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5792500000030

第30章 汉字中的情绪养生智慧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情志与五行、脏腑密切相连,直接影响经络气血运行。因此,情绪在养生中的地位可谓是重中之重。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中,这一点同样有着突出的阐述。

“宁”神以养心

“宁”表述了一种安居、心安、足食、子归的状态,是一种价值观和幸福观的体现。

“宁”不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中医学专家徐文兵曾说过,“五脏关系和谐类似于人有家,如心包、心脏坚固,类似于人有居,可以保护、安藏心神;精气充溢,滋养心神,类似于人有饭吃;心神内敛,日藏于心,夜藏于肝,类似于人有子归家。”

其实,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调养精神,心神安宁,才能五脏安和。所以,我们排除各种干扰,保持一颗平常又平静的心,正确看待事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避免不良的心理冲突,使心神安定,气机不乱,这样才能延年益寿。

目前,在宁神聚气方面,常采用简单、有效的调息方法。此法原载于清代尤乘编纂的《寿世青编·勿药须知》,具体操作为:随便而坐,宽衣松带,躯干正直,两手置腿膝,或互握置小腹前,全身放松。以舌搅口腔数遍,微微呵出浊气数口,以鼻微微纳清气3~5次(呵气、纳气皆不可有声),若口中有津液即咽下。再叩齿数遍,舌抵上腭,两目垂帘,微露一线光,使成朦朦胧胧之状。调整呼吸,可采用数吸气(或呼气)次数的方法,自1~100,反复进行。若意念能集中于数息,则可渐达心息相依之境界,此时气息绵绵微微,杂念全无,则任其自然,维持此种练功状态,可达1小时或更长久一些。起坐前,应慢慢放松手足,睁眼,略作头面或身躯、四肢按摩,可每日早晚各1次。

除调息法以外,还可通过存想法、酸敛性药物(五味子、山茱萸、莲子、龙骨等)、艾灸神阙及点按本神穴等进行宁神调养。

可见,“宁”对于我们修身养性、益寿延年,有着积极且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养生过程中不容忽视,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言“非宁静无以致远”。

压“惊”护心肾

“惊”的繁体字是“驚”,整个字的意思是,马受到恐骇刺激(如鞭笞)以后突然跃起、嘶叫、狂奔。后来用“惊”来指人受到突然的恐吓刺激以后,尖叫、揪心、心跳加速等。

中医认为,“惊则气乱”,人处于惊恐时,先通过心的感受,继而由肾承受。由于肾藏精,生髓充脑,所以人受到惊吓后,容易突然昏厥、不省人事。

通常,突然发生的事变、声音等均可引起心惊。例如,突然发生的响雷,毫无准备时被他人大声呼叫或猛然接触,专注时被突然事件打断,电影或电视播放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异常声音及画面等,都可能让人感到惊奇、惊异、惊诧、惊呆,引起心惊。

医学研究显示,心惊往往是由心气虚、心血虚所致,气血二虚使心脏无力护持心神,人就会变得很敏感,容易被刺激惊扰,也会导致心惊。例如,某些人遇到一点声音就会冷汗不止,有些人很易被梦魇惊醒,还有些人不敢独自入睡……

a由气阴二虚所致的心惊,症状多见心悸伴自盗汗、乏力、口干、失眠多梦、气少及脉细等。对此宜采用益气养阴疗法,可用生脉饮加味,或党参、五味子、龙骨、百合、麦冬、大枣等。

b由心血虚所致的心惊,症状多见心悸或心慌、乏力、头晕、舌淡脉细及手脚麻木等。对此宜采用补血疗法,可用归脾汤、四君子汤,或当归、阿胶、元肉、大枣、党参、云苓、白芍、北芪等。

综上所述,过惊伤心损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严重,所以我们在养生保健过程中,有心慌、心悸等症状不容忽视,一定要究其原因,对症治疗。此外,为了避免心肾受伤,在生活中不宜经常从事蹦极、冲浪、过山车等惊险刺激的活动。

莫“悲”免伤肺

“悲”,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其上部为“非”,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不合;代表人心、心神。其第一层意思是遭受违背心愿的事情后人的心理感受,即违心、不顺心的感觉;其第二层意思是分离时人的心理、情绪,到了一定程度,便会相互违背,再进一步就出现了分离。

中医认为,悲则气消,而肺主气,开窍于鼻,为声音之总司,是人表达忧愁、悲伤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故悲伤肺。因此,人在悲伤、忧愁的时候,肺气便会闭塞阻滞,从而导致声音嘶哑、胸闷、气短、呼吸不利、喘促咳嗽等症状。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悲到了极点会“撕心裂肺”。

通常,悲是由违逆、分离及决裂人的心情或心意的刺激而致,包括压力、失恋、丧亲、失败等,属实症。根据中医理论,悲属肺志,可用哭泣进行缓解,以宣散清降肺气。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压抑悲伤会使身体产生的激素增多,若不能及时排出,可能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活动,甚至带来胃肠等疾病;人在悲伤时,眼泪中含有亮氨酸—脑啡肽复合物和催乳素两种对人有害的化学物质,通过哭泣可借助眼泪将这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轻心理压力。所以,人在悲伤时想哭就要哭出来,尤其男士更应注意。

此外,依据情志理论,喜可胜悲,即悲伤时要用各种方法使自己快乐起来,如回忆一些高兴的往事、做些自己很想做的事情等,以克制原有的悲忧过度的情绪障碍及相关的躯体疾病。同时,悲伤时还可找亲朋好友谈谈心,听听他人的说理、开导、劝慰等,往往会改变自己不合理观念。

当然,由于不同人的脏腑生理特点有所差异,故在相同刺激下的反应与承受能力亦有所不同。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平淡之心,不攀比,知足常乐,这样才能气定神闲、延年益寿。

解“忧”方健脾

“忧”的繁体字为“憂”, 下部为(忧愁的)心理活动,全字指(忧愁的)心理活动必然反映在脸上,本义为担忧、发愁。

作为人的七情之一,忧是担心、恐惧将来要发生的事。中医认为,忧思是脾胃气机的郁结,加上较劲,也就是心火的煎熬。在脏腑中,脾主运化,具有把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将这些营养物质吸收、输送到需要部位的生理功能;胃主受纳,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功能,但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故“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

因此,处于忧思状态的人,往往愁容满面,身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于是不思饮食,这也是为什么处于忧思的人们常说“没胃口”。久而久之,身体没有充足的物质与能量,便会诱发各类疾病。同时,忧思往往还会影响人的睡眠,进而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身体健康。

通常,引起忧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因病生忧,由于生理功能的衰弱,导致病态心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加之平时不注意保养,生病者在今天大有人在。但是,病情能否缓解、痊愈,其实与患者的心态息息相关,忧只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其他疾病。另一类是因环境生忧,源于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这种人往往“杞人忧天”,长期存在的忧患意识,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因忧生病。所以,为了健康起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欲望过强,眼高手低,也没必要无事生非,忧心忡忡,再困难的事情终究也会有其解决的办法,倘若“天真的要塌下来”,忧思又有何用呢?

关于解忧方法,人们往往会想到“举杯消愁”,可是,过度饮酒不仅会“愁更愁”,还会急火攻心,使人中风,甚至猝死。中医认为,通过食疗可以解忧,如黄花菜(金针菜)等,也可选择能够条达肝气、疏解脾胃郁滞、清心降火的药物。现代医学认为,对于忧者可以采用心理疗法,针对长期郁郁寡欢者可通过亲朋好友进行支持、鼓励、安慰等;针对孤僻、退缩与社会隔离者,可以采用社交技巧训练或人际关系指导等方式;针对因家庭破裂、婚姻矛盾等原因所致的忧郁者,可采用协调夫妻及家庭关系的方式,对因治疗。

其实,对于任何情志疾病,最重要的还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正如孔子“乐以忘忧”,只有乐观、理性地对待人生追求,才能永远快乐,防病养生。

无“愧”过人生

“愧”,本义为惭愧,从以上分析便能看出,当人之内心有了愧疚羞惭时,即心中有鬼,必形色匆匆,惶惶不安。

愧作为人内心负面、阴暗的情感或情绪,主要由想了或者做了与自己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违背的事情所致。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做亏心事的意念阶段,心理上常常表现出自相矛盾或常处于耗神费心之中;当亏心事得逞,精神上虽然一时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但随后便处于忧虑之中;当亏心行为败露时,受到周围人群、社会舆论的谴责,法律的审判时,精神又处于心乱如麻、沮丧、恐惧、自卑和紧张的状态;即便是亏心之事尚未败露但必定处于心神不安、自虑、自责的精神状态。可见,亏心行为的全过程,都是精神折磨、自我身心摧残的过程。现代医学认为,当一个人做了亏心之事后,便会陷入各种不良的情绪之中,甚至造成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人体功能失常,进而引发多种疾病。例如,有些男人有了外遇,回到家中往往会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妻子,虽然越轨得逞时精神兴奋,但事后又担心被自己的妻子发现而处于忧虑之中,长期沉浸在这种情绪里,不仅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还会演变成一种病态。

中医认为,心包气血不足的人,容易出现羞愧,表现为胆小、害羞、紧张、脸红、心跳、手心出汗、不敢直视或对视,虽然没做亏心事,同样会心惊。对此,可以通过食疗进行补益心血、心气,如四君子汤、党参、元肉、五味子、阿胶、龙骨、百合、麦冬、大枣、云苓、白芍、北芪等。

与此同时,中医将人的精神和情绪状态分为两方面,一是积极、好动、向上、进取、乐观的,属阳性;一是消极、沉沦、安静、畏缩、悲观的,属阴性。只有阴阳平衡、相辅相成、交替出现,人体才算处于常态。有些人因刺激、激动等因素,阳性的精神状态亢奋过头,长期的失眠,于是阴性的精神会以睡眠外的另外一个面目出现,如情绪低落、丧失兴趣、恐惧不安、懊悔、愧疚、自责、自残,甚至自杀等,属于阴虚阳亢。对于有自伤、自残、自杀心理和行为的,可选择针刺患者十三鬼穴,或局部放血;对于初期自觉愧疚、失眠、早醒、噩梦、多梦的,治疗以艾灸、汤药为主,以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

此外,自卑也可使人心生愧意,经常否定自己,自觉惭愧。这往往源于攀比、竞争等压力,多数自卑的人起初是受到父母、老师、同学长期有意无意地讥讽或贬低,伤害了心气,进而产生对自身的怀疑和否定。为此,人在生活中,应当保持积极、乐观、进去、向上的态度,问心无愧才能健康、坦荡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