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云:“条条大道通罗马。”面对左右为难的“困局”,或调动潜能,想新点子;或不认死理,转换角度;或另辟蹊径,倒过来想;或绕个弯子,曲线求人;或以退为进,或巧用激将法。总之,只要多思多想,坚持到底,再困难的迷局也终会被解开。
1.调动潜能,想新点子办愁事
每个人都有把让人发愁的事办成的潜能,只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一个正常人大约拥有一千亿个脑细胞,然而,可惜的是,平常这些脑细胞只有10%在为我们工作,其余的90%都在睡觉。也有的科学家指出,大多数人一生中已经开发的潜能只占了他全部潜能的5%左右,还有95%的潜能都未能发挥。想想看,人一辈子都在办事,结果只动用了5%的能量与智慧,这是多么大的浪费!
那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呢?根据行为心理专家们的说法,一般人大都受限于自己的习惯领域,而这些习惯领域往往也就变成了我们的束缚,使我们无法调动潜能。
有没有办法打破这些习惯呢?有,而且一点都不难,关键要看你运用得好不好。一是虚心学习,永远把自己放在更低的位置上,当更多的人成为你的老师时,你的习惯领域自然就会更加宽广。
二是站在更高一层思考,把注意力放在不同的角度,就可以看得更远、更广。
三是改变想法,改变心情,处理事情就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有适应力。请看下面一则故事:有一只大象,力气很大,几个大汉怎么也制服不了它,在他们眼里,制服大象成了犯愁的事。但是有一个小孩子,只用了一根简单的绳子,轻而易举就拴住了这只大象。人们很好奇,就去研究是什么原因。后来人们发现,原来这只大象从小就被人用铁链子拴惯了,当时的小象力气毕竟不如现在这么大,任凭它怎么挣扎也动不了。长大以后,这只大象只要一看到绳子一类的东西就害怕,觉得自己被绑得动弹不得。类似大象的故事你或许早听说了,你可曾想过自己是不是也像那只大象,被一些从前的习惯层层捆绑,对太多的事认为“理所当然地这样去办”,而不认真思考背后的“为什么”。结果,这些反而都成为你挣脱不掉的最大包袱。
不必羡慕那些办事高手,别忘了,其实你和他们一样,都拥有一千亿个脑细胞,只要设法多打开一点,哪怕是多个1%、2%,都会增加更多的能量与智慧。
试试看,说不定下一个“办事高手”就是你!
欲想办成愁人的事,就需要调动自我的智慧潜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调动智慧潜能的前提,就是要有办好愁人之事的信心。
2.巧用激将法求人办好愁人之事
遇到愁人之事去求人帮助,有时别人并不应允,如果直截了当地请人办事,他们也会一再地拒绝,这样不免使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巧用激将法则会起到平时难以起到的作用。
美国黑人富豪约翰逊曾经向他人介绍过自己发迹的经验:1960年,我决定在芝加哥为我们公司总部兴建一座办公大楼,为此我出入无数家银行,但始终没贷到一笔款。于是,我决定先上马后加鞭,设法将自己的200万美元凑集起来,聘请一位承包商,放手让他建造,我则想方设法筹集所需要的其余500万美元。假如钱用完了而我仍然拿不到抵押贷款,他就得停工待料。
建造开始并持续施工,到所剩的钱仅够再花一个星期的时候,我恰好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个主管在纽约市一起吃晚饭。我拿出经常带在身边的一张蓝图。我正准备将蓝图摊在餐桌上时,他就对我说:“在这儿我们不便谈,明天到我的办公室来。”
第二天,当断定大都会公司很有希望给我抵押贷款时,我说:“好极了,惟一的问题是今天我就需要得到贷款的承诺。”
“你一定在开玩笑,我们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给过这样贷款的承诺。”他回答。我把椅子拉近他,并说:“你是这个部门的主管。也许你应该试试看你有无足够的权力,能把这件事在一天之内办妥。”他微笑着说:“你这是逼我上梁山,不过,还是让我试试看。”
他试过以后,本来他以为办不到的事终于办到了,而我也在我的钱花光之前几小时回到芝加哥。以激将法说服所求之人,一定要找到并击中对方的要害,迫使他就范。就约翰逊这件事来说,要害是那位主管对他自己权力的尊严感。
约翰逊在谈话中暗示,他怀疑那位主管是否真拥有那么大的权力。主管听了这话,感到自己的权力的威严受到了挑战。那好,我就证明给你看!
人的自尊、名声、荣誉、能力等等,都可以作为“激将战法”中的武器。裴文是唐朝开元年间东都洛阳的一位将军,他不仅剑舞得好,而且酷爱书画。一次,他家有亲人亡故。为表达他对死者难以磨灭的敬意,他想请人在天宫寺绘制一幅壁画,一来为亲人超度亡灵,二来也暗合了自己的嗜好。于是遍访各地,寻求画师。
一日,他来到天宫寺,巧遇画家吴道子和书法家张旭,裴文高兴得手舞足蹈。他热情迎上前去,主动报上姓名,盛情邀请两位到一家酒店“便宴”。二位也不推辞,口呼“幸会”,脚已毫不犹豫地迈向酒店。
席间,裴文虚心请教画坛之事。吴道子像是遇到知己般大谈画坛境况。裴文直点头,大叫深刻、精辟,很受启发。酒过三巡,裴文道出自己的心事,并分别给二位送上玉帛十匹、纹银百两,作为作画、题字的酬礼。哪知两位笑意全消,立刻冷若冰霜,拂袖而去。
裴文见状,心想大约是两位嫌报酬太低,有辱“大师”名声。他立即拦住二位,赶忙赔礼道歉:“二位先生莫嫌钱少,等画作好之后,我再给你们补加。”
吴道子听罢,怒从心起:“裴将军不是太小看人了吗?”说罢,气咻咻转头就要走。裴文觉得十分难堪。他想:论社会地位,我不比你们低;论本事,也是各有所长,你画画得好,字写得棒,我的剑术亦堪称一流。今天我屈尊求画,反在这公共场合受到冷落。裴文不由怒气上升,一时难以压下。
裴文一怒就要舞剑。只见他脱掉孝服,拔剑起舞,身子左旋右转,宝剑上下翻飞。吴、张二位看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在场围观的游人,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裴文一边挥剑狂舞,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什么大师!什么书圣!画圣!我看是欺世盗名!光会描些香草美人,于世道无补,甚至不能助我尽一份人子的孝心……还不如咱手中这把剑,可以斩妖驱邪,换来人间太平。”
吴道子、张旭听着,面面相觑,不禁汗颜,看罢舞剑,上前向裴文说道:“刚才不是我们故意使你难堪,实在是我们太厌恶铜臭味。我们绝不为了钱而出卖艺术。”说罢,吴道子灵感大发,挥动如椽大笔,在画壁上舞墨作画,一气绘成一幅巨型壁画。这就是吴道子平生最得意的《除灾灭患图》。通过裴文的事例,我们提醒大家,当所要企求办完的事无法进行下去时,激将法是常用的有效技巧。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激将法,不能让对方有所察觉。
3.不认死理,转换角度办愁事
一个人如果遇到愁人之事只认死理,不爱转弯,不敢创新,就会把事情搞复杂。如果不认死理,善于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办起来就容易多了。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所以做任何事都不可墨守成规。很多人在遇到愁人的事的时候,往往会依据经验确定办事的原则和方法,然而这并不总能奏效。特别是在第一次遇到不顺利的时候。这时候往往也是真正考验一个人办事能力的时候。善于办事的人会换个角度,想新的办法解决愁人之事;而有的人却不愿转变,或手足无措,或一条路走到底,最终彻底失败。
假如有一个人有100%的机会赢100块钱,而另外一个人只有80%的机会赢200块钱,但是有20%的机会什么都不赢。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会选择最保险安稳的方式——选择赢100块钱而不愿冒一点险去赢那200块钱。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设定这个问题,一个人有100%的机会输掉80块钱,另外一个可能性是有85%的机会输掉100块钱,但是也有15%的机会什么都不输。这个时候,人们都会选择后者,赌一下,说不定什么都不输。
从中不难明白,平时我们遇到愁人的事总是不知如何下手,常常是因为我们从惯性思维出发,以至于顾虑重重,畏手畏脚。而一旦我们把同一问题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就可能找到新的办事途径和成功方法。
许多最有创意的解决方法都是来自于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在对待同一件事时,要试着从相反的方面来解决问题,甚至于最尖端的科学发明也是如此。所以爱因斯坦说:“把一个旧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来看需要创意的想象力,这成就了科学上真正的进步。”
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梦想的普通人,换一条思路办事情的方法所取得的成效,绝不亚于科学家们的新发现。麦克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他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欢工作带来的丰厚薪水——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有只增不减的趋势。
但是,另一方面,他非常讨厌他的上司,经过多年的忍受,最近他发觉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对于怎么处理自己工作上的事他都快愁死了。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一个别的公司高级主管的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职位并不费劲。
回到家中,麦克把这一切告诉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个教师,那天刚刚教学生如何重新界定问题,也就是把你正在面对的问题换一个角度考虑,把正在面对的问题完全颠倒过来看——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了麦克听,这给了麦克很大的启发,一个大胆的创意在他脑中浮现。
第二天,他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是请公司替他的上司找工作。不久,他的上司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尽管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他的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正好这位上司对于自己现在的工作也厌倦了,所以没有考虑多久,他就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这件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上司接受了新的工作,结果他的位置就空出来了。麦克申请了这个位置,于是他就坐上了以前他上司的位置。在这个故事中,麦克本意是想替自己找个新的工作,以躲开令自己讨厌的上司。但他的太太教他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就是替他的上司而不是他自己找一份新的工作,结果,他不仅仍然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摆脱了令自己烦心的上司,还得到了意外的升迁。一些专家在研究汽车的安全系统如何保护乘客在撞车时不受到伤害时,最终也是得益于换一个角度解决问题。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汽车发生冲撞时,如何防止乘客在汽车内移动而撞伤——这种伤害常常是致命的。在种种尝试均告失败后,他们想到了一个有创意的解决方法,就是不再去想如何使乘客绑在车上不动,而是思考如何设计车子的内部,使人在车祸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结果,他们不仅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而且开启了汽车设计的新时尚。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办事时,时常会遇到瓶颈,这是由于人们只在同一角度停留造成的;如果能换一换视角考虑问题,情况就会有改观。记住,任何创意只要能转换视角,就会有新意产生。
遇到愁人的事,不妨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不要认死理,那么就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门路。久而久之,你必定会成为一个办事高手。
4.另辟蹊径,办愁事需要倒过来想
把愁人的事办成常常需要另辟蹊径,在正常的渠道行不通时,就需要倒过来想办法。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反向思维。反向思维,常常能把愁事办得容易。
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就是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事对物倒过来想一想,以达到创造机遇的目的。
无论办什么事,遇到阻力和困难时,运用反向思维,或者把问题颠倒看一看,其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往往可以导致意料之外的机遇,会使我们在愁眉不展时突然柳暗花明,发现别有洞天的成事途径。1822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现象。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以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在实验中,只要一通上电流,导线附近平行位置的磁针便立刻发生偏转。面对这一现象,法拉第却产生了逆向思维:“反过来,磁是否能够产生电流呢?”经过许多实验,法拉第仍然没有获得实验结果,这使他陷入了痛苦和忧愁中,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假设是否正确。直到1831年,在一次实验中,他把一块条形磁石插入一只缠有线圈的空心筒中,奇迹便出现了:线圈连接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动了起来。磁石静止,指针便回复到零。原来感应电流与磁石运动有关。逆向思维导致的这次实验,使法拉第拥有了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发电装置的机遇。“逆向思维”的特点是出奇制胜,灵活多变。某个怪点奇招,常常使人获得意外收获,过去也有人把这称为“反其道而思之”。办事的时候一般人多从正面思考问题,所以这就难免流俗,效果常常很一般。从反面去思考问题,结果常是与众不同,大获奇效,难办的犯愁之事会很顺利地办成。在商业竞争十分激烈的香港,领带大王曾宪梓正是因为独辟蹊径,抓住生产高档领带这个商机,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曾宪梓1934年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艰苦,家中经济困难,无钱支付学费,从中学到大学的学费全靠国家发给的助学金。他1961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1963年5月去泰国,1968年又回到香港。在这段时间中,他的处境很让人犯愁,生活异常艰难,曾给人当过保姆看孩子挣钱。业余时间他抓紧时间阅读有关经营方面的书籍,向一些内行人请教经营的基本常识和技巧,他还注意研究香港的工商业及市场情况。经长期的琢磨思考,他终于从市场的“缝隙”中找到了发展的机遇:香港服装业很发达,400多万香港人中,有不少人有几套西装。香港有句比较流行的话,叫做“着西装,捡烟头”,捡烟头的人都穿西装,可见西装之普遍。可曾宪梓发现,在香港没有一家像样的高档次的领带工厂,于是他决定开设领带厂。
曾宪梓在决定办领带厂后,遇到了一系列想象不到的困难,为此,他也曾发愁过,不知怎么办才好,但因他善于发现并利用一系列的大好机遇,善于从反面思考问题他才顺利地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大展鸿图。
最初,曾宪梓从人们的价格承受能力上考虑,准备生产大众化、低档次领带,试图以便宜的价格来吸引顾客,领带的批发价低至58元一打,减除成本38元,还可以赚20元。可惜,现实却偏偏跟他开玩笑,买主拼命压价,利润所剩无几。
曾宪梓吸取了教训,决定尝试一下生产高档次的领带,他用剩下的钱,到商场买了4条受顾客欢迎的高级领带逐一“解剖”,研究它的制造过程。他根据样品,另外制作了4条领带,并将“复制品”与原装货一起交给行家鉴别,结果以假乱真,行家也无法识别。这样一来,进一步坚定了他生产高级领带的想法。
他立即借了钱,购买了一批高级布料,赶做了许多领带,岂料,领带商因怀疑产品质量而不再进他的货,一度造成了产品的积压。
曾宪梓想,别人不买他的货,主要是不认识这些货,如果将它放在高档次商店中的显著位置,引起别人的注意,可能会打开销路。他把自己缝制的4条领带寄存在当时位于旺角的瑞兴百货公司内,要求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供顾客选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领带受到了广泛好评,随之而来的是销量的大增。其实何止是办事,你一生中的大部分成就,都要受制于形形色色的人,取决于他们的决定,他们就是你成功征途上的门卫,在放行前必然会对你的方方面面品头论足一番。这些评论有时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障碍。此时,我们需要运用逆向思维排除障碍。
不让它们沿途拦截,影响我们的办事效率与人生的走向。逆向思维首先要确定或设立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然后从目标倒过来往回想,直到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弄清楚一路上要跨越哪些关口或障碍,是谁把守着这些关口。
记着把这一切都记下来,写出计划是整个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我们之后所做的就是再画一幅从目的地倒着回到出发点的路线图。我们要将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清楚地区分开,然后再将逆向思维分别应用到每一个目标中去。
举例来说,如果你说40岁想成为首席行政总监,这是不够的,这个目标太遥远,逆向思维不能得以有效地发挥。你必须瞄准所要取得的具体成绩,这些成绩才是助你实现梦想、成就大事的高明战术。
在人生的征途中,层层的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在办事的过程中,荆棘遍布也是一种风景,然而要绕开它们也并非易事,必要的时候,不妨试着用逆向思维来助你一臂之力。也许,在这条全新的道路上是诸事顺利,一帆风顺。不过最关键的是要敢于尝试倒过来想问题——办事情的逆向思维。既然办事只注重结果,那么就不妨一试。
在办事的过程中,要将长远目标分成一系列明确目标。目标越集中,逆向思维越奏效,为达到目标所需征得同意的人就越少,整个过程花的时间就越短。
5.曲线求人,绕着圈子办愁事
遇到让人犯愁的事,许多人不善于求人,特别是那些性格直爽、方法简单、不动脑子的人,也即生活中那些“直肠子”、“一根筋”、10头公牛也拉不回来的人,所以往往事情办不成。这样的人就该学学曲线求人的技巧,以达到顺利把事情办好的目的。
这里有一个诀窍:绕几个圈子保证你能把发愁的事办成。
这个方法的使用真是巧妙至极,是典型的曲线求人办事。
著名文学大师林语堂总结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求人办事,像写八股文一样。
中国人办事很少像外国人“此来为某事”那样直截了当,因为这样不风雅。如果是关系疏远的人就更显得唐突冒昧。遇有难办之事,中国人的求人讲究话里做文章,以曲线的方式求助于对方,往往很奏效。
在办愁人的事的时候,当我们遇到一些交情不太深厚或者所求之事有难度时,我们可以运用“绕个圈子求人办事法”,敢于打破求人途径的定式,换个思维、换个途径来求助于人。
办愁事的一个窍门是:不直接求其本人,而是利用当事人的朋友、爱人、老人或小孩对其施加影响,进而求到人、办成事,达到我们的目的。张作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虽说已是土匪大头目,但他朝思暮想要弄个朝廷官干干,但总无机会,他天天为此事发愁。
奉天将军增祺和他有过几面之缘,算是朋友,但交情不深。他想着如何把两个人的关系拉近,然后投靠他混个一官半职。恰好增祺的姨太太要从关内返回奉天,此事被张作霖手下干将汤二虎探知,急忙报告。张作霖一拍大腿,说:“这真是把货送到家来了。”
于是张作霖就吩咐汤二虎,如此如此行事。
汤二虎奉张作霖之命在新立屯设下埋伏,当对方人马行至新立屯时,被汤二虎一声呐喊阻拦下来,随后把增祺的姨太太一行押到新立屯的一个大院里。
增祺的姨太太和贴身侍者被安置在一座大房子里,四周站满了持枪的土匪,这时,张作霖已经接到报告,便飞马来到大院。故意提高声音问汤二虎:“哪里弄来的马?”
汤二虎也提高声音说:“这是弟兄们在御路上做的一笔买卖,听说是增祺将军大人的家眷,刚押回来。”张作霖假装愤怒说:“混账东西!我早就跟你们说过,咱们在这里是保境安民,不要拦行人,我们也是万不得已才走绿林这条黑道的。今后如有为国效力的机会,我们还得求增大人照应!你们今天却做出这样的蠢事,将来怎向增祺大人交代?你们今晚要好好款待他们,明天一早送他们回奉天。”
在屋里的增祺姨太太听得清清楚楚,当即传话要与张作霖面谈。张作霖立即先派人给增祺姨太太送来最好的鸦片,然后入内跪地参拜姨太太。
姨太太很感激地对张作霖说:“听罢刚才你的一番话,将来必有作为,今天只要你保证我平安回奉天,我一定向将军保荐你这一部分力量为奉天地方效劳。”
张作霖听后大喜,更是长跪不起。
次日清晨,张作霖侍候增祺姨太太吃好早点,然后亲自带领弟兄们护送姨太太回奉天。
姨太太回到奉天后,即把途中遇险和张作霖愿效力的事向增祺将军讲了一遍。增祺十分高兴,接见了张作霖,并对他称赞一番,把张作霖的部队编为巡防营,张作霖从此正式告别了“胡匪”、“马贼”生活,成为真正的清廷管带(营长)。
就这样,张作霖利用“曲线求人法”办成了由黑道转为正道的一件大事。
张作霖原本与增祺是有点关系,凭这些被招安容易,但弄个好官却很难。天遂其愿,增祺的姨太太路过他们那里,给了他一个献媚增祺姨太太的机会。他与汤二虎演了一段双簧,顺利地达到了目的。求人办事头脑要灵活,千万不要被头脑中固有的思想和模式所限制。直取不行曲中求,此路不通觅它径。多在求助对象周围的人身上下点工夫,或许对你办事有好处。
6.以退为进办成愁人的事
以退为进的办事策略,貌似与本意相悖,实际是用退一步的方法,取得优势,而最终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把事办成。
通常,让人发愁的事让人一筹莫展,其原因之一在于策略不对,只进不退往往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以至于本来一件普通的事,到最后却成了无法解决的大愁事。以退为进,比只进不退好。因为通过退可以积蓄更大的进攻优势,比只进不退取得的效果更大。
人们一般都有这样的常识,要用拳头击倒对方,如果先伸直了胳膊撞击出去,一定会显得用力不足;而如果先收回拳头,再猛击出去,一定会重重击倒对方。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楚庄王十分钟爱他的一匹马,但这匹马因过于养尊处优,终因太肥胖而死。庄王命令全体大臣为死马致哀,并要用一棺一椁装殓,按大夫的礼节举行葬礼。百官纷纷劝阻,庄王大动肝火,下令谁再劝阻,定判死罪。百官对于此事感到很愁人,可迫于庄王的命令,不敢再劝阻了。
宫中有个叫优孟的人,进宫号啕大哭。庄王问他哭什么,优孟说:“这匹马是大王最心爱的马,以楚国之大,什么东西弄不到!现在却只以大夫的葬礼来办丧事,实在太轻慢了!我请求用君王的礼仪来埋葬。”
楚庄王一听甚为高兴,便问:“依你之见,怎么个埋葬法呢?”
优孟说:“最好以雕琢的白玉作棺材,以精美的梓木做外椁。还要建造一座祠庙,放上牌位,追封它为万户侯。这样天下的人就知道,大王是轻贱人而重视马了。”
楚庄王一听,如梦方醒,说:“我的过错竟到了这种地步!”本来说服楚庄王别葬马,人人发愁、发怵,但优孟不是直言相阻,而是以退为进,先消除了庄王的对抗情绪和排斥心理,最后说服庄王改变主意,把让人发愁的事办成了让人刮目相看的事。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山区一个小村的支部书记带领群众修路时,遇到一件意想不到的愁事:放炮炸石砸断了一家农户的梨树。这棵梨树是这家农户的财源,主人揪住支书要他赔。
支书说,秋后一定赔偿,但主人不肯,主人的兄弟一拥而上,把支书好一顿打。村里的党员和群众都火了,要求狠狠整治梨树的主人。第二天开村民会,村民们大多准备整整那家人。闹事的人也觉得理屈,但并不服软,眼见这个会要演变成一场大麻烦,后果将很难想象,事态的发展很让人发愁、担忧。
不料,支书开口竟做检讨:“父老乡亲们,我还年轻,得大家帮扶。哪个活我安排错了,哪句话我说得不对,大家担待,我作检讨。”对被打的事竟一字不提。
后来闹事的人找到支书,当面认了错:“你是为全村,我是为自家,我错了!今后你咋说,我咋干,听你的。”一件令人发愁的事就这样解决了。这位支书是很懂得办事之道的。为了办成使全村人富裕的大事,他忍下了个人委屈。但是,他的忍让和退缩,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坚强;同时也是一种方法、一种有效的以退为进的办事方法。
由此可见,以退为进是一种办成犯愁之事的有效的策略。它表面是退缩,实质是进攻,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就像拉弓箭一样,先把弓弦向后拉,目的是为了把箭射出去。
办事时妥协退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以“退”为手段,积蓄力量,最终实现成事的目的。
7.坚持到底,愁事就会有转机
人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生中大大小小的许多事,成与不成,取决于能力,也取决于毅力。办事如果缺乏耐心,事事难成。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把愁事办成喜事。
歌德曾经说过:“只有两条路可以通往远大的目标及完成伟大的事业:力量与坚韧。力量只属于少数得天独厚的人;但是苦修的坚韧,却坚涩而持续,能为最微小的我们利用,且很少不能达成它的目标,因为它那沉默的力量,会随时间而日益增长为不可抗拒的力量。”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和瘫痪在床的祖母。遇到这样的事,一般人都会愁死了,但是这个农民却没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实行农田承包到户。带着致富的梦想,他开始了行动: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又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又非常愚蠢的人。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了500元钱,养起了鸡。但是一场洪水后,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5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一个只靠三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不啻天文数字。他的母亲受不了这个刺激,竟然忧郁而死。
后来,他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但都没有好的结局。
看看自己辛劳多年却一事无成的现状,他很犯愁,他甚至想到了死。就在他以为自己再也干不成任何事而发愁痛苦之时,一个新的创业项目又鼓起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投资生产猪饲料。他拿出了自己仅有的一点钱,东借西挪后加盟了某大集团的连锁经营。几年后,他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他以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办成了自己一直发愁难办的大事。生活本身是一种磨难,人生岁月中有许多令人头痛的事。与其怨天尤人,莫若自强不息;与其等待上帝,莫若坚持到底。因为在锲而不舍的人面前,上帝也会被感动,天下难事终会被耐心征服。
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办事也是如此,有些事着急、发愁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耐下心来以韧性坚持到底,事情才会出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