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青少年社交心理学
57287000000003

第3章 内外兼修,让青少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但身体正在快速生长,心理上也渐渐地从稚嫩转向成熟,从人生发展的总体进程来看,青少年正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经历青少年的特殊叛逆期之后,孩子们渐渐走向成熟。因而,对于青少年而言,一定不要让青涩的青春毁掉自己,而是应该内外兼修,打造最优秀得体的形象、拥有良好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戒骄戒躁,青少年不当“火药桶”

很多青少年会情绪冲动,这是因为正值青春期的他们体内会分泌更多的激素,因而使得情绪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青少年稍微遇到小小的不如意,就会情绪大爆发,就像一个行走的火药桶一样,动辄就把身边的人炸得人仰马翻,也使自己受到伤害。不得不说,这样的情况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会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

除了情绪冲动之外,还有些青少年会在愤怒、恐惧等极端情绪的影响下,做出过激的举动。这些举动一旦超越正常的界限,就会使得青少年的人际交往陷入被动的状态,甚至使得青少年变成孤家寡人。所以,父母在教育青少年的过程中,要注意疏导青少年的情绪。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当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发生过激反应时,要戒骄戒躁,避免成为行走的“火药桶”。

自从进入青春期,小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火药桶”,曾经最喜欢和妈妈聊天的她,如今只要和妈妈聊天,就会马上和妈妈争辩起来。有的时候,妈妈简直觉得自己不认识小敏了。

小敏不但对于妈妈如此,在和同学相处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间情绪激动,行为冲动,使得与同学的关系也很紧张。有一天,坐在后排的同学在捣鼓钢笔的时候,不小心把墨水弄到小敏的后背上,小敏很生气,当即对着同学歇斯底里地喊道:“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你不止一次影响我了!况且,钢笔里有墨水难道你不知道吗?非要对着我的后背甩?”同学觉得很委屈:“小敏,我不是故意的,而且我也已经再三和你道歉了。”不料,小敏依然不依不饶:“不是故意的又怎么样?结果已经这样了,你道个歉就能把我的衣服变干净吗?”在小敏的追究之下,那位同学答应出钱帮助小敏干洗衣服,但是也当即去找老师调动座位,因为她不想再挨着小敏坐了。

渐渐地,小敏在班级里的人缘越来越差。很多同学都觉得小敏性格古怪,心胸狭隘,都不愿意靠着小敏坐。最终,老师不得不让小敏独自一人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小敏觉得很孤独,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内向,但是依然像一个“火药桶”一样,动辄就对别人发射“火炮”。

这个事例中,小敏属于典型的青春期性格,即动辄就生气,哪怕有一点点不高兴也写在脸上,且对别人不依不饶。显而易见,这样的小敏很难受到他人的欢迎。要想更友善地与他人交往,青少年一定要收起敏感脆弱的心,也不要总是有着如同针尖一般的小心眼,而是要摆正心态,更加友善地接纳和对待他人。

好心态,决定好的行为习惯,而好的行为习惯,则能帮助青少年规范言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对于孩子也是缺乏耐心的,而且常常因为孩子犯错误,就对孩子声色俱厉地进行批评。渐渐地,孩子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变得暴躁易怒。殊不知,这就像是生命中的一个隐患,说不定哪天就会完全爆发出来。因此,父母要以身示范,给青少年树立好的榜样。青少年也要时刻注意提醒自己,以温和的态度和礼貌的行为对待他人,戒骄戒躁,最大限度地维护好人际关系。

不穿奇装异服,让人一眼看去赏心悦目

在如今的社会风气之下,人人都不怕被别人关注,唯独害怕被别人忽略。青少年也受到这种风气和思想的影响,总是绞尽脑汁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有些青少年没有特别的能力,因而就通过穿奇装异服来吸引眼球。殊不知,造型过于奇特的衣服,只会让人感受到你们内心的空虚,而无法凸显自身的品质。人靠衣装马靠鞍,对于青少年而言,衣着打扮固然重要,却不能以怪异夸张来吸引眼球,而应该穿着大方,整体搭配和谐,才能凸显气质和魅力。

常言道,一种米养百种人,即使是同一件衣服,也会存在适合某人而不适合另一个人的情况。有些衣服,穿在有些人身上很好看,穿在那些形象气质与衣服不符合的人身上,则只会显得那些人没眼光,不懂得搭配。

在穿衣搭配方面,男孩是相对比较省心的,这是因为男孩的衣服款式相对较少,质地大致相同。而对于女孩而言,服装的选择和搭配就是一项需要非常用心对待的大事,如果女孩随便把衣服套到自己的身上,只会达到事与愿违的效果。由此可见,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除了要避免穿着奇装异服之外,还要尽力提升审美眼光,从而把衣服穿得恰到好处,也能体现素质和涵养。

如何搭配服装呢?首先,搭配服装要考虑自己的年龄。一个青春美少女和一个中年女性,她们的服装搭配是绝对不同的。其次,还要根据每个人的肤色、形象和外形条件进行搭配。例如,身材矮小的女生为了起到拉长身材比例的效果,要穿那些修身的衣服;身材高挑的女孩,则可以穿着宽松的衣服,如飘逸的雪纺衫,这样才会裙裾飘飘,更凸显形象和气质。再次,穿着衣服还要根据场合进行搭配。例如,参加结婚典礼要穿喜庆的衣服,而如果参加葬礼,则要选择颜色深重的衣服,表达内心的沉痛。最后,选择和搭配服装,还要根据四时不同的节气。很多青少年总是与季节背道而驰,在冬天的时候穿着夏天的衣服,而等到了夏天,面对满大街的光膀子和光腿,他们又选择捂着。这样的夏捂冬晾尽管能让青少年看起来与众不同,却不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实际上,穿衣服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季节,穿着应季的衣服,这样才能让衣服发挥基本的作用。

除了要把握好这些原则选择和搭配衣服之外,父母还要引导青少年养成干净整洁的好习惯。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少年习惯了接受父母的照顾,虽然不断地成长,已经具备自理的条件,却并没有形成自理的能力。对于这样的青少年,父母一定要学会放手,因为如果父母如同老母鸡一样翼护青少年,只会导致青少年的自理能力始终得不到提高,在社会交往中也越来越被动。青少年也许没有华丽的衣服穿,但是一定要爱干净,给人留下整洁卫生的好印象。

最近这段时间,悠悠正在准备小升初的面试。虽然准备得很充分,但是悠悠在参加好几次面试之后,都没有得到录取通知书。悠悠很纳闷,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有一天,又要去参加面试,悠悠穿上一件颜色夸张的裙子,而且还戴了个造型特别的头饰。看到悠悠的时候,妈妈当时觉得眼前一亮,但是仔细观察悠悠,妈妈觉得悠悠的打扮根本不合适去参加面试。妈妈问悠悠:“悠悠,你为何这么打扮自己呢?”悠悠说:“妈妈,我觉得这样可以引起面试官的注意。”妈妈忍不住笑起来:“哦,原来你是为了吸引眼球啊。如果你的目的仅仅是吸引眼球,那么恭喜你,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是,如果你的目的是升入重点初中,那么我不得不提醒你,这身衣服真的会给你减分的。”悠悠不明白妈妈的意思,妈妈继续解释:“这件衣服第一时间是能吸引人的眼球,但是在认真观察这件衣服之后,人们未免感到衣服的主人有些心态浮躁,只想急功近利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既然今天要见的是面试官,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从提升能力方面着手,而不要打扮得过于花哨,你觉得呢?其实,你这身行头可以留着出去旅游的时候穿,一定很拉风。”悠悠觉得妈妈的建议有道理,因而回到房间换上中规中矩的装扮。这次面试,悠悠顺利通过。

很多青少年喜欢穿奇装异服,这恰恰意味着他们的心态不成熟,还处于盲目追求那些表面东西的阶段。这也难怪,毕竟青少年只是稍微长大点的儿童,还没有完全达到成人的阶段,自然也就没有成熟稳重的心态。作为父母,在帮助青少年打造自身良好形象的同时,要更多地引导青少年,而不要总是强迫青少年做违心的事情。

一个人要想受人欢迎,首先要有良好的形象,其次要有温和的内心。青少年要想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人欢迎,就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形象,也要全力以赴做好该做的事情。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就是人心,的确如此,这也注定了人际交往的难度很大,要想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难上加难。既然如此,青少年就要做到内外兼修,以良好的形象示人,以从容的谈吐征服他人,才能有效打动他人的心,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也为社交关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卑不亢,才是真正的落落大方

进入青春期,孩子们很想和同龄人打交道,也希望自己能融入同龄人的群体中,从而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青春期的孩子一般容易情绪冲动、暴躁易怒,如果不能遵守相处的规则,每个人都想要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那么,时不时地就会发生各种矛盾和争执。由此来看,青少年之间要想和睦相处,维持友好融洽的氛围是关键。

愤怒,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愤怒会产生积极的力量,也会产生消极的力量。作为青少年,一定要控制好情绪,才能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始终保持情绪稳定。否则,如果因为愤怒说出过激的话,做出过激的举动,只会导致事情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甚至事与愿违。任何时候,激动的情绪和冲动的举动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问题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只有不卑不亢,对于他人的恶意挑衅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态度,才能有效缓解紧张状况,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乐乐是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孩子,脸皮很薄,为此在与同龄人、父母相处的过程中,他动辄恼羞成怒。爸爸看出乐乐在情绪上的弱点,决定对乐乐采取干预措施,帮助乐乐摆脱愤怒的情绪,在愤怒的情绪下也能克制做出过激行为。

有一次,乐乐吃了很多饭,妈妈开玩笑道:“乐乐,你这么能吃,就像个大胃王,我和爸爸都快养不起你了!”妈妈的本意是开玩笑,乐乐却翻脸了:“我正在长身体啊,如果我不吃东西,怎么长身体呢?你愿意你的儿子成为一个又矮又瘦的小矬炮,还是喜欢看到你儿子长得人高马大的?”听完乐乐如同连珠炮一般的话,妈妈有些生气:“你神经搭错了吗?我只不过和你开了个玩笑,看你这激动的,就像谁借了你的钱没还似的。”看到妈妈生气了,乐乐的眼泪马上流出来:“谁让你说我是大胃王的?”妈妈啼笑皆非:“你可真是变脸狗,根本禁不起开玩笑啊!”属狗的乐乐也不喜欢别人说他是狗,为此又是一番生气。

在一旁目睹整个过程的爸爸,在母子俩都恢复平静之后,才建议乐乐:“乐乐,很多时候一句话说得不对,就会导致事情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妈妈刚才是在和你开玩笑,你却全都当真了,还跟妈妈顶撞。如果你能换一种说法,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乐乐却依然愤愤不平:“我觉得我表现挺好的,都是妈妈太过分了。”爸爸说:“如果你说‘妈妈,这说明你的厨艺很好,所以我才会大快朵颐’,你猜妈妈会怎么样?”在爸爸的引导下,乐乐陷入沉思,良久才说:“好像就不会吵架了啊?”爸爸点点头:“对,这么说就不会吵架,因为你既赞美了妈妈的厨艺,也解释了自己吃那么多的原因。”乐乐说:“但是妈妈还说我是狗。”爸爸笑起来:“你本来就是属狗的,说你是狗,你就生气吗?你可以说,哦,妈妈,幸好你提醒我,不然我都忘记自己是属狗的了。”乐乐忍不住笑起来,爸爸说:“这样,还会吵架吗?”在爸爸耐心的引导下,乐乐的心胸越来越开阔,情绪越来越稳定,也能真正做到落落大方。

在社会交往中,很多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陷入苦恼,甚至是愤怒之中。一个人如果不能主宰情绪,而被情绪主宰,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很被动。有的时候,恶劣冲动的言行举止就像一根刺一样深深扎入他人的心里,由此给他人带来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

青少年不是年幼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控能力,如果还是任由情绪的怒火焚烧自己和他人,是非常失策的。青少年不仅要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其他同龄人的关系,这样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结交更多的朋友,也得到朋友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只有拥有稳定情绪的青少年,才能在很多突发情况发生的时候,保持内心的冷静和理智,也能做出恰到好处的选择和决定。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给他人愉悦的感受

自从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很多家庭都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个孩子。虽然生一个孩子能够有效减轻生活的负担,但是独生子女也有很多弊端。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1980年后出生的很多人已经成为父母,也养育了独生子女。这样4-2-1的独特家庭结构,使得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独享家人所有的爱,也变得越来越任性和骄纵。这些“唯我独尊”的孩子进入社会后,难免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和理解他人。由此一来引发了社会交往中的很多问题,也会导致孩子们陷入被动的社交境遇。

一个人要想与他人搞好关系,就要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毕竟,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立的个体,一味地要求别人理解自己,只会使得人际关系失衡。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积极主动地理解他人,必要的时候,还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能给他人以愉悦美好的感受,也让人际交往事半功倍。

为何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呢?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从主观角度出发,根本不能理解他人。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情境之中,设想自己作为他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就能够理解他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人际关系进展也会更加顺利。否则,如果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上考虑问题,只会导致与他人之间产生分歧,甚至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点出发去做决定,采取行动,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越来越疏远。作为青少年,从小在父母和长辈无微不至的照顾中成长,潜移默化中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就更要每时每刻提醒自己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才能与他人产生共情,理解和体贴他人,与他人搞好关系。

五年级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乐乐和语文老师周老师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原来,乐乐脑子活络,看到班级里的同学有购买的需求,就利用上学和放学路上的机会,用零花钱购买了一些小玩意儿,拿到班级里去卖。为了吸引人气,他还从家里带了很多课外书去学校,借给同学们看。有一天中午,因为同学们都围着乐乐借书、买东西,负责维持纪律的班长很生气地要求乐乐罚抄课文。乐乐当即反驳:“老师不是说要警告三次才罚抄课文的吗?你连一次都没有警告我,不能罚我抄课文。”班长坚持让乐乐抄课文,为此,乐乐和班长争执起来。这个时候,周老师来到教室,向乐乐询问情况,得知事情原委之后,周老师说:“我现在就去和班长核实,看看他是否警告过你三次。”核实情况之后,周老师知道班长的确没有警告乐乐,就直接惩罚乐乐抄课文。但是周老师并没有帮助乐乐主持正义,而是同样要求乐乐抄课文。乐乐不甘心,当即又和老师争辩起来。

老师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说明乐乐的情况,爸爸妈妈当即表态会纠正乐乐在学校里卖东西影响课堂纪律的错误行为。次日,老师问乐乐:“乐乐,回家挨揍了吧?”乐乐摇摇头,说:“爸爸没有揍我,告诉我不要卖东西了。”老师很惊讶:“你这个孩子就是欠揍,你爸爸是不是舍不得揍你啊!”乐乐感受到老师话语中的讽刺意味,正想要争辩,被老师喝令:“闭嘴!我没让你说话,你不许说话。”就这样,周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数落了乐乐一通,放学后还把乐乐带到办公室继续教育。回家的路上,乐乐气愤不已,在自建的同学群里骂了老师。结果,骂人的话很快传到周老师的耳朵里,周老师火冒三丈,当即打电话给乐乐爸爸,要求乐乐爸爸教会孩子怎么做人。爸爸把乐乐接回家,想要做乐乐的思想工作,却发现乐乐钻入死胡同,只顾着争辩为何老师说警告三次才罚抄课文,却维护班长的错误做法。妈妈语重心长地对乐乐说:“乐乐,班长要负责班级纪律,周老师也要以班级纪律为重。虽然老师不应该打破规矩惩罚你,但是这也说明你的确严重影响了班级秩序。周老师要为大局考虑,要维护班长的尊严,这样等到班级里其他同学发生状况的时候,班长的管理才能有效,明白吗?况且,是罚你抄写课文,你抄完之后能更好地记住内容,是有利于你学习的,我觉得抄一遍也没关系。”

就这样,妈妈从各个方面为乐乐分析这件事情,最终才让乐乐理解了周老师维持班级秩序的良苦用心。

在这个事例中,乐乐因为一件小事和班长、老师发生冲突,从道理上来讲,他是没有错误的。但是,他钻入死胡同,总是认死理,所以导致矛盾冲突不断升级,最终引发严重的后果。假如乐乐能和妈妈一样想到老师的苦衷,知道老师管理一个班的孩子很辛苦,也意识到班委在班级里必须有威信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事情也许就不会继续恶化。

青少年原本就容易情绪冲动,当发现别人做的事情侵犯了他们的权益时,更容易走极端,进入死循环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一定要主动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从而帮助自己保持情绪稳定,也让自己在理解他人的基础上,与他人友好相处。

让笑容成为你最好的通行证

在这个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所说的语言都是不同的。这让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人在沟通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无法顺畅沟通。然而,细心的朋友们会发现,即使语言不通,有一种表情却是相通的,也能起到良好的沟通效果,那就是——笑容。笑容,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人们很难拒绝一个面带微笑的人,也常常因为笑容与某个人变得亲近和熟悉起来。作为青少年,也要发挥笑容的作用,不管是向熟悉的同学请教或者求助,抑或是与陌生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笑容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和效果,也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发展。

常言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很好地描述了青少年的微妙心态。原本,青少年是可以无忧无虑生活的,而偏偏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忧愁和深沉,总是眉头轻皱,使得自己看起来似乎满腹忧愁的样子。假如青少年能够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就会发现自己的心情会变得越来越轻松,内心渐渐地充满阳光,人际关系也得到有效改善。

暑假里,乐乐正在参加补习班。开学之后他就是六年级的学生,面临小学毕业升初中的残酷竞争,必须借助于暑假的机会努力把学习成绩提上去。不过,乐乐原本的学习功底就不错,所以老师补课的效果很明显,乐乐的进步也显而易见。

有一天中午,乐乐下课之后和同学一起去买午饭。他和同学扫码两辆共享单车,去买完午饭回来之后,才回到教室,就发现手机不见了。乐乐认为自己一定是把手机遗忘在车筐里了,因而赶紧下楼去找。然而,楼下停着的车子太多了,乐乐无法马上找到自己骑过的那一辆。为了尽快寻求帮助,乐乐笑着询问大楼里的保安:“叔叔,我的手机好像落在自行车里了,现在找不到了。你能把手机借给我用一下吗?我就在楼上二十一层的培训机构补课,我不是坏人。我想打个电话给妈妈,让她帮我联系一下手机。”看到这个白净的孩子满脸笑容,保安不忍心拒绝他,就把手机借给他用。幸好乐乐联系妈妈很及时,妈妈也马上打通乐乐电话,捡到手机的人也把手机送还给了乐乐。

在这个事例中,乐乐之所以能求得陌生保安的帮助,是因为他的笑容很真诚。如今,很少有人愿意把手机借给陌生人用,因为陌生人在大街上借到手机之后逃之夭夭的比比皆是。如果不是以真诚感动保安,也赢得保安的信任,乐乐就无法及时求助于妈妈,也许要找回手机就很难了。

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渐渐地摆脱父母的照顾和束缚,更加深入社会生活,更加趋于独立。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学会用笑容来装点自己,让自己变得真诚和值得信赖,这样才可以消除与陌生人之间的隔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才可以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以笑容打动人心,得到他人的热心相助。哪怕是面对一个语言不通的人,笑容也可以传递友好、真诚的情谊。因而,青少年一定要会笑,也要始终与笑容相伴。

细心的人会发现,总有些青少年虽然已经长成半大小子,不管走到哪里,依然会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对于这样的青少年而言,笑容甚至是他们行走社会的资本,能够在无形中帮助他们打开他人的心扉,征服他人的心,也得到他人真诚友好的对待。当然,青少年要想始终充满笑容,就要培养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积极乐观,情绪良好。那些被称为“开心果”的孩子,人生如同开挂一般,总是好人有好运。当然,笑容除了能给他人带来好心情之外,也往往能给青少年自己带来愉悦的心情。作为青少年,人生正在扬帆起航之际,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始终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微笑着面对一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生命中的喜乐情绪,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