他会审时度势,适时突破,在变化中迅速拿出新的应对方案。他相信,方法总会有的,只是自己还没有想到。

有一天,江南春外出办事等电梯的时候,听到有人抱怨电梯很慢,等电梯的时间很无聊。这一句话马上点醒了江南春:“如果有电视,人们在等电梯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无聊了,效果也会比招贴画好很多。”接下来他又想:“我在电视上播广告怎么样?如果有比看广告还无聊的时间,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会关注广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