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5792500000024

第24章 《三国演义》给现代人的养生启示 (1)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给后人无尽的启迪,在中国文学史上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当我们从养生保健的角度去窥探它,其中又蕴藏了无尽的医学宝藏,对于我们今天的健康生活,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孔明病逝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提到三国,想必很多人都会最先想到诸葛亮这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无论是火烧新野,还是草船借箭,都是经典佳话,对于他的超人智慧和勇气,更令人惊叹不已。然而,诸葛亮死时仅仅54岁,想必他的病逝同样会令后人惊叹。其实,走到这样的结局,一切原因都要归结于诸葛亮本人。

1过度操劳,凡事亲力亲为诸葛亮为一统天下,总要深谋远虑、运筹帷幄,本来这些就劳精费神,可他还凡事亲力亲为,不善授权。无论政事还是军事,事必躬亲,甚至核对账簿,乃至“流汗竟日”,“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者不至数升。”整天弄得精疲力竭,给身心造成繁重的劳累负担,不仅会加快衰老,也会令疾病乘虚而入影响健康,岂能颐养天年?

2精神压力过大,心理失衡

诸葛亮忠君扶蜀,尤其刘备死后,更是尽心尽力。然而,阿斗昏庸无能,身边还养了一帮心术不正、唯恐天下不乱的臣子。诸葛亮一心要成就大业,呕心沥血,而那些乱臣又使他深感忧虑,苦思对策,再加上当时正面有强大的曹魏,背后有名存实亡的东吴,还有劲敌司马懿,而西蜀没有统帅军队善战的良将,敌扰难平。内外交困的境况,使得诸葛亮日夜焦虑,精神压力过大,最终从一个坚强、自信、风趣的统帅,变成一个烦心忧虑,甚至经常垂泪、大哭的人,从而招致疾病。

3体质较差,缺乏运动

诸葛亮一向以忠君扶蜀为先,结果把自身的健康放在一边,既不锻炼,也不习武,就连勘察地形、沙场作战,也是坐着四轮车,“簪冠鹤氅,手摇羽扇”。虽然这种与众不同的风度和气派,极大地鼓舞着蜀军的士气,给敌人带来很大的威慑力,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促使他身体每况愈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可以保持体力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是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而诸葛亮,虽然聪明一世,却忽略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诸葛亮的病逝带给我们很多启迪和教训,无论是冲锋一线的年轻精英,还是退居二线的中老年人,都应引以为戒的。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劳逸结合,学会高效工作,权利该下放时要舍得下放,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适时地给自己做一下健康体检,这样才能保持身心和谐、健康。

周郎为什么会英年早逝

在三国里,周瑜作为吴国的大都督,虽然有大将之才,文韬武略、运筹帷幄,但这位英雄,却无大将度量,心胸狭隘,嫉妒贤能,千方百计算计诸葛亮,结果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终,在诸葛亮“三气”之下,恼羞成怒,叹罢“既生瑜,何生亮”后,吐血而亡。

其实,正是这种强烈的嫉妒,才让文武双全的周郎英年早逝。《黄帝内经·素问》有云:“嫉火中烧,可令人神不守舍,精力耗损,神气涣失,肾气闭寒,郁滞凝结,外邪入侵,精血不足,肾衰阳失,疾病滋生。”可见,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形态,很容易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老年人,一旦受到嫉妒心理的冲击,内心便充满了失望、懊恼、悲愤、痛苦和抑郁,甚至陷入绝望。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有嫉妒心理的人,往往处于焦虑不安、怨恨烦恼等消极不良心境之中。这种消极不愉快的情绪,会使人的神经机能严重失调,影响激素分泌,从而损伤心血管机能,导致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官能症等身心疾病。

由此可见,在健康养生的过程中,必须消除嫉妒心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嫉妒心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的。那么,我们就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来校正自己的心态。

1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在生活中,可以学着将不服气变为志气,把别人的长处作为促进自己奋发向上的因素,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去超越别人,形成一种健康意识。其实,这种意识若表现得恰当,往往会使我们的想法成为达到目标的动力,令我们的追求更有良知和道义。反之,总是想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嫉妒,就会给自己造成精神负担,害己害人,不利健康。

2学会换位思考。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精神支持,故当你对一个人产生嫉妒时,不妨大度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诚恳地赞扬他,这种信任和友谊往往会使你感到充实,你不仅也可以得到“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心理体验,还可以健康身心,何乐而不为呢?

3自信、自尊、自重。做人应懂得尊重他人,学习他人,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价值,对自己有信心,这也是培养自尊心、消除自卑感和嫉妒心理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加强自身修养,拥有宽广的胸怀和良好的心里承受力,对于我们的健康是莫大的重要。

须眉中的养生大道:从关公说起

关公作为刘备麾下的著名将领,也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之首,三国中描述道:“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不仅突出了关公的英雄形象,还特写了他很具代表性的胡须与眉毛。在古代,“须眉”二字就是男子的别称,这与女人的“巾帼”相互对应。不过,从医学保健角度,关公的须眉给我们很多启迪。

1关公的“美髯”

关公蓄有一副二尺长的漂亮胡须,有“美髯公”的称号,这也为他赢得了很多赞誉。从生物学角度,胡须属于毛发的一种。毛发一共三种,第一种是长毛,如头发、胡须;第二种是短毛,如鼻毛、眼睫毛;第三种是毳毛,又称寒毛、汗毛、毫毛,软而短,广泛分布于躯干、四肢。胡须是个统称,长在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名称:长在上唇的为髭;长在下巴的为须;长在双颊上的为髯。关公被称为“美髯公”,说明他两颊上也长满了胡子。中医认为,胡须的多少、色泽的好坏与人的气血盛衰有关。《黄帝内经》有曰:“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血气皆少则无髯。”西医认为,胡须的生长与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密切相关,可以用来帮助诊断疾病。例如,男子胡须特别稀少或全部脱落,可能是性功能减退;女子长出了小胡子,提示可能患有脑垂体肿瘤、肾上腺皮质肿瘤、柯兴氏病等。法医还能根据作案现场留下的胡须来辨别作案人的血型、年龄等,以协助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