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
5800900000055

第55章 活学活用文言素材库 (5)

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经典释读

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呢?”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混浊,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醉了,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我被放逐了。”渔父说:“圣人都不被外界事物所约束,而能够适应时事的转移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自取被逐?”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我宁可投长流的大江,葬身鱼腹,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

【活用点拨】

洁身自好,舍生取义。屈原洁身自好,宁折不屈,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保持了“清醒”的政治头脑、“清白”的品德节操。他在中国历史长河的源头树立了一座丰碑,他的精神感召着代代中华儿女。

精神火炬,薪薪相传。屈原一生遭遇坎坷,他始终竭忠尽智、坚贞不屈、不同流俗。在屈原精神的光照下,中国历史上涌现了司马迁、陆游、辛弃疾、岳飞等一大批爱国志士。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精神火炬,薪薪相传。

本文素材还适用于“命运”、“思乡”、“爱国”、“忠诚”、“壮志难酬”等话题。

陈情表(节选)

李密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经典释读

我如果没有祖母抚养,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顾,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由于这种出自内心的感情使我实在不忍心离开祖母而远行。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因此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忠尽心的日子已不多。我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能够准许我对祖母养老送终的请求。

活用指导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儿女的,应在父母垂暮之年,尽可能多地陪在他们身边,虽然“寸草之心难报三春之晖”,至少我们做到了问心无愧。

本文素材适用于“感恩”、“亲情”等话题。

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经典释读

唉!路途多艰险,命运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隐逸齐鲁海边,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态?境遇虽然困苦,反而要更加坚强,绝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旋风仍然可以到达;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活用点拨】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人的一生,难免遇到失败,遇到挫折。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坚强,应该正视困难、正视挫折,而不应该一蹶不振,因为在困难面前摔倒是难免的,最关键的是你能否一次次重新站起来,只有如此,你才能笑傲人生。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事实上,他是在警示自己。

本文素材还适用于“报效国家”、“珍惜时间”、“豁达乐观”、“知足常乐”等话题。

师说(节选)

韩愈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经典释读

因此不论地位高低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孔子曾经说过:“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所长,如此而已。

【活用点拨】

尊师重道。不管社会历史如何变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尊师重教始终是一种传统美德。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本文通过大量的对比,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虚心好学的重要性。

本文素材还适用于“不耻下问”、“完善自己”、“教育的使命”、“教师的地位”等话题。

阿房宫赋(节选)

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经典释读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各自爱惜自己的人民,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三代甚至万代为王了,谁能够灭亡它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活用点拨】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能够爱惜百姓,发愤图强治理国家,那么国家就会长治久安。居功自傲和贪图享乐只会加速一个国家的灭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秦始皇的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导致了“戍卒叫,函谷举”的灭亡结局。历史是一面镜子,后人当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否则必将重蹈历史的覆辙。

本文素材还适用于“忧国忧民”、“想象”等话题。

六国论(节选)

苏洵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经典释读

唉!如果六国诸侯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分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了却咽不下咽喉的。可悲啊!有这样便利的条件,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致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仍然有不赂秦国而战胜秦国的实力。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活用点拨】

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今后人仰视的光辉事件,但是也有一些令人惋惜、引人深思的事件。例如,战国时期,秦国一连灭掉六大强大的诸侯国。文学家、史学家、当权者、阴谋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希望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使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长治久安。

自信而不屈。六国不管是统治区域还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都比秦国强大,但最终走上了灭亡的道路,原因当然有许多,但这和六国自身不相信自己的实力、没有自信心和秦国开战有一定的关系。这一教训,大而言之,治国者应吸取,小而言之,个人也要全面评价自己,对自身充满信心,绝不半路放弃,轻易服输。

运用本文材料,需要注意的是秦国和秦朝两个概念: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只是一个诸侯国,只能称秦国;统一后建立了封建王朝,称秦朝,一字之差,两个概念。

游褒禅山记(节选)

王安石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经典释读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从中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瑰丽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志气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别人就会讥笑他,他自己也为此而懊悔不已;如果自己尽力了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怨无悔了,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所得。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王安石当年悟出的结论,仍有其独特的深意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借鉴其一二。

【活用点拨】

要有敢于挑战的勇气,无限风光在险峰。人生的路上,成功的花环从不会唾手可得,而是要经过艰辛努力,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能领略人生的真谛。

成功的因素有志、力、物。成功首先需要我们具有坚强的意志,树立高远的志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充足的物质条件。只有三者都具备之后,才能取得成功。

尽己所能,无怨无悔。做什么事情,有时候只要尽了自己的心意,尽到自己的力,在全力以赴之后,就不必在手别人的言语,不必在意结果如何,关键是自己已努力过。

赤壁赋(节选)

苏轼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经典释读

苏轼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流逝的就像这水,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可见,如果从事物变易的角度来看,那么天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变;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你我尽可能一起享用。”

【活用点拨】

人生在世,世事无常,要正确看待事物变化。我们无法预测自己的将来,也不知道人生路上的祸福。我们能做的是做好眼前需要做的事情,接纳变化,这样我们才会从容不迫地走好人生路。

人生虽短,但应极力绽放自己的精彩。人类的生命最多不过百年,面对茫茫宇宙便显得极为短暂。如何让我们的生命在短短的时间内焕发出永久的光芒呢?活出自己的价值,努力绽放自己的精彩。

本文素材还适用于“人生”、“空间”、“历史”、“价值”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