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是矗立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唐代文学的最高标志,开创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新纪元。唐诗作者众多,最负盛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是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是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其形式也多样,古体诗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又各分五言和七言。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近体诗则要求比较严。今人读唐诗,可以感受到其音节的和谐、文字的精练、意境的优美,并为之陶醉不已。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名“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宋代最著名的词人有苏东坡、柳永、辛弃疾、李清照等人,其中苏、辛为“豪放派”的代表,其风格雄浑恢弘,视野广阔;柳和李则为“婉约派”的代表,其风格典雅清婉、曲尽情态。
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为两段,称双调;有的分成三段或四段,称三迭或四迭。词又有词牌,如《六州歌头》、《西江月》、《念奴娇》等,有的是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有的是取诗词中的几个字,有的是根据某一历史典故,还有的则是名家自制。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形成的另一种文学形式,首先兴盛于北方地区,所以又有“北曲”之称。与诗词相比,其形式更灵活,更能表情达意,但相形之下,其流传绝不及唐诗和宋词广泛,故人们对其相对陌生。
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为元杂剧,一为元散曲。杂剧是一种把歌曲、说白和舞蹈结合起来的形式。散曲是诗歌,包括套数和小令,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则只含一支曲子。关汉卿的《窦娥冤》代表了元杂剧艺术的发展巅峰,马致远则写了《天净沙·秋思》等脍炙人口的散曲。
总之,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丰碑,是热爱中国文学之人的必读之物。本书把清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上疆邨民编选的《宋词三百首》和今人任中敏先生选编的《元曲三百首》辑录到一起,旨在给现代读者提供一道古典文学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