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暂,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管理时间的秘诀就在于:先做重要的事,学会时间运筹法则做大事,减少你浪费掉的时间。变繁为简可以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化整为零可以有效利用零碎时间。——做到了这些,你就是时间真正的主人。
1.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假设银行每天早晨向你的账号拨款8.64万元。你在这一天内可以随心所欲,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用途也没有任何规定。条件只有一个:用剩的钱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也不能节余归己。前一天的钱你用光也好,分文不花也好,第二天你又有8.64万元了。
如果你处于这种境况,你会怎么办呢?像大多数人一样,你会很快想出办法把每天的钱花光。开始,你会购买你最需要的东西。但如果你是精明人,你会很快想出办法把每天的钱用于投资。从长远来看,投资会使你得到最多的回报。
不论你认识到也好,认识不到也好,其实你每天都面临上述的境况。那家“银行”就是时间。你每天得到8.64万秒钟,随便你怎么利用。这些时间你如不利用,最后也不会回来。
成功人士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有人问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时间”。发明家、作家兼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关于时间的描写更进一步。他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生命就是由时间构成的。”富兰克林说:“记住,时间就是金钱。假如说,一个每天能挣10个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发上消磨了半天,他以为他在娱乐上仅仅花了6个便士而已。不对!他还失掉了他本可以挣得的5个先令……记住,金钱就其本性来说,绝不是不能生殖的。钱能生钱,而且它的子孙还会有更多的子孙……谁杀死一头生仔的猪,那就是消灭了它的一切后裔,以至它的子孙万代,如果谁毁掉了5先令的钱,那就是毁掉了它所能产生的一切,也就是说,毁掉了一座英镑之山。”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这段名言,通俗而又直接地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成功,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
利用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一下,就会白白浪费掉,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就会一事无成。
你最宝贵的财产是你手中的时间,好好地安排时间,不要浪费,请记住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
时间既不能逆转,也不能贮存,是一种不能再生的、特殊的资源,因此,革命导师马克思认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
时间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是毫不留情的,是专制的。时间可以毫无顾忌地被浪费,也可以被有效地利用。有效地利用时间,便是一个效率问题。也可以说,效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利用价值。
人的生命是有限时间的积累。以人的一生来计算,假如以80高龄来算,大约是70万个小时,其中能有比较充沛的精力进行工作的时间只有40年,大约15000个工作日,35万个小时,除去睡眠休息,大概还剩20万个小时,生命的有效价值就靠在这些有限的时间里发挥作用。
提高这段时间里的工作效率就等于延长寿命。显然,“效率就是生命”也是无可非议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3000名经理作了调查研究,发现凡是优秀的经理都能做到精于安排时间,使时间的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
《有效的管理者》一书的作者杜拉克说:“认识你的时间,是每个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有效的自由之路。”
2.化繁为简,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
工作时头绪众多,范围广,事情杂。在这种情况下,要节约时间,提高效能,就必须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这是一条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捷径。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办事又快又好;另一种是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使事情越办越糟。显然,我们应当提倡掌握化繁为简的时间运筹艺术。
化繁为简的时间运筹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抓住主要矛盾,即抓住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必须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环节不放,“快刀斩乱麻”,使纷繁复杂的状况变得有脉络可寻,从而使问题易于得到解决。
另外,要抓住主要矛盾,即抓住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从它的反面讲,就是要善于排除工作中的主要障碍。主要障碍就像瓶颈堵塞一样,必须打通,否则工作就会“卡壳”,耗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简化不合理的工作程序,或者叫做“优化事序”
我们常常面临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或任务排成队,静待着处理。如果要按单向排队顺序,来了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天长日久,就会形成“事无巨细,一律平等,一律照办”的工作习惯,这样的习惯在客观上就会导致数量众多的“小事”淹没了非常重要的“大事”,导致因小失大的错误。有的人还有这样的工作习惯,总是优先处理最紧迫的事情,而最紧迫的事情却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样的工作习惯导致只重视现在,而忽视将来的错误;只重视克服困难,而忽略创新和寻找机会。
提高效率,要求将每天面临的杂乱无章的工作系统化,按工作的轻重缓急,根据某项工作在系统中起作用的程度、贡献大小分为不同类别和排定事物的优先次序。在这方面,美国企业管理顾问艾伦·莱金所提出的A、B、C分类法,对我们颇有启发,他在《如何控制你的时间和生命》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利用时间的办法:①编制每天工作的时间表。由于每天需要做很多事情,又不可能都做完,因而可将事情分成A、B、C三类。A类事情最重要,B类次之,C类可以放一放。A类和B类工作若完成了,也就完成了当天工作的80%,从而可以心安理得。这种方法有利于人们把有限的时间安排在效率高的、最重要的事情上,同时机智地拒绝或拖延不必要的事或次要的事。一件事来了,首先要自问:“这件事值不值得做?”
②任何值得做的事,都要拼命去做,即使离午饭还有十分钟,也应该把它用来做这件事。尤其重要的是开始,即使自己不擅长干那些事,也要开始去做,不要有恐惧心理,干起来以后,情况就会有所改善。处理好两类时间对于一名成功人士来说,存在着两类时间:一类是属于自己控制的时间,称为“自由时间”;另一类是属于对他人他事的反应的时间,不由自己支配,称为“应对时间”。
两类时间都客观存在,都是必要的。没有“自由时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不能自己支配时间,一个人是很难成功。但是,要完全控制自己的时间在客观上也是不可能的。没有“应对时间”,都想变为“自由时间”,实际上也就侵犯了别人的时间。因为个人的完全自由必然会造成他人的不自由。
对时间进行立体统筹
进行时间上的立体统筹,也就是巧排事序的最优方案,是时间运筹艺术中的一大高招。进行时间统筹,首先应具有立体化安排时间的意识。立体公路的车流量大,高层建筑的空间利用率高。同样道理,立体结构的时间安排也能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比如,早晨8点上班,到办公室后,有一系列事务和工作要做,这些事务和工作所要花费的时间分别是:①收拾、整理办公桌:3分钟;②听取秘书对一天工作的安排:5分钟;③对秘书指示关于某一报告的起草:15分钟;④阅读文件:17分钟;⑤外出开会乘车:35分钟;⑥开会:90分钟。如果这六项工作按照单向顺序一项一项地做,那么总共就需要花费165分钟,但如果对这六项工作进行立体统筹:在听取秘书对一天工作安排的同时,收拾、整理办公室;在乘车的路上阅读文件,同时对秘书指示某一报告的起草,那么只需要130分钟就够了。为了使时间统筹做得好些,可以给自己画一张工作统筹图。画图之前,先排一排每天有哪些事情要做,摸清这些事情的相互关系,哪些事情该先做,哪些事情可后做,一件事情做完了会给其他事带来什么影响;并计算完成每件事需要多少时间。一心不能二用,如果从专心致志做某件事的角度看,这是对的;但是,有些事情完全可以一心二用。事实证明,一心二用,同时做两件事,是节约时间的重要技巧。
3.时间管理的秘诀:先做重要的事情
时间管理的秘诀是先做重要的事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可以获得最大回报的事情上,而别将时间花费在对成功无益或很少益处的事情上。
对于一个想干事业的人来说,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必须先分清事情的主次,哪些是需要做的,哪些是不需要做的,哪些事关照一下就行,哪些事干脆应该放弃……从而为自己去做最重要的事留下充足的时间和最多的精力。否则你就是一个不能驾驭时间的人,并会因此而使自己的梦想泡汤。
每一位有心的人都能制订一份自己在一段时间里的详尽工作计划,并在每天结束前精确地安排明天的工作。
大多数的人是根据时间的紧急性确定工作次序,所以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救火,而重要的工作却直到期限临头才着手。
如果你是根据紧急性来定优先次序,可能会分为三类:必须今天做好。
应该在今天做好。
应该在某个时间做好,但是还不急。假定你准备两个月内完成一项工作。明显的,你不会把这件工作列为第一类,因为还有两个月的期限。你可能会列入第二类,但也可能不会,因为还不太急迫。大多数的人会把它列在第三类,直到期限迫近时,你会发现很难找到专家来帮忙,而不能把这件工作做到你想要的详尽程度。你在心里责备自己,并且说下次一定要早点完成。但你还是不会,因为到时候你会以同样的理由,把工作拖延到最后。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时间的紧迫性和工作的重要性来定优先次序。做好这一点,需要拿出你的待办工作表,首先,从“这件工作是不是清楚地有助于达到我一生的目标或短期目标”这个问题,来检视某一项工作。如果是,就在前面打一个记号,然后按照你要去做的先后次序标上数字,标先后次序的时候要考虑两个因素:紧急性和时间效益率。
时间效益率只是一种评估方式,使我们认识到某一件工作虽然没有另一件工作重要,也没有紧急性,但是做这件工作获益很大,所用的时间也不多,则仍然要先办好它。例如,你一天最重要的工作是拟定一项报告,而需要花大半天的时间。但是你还有一些可以分给别人去做的小事,那么在你开始草拟你的报告之前,用几分钟的时间把这些小事分配下去,被分配到的人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了。这显然是很有道理的。
“先做重要事情”这项原则也有例外,你会发现不要在一天的开始做最重要的事情,而另分配一段时间,集中精神去做会更好。
在你把标有记号的工作项目编了优先次序之后,也同样的把比较不重要的事项编上优先次序,然后努力按照次序去做。你已经有了一个比赛计划了,你一天的“产量”将会比你做完了一件工作之后,再停下来为要做的事定优先次序要大得多。
效率所重视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效力则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这可能包括或不包括做某一件工作。例如,为了即将召开的一项会议,你有一份必须打电话通知的名单。如果你从效率观点来看,你就会想什么时候打电话给他们是最好的时机、是不是要把他们的名字放入自动拨号卡片上以节省时间、这张名单是否为最新的正确资料等等。但是如果你从效力观点来看,你就会问自己,打电话给这些人,是不是把时间做最佳的运用,你也许会考虑另一种联络方法;你也会考虑把打电话的事派给别人做;或把会议完全取消掉,好把时间用在更有用的地方。健全的时间管理,应该以效力优先、效率次之的观念为出发点。
4.“帕累托法则”使你成为时间的主人
帕累托法则是由19世纪和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帕累托而来,是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这项原则有时候又称做“重要的少数”、“微不足道的多数”,或80对20定律。
80比20的法则又叫“犹太法则”或称为“帕累托法则”。
这个法则的主张是:团体中的重要项目,是由全体中小部分的比例所造成的。
例如,占所有人口不到20%的人,其所犯的罪占所有犯罪案件的80%以上。占全公司人数不到20%的业务员,其营业额为营业总额的80%以上等这些情形。
也就是,重要的东西只占了很小的部分,但它的重要性比例却是80比20,因此,只需集中处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20%的那部分,就可以解决全部的80%。不论是工作或是学习,多少都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将应做的事全部完成。因此,若不先从重要的事开始,结果会演变成什么正事也没做。打算全部完成的完美主义者,往往到最后什么也没做好。
能应用这个80比20法则者,事情过多的烦恼就会消失。首先,尽可能地早点处理重要的事,不必将所有事情一个个地完全处理。即使剩下的事到后来出了什么麻烦,也不会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我们应经常将这个法则运用在工作上。假设,一个单位一天有100个打通的电话,这100个电话,并不是由100个人平均一个人打一个。以帕累托法则来看,有二成的人不只打一次,而且这二成的人所打的电话占所有电话的八成。因此处理的方法是,针对打电话频率较高的二成去下工夫解决问题。
因此,在销售公司里,大约20%的推销员带回来80%的新生意。在一项讨论里,20%的人通常发表80%的谈话。在一家公司里,20%的人请假占总请假日数的80%。在一间教室里,20%的学生利用了教师80%的时间。这项定律可以运用在各种不计其数的事情里。帕累托法则也极有助于应付一系列有待完成的工作。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对一系列工作,不可能一一完成,我们难免心存畏惧,于是大多数的人在还没有做之前就感到泄气,或者先做最容易的,把最困难的留到最后,结果永远办不好最难办的事情。
所以,当你面临很多工作,而不知如何着手时,就应该记住帕累托法则。你要问你自己哪些事项是真正重要的,就不会偏离首要工作而去做次要工作。这样,你就会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
5.处理大事和要事的时间运筹法则
怎样高效地利用时间呢?有一条定律可遵循:集中整块时间处理大事,利用黄金时间处理要事。
集中整块时间处理大事
很多人的时间很容易被切成小碎块,以应付七八件事,早想着手做计划已久的较大的事情,可是多次拿在手上又放下了。要知道,如果把时间分割开来零星使用,时间的利用效率就大大降低,甚至等于没有时间。要想做一件较大的事,必须有一定的、哪怕是最低限度的整块时间。比如,一位管理者近来了解了不少市场情况,想把它写成较为系统的市场调查报告,如果集中时间来写,最多一天就完成了,但是总没有一整天的时间供他使用,他只好见缝插针,第一天抓住半个小时,第二天又抓了15分钟,第三天挤出了20分钟,每次拿起笔来都像刚开头一样,这样断断续续,半个月之后才完成了初稿。把所用的时间加起来,足有三个工作日的时间,报告稿的质量也不令人满意,好像有许多拼接的痕迹。如其这样,还不如他专门抽出一点来写。写文件如此,研究确定本单位的大政方针、人事安排或处理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更需要有整块时间才能完成。
如何集中整块时间,各人有各人的办法。各人的处境不同,习惯不同,办法也就不同。同时,也有善于不善于之分,有集中的能力强弱之分。有些人在一星期内有一天在家里工作,这一天他可以集中办一两件大事。有些人将一周或一天的时间分成若干大段,每段分类处理不同的问题,其中有专门时间处理较大的事务。例如将听取汇报、审批文件、讨论一般业务等例行性工作,排在一周内的二三天办理,留出一整天或二三个半天处理真正较大的事,再留一天左右去处理其他事务。我们还常看到,有的机关为了起草重要文件,几个人到宾馆躲起来集中时间工作,这种方法增加了机关的经费开支,虽不宜提倡,但毕竟也是一种无办法的办法。其实,方法是灵活的,重要的是原则,要真正集中时间办大事,当尚未集中的时候,要尽快推开其他的事迅速集中;当已经集中的时候,要排除其他事的干扰;一旦发现有别的事在“蚕食”整块时间,要立即把其他事甩开,不然,集中要办的事就会半途而废。
利用黄金时间处理要事
所谓黄金时间,就是比较清静、少有干扰和脑子比较好使的一段时间。每个人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不同,每天比较清醒的那段时间在什么时候,有多长,各不相同。例如负责生产调度的管理人员,每天刚上班的时候可能是最忙的一段时间,中间一段时间可能稍清静些。而高级管理人员,刚上班的头个把小时可能较少有干扰。至于最佳用脑时间,每个人也不相同,由各自的生物钟决定。生物钟是指人体内按一定时间出现一定生理行为的周期,人的智力、体力、情感都按一定周期发生着变化。例如有的人在每天的某一时间都感到困倦,这就是生物钟现象。据国外一些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内存在着100多种生物钟。大脑的活动,也受生物钟的影响和制约。英国学者经过测试发现,上午八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维能力,下午二时逻辑思维能力最强,晚上八时记忆力最强。当处在最佳用脑时间时,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此时,大脑接受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贮存信息和输出信息的效率比其他时间高。有的人早上脑子好使,称为“百灵鸟”型;有的人在晚上和夜里脑子好使,称为“猫头鹰”型。不过,生物钟是可以通过锻炼、刺激进行调整的。因此,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睡眠习惯,使生活规律化。每个人应摸索出自己思维活动的生物钟,充分利用之。
应当总结自己的工作规律和生物钟的规律,寻找出每天的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去做最重要的工作,而把例行性的、不重要的工作安排在其他时间去做,以提高工作效率。
6.化零为整: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
所谓零碎时间,是指不构成连续的时间或一个事务与另一事务衔接时的空余时间。这样的时间往往被人们毫不在乎地忽略过去。零碎时间虽短,但倘若一日、一月、一年地不断积累起来,其总和将是相当可观的。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是能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的人。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诺贝尔奖获得者雷曼的体会更加具体,他说:“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如果利用起来,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把时间积零为整,精心使用,这正是古今中外很多科学家取得辉煌成就的奥妙之一。
面临时间危机的每个人,如果学会了更好地利用零碎时间,那么是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时间危机呢?答案是肯定的。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学会有效利用零碎时间的技巧。
利用零碎时间,可采用如下技巧:
嵌入式利用零碎时间
嵌入式利用零碎时间即在空余的零碎时间里加进充实的内容。人们由一种活动转为另一种活动时,中间会留下一小段空白地带,如出差时乘车、等车时间;会议前的片刻;找人谈话等候时间等。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1849年恩格斯从意大利的热那亚坐船去英国,一路上,船上的旅客大多数在无聊地饮酒作乐,消磨时光。恩格斯却一直呆在甲板上,不时地往本子上记录太阳的位置、风向及海潮涨落的情况。他正在利用乘船时机研究航海学。
并列式利用零碎时间
并列式利用零碎时间即在某项松散活动进行期间,同时开展又一项活动。例如做饭、散步、逛商店,都可以适当地一心两用。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一位勤奋的女作家。年轻的时候,她的家务劳动很繁重,洗衣服、烤面包、做饭,都要她自己动手。她在厨房里干活时,每次都随身带着铅笔和纸,一边干活一边构思,只要一有空,就立即把脑子里涌现的构思记下来。
压缩式利用零碎时间
把零星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使一项活动尽快转为另一项活动,免去很长的过渡时间。俄国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每天一定要工作到吃饭时间才搁笔,决不增加等候的零星时间。
化零为整式技巧
化零为整即把零碎时间集中为一个整体。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在他的《有效的管理》一书中提出:善于集中零碎时间为一个整数是领导者赢得时间的一个诀窍。
7.防范“窃贼”:减少你浪费掉的时间
要精明地利用时间,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大大减少你浪费掉的时间,因为说到底,失去的东西再也无法利用了,减少了浪费,就等于增加了“积蓄”,可供你利用的时间就会更多。
成功学家告诉我们,对下面列出的10大时间窃贼,要时刻提防它们,这样你每天将减少浪费的时间:
寻找失物
美国作家阿尔伯特·R·卡尔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说,一家钟点工服务公司曾对200家大公司职员做过调查。他们发现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
如果你也像许多人一样,老是要寻找乱放的东西的话,解决的办法是平时要养成有条理的习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寻找要用的东西上。有一条最好的原则: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保管好。
做事懒惰
善用时间就是善用自己的生命。许多人很难使自己的每一天都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有些人的问题是积极性不高,有些人的问题是对自己要求不严,另外一些人的问题仅仅是一种积习。这种积习使他们躺下而不是向前行。还有一些人对自己应做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不甚了了。
如果你有懒惰的问题,下面几个建议可以助你成功:使用日程安排簿。
在家居之外的地方工作。
养成及早开始的习惯。
做事时断时续
美国时效中心主席拉利·贝克博士认为,造成浪费时间最多的是干活时断时续的方式。这种方式之所以消耗掉那么多时间,不只是停顿下来本身费时,而且重新工作时,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下去干(一下子就能找出中断的地方,立刻接上原来的思路的人是不多的)。
下面是避免或尽量减少停顿的几种方法:雇一名效率高的秘书。
学会在大段时间内工作。
办公室的设计应能避免干扰。
改变用电话的方式。
学会清早起来工作。一个人包打天下
提高效率的最大潜力,莫过于其他人的协助。然而许多人却试图包打天下。解决办法是把工作委托给别人,授权他们去干。
要委托别人,你就必须知人善任,清楚各人的长处和短处,把每个人分派到他(她)最能发挥水准的岗位上。授权给别人,同时也要给他们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条件。你把工作委托给其他人,授权他们去干好,这样每个人都是赢家。
偶然发生延误
你有多少次发现自己在意外的延误中无事可做?在这种情况下,你别无他法,只能等待。这是最令人心烦、最浪费时间的情况。
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惟一的办法是预先安排工作。
事前有准备,好好利用偶发的延误,这样你能把本来会失去的时间转化为有用的时间。正如亨利·福特说的:“大多数人是在别人浪费掉的时间里取得成就的。”唏嘘不已及白日做梦。
有一幅大画家的作品,画面上是繁忙的街道,高速的车流,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忙碌的表情。在这一派繁忙景象之中,有一个人弯着腰,样子很失望。他在街道上逆行。这个孤独的人下面有一行字:“寻找昨天。”许多人就像这个弯腰的人一样把精力耗费了,老是想着过去犯过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唏嘘不已,或者空想未来。这两种心境都是极其浪费时间的。
你浪费在空想上的每一刻都是从有效劳动中偷来的。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但要马上继续前进。不要白日做梦,而应为实现梦想与目标努力做事。
办事拖拖拉拉
如果你是个办事拖拉的人,你大概在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这种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其实他们本来能完成任务而且应转入下一个工作了。
有几个办法可以有效对付拖拉的作风:确定一项任务是否非做不可。
把任务委托给其他人。
弄清楚有什么好处,然后行动起来。
养成不拖沓的好习惯。
对问题缺乏理解
有些人的倾向恰恰与拖拉作风相反。他们在获得解决一个问题所需的足够资料之前,就试图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出于想迅速找到解决办法这个欲望——本来这是很好的——他们有时行动得太早。这样匆忙作出的决定在执行中由于找到新的资料必须暂停,推倒重来。这就会造成一些时间的浪费。
如果你就是那种还没弄清问题就急于驾驭形势,把一切干出来的人,你也像拖沓者一样需要对自己加以约束。你要防止自己时候未到就干起来,而不是强迫自己在某个时刻必须行动。你要强迫自己在得到足够资料,真正理解一个问题之前耐心等待,不要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个人的消极态度
情绪波动能使人失去干劲,工作效率下降。对人怀有戒心、妒忌、明争暗斗、愤怒及其他消极情绪使我们难以做到最好。我们把本来有所作为的时间浪费掉了。
如果你有消极情绪而无法自拔,要寻求别人帮助,如果你过去有过情绪创伤,就应找心理健康专家帮忙解决。如果你有消极态度,就看宣传积极态度的书,或听这类录音带。要尽一切可能培养一种积极的态度。
分不清轻重缓急
即使是避免了上述大多数问题的人,如果他们不懂得如何分清轻重缓急,也达不到应有的工作效率。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的能力是最关键的掌握时间的技巧。事实上,这个能力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