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洞悉人性:读这本就够了(套装共4册)
57495700000002

第2章 一个肉体能装下几个“灵魂”——多重人格障碍

轮流值班的“灵魂”

心里住着一个小孩

一个垂死的老人

一个情敌

一名伤患

叛徒

胖子和哑巴

淫秽的诗人

奸商

还有许多失业的游民

——陈绮贞《朋友》

这首曾触动了无数人的歌,影射出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内心世界。如果你也会被歌词代入并感动,那么就要小心自己是否已经存在这方面的心理问题了。

多重人格障碍患者:我到底是谁

电影《三面夏娃》中,少妇伊芙忍受着来自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她头痛失忆,丈夫抱怨她购买了奢侈时尚的衣服,指责她在亚特兰大夜总会放浪形骸。在亲眼目睹她用绳索狠狠地勒在女儿脖颈上之后,丈夫甚至对她施以暴力行为。令伊芙痛苦的是,她对这些“离奇”的事情毫无印象,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来……

终于,不堪忍受的丈夫将伊芙送到了心理医生卢瑟的诊所。在持续的治疗过程中,卢瑟发现了一件惊人的事情——这并非普通的家庭矛盾,伊芙也不是普通的病人,一般情况下,伊芙是个贤妻良母,对丈夫百依百顺,唯唯诺诺;当夜晚降临后,伊芙会变成一个放浪形骸的荡妇,举止轻佻,眼波魅惑,与形形色色的男人周旋暧昧,她称呼自己为黑伊芙。这两个灵魂各自有着完整的身份,彼此的行为、声音与体态各不相同。

更加离奇的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伊芙的体内又滋生了一个全新的灵魂——珍,她知书达理,理智独立,与伊芙和黑伊芙完全不同。这三个灵魂在伊芙的身体里,轮流出现,各不打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影片开头便交代得清晰明了。这部根据Corbett H. Thigpen和Hervey M. Cleckley医生的临床记录而改编的电影,用一段旁白交代了日期、当事人和事件的发展,真实得好像一部生动的纪录片,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多重人格障碍认知课程,这是一种以存在两种或多种身份、人格的状态,并且不能回忆个人重要经历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凭借这部电影,伊芙的原型Chris Costner Sizemore成为21世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形象代言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是这类患者共同的困扰。

韩国电影《蔷薇红莲》也讲述了一个关于多重人格障碍的故事。在电影中,姐姐蔷薇患有多重人格障碍,起因是妹妹红莲在被母亲上吊自杀的衣橱压住并发出求助信号时,她没有听到,从而间接导致了妹妹窒息而死。这件事情以后,姐姐蔷薇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从而患上了多重人格障碍。

在姐姐的潜意识中,她把罪过全都推到了继母的身上,并且幻想自己的妹妹还活着。她通过三重身份在身体内的角色转换,来减少自己没有听到妹妹求救信号而产生的罪恶感。

影片开场的时候并没有交代过姐姐患有人格分裂症,而是在影片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抽丝剥茧地去打破蔷薇构建出来的自我幻觉,最终通过揭示这种疾病的存在,来解释整个故事的谜底。

蔷薇自己构建的世界,其实就是一个被分裂的“三重门”:她自己、她死去的妹妹红莲,还有她的继母。

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地方在于,整部影片通过红莲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看待和理解周围的人、事的角度是怎样的,以及这种患者是怎样把自己的主观意志与客观环境相契合的。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类患者她们还习惯于把过去与现在两个对立的层面统一于同一个时间层,通过不同人格之间的转换,来摆脱深藏于自己内心的罪恶感和不安。

分离性身份障碍:瞬间完成灵魂转换

随着人类不断深入地研究多重人格障碍,它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在《美国精神卫生诊断标准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IV-TR)中,它被称为Dissociative I dentity Disorder,简称DID,中文译为分离性身份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通常会在一瞬间完成灵魂的转换,从而发生体态、表情、面部皱纹等明显变化,每个身份都遵循不同的规律生活。部分患者可随灵魂转换,令残疾症状不治而愈。

根据临床观察,发生灵魂转换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出汗模式都有明显不同。令人惊异的是,电影《三面夏娃》中,伊芙体内的灵魂数量远远低于患者平均可转换身份。研究认为,患者的转换身份平均数量接近15个。

电影《搏击俱乐部》讲述了一个关于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故事。影片中一名叫作杰克的普通男人,他患有严重的失眠症。有一天,他恰巧遇到了一位卖肥皂的商人,名叫泰勒。

泰勒与杰克不同,他是一个充满了叛逆和残酷的痞子英雄。他们相遇后,一起创建了“搏击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是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进行搏击的地方。这个俱乐部的宗旨并不在于搏击,而在于发泄各自的情绪。

泰勒是一个十分有个人魅力和行动力量的人,他以自己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跟随他。泰勒让俱乐部的成员们到处去搞破坏,如砸汽车、纵火以及在顾客的食物中小便等。终于,杰克对泰勒乖戾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下决心要疏远泰勒。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杰克感到很惊讶,因为自从他下定这个决心后,他所到之处,都会被人们认为是泰勒。

最终,他惊恐地发现,原来自己就是“泰勒”,泰勒不过是杰克人格中的另一面。在电影中,杰克与泰勒经常发生角色互换,但是泰勒本身并不知情,他还是沉浸在与杰克相处的一些故事里,丝毫没有感觉到有任何的异样。

通常情况下,判断一个人是否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可根据以下五个标准。

第一,患者要符合癔症的诊断标准。以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为主,丧失自我同一感,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在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女性的子宫会在腹腔里四处游走,游走到某个器官或部位会产生某种作用,从而引发癔症。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癔症被定义为只有女性才会罹患的疾病。现在,癔症被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与癔症性躯体障碍两类,分离性身份障碍属于前者。

第二,周围意识狭窄。意识狭窄可理解为患者的知识面、道德水平、思维领域和范畴、层面、视角和方式方法等不够灵活广泛。在激情状态下,患者意识的广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意识的焦点会集中在某一处而对其他情况视而不见。

第三,上述症状必须是己所不欲,发生在宗教或文化背景认可情境中的类似状态之外或系其延伸。

第四,患者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出现持久明显的异常,无法正常工作学习,且行为难以被人理解,有自杀或攻击他人的行为。因自知力欠缺,患者通常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常的,并因此拒绝治疗。

神经病指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疾病,患者病变部分有解剖学上的病理特征,常表现为头痛、头晕、睡眠不正常、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抽风、昏迷、大小便失禁、肌肉萎缩等。

神经症泛指轻度心理障碍。患者没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坏,能感受到身体及心理上的不适,大多会寻求治疗。

第五,排除分离正是由相关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引起的。虽然有了明确的诊断标准,近年来报告分离性身份障碍病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至今没有一份能够令人信服的权威DID患病率数据。

根据研究者在1984年的估算结果,普通人群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病率为0.01%,精神病院的病人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病率为3%。其中绝大部分为女性患者,约占比90%,与古希腊时期人们所认为的癔症患者均为女性几乎惊人的相近。

核心人格和非核心人格

如果你看过《24个比利》就一定知道,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犯下重罪,又因多重人格而被判无罪的嫌疑人。在广为流传的照片中,他留一头红色卷发,眼神迷茫而恐惧。

他被人们叫作比利,他的身体承载了24个灵魂,有戴眼镜的英国男人、患有色盲的空手道专家、惯用右手的享乐主义者、擅长逃脱术的艺术家、只画静物的瘦小少年、痛苦的蓝眼睛男孩、聪明的金发少女……他们彼此交流,用我们未知的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最后,他只能像人们那样,称呼自己为比利,直至死去。

比利的核心人格与非核心人格

1979年夏末秋初,俄亥俄州著名的精神疾病治疗中心阿森斯医院的电梯发生了事故。当时配电器火花四溅,噼噼啪啪的爆裂声惊得电梯里的人人心惶惶,场面十分混乱。一位患有心理疾病的女童被困在电梯里。她惊慌失措,在场的人几乎都能听到她哭喊求救的声音。但他们能做的只有尽力抢修电梯。

这时,一位在另一所医院接受精神治疗的患者从通风口进入事故电梯。在事故现场镇定自若,一面检查电梯,一面安抚着女童。

“你读过诗吗?”

“我读过《圣经》。”

“能给我背诵里面的章节吗?”

……

就这样,这位患者一直和女童聊天,用自己的方式安抚着女童。女童渐渐止住了哭声。半个小时后,电梯维修工成功开启了电梯门,女童获救了。

帮助女童的这个患者正是比利。很难将这种善意的举动与犯下三宗强奸罪的罪犯联系到一起,他自被捕后,一直处在民众、媒体和政客们议论的旋涡中,辗转于各个精神医疗中心。

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不断强调重复着相同的话:“他们不是不同的人格,他们是不同的人。”这句话揭示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所创造的人格彼此独立,比利不允许人们将他身体里任何一个正在工作的灵魂视为幻想人格,他做出种种正常人意料之外的举动,试图告诉人们住在他身体里的灵魂与电影中一个个构成故事的主人公不同。

24个人格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各自具备不同的技能,经历过不同的人生,有人会讲南斯拉夫语,有人懂得生物学知识,有人在花店遇见同性恋老板,他们在同一具身躯里完成身份转换。

在对分离性身份障碍进行研究后,专家将人们出生时即具备的灵魂称为核心人格,将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身体中其他的灵魂称为非核心人格。

一般情况下,核心人格是消极的、依赖的、内疚的、抑郁的,当核心人格弱势到一定程度时,另外的灵魂便悄无声响地滋生在身体的土壤里。与核心人格相反,非核心人格通常是敌对的、有控制欲的,但即使它们再强势,也并非原本的灵魂。所以,比利仍被叫作比利,比利才是他的核心人格,此外种种,都是非核心人格。

比利的非核心人格:抵御不幸的“保护者”

比利接受治疗后,医生发现有10个灵魂轮流在他的身体里值班,他有时是傲慢的亚瑟,有时是暴躁的里根,有时是能说会道的亚伦……在安全的状态下,决定谁来值班的是一个名叫亚瑟的英国人。他具备很多优点,聪明高雅又不失绅士风度,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者,说一口英国腔调的英文,掌握阿拉伯语。

与核心人格的比利不同,他对血液学十分感兴趣,自修了物理和化学。随着治疗的持续深入,医生发现这10个灵魂只是冰山一隅,他的体内还有另外14个灵魂在工作,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3岁。她叫克里斯汀,在比利被继父虐待的时候,她来到了他的身体里。

《24个比利》的作者丹尼尔?凯斯透露比利的亲生父亲在他年幼时自杀,他的生母此后经历了不断再婚与离婚的过程。住在比利身体里的23个非核心人格正是他在不断突变的成长过程中,面对突发情况时用以抵御不幸的“保护者”,他们帮助他逃脱灾难现场,代替他承受了种种痛苦。

非核心人格的终结者:主体自我

人类心灵的考古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心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他看来,人类的心理活动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永无休止的相互作用。

冬日,银行门口。白发苍苍的A掉了一个钱包,隐约可见里面的钞票,或许是由于衣着太过臃肿,A并没有察觉钱包已经丢失。这一幕刚巧被B看到。B很想捡起钱包,但心中有一个声音一直对B说:“不可以!不可以!”左思右想,犹豫不决之时,B警觉地看了看四周,心中又有了新的主意,如果别人没有看到A丢失钱包,那么他可以冲过去捡起钱包,还给A,并索要一些酬金。

在这个故事里,想捡起钱包的是B的本我,认为不可以的是B的超我,B的自我则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以此控制本我的冲动并解除超我带来的管控。所以,强大的自我能够使人心理平衡。反之,则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类在5岁左右完成完整人格的形成过程。这个说法或许可以为比利的23个非核心人格的形成提供支撑,因为他整个童年时期都充满了坎坷、痛苦与绝望,并不像大多数人那样一帆风顺,不具备形成良好自我的客观条件。

同时,根据对分离性身份障碍的研究,患者初次发病的时期多在童年阶段,一般在4岁左右,形成病状的时间为7岁左右,这两个关键性的年龄时间点基本与弗洛伊德的判断相符。

而患者一旦形成了分离性身份障碍,如果不主动寻求治疗,症状将持续终生。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一个灵魂会主动寻求治疗,成为非核心人格的终结者呢?

在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的诸多人格中,通常会有一个人格试图将各个分裂的人格整合在一起。这个人格就是会主动寻求治疗的主体自我。

在电影中,打败分裂派的总是正义的英雄,他们是对立的两方。在现实世界里,发现问题希望解决的主体自我却不是与非核心人格相对立的核心人格。

TIPS:自我

自我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两部分。客体我由物质我、社会我和心理我三个要素构成,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形成对自身满意与否的判断。

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

如果说把人的人格比喻成一个魔方,那么多重人格就是一个不停变换的完整魔方,而精神分裂却是破碎不堪、散落一地的魔方块。

精神分裂:散落一地的魔方块

一位年轻的大二男生,在一所大学学习,平时与人友善相处,成绩也名列前茅。入院的前一周,突然就出现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答非所问的行为。入院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行为动作十分混乱,思维混乱,喜怒无常,时而哈哈大笑,时而哭哭啼啼。他甚至脱掉自己的衣服,赤身裸体地到处走,还把被子、衣服全都扔在地上。更为严重的是,看到异性时,他会立即跑过去强行拥抱对方;并要求家人也把衣服脱光,口里不停讷讷自语道“我对不起你们”“我要跟爸爸做爱”“有个穿红衣服的人正准备杀我”“听,他们还在唱歌”,等等。他还不停地将病房里的报纸撕成碎片,到处乱撒。

上面这个例子便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精神分裂对应的是精神分裂症,是属于精神病的范畴,而且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类。

如果是一个正常人,那么他可以以适应的方式对周围的环境刺激进行感知、体验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而精神病患者不同,他这种“与现实接触”的能力是受到损害的,以致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为什么说精神病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呢?这就是因为其他精神障碍,如患有焦虑障碍、物质依赖等病症的病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照顾自己,而且可以自己谋生,即他们的社会功能基本还是完整的。一位精神病患者,在其疾病发作的时候,是会失去这些能力的,甚至还会因为他们混乱的言行而对其他人造成困扰,所以,住院治疗甚至长期住院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TIPS:社会功能

心理学中的社会功能一般是指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而言一般指两方面,即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如果没有工作能力,或者没有与人交往的能力,或者这两者都没有,那就是标准的社会功能损坏。

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而且几乎每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都会有些不同的表现,具体来说,表现为思维散漫、妄想、异己体验、幻听、情感淡漠、紧张等症状。正如前面例子中的大二男生,说“我要跟爸爸做爱”便是思维散漫的体现,而“有个穿红衣服的人正准备杀我”便是妄想,“听,他们还在唱歌”则是出现幻听,而不停地撕碎报纸则是行为障碍的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幻觉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幻听最为常见。

有一名50多岁的中年妇女,在她患了精神分裂症后,每次当她出门买菜前,她都会听到一个声音大声地冲她喊:“一只大肥猪出门啦!”每次听到后,她都十分气愤,总想找到说话的人打他一拳,但是当她握紧拳头的时候,这个声音又马上响起了:“还不快走。”

有患者去医院看病时,每当医生询问他的姓名,仿佛总会有个声音在告诉患者“别说出你的真实姓名”,这个时候患者就会随口编造出一个假姓名。

当然,幻听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病人甚至在幻听之后会殴打亲人,甚至当众裸奔等非理性的行为。

曾经有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说过:“虽然在理智上,我十分确定并没有人在发出声音,但我内心好像被什么魔鬼驱使着一样,依旧受到那个声音的影响,那些突然袭来的强烈的焦虑与愤怒,让我不得不把自己锁在黑暗阴冷的小房间里,不停地哭泣,甚至会猛烈地撞头和捶打墙壁,只有这样,我才能让自己感觉好一点儿。”

精神分裂症患者还经常出现的一个表现就是妄想。

曾经有个精神分裂症患者认为自己是某位名人的女儿,并且不认为自己有任何的疾病。在检查的时候,有医生询问她:“既然你是那位名人的女儿,那你为什么会待在医院里呢?”她理直气壮地回答:“你们都是一些特工,你们把我关押在这里,不过是为了伪装起来骗我。”

还有一名女性患者,认为自己是某大牌明星的女朋友,认为某大牌明结婚是假的,不过是为了做给外界看的假象,而自己才是这个明星的正牌女友。

当然,不是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都是这么美丽和温情,而听起来又让人觉得可笑的,还有一些妄想听起来是让人震惊或恐怖的。比如,有一名患者曾经悄悄地告诉医生,她觉得邻居一直都偷偷地用射线照射自己的房间。还有一些住在医院中的患者,他们认为自己每天吃的饭菜和喝的水,都是被别人做了手脚的,每天都会释放出定量的毒药,到一定时候,他们就会被害身亡。

如今许多研究者都坚持认为精神分裂症应当是一种内源性的疾病,但是诱发它发生的器质性病变目前尚不清楚,而且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病程和预后都是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

TIPS:器质性病变

器质性病变是病理学名词。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某一器官或某一组织系统发生的疾病,而造成该器官或组织系统永久性损害,进而导致其生理功能紊乱。它与功能性病变是相对应的,功能性病变是指没有以上细胞组织等的病变,但是组织器官等功能不良或发生障碍。

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魔方的完整性

精神分裂症和多重人格,对应的是精神分裂症和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二者一个是精神疾病,一个是心理疾病,最大的区别便是看其有没有脑部病变,也就如我们比喻所说,是否一个完整的魔方。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人格的解体、崩坏,像是碎了一地的魔方,人格不具有完整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疯子,具有上面谈到的幻觉、妄想、思维知觉扭曲、情感迟钝等明显症状,精神分裂分为紊乱型、紧张型、偏执型、未定型以及残留型。

紊乱型是指具有不适应的情感、行为,言语紊乱;紧张型是指动作僵硬刻板,或者过度兴奋;偏执型是指有被害或夸大或嫉妒妄想;未定型是指各种病症混合,不好归类的;残留型是指在上一次精神分裂症发作后,并不存在主要症状,但次要症状持续存在。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是指人在相同的时刻存在两种甚至更多的思维方式,其中,各种思维的运转和决策完全独立,不受其他思维方式的干扰和影响。患者在同一时间体验着几种完全不同的内心活动,表现出几种不同的人格,就像是一个不停变换的魔方,但是每次变换都是完整的。

就个体而言,在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情况下,人格几乎瓦解破碎,个体是无法独立生存的;而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虽然不同人格会不停出现戏剧性转换,但个体能够借助当下活动的人格独自生存。

就对社会的危害性而言,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危害程度是要大于精神分裂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容易被确诊,送进专门的医院住院治疗,而且同时也因为人格解体难以有连续的意识和动作,反社会的危害性不大。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属于心理层面的疾病,难以确诊,其各种不同独立人格的运行,也让患者具有更强的反社会能力。但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其实在临床上很少见,更常见于一些影视作品中,而精神分裂症却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精神障碍。

为什么会有多个灵魂共存

魔方的比喻

多重人格,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仅有100多例,其余存在于影视作品的描述中。由这些例子和影视作品的描述来看,多重人格的形成往往在患者青年时期,此时患者的价值观意识逐渐成熟但又不够成熟,此时一旦遭遇严重的精神打击,如遭受虐待、家庭不幸、亲眼目睹杀人而无法承受等,将可能导致多重人格的产生。

由于精神世界受到了外界的巨大打击,自身无法承受,而导致本来完整又稳定的“人格魔方”不停地变换,本来一个完整魔方只能反映出一个自己,但是随着魔方块的移动,每一个新的造型都能反映出一个自己,但是又因为魔方造型的区别,不同魔方造型里面的自己和原来的自己会有一定的不同。而且魔方中的每一个自我都有一定的概率成为主要的自我,因为自己只能从魔方中看到自己,而又无法分辨哪一个是真实的自我。

每个人的“人格魔方”稳定性不一样,人格越成熟,魔方越稳定,越不容易发生变换。而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人们尚处于人格形成和有待成熟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人格魔方”正在渐渐寻求稳定人格,所以这一阶段的魔方是最容易受外界和内心刺激而发生变换的。

当然,上面仅仅是一个从客观方面解释而进行的比喻。从主观方面而言,当外界出现重大变故对患者造成打击的时候,或者是从内而外迸发出的感情强度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时,主观的潜意识中会希望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些事情。然后在极端恐惧和压力之下,心理防线崩溃。为了保存自我意识的完好,潜意识中会自动地转移这部分记忆,接着新建一个自我来承担这部分令人恐惧的记忆。

但是,这段记忆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因而还需要从本我中抽取一部分记忆来填充这一新出现的自我的记忆空白。就这样新形成的自我具有了完全独立于本我的记忆,两个自我的记忆是完全没有交集或者有很少的交集,且两个自我无法互相认识,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状态。但是,如果分裂出来的人格必须是与本我有一定关系才能满足心理上保护本我的需求时,本我会为分裂出来的人格建立一个与本我合理共生的关系,所以两个甚至多个自我也可能互相认识。

TIPS:潜意识

潜意识是心理学术语,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弗洛伊德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又译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潜意识我们是无法察觉的,但它影响意识体验的方式却是最基本的,如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我们日常生活中活动的意义,我们所做出的关乎生死的快速判断和决定能力,以及我们本能体验中所采取的行动。

其实,多重人格的分裂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是一种从主观潜意识中分裂出另外一个甚至几个自我,并且用另外一个甚至几个自我来承担外部的压力或内部强烈的感情,如此一来,原来的本我就因丢掉了那些令人恐惧不堪的压力和情感而得到了保护。

“南希”身体里的“凯蒂”和“丽莲”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例子来体验诱发多重人格的病因。

有一例多重人格的女性病例,患者名叫南希,是一位拥有两个孩子的已婚女性。她兼具了三个人格,最常出现的人格便是本我“南希”,除此又有“凯蒂”和“丽莲”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格。本我“南希”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时常感到焦虑和抑郁,生活中有着十分强烈的依赖性。“凯蒂”是一个阴郁冷漠的人,她对“南希”和“丽莲”的存在一无所知,一直生活在一个“黑暗的地方”。而“丽莲”呢?她则表现得狡猾、迷人且世故,不但如此,“她”还对“南希”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甚至对“凯蒂”的行为也稍有了解。

TIPS:本我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名词,它与自我、超我共同组成人格。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本我是按“唯乐原则”活动的,它不顾一切地要寻求满足和快感,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的快乐。本我由各种生物本能的能量所构成,完全处于无意识水平中。它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物,是被压抑、排斥于一时之外的人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心理能力。

在后来的催眠治疗中发现,“凯蒂”是从14岁的“南希”的人格中分裂出来的。那一年,发生了一件让她觉得不堪的回忆。她亲眼目睹了母亲的出轨行为,于是想拿起刀子杀死母亲。当时她有杀母的冲动,并且在自己潜意识里已经杀死了母亲,但实际上她并无真正的砍杀行为。鉴于“南希”把杀人的潜意识转移给了新创造出来的“凯蒂”的人格中,所以“凯蒂”一直以为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而“丽莲”则是“南希”生第二个孩子时分裂出来的人格。那一年,怀孕的“南希”发现自己的丈夫出轨了。“南希”十分震怒难过,甚至几欲杀人,这个时候她的人格中便又分裂出了“丽莲”的人格,以减缓自己的犯罪冲动。

两次外界刺激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南希”衍生出两个新的人格,所以,这两次打击都是由于外部压力刺激与内部自我情绪迸发的双重作用。

第一次分裂的结果是产生“杀人的凯蒂”。“胆小的南希”(本我),看到母亲出轨,内心产生强烈的杀母冲动,当这种冲动达到本我无法承受的时候,本我便主动给这种冲动找一个新的载体,于是从“南希”分裂出来了“杀人的凯蒂”(第一个分裂体),并在“南希”和“凯蒂”之间构建一个关系,让本我“胆小的南希”认为自己并没有杀死母亲,而是“杀人的凯蒂”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替自己重建了强烈的道德感,同时本我的杀母冲动被合理地排解了。但是“凯蒂”仅仅有杀人的记忆是不够的,为了让“凯蒂”杀人的记忆变得更加真实,更加令自己信服,本我“南希”又赋予了“凯蒂”以符合杀人者的生活方式,即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生活”。

第二次分裂的结果是产生了“风骚的丽莲”。这一次,是为承载丈夫出轨的愤怒而分裂出来的新人格。“南希”把丈夫出轨的记忆给了“丽莲”,在“南希”的记忆里,自己的丈夫仍然忠心地爱着自己,是“丽莲”的丈夫出轨了,而“丽莲”的丈夫出轨完全是她咎由自取,因为“丽莲”自己本身是风骚的。这使得一切都变得十分合理,于是,“南希”的愤怒得到了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