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整山河到三国
56856800000112

第112章 谈婚论嫁(2)

“那样并不好。”听了崔浩的话,徐庶轻轻的摇了摇头:“如果天下只有一个大汉国度存在地化,那还能慢慢的进行管仲的政策。可眼下北方的匈奴、鲜卑、乌桓等外族无不对我们中土虎视耽耽。我想眼下我们应该用乐毅的办法才行。以战止战尽可能快的统一天下,才是最好抵御外虏的办法。”徐庶说着,严重放出凌厉的光芒。一种无形的杀气从他身上涌出,让坐在他对面的崔浩不觉得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

“可怕啊。”崔浩打了一个寒颤,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他不像在纠缠这个话题,便想说一些别的。突然,心中的一个嘱托使他开了口:“元直,孔明今年二十了吧。”

“是啊。怎么了?”听崔浩突然提起这个,徐庶有那么一瞬间的错愕。

“你不觉得应该给孔明说一个好对象,让他结婚了吗?他已经二十了,在这个年纪结婚并不算晚。而且前些日子子旭曾偷偷地拜托我去帮他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子旭想他的婚礼和孔明的是在同一天举行。”崔浩微笑着说道。

“那么你有好人选了吗?”徐庶问他。

“有一个。”崔浩点点头,“子旭和孔明都是要做大事的。他们以后一定很少回去管自个家里的事情。子旭的妻子就不要说,无论如何子旭自己的都十分满意她。至于孔明,我决定帮他找一个勤快的妻子。这样,我想能够更加让孔明放心在事业上。”

“勤快的妻子?”徐庶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她?”

“没错。”崔浩微笑起来,“你不觉得他们很相配么?”

“嗯!正好相配!”徐庶说得也十分坚决。

虽然徐庶和崔浩都没有说出对象的姓名,但彼此都明白对方说得是谁。

“如果真的是她,那和孔明还真是绝配呢!”徐庶心中如此想到,他突然有些担心,就问:“黄承彦先生不会反对吧?”

“应该不会。反而应该高兴才对。其实这才是伤脑筋的地方呢!一般人更不就娶不了她。”崔浩摇摇头,反问徐庶:“元直兄也是单身,如果有人向你提亲,对象是黄先生的强劲,元直兄有何感想。”

“这个嘛……你明知道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到我身上嘛。你看我这身子……”徐庶显得很尴尬。他才六尺五寸,实在是太矮了。

“要是能再高上一尺就好了。虽然那样依旧比她矮。但娶她倒是一个不错的提议。”徐庶想了想附带一提道。

襄阳名士黄承彦有一名年满十七的女儿,皮肤略略有些黑,眼睛明亮有神,容貌生得非常可爱,但问题是身高接近八尺。那实在太高了,即使就男子而言也算是高挑的,更何况她还是一名女子呢?就眼下的风气而言,只有娇小才算得上是美貌。一般女子一过十五岁自然就有人上门提亲,但由于身高的关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敢踏上黄家的大门。

“这可是专门为孔明准备的喔。谁叫那家伙身高超过八尺呢!”徐庶微笑着说道。

“那是当然。听说这个姑娘除了个子高以外还有一样奇怪的地方。”崔浩说着眯起了眼睛。他的家族和黄承彦的关系密切,所以对于黄承彦那不太出门的女儿,知道的比一般人多一些。

“什么奇怪的地方?”徐庶问。

“黄家的千金很能干,什么都会做,女红、厨艺自然不用说,还有一件擅长做工具的奇怪嗜好。”崔浩说着眯着眼睛笑了起来。

“做工具?”徐庶显得很有些吃惊。

“嗯。”崔浩点点头:“而且,还是一些以前都没有人想过的东西。列入,一般人切菜既费时又费力,这位姑娘居然能作出一种工具,利用水流的力量代替忍受做那种简单而枯燥的动作。虽说着有些奇怪,但也能从令一个角度说明她的脑筋相当好。”

“呵呵,孔明才不会管这些呢!只要她身高够了就行。”徐庶相等很无所谓:“我听说孔明刚刚来到荆州的时候,参加那次为他叔父举办的接风宴会。他叔父本来要帮他介绍对象的,但他却用一个‘要身高与我相当’的借口予以回绝了。虽说那很可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但孔明的观念与常人不同也是事实。我想我们应该尽快的前往隆中才是。”

“什么时候去?”看着徐庶那迫不及待的模样,崔浩笑了。“居然比我还急,这话题好像还是由我提出的呢。”他摇摇头,不能理解这个,便问道:“什么时候去?下午的时间已经不多呢。”他说着抬眼望了望天,他们已经在这里耗了进一个时辰,日头都隐隐的有些偏西了呢。今天是绝对到不了隆中的。

“那就明天去吧。先生为诸葛家做了两次媒人,现在可能要轮到我们了。”徐庶说着伸了一个懒腰。

“那就明天去吧。”崔浩点点头最终答应下来。他一把拉起徐庶,高声叫唤着酒店的侍者:“小二,结帐了。”

第二天,徐庶和崔浩连诀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虽说他们的决定是临时起意的,事先并没有和孔明商量好,心中总有些担心出现空跑一趟的情况,但两人的运气似乎很好——当他们到隆中阻隔宅的时候孔明刚刚起身,正坐在榻上思考今天究竟要作些什么呢。他昨夜和李晟下棋下到很迟,眼下略略显得有些经历不集中的模样。不过对于两位朋友的到来,他还是显得十分开心。

在卧室里招待朋友重也不是一件礼貌的事情,因此孔明将他们引到前厅,点了一盆温热炭火,三人围坐在小几旁。

“子旭呢?”徐庶问道。

“他今早就去荆州的军营去找师父了。他努力的想让自己成为文武双全的人啊。”诸葛亮微笑着答道:“有时我真的想不通,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精力。又是学文,又是习武。一般人最多能做得好其中的一样,但他却两样都学得很好。”

“那算是天才了吧。”崔浩用自己得一句话帮孔明作了一个注脚。

“是啊。”诸葛亮和徐庶同时认可得点头。在同窗的好友中,除了孟建之外,他们几个都挺佩服李晟的。

“听说了嘛?孟建去了许都。”崔浩提起了话头。虽说今天是为了替诸葛亮说亲而来的,但无论是徐庶还是崔浩都还年轻,不懂得多少事故,没有直接进入正式得话题,而先从其他地方说起。

他们说得是孟建的事情,那是在诸葛亮和李晟到来之前与司马徽门下学业最好的人。他似乎对曹操十分的倾心,平时谈论的时候都处处维护着曹操。而在三天前,他离开了襄阳,前往许都。许都正是曹操根据地的核心所在。

“这事已经听说了。”诸葛亮轻轻的点了点头。

“人家看不起我们荆州的主君。”徐庶小声的说道。

襄阳的青年学子当中,尤其像是孟建这样杰出的人,有不少都不愿意出仕荆州的主人刘表,而纷纷想投靠在北方风头正键的曹操。这不是因为他们和刘表没有什么关系,或是和曹操的关系更加密切。事实上,他们投靠曹操的原因是看不起刘表,认为他并不杰出。其实,像孟建这种著名的人物,在刘表势力中不会没有关系可以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