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气质课
57455600000004

第4章 精干——做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没有笨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

俗话说:“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中国古书《易经》也说:“穷则变,变则通。”的确,天无绝人之路,遇到问题时,只要肯找方法,上天总会给有心人一个解决问题、取得成功的机会。

人们都渴望成功,那么,成功有没有秘诀?其实,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秘诀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俗话说:“没有笨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只要你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找方法,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世间没有死胡同,就看你如何寻找方法,寻找出路。且看下文故事中的罗伯特是如何打破人们心中“愚”的瓶颈,从而找到自己成功的出路。

有一年,山丘市经济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商人们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元钱可以买到10条毛巾。

那时,罗伯特还是一家纺织厂的小技师。他马上用自己积蓄的钱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样做,都嘲笑他是个蠢材。

罗伯特对别人的嘲笑一笑置之,依旧收购抛售的货物,并租了很大的货仓来贮存。

他母亲劝他不要购入这些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因为他们历年积蓄下来的钱数量有限,而且是准备给罗伯特办婚事用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

罗伯特安慰她说:

“3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了。”

罗伯特的话似乎兑现不了。

过了10多天后,那些商人即使降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他们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

他母亲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便抱怨起罗伯特。对于母亲的抱怨,罗伯特一言不发。

终于,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山丘市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经济复苏。

这时,山丘市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商品紧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罗伯特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

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他母亲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一天飞涨。

他平静地说:

“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罗伯特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

后来,罗伯特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生意十分兴隆。

如今,罗伯特已是当地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了。

面对问题,成功者总是比别人多想一点,汤姆就是这样的人。

汤姆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水果大王,尤其是他的高原苹果色泽红润,味道甜美,供不应求。有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将要采摘的苹果砸开了许多伤口,这无疑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然而面对这样的问题,汤姆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地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不久,他便打出了这样的一则广告,并将之贴满了大街小巷。

广告上这样写道:“亲爱的顾客,你们注意到了吗?在我们的脸上有一道道伤疤,这是上天馈赠给我们高原苹果的吻痕——高原常有冰雹,只有高原苹果才有美丽的吻痕。味美香甜是我们独特的风味,那么请记住我们的正宗商标——伤疤!”

从苹果的角度出发,让苹果说话,这则妙不可言的广告再一次使汤姆的苹果供不应求。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问题,如果你只是沮丧地待在屋子里,便会有禁锢的感觉,自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如果将你的心锁打开,开动脑筋,勇敢地走出自己固定思维的枷锁,你将收获很多。

真正杰出的人,都富有积极的开拓和创新精神,他们绝不会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就找借口逃避。条件再难,他们也会创造解决的条件;希望再渺茫,他们也会找出许多办法去寻找希望。因为他们相信:没有笨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只要积极开动脑筋,寻找方法,总能找到解决之道,冲出困境。

三分苦干,七分巧干

很多人认为,只有苦干才能成功。但无数成功者的经验表明,一个人要走向成功不能只会苦干,更要学会巧干。因为现在是“巧干”升值的时代,比别人会巧干的人会少走弯路,更快地走向成功。

人们常说:一件事情需要三分的苦干加七分的巧干才能完美。意思是做事要注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巧妙灵活的方法解决难题,不要一味地蛮干。也就是说,“苦”的坚韧离不开“巧”的灵活。一个人做事,若只知下苦功夫,则易走入死道,若只知用巧,则难免缺乏“根基”,唯有三分苦加上七分巧才能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杰克就是深知此道理的人。

杰克是一家医药公司的推销员。一次他坐飞机回公司,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劫机。通过各界的努力,问题终于得以解决。就在要走出机舱的一瞬间,他突然想道:劫机这样的事件非常重大,应该有不少记者前来采访,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宣传一下自己公司的形象呢?

于是,他立即从箱子里找出一张大纸,在上面写了一行大字:“我是××公司的杰克,我和公司的××牌医药品安然无恙,非常感谢搭救我们的人!”

他打着这样的牌子一出机舱,立即就被电视台的镜头捕捉住了。他立刻成了这次劫机事件的明星,很多家新闻媒体都争相对他进行采访报道。

等他回到公司的时候,受到了公司隆重的欢迎。原来,他在机场别出心裁的举动,使得公司和产品的名字几乎在一瞬间家喻户晓了。公司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客户的订单更是一个接一个。董事长当场宣读了对他的任命书:主管营销和公关的副总经理。事后,公司还奖励了他一笔丰厚的奖金。

杰克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将“苦”与“巧”巧妙结合。正所谓“三分苦干,七分巧干”,“苦”指卖力,“巧”指灵活地寻找方法,只有这样,才最容易找到走向成功的捷径。大卫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大卫出生在一个穷困的山村,从小家里就很困难。17岁那年,他独自一人带着8个面包,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从小山村到离家100千米外的城里去谋生。

城里的工作本来就不好找,加上他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学历这么低,要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是难上加难。

他好不容易在建筑工地上找到了一份打杂的活。一天的工钱是两元钱,这只够他吃饭,但他还是想尽办法每天省下一元钱接济家人。

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他还是不断地鼓励自己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为此,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两个月后,他被提升为材料员,每天的工资加了一美元。

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他初步站稳了脚跟。之后,他就开始重视方法。他认为:要在新单位站稳脚跟,更多地得到大家的认可,就不能只靠苦干,更要靠巧干。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冥思苦想之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点子。工地的生活十分枯燥,他想,能不能让大家的业余生活过得丰富一点呢?想到这里,他拿出自己省下来的一点钱,买了几本名著,认真阅读后,就给大家讲故事。这一来,晚饭后的时间,总是大家最开心的时间。每天,工地上都洋溢着工友们欢乐的笑声。

一天,老板来工地检查工作,发现他有非常好的口才,于是决定将他提升为公关业务员。

一个小点子付诸实践后就能有这样的效果,他极受鼓舞。于是,他便主动找方法,并运用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对工地上的所有问题,他都抱着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去处理。夜班工友有随地小便的习惯,怎么说都没有用,他便想尽各种方法让大家文明上厕;一个工友性格暴躁,喝酒后要与承包方拼命,他想办法平息矛盾,做到使各方都满意……

别看这些都是小事,但领导都看在眼里。慢慢地,他成了领导的左膀右臂。

由于他经常主动找方法,终于等来了一个创业的良机。有一天,工地领导告诉他,公司本来承包了一个工程,但由于各种原因,难度太大,决定放弃。

作为一个凡事都爱“三分苦干,七分巧干”的人,他力劝领导别放弃。领导看着他充满热情,突然说了一句话:“这个项目我没有把握做好。如果你看得准,由你牵头来做,我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可以自行创业的绝好机会吗?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项目,然后信心百倍地干了起来。

但遇到的困难是出乎意料的,仅仅是报批程序中需要盖的公章就有15个,但他还是想尽办法,一个个都盖下来了。终于项目如期完成了,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久,他便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并且事业做得越来越大。

一个人,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绩效,其关键之道,不在于苦干,而在于巧干。因为,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时候,只靠勤奋和认真是难以解决的,那个时候,就迫切地需要灵活的头脑和巧妙的方法,唯有此,才能更快更好地寻找到解决之道。

所谓没有办法就是没有想出新方法

是真的没办法吗?还是我们根本没有好好动脑筋想新方法?事实上,只要我们用一种大的视野、一种综观全局的胸怀来看待问题,用一种灵动多变的思考方式、一种随机应变的智慧去分析判断问题,就不会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实在是没办法!”

“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样的话,你是否熟悉?你的身边是否经常有这样的声音?

当你向别人提出某种要求时,得到这样的回答,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失望?

当你的上级给你下达某个任务,或者你的同事、顾客向你提出某个要求时,你是否也会这样回答?

当你这样回答时,你是否能够体会到别人对你的失望?一句“没办法”,我们似乎为自己找到了可以不做的理由。是真的没办法吗?只有暂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的困难,而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一句“没办法”,浇灭了很多创造的火花,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是真的没办法吗?还是我们根本没有好好动脑筋想办法?发动机只有发动起来才会产生动力,同样,想办法才会有办法!下面的故事就给我们以新的启迪。

一家位于纽约市内商业闹市区、开业近两年的美容店,吸引了附近一大批稳定的客户,每天店内生意不断,美容师难得休息,加上店老板经营有方,每月收入颇丰,利润可观。但由于经营场所限制,始终无法扩大经营,该店老板很想增开一家分店,可此店开业不长,资金有限,还不够另开一间分店。

店老板苦思冥想,如何筹集到开分店的启动资金呢?他突然想到,平时不是有不少熟客都要求美容店打折优惠吗?自己都是很爽快地打了9折优惠。他灵机一动,推出10次卡和20次卡:一次性预收客户10次美容的钱,对客户给予8折优惠;一次性预收客户20次的钱,给予7折优惠。对于客户来讲,如果不购美容卡,一次美容要40元,如果购买10次卡(一次性支付320元,即10次×40元/次×0.8=320元),平均每次只要32元,10次美容可以省下80元;如果购买20次卡(一次性支付560元,即20次×40元/次×0.7=560元),平均每次美容只要28元,20次美容可以省下240元。

通过这种优惠让利活动,吸引了许多新、老客户购买美容卡,结果大获成功,两个月内,该店共收到美容预付款达7万元,解决了开办分店的资金问题,同时也拥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源。

就是用这种办法,店老板先后开办了5家美容分店。

有一位智者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一种人是看见了问题,然后界定和描述这个问题,并且抱怨这个问题,结果自己也成为这个问题的一部分。

另一种人是观察问题,并立刻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品位得到了提升。

你愿意成为问题的一部分,还是成为解决问题的人,这个选择决定了你是一个推动公司发展的关键员工,还是一个拖公司后腿的问题员工。

在一次企业管理培训课上,一位蛋糕店的老板约翰先生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他的创业经验。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很幸运,有一位善于找方法解决问题的员工。那次如果没有她,我的店很可能早就关门了。”

原来,约翰开了一家蛋糕店。这个行业,竞争本来就十分激烈,加上约翰当初在选择店址上有些小小的失误,开在了一个比较偏僻的胡同里,因此,自从蛋糕店开张后,生意一直不好,不到半年,就支撑不下去了。面对收支严重失衡的状况,约翰无奈地想结束生意。这时,店里负责卖糕点的一个女员工给他提了一个建议。

这个员工在卖蛋糕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个女客人,想给男朋友买一个生日蛋糕。当这个员工问她想在蛋糕上写些什么字的时候,女客人嗫嚅了半天才不好意思地说:“我想写上:‘亲爱的,我爱你’。”

员工一下子明白了女客人的心思,原来她想写一些很亲热的话,又不好意思让旁人知道。有这种想法的客人肯定不止一人,现在,各个蛋糕店的祝福词都是千篇一律的“生日快乐”“幸福平安”之类,为何不尝试用点特别的祝福语?

于是,这个员工送走女客人后,就向约翰建议:“我们店里糕点师用来在蛋糕上写字的专用工具,可不可以多进一些呢?只要顾客来买蛋糕,就赠送一支,这样客人就可以自己在蛋糕上写一些祝福语,即使是隐私的话也不怕被人看到了。”

一开始,约翰并没有将这个创意太当回事,只是抱着尝试的心理同意了,并做了一些简单的宣传。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中,顾客比平时增加了两倍,每个客人都是冲着那支可以在蛋糕上写字的笔来的。

约翰说:“从那以后,我的生意简直可以用奇迹来形容。我本来都做好关门的心理准备了,没想到我的店员帮了我大忙。现在,她成了我的左膀右臂,好主意层出不穷,我都觉得我离不开她了。”

西方流传着一句十分有名的谚语,叫作:“Use your head(请动动脑筋)。”许多成功者一生都在遵循着这句话,解决了很多被认为是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而且,最终的强者也将是善于寻找新方法的那部分人。

事实上,成大事者和平庸之流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能否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一个人只有敢于迎接挑战,并在困境中突围而出,才能奏出激昂雄浑的生命乐章。因此,我们说,成功的人并非没有遭遇过困难,只不过他们善于寻找方法,不被困难所征服罢了。我们只有主动寻求方法去解决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和困难,才能实现成功。

对问题束手无策的6种人

面对困难,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突显出来。他可能并不缺少工作的热情,也绝对的敬业,但工作成效却不尽如人意,面对问题也往往束手无策。

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人在面对问题时,不去积极地开动脑筋,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而是一味抱怨,或找出种种自以为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推脱,所以很难成就什么大事。在此,我们将这些人具体分为以下6类,以示警醒。

第一种人:爱找借口的人

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抱怨自己缺乏机会,并努力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为什么他们总是如此煞费苦心地找寻借口,却无法将工作做好呢?如果每个人都善于寻找借口,那么努力尝试用找借口的创造力来找出解决困难的办法,也许情形会大大地不同。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自己就会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不能够把事情完成。事实上,把事情“太困难、太无头绪、太麻烦、太花费时间”等种种理由合理化,确实要比相信“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勤奋,就能做成任何事”的信念要容易得多。但如果我们经常为自己找借口,我们就做不成任何事,这对我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也是极为不利的。

如果你常常发现,自己会为没做或没完成的某些事而制造借口,或想出成百上千个理由为事情未能照计划实施而辩解,那么,你自己不妨还是多做自我批评,多多地自我反省吧!

第二种人:凡事拖延的人

拖延是解决问题的最大敌人,它不仅会影响工作的执行,更会带来个人精力的极大浪费。

拖延并不能使问题消失,也不能使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起来,而只会使问题深化,给工作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没解决的问题会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解决起来也越来越难。而且,没有任何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拖延的后果可想而知。

社会学家库尔特·卢因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作“力场分析法”。在这里面,他描述了两种力量:阻力和动力。他说,有些人一生都踩着刹车前进,比如被拖延、害怕和消极的想法捆住手脚;有的人则是一路踩着油门呼啸前进,比如始终保持积极、合理和自信的心态。这一分析同样适用于工作。如果你希望在职场中生存和发展,你得把脚从刹车踏板——拖延——上挪开。

第三种人:投机取巧的人

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分别是勤奋的圣殿和荣誉的圣殿,在安排座位时,他们有一个顺序:必须经过前者,才能到达后者。荣誉的必经之路是勤奋,试图投机取巧,想绕过勤奋就获得荣誉的人,总是被荣誉拒之门外。

许多生活中的实例证明,不管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如果总想投机取巧,表面上看,也许会节省一些时间或精力,但最终往往会导致更大的浪费。而且,投机取巧会使我们的能力日渐消退。只有努力寻找方法,将工作做到完美,我们才会收获得更多。

第四种人:浅尝辄止的人

在自然界,每一个物种都在发展和加强自己的新特征,以求适应环境,获得生存空间。生命的演化如此,生活和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社会对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出了更高、更广、更深的要求,泛泛地了解一些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企图掌握好几十种职业技能,还不如精通其中一两种。什么事情都知道些皮毛,还不如在某一方面懂得更多,理解得更透彻。因为这样,我们就能将精力集中在一个方向上,从而使得前进路上的方法总比问题多,就足以使自己获得巨大的成功。

有一位发明家,他尝试着发明一种新型的榨汁机,但是经受多次挫折后,他丧失了耐心,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他放弃了努力。他将长时间积累的职业经验和资源都舍弃了,自然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许多“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人,恰恰因为缺乏最后跨入成功门槛的勇气而功败垂成,这是他们为浅尝辄止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第五种人:消极怠慢的人

吉尔毕业后在一家服装公司从事销售工作,虽然这与他当初的理想和目标相距甚远,但他没有消极悲观,他满怀热情并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中。他把热情与活力带到了公司,传递给了客户,使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都能感受他的活力。正因为如此,尽管他才工作了一年,就被破格提升为销售部主管。

而同样很年轻的凯特,也在短期内被提升为公司的管理层。有人问到他成功的秘诀时,他答道:“在试用期内,我发现每天下班后其他人都走了,而老板却常常工作到深夜。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一些业务上的东西,就留在办公室里,同时给老板提供一些帮助。尽管没人这么要求我,而且我的行为还受到一些同事的议论,但我相信我是对的,并坚持了下来。长时间下来,我和老板配合得很好,他也渐渐习惯要我负责一些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凯特并未因积极主动的工作而获取任何酬劳,可他学到了很多知识并获得了老板的赏识与信任,赢得了升职的机会。

大多数人并不像吉尔和凯特,他们常常以一种怠惰而被动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在遇到问题时也不急于寻求解决之道。其实他们不是没有自己的理想,但很容易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他们缺少一种精神支柱,缺少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一个人在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不仅会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影响,而且对他品格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不管你的工作和地位是如何的平凡,倘若你能够全心全意投入你的工作,就像艺术家投身于他的作品,那么所有的疲劳与懈怠都会消失。其实,我们在各行各业都有施展才华和升职的机会,关键要看你是不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你的工作,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六种人:畏惧问题的人

获得成功,谈何容易?这需要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各种问题。

可不是吗?好比赤手空拳去建立自己的王国,你要招揽人才,建立军队,开辟领地,确立制度,发展经济,治理国民,每一项工作都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你去克服解决。

不管你的王国是建立在哪种行业上,情形都是一样,当然,王国的规模愈大,问题就愈多、愈复杂。

在关键的地方无法解决问题,便会招致失败。即使这个问题解决了,又会有新问题出现。总之,在你面前,经常潜伏着失败的阴影。

胆怯的人,一想到要面对重重困难,想到失败的可怕,便会停下脚步,不敢往前走。结果,未起步的,永远停在原地;已起步的,就半途而废。

巴顿将军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问题挑战,对问题束手无策,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只有勇于向问题挑战,才能获得成功。

方法就在你自己身上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问题本身,更在于我们有没有解开自己的心结,在于我们有没有用心去“想”。

不怕问题困难,就怕不想。就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问题都会有解决的办法,而这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罗尔夫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文案。一次,一个著名的洗衣粉制造商委托罗尔夫所在的公司做广告宣传,负责这个广告创意的几位文案创意人员拿出的东西都不能令制造商满意。没办法,经理让罗尔夫把手中的事务先搁置几天,专心完成这个创意文案。

连着几天,罗尔夫在办公室里抚弄着一整袋的洗衣粉在想:“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已经非常畅销了,以前的许多广告词也非常富有创意。那么,我该怎么下手才能重新找到一个切入点,做出既与众不同、又令人满意的广告创意呢?”

有一天,他在苦思之余,把手中的洗衣粉袋放在办公桌上,又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突然间灵光闪现,他想把这袋洗衣粉打开看一看。于是他找了一张报纸铺在桌面上,然后,撕开洗衣粉袋,倒出了一些洗衣粉,一边用手揉搓着这些粉末,一边轻轻嗅着它的味道,寻找感觉。

突然,在射进办公室的阳光下,他发现了洗衣粉的粉末间遍布着一些特别微小的蓝色晶体。审视了一番后,证实的确不是自己看花了眼,他便立刻起身,亲自跑到制造商那儿问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他被告知这些蓝色小晶体是一些“活力去污因子”,因为有了它们,这一次新推出的洗衣粉才具有了超强洁白的效果。

了解了这个情况后,罗尔夫回去便从这一点下手,绞尽脑汁,寻找到最好的广告创意,因此推出了非常成功的广告。

罗尔夫的例子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本身,更在于我们没有解开自己的心结,在于我们没有用心去“想”。在美国也有这样的故事。

在美国,有一位年轻的铁路邮差叫佛尔,他曾经和其他邮差一样,用传统的方法分发信件,结果使许多信件被耽误几天或几周之久。

佛尔不满意这种现状,并想尽办法要改变它。很快,他发明了一种把信件集合寄递的办法,极大地提高了信件的投递速度。

鉴于他对邮电局的贡献,领导很快提升了他的职位。

是的,当谁都认为工作只需要按部就班做下去的时候,偏偏总有一些优秀的人,会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将效率大大提高,将问题解决得更完美!正因为他们有这种“找方法”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了认可!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起一支蜡烛。”这句话是克里斯托弗斯的座右铭,它也应当成为指导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条准则。诅咒和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黑暗和恐惧仍然存在,而且还会因为人们的逃避和夸大而增加解决的难度。

然而,如果我们果断地采取行动,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哪怕我们只做了一点点努力,也会使我们朝着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方向迈进一步。同时,我们还可能在积极努力的过程中寻找到不同的、更便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有的人看见了问题,只知道抱怨,结果自己也成为这个问题的一部分。而有的人看见了问题便想方设法寻找解决之道,结果让自己成为问题的主宰。你是勇于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自己成为问题的主宰,还是向问题妥协,让自己成为问题的一部分,其决定权完全在你手中。

找对方法,问题迎刃而解

同样的工作,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可见,工作中方法比什么都重要。很多人工作很努力,业绩却并不太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贝格和露丝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在同一办公室里做着相同的工作。这天,她们面临着同样的事情:

1.给分公司打电话,并答复他们的询问。

2.做出下季度的部门工作计划,第二天上午交给上司。

3.约见一个重要的客户。

4.11:30去机场接许多年没见面的高中同学,并送她到酒店里。

5.要去一趟医院,诊治花粉过敏症。

6.去银行办理相关的手续。

7.下班后和先生约会,因为今天是个纪念日。

先看贝格是怎么做的:

因为前一天晚上睡晚了,所以贝格早晨起床有些迟,她匆忙打车到公司,还是迟到了5分钟。一进办公室的门,就听到电话响,是上司,提醒她明天一上班就要交计划书。

她打开电脑,上网到自己的信箱里,开始一一回复客户和公司的邮件,不停地打电话答复分公司的问询。最后一个电话结束,已经11点了。向上司告假一小会儿,匆忙赶到机场,还好刚过10分钟,打同学的手机看看,原来是飞机晚点。12点见到同学,送到酒店,一起吃饭。这顿饭有点心不在焉,因为14:30要和客户见面,所以一边吃饭一边打电话和客户约定地点。14点跟同学告别,赶到约定地点。因为花粉过敏,和客户约见的时候一个劲儿打喷嚏,连说sorry,非常狼狈。回到公司,刚刚坐定,想写工作计划,银行打电话来催了。赶到银行,银行突然需加一份文件,气得她跟银行工作人员理论了半天,又返回公司。这时差一个小时就下班了,她觉得太累了,不想再写那份计划书了,先给同学打了一个电话,聊聊天感觉好了许多。放下电话,看到满桌堆着的文件,忽然觉得特烦,决定整理已拖了几个星期的文件。整理完文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18:00跟老公约会,一起吃晚饭庆祝纪念日,有点累,不断打哈欠。回到家,老公休息了,她却不得不泡了一杯浓浓的咖啡,坐在电脑前,继续完成工作计划。

看了贝格忙乱的一天,我们再来看看露丝是怎么做的:

露丝在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就把第二天要做的重要的事情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准时上班后,开始打电话。先给各分公司打电话,请他们将相关材料通过电子邮件传送过来,并且告知上午不再接受他们的其他询问,下午她会给予答复。然后给客户打电话约时间、地点,将客户约见地点安排在同学预订酒店的楼下咖啡店里。再给机场打电话,确定班机到达时间。最后给银行打电话,确定相关手续及要准备的材料。打完电话后,抓紧写工作计划,因为前一周已经零星写得差不多了,所以很快完成,并传给上司。中间除了几个要接的电话,其他工作全部暂停。11点离开公司时顺便拿上了到银行的所有资料。因为知道飞机晚点半小时,所以先去医院看花粉过敏症。从医院出来,直接到机场接同学,在酒店吃了一个快乐的怀旧午餐,然后到旁边的咖啡店和客户谈事情。去银行办完手续后,回到公司,将上午各分公司的事务集中处理完结。17:30,接到老公打来的电话,到洗手间把自己重新打扮一番,漂漂亮亮地跟老公约会,过了一个有情调的纪念日。

同样的工作,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方法就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方法不对,结果就只能是费力不讨好。因此,找对方法是高效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是任何组织能够成为行业领先者并获得持续增长的核心原则,也是任何个人要取得突出业绩与卓越成就的关键因素。

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避开问题的最佳途径,便是运用方法将它解决掉。”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之所以会说问题很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尽最大努力找对方法。其实,当你真正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就会知道所谓的“难”,其实只是你自己的“心灵桎梏”。只要不断努力,找对方法,你会发现问题已经在弹指间被巧妙化解。

问题在发展,方法要更新

方法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对于同样的问题,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我们采用的解决方法也越来越科学。今天是最佳的方法,并不代表永远是最佳的方法,我们必须树立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永远追求更好的方法。

时代在前进,人们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许多过去我们无法给出答案或是给出了错误答案的一系列问题,在今天都已不再是难题。既然问题在不断变化,人们掌握的东西也在不断发展,那方法也必定是在不断更新的。

1928年的暑假,天气格外闷热,英国伦敦赖特研究中心的弗莱明医生心情异常烦躁,他胡乱放下手中的实验,准备去郊外避暑。实验台上的器皿杂乱无章地放着,这在一向细心的弗莱明2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9月初,天气渐凉。弗莱明回到了实验室。一进门,他习惯性地来到工作台前,看看那些盛有培养液的培养皿。望着已经发霉长毛的培养皿,他后悔在度假前没把它们收拾好,但是一只长了一团团青绿色霉花的培养皿却引起了弗莱明的注意,他觉得这只被污染了的培养皿有些不同寻常。

他走到窗前,对着亮光,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霉花的周围出现了一圈空白,原先生长旺盛的葡萄球菌不见了。会不会是这些葡萄球菌被某种霉菌杀死了呢?弗莱明抑制住内心的惊喜,急忙把这只培养皿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霉花周围的葡萄球菌果然全部死掉了!

于是,弗莱明特地将这些青绿色的霉菌培养了许多,然后把过滤过的培养液滴到葡萄球菌中去。奇迹出现了:几小时内,葡萄球菌全部死亡!他又把培养液稀释10倍、100倍……直至800倍,逐一滴到葡萄球菌中,观察它们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它们均能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

进一步的动物实验表明,这种霉菌对细菌有相当大的毒性,而对白细胞却没有丝毫影响,就是说它对动物是无害的。

一天,弗莱明的妻子因手被玻璃划伤而开始化脓,肿痛得很厉害——这无疑是感染了细菌。弗莱明看着妻子红肿的手背,取来一根玻璃棒,蘸了些实验用的霉菌培养液。第二天,妻子兴奋地跑来告诉弗莱明:“亲爱的,您的药真灵!瞧,我的手背好了。您用的是什么灵丹妙药啊?”望着妻子消尽了红肿的手背,弗莱明高兴地说:“我给它命名为盘尼西林(青霉素)!”

现实中,每天都会产生出许多新问题,也会发现许多新方法。在青霉素发明之前,人们遇到细菌感染问题采用的是另一类方法,而在青霉素被发现之后,细菌感染的问题有了新的也是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在电视剧里看到古代常用一种“滴血认亲”的方式来判断两者的亲属关系。我们姑且不论这个方法是否科学,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要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不再采用古老的方法,而改用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DNA对比。它们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却是用了不同的方法。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限制,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能运用当今的科技。同样,因为新技术的诞生,旧的方法也被新技术所取代。

亨利·福特说:“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他在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一个孩子不可能在学生时期把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学到手。时代的发展向我们重申了必须“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吸取新知识、新观念,做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我们的思维。

拒绝说“办不到”

冲破人生难关的人一定是一个拒绝说“办不到”的人,在面对别人都不愿正视的问题或者困难时,他们勇于说“行”。他们会竭尽全力、想尽一切方法将问题解决,等待他们的也将是艰辛后的成果、付出后的收获。

实际生活中,许多人的困境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你勤奋、肯干、刻苦,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如果你以“办不到”来搪塞,不知进取,不肯付出半点辛劳,遇点困难就退缩,那么你就永远也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

失败者的借口通常是“我能力有限,我办不到”。他们将失败的理由归结为不被人垂青,好职位总是被他人捷足先登。那些意志坚强的人则绝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等待机会,也不向亲友们哀求,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创造机会。他们深知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他们拒绝说“办不到”。文杰就是这样一个人。

梅琳在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任设计师,常常要跑工地,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客户修改工程细节,异常辛苦,但她仍主动地做,毫无怨言。

虽然她是设计部唯一的女性,但她从不因此逃避强体力的工作。该爬楼梯就爬楼梯,该到野外就勇往直前,该去地下车库也是二话不说。她从不感到委屈,反而挺自豪,她经常说:“我的字典里没有‘办不到’这三个字。”

有一次,老板安排她为一名客户做一个可行性的设计方案,时间只有3天,这是一件很难做好的事情。接到任务后,梅琳看完现场,就开始工作了。3天时间里,她都在一种异常兴奋的状态下度过。她食不知味,寝不安枕,满脑子都想着如何把这个方案弄好。她到处查资料,虚心向别人请教。

3天后,她虽然眼睛布满了血丝,但还是准时把设计方案交给了老板,得到了老板的肯定。

后来,老板告诉她:“我知道给你的时间很紧,但我们必须尽快把设计方案做出来。如果当初你不主动去完成这个工作,我可能会把你辞掉。你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最欣赏你这种工作认真、积极的人。”

因做事积极主动、工作认真,现在梅琳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老板不但提升了她,还将她的薪水翻了3倍。把“办不到”这三个字常常挂在嘴边,其实是在处处为自己寻找借口。事实上,世上之事,不怕办不到,只怕拿借口来取代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你勤奋、肯干,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而非一味地给自己找借口、推脱责任,你就会品尝到成果所带来的喜悦感。

很多人遇到困难不知道去努力解决,而只是想到找借口推卸责任,这样的人很难成为优秀的人。许多成功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奋。在这个世界上,勤奋的人面对问题善于主动找方法,勤奋的人拒绝借口说“办不到”,勤奋的人最易走向成功。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不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建造他们梦想中的大桥。然而在大桥开工仅几个月后,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但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捷。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想出一种和别人进行交流的方式。他唯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建成。

“办不到”是许多人最容易寻找的借口,它体现出了一个人所具有的自卑感和怯懦性,这种缺乏自信的人能否做出出色的事情呢?答案恐怕只有一个:“只要有这个借口存在,他永远不可能出色。”只要一个人拒绝说“办不到”,他就会显出与别人不同的工作精神和态度,从而成就出色的事业。

寻找借口、推诿责任的话语往往会强化宿命论。说者一遍遍被自己洗脑,变得更加自怨自艾,怪罪别人的不是,抱怨环境的恶劣。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恐怕你也给自己寻找过各种各样的借口,所谓“办不到”正在其列。这是必须加以改正的,因为你同样也看到了以此为借口、最后无所作为的许多个案。对一个员工来说,只要他拒绝说“办不到”,就会显出与大家不一样的工作精神和态度,就会变得充满自信,用挑战的精神对待自己,从而变得日益优秀。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问题找借口

制造托词来解释失败,这已是世界性的问题。这种习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这是成功的致命伤!制造借口是人类本能的习惯,这种习惯是难以打破的。柏拉图说过:“征服自己是最大的胜利,被自己所征服是最大的耻辱和邪恶。”

弗朗兹在担任一家知名缝纫机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期间,曾面临一种极为尴尬的情况:该公司的财务发生了困难。这件事被负责推销的销售人员知道了,并因此失去了工作的热忱,销售量开始下跌。到后来,情况更为严重,销售部门不得不召集全体销售员开一次大会。全国各地的销售员皆被召去参加这次会议,弗朗兹主持了这次会议。

首先,他请手下最佳的几位销售员站起来,要他们说明销售量为何会下跌。这些被叫到名字的销售员一一站起来以后,每个人都有一段令人震惊的悲惨故事要向大家倾诉:商业不景气、资金缺少、物价上涨等。

当第5个销售员开始列举使他无法完成销售配额的种种困难时,弗朗兹突然跳到一张桌子上,高举双手,要求大家肃静。然后,他说道:“停止,我命令大会暂停10分钟,让我把我的皮鞋擦亮。”

然后,他命令坐在附近的一名小工友把他的擦鞋工具箱拿来,并要求这名工友把他的皮鞋擦亮,而他就站在桌子上不动。

在场的销售员都惊呆了,他们有些人以为弗朗兹发疯了,人们开始窃窃私语。这时,只见那位黑人小工友先擦亮他的第一只鞋子,然后又擦另一只鞋子,他不慌不忙地擦着,表现出第一流的擦鞋技巧。

皮鞋擦亮之后,弗朗兹给了小工友1元钱,然后发表他的演说。

他说:“我希望你们每个人,好好看看这个小工友。他拥有在我们整个工厂及办公室内擦鞋的特权。他的前任的年纪比他大得多,尽管公司每周补贴他200元的薪水,而且工厂里有数千名员工,但他仍然无法从这个公司赚取足以维持他生活的费用。”

“可是这位小工友不仅不需要公司补贴薪水,还可以赚到相当不错的收入,每周还可以存下一点钱来。他和他的前任的工作环境完全相同,也在同一家工厂内,工作的对象也完全相同。”

“现在我问你们一个问题,那个前任拉不到更多的生意,是谁的错?是他的错,还是顾客的?”

那些推销员不约而同地大声说:

“当然了,是那个前任的错。”

“正是如此。”弗朗兹回答说,“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你们现在推销缝纫机和一年前的情况完全相同:同样的地区、同样的对象以及同样的商业条件。但是,你们的销售成绩却比不上一年前。这是谁的错?是你们的错,还是顾客的错?”

同样又传来如雷般的回答:

“当然,是我们的错。”

“我很高兴,你们能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弗朗兹继续说,“我现在要告诉你们。你们的错误在于,你们听到了有关本公司财务发生困难的谣言,这影响了你们的工作热情,因此,你们不像以前那般努力了。只要你们回到自己的销售地区,并保证在以后30天内,每人卖出5台缝纫机,那么,本公司就不会再发生什么财务危机了。你们愿意这样做吗?”

大家都说“愿意”,后来果然也办到了。那些他们曾强调的种种借口,如商业不景气、资金缺少、物价上涨等,仿佛根本不存在似的,统统消失了。

卓越的人必定是重视找方法的人。在他们的世界里不存在借口这个字眼,他们相信凡事必有方法去解决,而且能够解决得最完美。事实也一再证明,看似极其困难的事情,只要用心寻找方法,必定会成功。真正杰出的人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问题找借口,因为他们懂得:寻找借口,只会使问题变得更棘手、更难以解决。

生活中,我们要尽量让自己专注在寻找方法的过程中,以待时机成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样,你在公司工作,也应当选择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事情,运用方法,把它们做深做透,而不是为自己留下诸多的借口,这样你才能从纷繁复杂的问题漩涡中脱身,大踏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