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代人的心事:名家文集(套装共9册)
57495800000002

第2章 春天,是播种的时候

《明报月刊》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由长期读者进而成为它的主编,别有一份亲切感。《明报月刊》由查良镛先生一手创办,并在几任前主编胡菊人先生、董桥先生、张健波先生、古德明先生的努力耕耘下茁长,成为一份驰誉国际的文化性刊物,它所取得的成绩,凝结着他们和编辑部同人的心血。《明报月刊》的主要成功经验,是它的编辑方针恪守“独立、自由、宽容”的信条。正如《发刊词》指出的:“本刊可以探讨政治理论、研究政治制度、评论种种政策,但我们决不作任何国家、政党、团体或个人的传声筒。我们坚信一个原则:只有独立的意见,才有它的尊严和价值。”本刊同人将秉承过去办刊宗旨,兢兢业业,继续作为华人世界的文化桥梁,与社会同迈进,与时代共呼吸,努力开拓新的局面,不断为读者提供新而美的内容。春天,是播种的时候,愿与作者、读者共勉。

台湾这方面,于本月终止“动员戡乱时期”,是一桩历史性大事,中国大陆这方面立即作出回应,于上月九日率先在大连举行了“‘动员戡乱时期’后两岸关系研讨会”,其所受对岸重视,可见一斑。过去不少台湾作家、文化人在《勘乱条例》底下吃尽苦头,两岸的关系也因此而无法有新突破,职是之故,“戡乱时期”的终止,将为台湾走向宪政道路、两岸的双向交流、国共的进一步合作和两岸统一带来新机遇。为此,我们这一期特组织了一个“专题”,敦请了台湾知名作家柏杨、陈映真、杨青矗为文评述。他们三人曾因“触犯”《戡乱条例》被判坐长牢,面对这一历史时刻,他们更有切身的体会。此外,海外知名作家陈若曦、香港《新联天地》社长卜少夫、台湾《新新闻》总主笔南方朔(王杏庆)、香港浸会学院高级讲师陈玉玺等,从不同角度,如台湾的宪政改革、两岸关系、统一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专题”较大程度反映了台湾多个层次、不同政见人士的见解。值得一提的是,知名画家黄永玉在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后,曾到过台湾居住一段日子,他特为本刊撰写了一篇《台湾杂忆》,从侧面反映当年台湾的面貌。与此同时,他还提供六帧从未发表过的、在台湾时创作的木刻,弥足珍贵。

闻名遐迩的诗人、学者保罗·安格尔于三月二十二日逝世,震动国际文坛。安格尔先生不光在世界文坛、学界享有盛誉,他主持的“作家写作室”和与他夫人聂华苓主办的“国际写作计划”,对作家的培养、国际文学的交流,特别是对华人文学的促进、两岸文化的交流,功不可没。在这一期,我们特地组织一个悼念专辑,执笔者均是他生前的亲人和文友,抚读这些文章,对这位国际文化使者,不禁为之肃然起敬!

由本期开始,增辟《书评》专栏,每期为读者介绍一本可读性较高的新书,由资深报人和作家孙述宪先生执笔。

(原载1991年5月号《明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