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5792500000027

第27章 《菜根谭》中的养心益寿之道

《菜根谭》作为我国经典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为明代洪应明所著,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富含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对我们今天修身正心,养性育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养心:养生的核心与关键

《菜根谭》阐述了很多关于养心的箴言,如:“世人为荣利所缠缚,动日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呕,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耳根似飙谷投音,过而不留,则是非具谢;心静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这些都是在教导人们不要有太强的欲望之心、放下心灵上的包袱,以一颗平常心来调养心志。这种重“心”思想对于人生非常有意义,中医认为“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也就是说,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生的核心和关键,因此,若要养生,必先养心。

《黄帝内经》亦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人要淡泊名利等欲望,从而达到“虚”、“无”境界,得到平和心态,这样才能天人合一,真气流到身体,使精神恪守于内,疾病也就无从发生了。它旨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欲望。人作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生命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贪婪和欲望实属正常,所谓欲望无止境,如果不懂得节制,就会“利欲熏心”,迟早被欲望之火埋葬。因此,若想延年益寿,人必须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正所谓“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

要达到这种平和、虚无的心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精神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更大,甚至超过了生理因素。中医发现,一些机能性疾病是由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如神经官能症、偏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消化不良等,可以称为心因性疾病。现代医学还证实,不良心理因素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若长期处于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中,患各种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甚至会导致癌变。可见,良好的情绪非常有助于健康。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首先,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宽宏大度,襟怀坦白。任何愤世嫉俗、满腹牢骚、怨天尤人等负面情绪,只会令身心处于困顿痛苦之中,对健康都百害而无一利。古人云:“养生莫若养性,养性莫若养德。”所谓养德就是注重道德修养,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心胸宽广,乐观开朗,自然也就延年益寿。

其次,广交朋友,敞开心扉。当你遇到困难、挫折,甚至不幸时,首先要冷静下来,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带心情平和后向亲朋、同事倾诉苦闷,从他们的劝告和开导中得到力量和帮助,这样,苦闷的情绪就会慢慢缓解、消失,内心也就豁达、轻松了。

最后,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生活。琴棋书画,花鸟鱼虫,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闲暇之余或紧张的工作之后,从事一些业余爱好或欣赏一下优美动听的音乐,哪怕是听一场相声逗乐,都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消除心理上的疲劳与苦闷。点缀生活的同时,也是在养生保健。

忙里偷闲意义何在

《菜根谭》中有言:“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意思是说,天地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但其实它的气象万千没有一息稍停,这就是静中之动;日月不停地运行、奔驰,而光明永久地存在着,这就是动中之静。人应该像自然界一样,在闲暇时,要有吃紧的想法,忙时要有悠闲的享受,这是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旨在告诉人们,要学会忙中偷闲,储备能量。

《菜根谭》中亦有言:“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意思是,在雅静环境中观察动物的活动,在悠闲情况下观察忙碌人(为名为利)的生活,(认真地思索体会)这样才能品味到超脱尘情世俗的乐趣;能够做到忙里偷闲,闹中取静,这样,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所寄托,就是做人的一大诀窍。事实上,有张有弛才是真正的生活之道,也是最适宜养生的生活方式。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休息之隶属于工作,正如眼睑之隶属于眼睛。”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才会有更好的生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若只知道忙碌,连本钱都赔没了,何谈革命呢?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休闲与工作并不矛盾,关键是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工作时就全身心工作,心无杂念,高效运转;放松时就全身心放松,将工作完全抛诸脑后。此外,工作与休闲也要搭配得当,不能忙时累个半死,闲时又闲得让人受不了。工作之余适当地安排以下休息活动,比如雨中散步、周末郊游等,以放松身心。其实,适时地忙里偷闲,可以让人适时从烦躁、疲惫中及时解脱,为了更好地工作而积蓄精力,存储能量。

今天,社会压力与日俱增,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迫于竞争,人们整天忙碌着,但退一步想想,人活不过几十年,家财万贯最终还是身外之物,健康身体才是最为重要。人体就像一根“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产生永久形变,甚至衰竭、死亡。因此,我们都要小心地保持它的弹性,不要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千万不要选择“五十岁之前拿命换钱,五十岁之后拿钱换命”的不科学人生,适当地休息和减压,对于提高人体承受力,保持旺盛生命力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不花钱又能养生的好方法——冥想

一谈到放松养生好方法,可能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去健身房、旅游等高消费方法,其实非也。《菜根谭》教给我们一个既不花钱又能养生的好方法,即“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意思是说,夜深人静的时候,静坐下来,深深地体验自己的内心,慢慢体验到妄想没有了,而真如的状态体现了出来;这是一种无法言状的美妙感受,然而再进一步体验时,却发现这种真如的体现只是暂时的,妄念还是无法彻底消除,心中顿生惭愧。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冥想。

事实上,静坐冥想是放松与调理内心的最好方法之一,能培养一种满足平静的情绪状态。当冥想达到一种禅定的状态时,心跳明显减慢,呼吸呈龟息状态,身体代谢随之降低,大脑及组织器官处于休息中,耗氧量降低,是一种储蓄生命、延缓衰老的最佳方法。因此,繁忙之余静坐冥想一下,不仅能促使人的精神放松,还能平息体内的躁动情绪,清除肌肉中不必要的张力,帮助调节呼吸频率。每天练习5~60分钟冥想,对应付生命中的挑战和压力很有帮助。

冥想的最终目的是天人合一的最佳精神状态,而你将洞悉世事或自觉地感悟自我的本质。精神上,注意力集中和大脑活动平静能把你带入真正的冥想状态,这时,你抛弃了所有感觉,也不会被任何东西打扰。科学研究发现,“沉思冥想”不但有助于修炼,还能大大降低高血压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研究人员对202位平均年龄72岁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长达18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练习“沉思冥想”的患者,动脉壁厚度明显缩小,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对照组要低30%。此外,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伯尼·塞格尔还认为,“沉思冥想”可以治疗心脏病、关节炎等疾病,对预防癌症也非常有效。

具体如何达到冥想境界,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方法,在瑜伽练习中也常遇到:

1观呼吸。把注意力放在我们平稳且深长的呼吸上,慢慢地缩小注意力的范围到鼻尖,或是鼻尖外那一小块吸吐气的空间上。不要想任何事情,仔细感觉每个吸吐之间的变化。

2观外物。半闭双眼,把目光集中在眼前约一尺的定点上,可以是一张图,也可以是一支蜡烛……尽量保持眼前的事物越单纯越好,以防分心。全神注视定点一阵子后,缓缓闭上眼睛,心中仍想着那个影像,仍旧保持平顺的呼吸。

3内观。内观可以看的地方很多,除了之前介绍的观呼吸外,还能专注在第三眼、喉轮、心轮等多处。若有什么杂念产生,仍旧回来注视那个定点,不要让自己的注意力分散。

冥想的时间不要太长,尤其是初学者,能很专注且享受5分钟,就不错了。然后再慢慢拉长每次冥想的时间。不过,要留意的是,我们虽观照某处,但身体和心情是绝对放松的,不要不自觉地皱着眉头或握着拳头。

此外,针对心血管疾病,美国《时代周刊》还推荐一种“沉思冥想”。具体锻炼步骤为:每天花10~20分钟,最好是早上睡醒或黄昏;坐在一个清静、温度适中的位置上;双手放在大腿或膝盖上,手掌向下,或手掌朝天,食指轻触大拇指;放松全身肌肉;专注呼吸,将意念集中于两眉之间或丹田之上,驱除一切杂念。

淡薄、俭朴算不算幸福

《菜根谭》中有言:“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意思是,美酒佳肴并非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要从粗茶淡饭中体会;一个有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言行看起来平淡无奇,却有着深厚的修养功底。简简单单的一个“淡”字,道出了健康和幸福的真谛,淡薄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淡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哲理,是一种本色,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功夫。正如“大味至淡”,仅一个“淡”字将人生百味过滤成宁静与优雅。其实,拥有淡泊的人是幸福的,这使人内心更加宁静,尽情享受人生,守住一份简朴,宠辱不惊。但是,拥有一份淡泊的心境,不是去逃避现实,而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一切随心而为,顺应生活的自由本意,亮化心灵,心舒则体健,安康生活自然久远。

《菜根谭》中亦有言:“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意思是,能过藜苋粗食生活的人,往往是冰清玉洁的有修养之士;而很多华衣美食的人,往往奴颜婢膝博取其所求的荣华名利。这就是淡泊使人志节高洁,肥甘使人丧失气节的道理。

老子认为,只有仁慈、俭朴、谦让不争的人,方能具备道德勇气,进而博施于人,受人尊敬拥护而成大器。事实上,生活俭朴确实是一种良好的美德,而且对保健养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曾曰:“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一语道出了俭朴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饮食、穿衣是养生的大事,但如果认为只有购买珍异之物,才对身体有好处,那样只会给自己增加烦恼。很多人食物只求满足心之所欲,但是如果心里喜欢淡泊宁静的生活,那么,食物即使是肥甘厚味也必然觉得不舒服。衣服舒适合体则可,即使是鲜衣华服,穿起来也并不一定舒服,一行一动也会觉得别扭。因此,吃的东西使自己如意,穿的衣服能够合身,这就是养生的妙药。

由此可见,淡薄、俭朴是人生难得的幸福,益寿养生正是需要这种“恬淡俭朴一生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