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能戴上冠冕,每个人也都会摘下冠冕,但是不努力就戴不上冠冕,不戴上冠冕也就谈不到摘下冠冕。
今天晚上,你掉了眼泪,我和你妈妈低了头,来打球的王伯伯、王妈妈也很沮丧地离开。
因为,参加冬季奥运会的关颖珊摔倒了,不但摔掉了金牌,而且一下子落到第三名。
其实在赛前好几天,我们就为关颖珊操心,猜想她的心理压力有多大,怕她又像前几年有一阵子,不断地摔倒。
我甚至说,实在受不了那种紧张,不打算看决赛。妈妈则笑着说,如果是你参加比赛,只怕我会在场边晕倒。
可不是嘛!我们为关颖珊紧张,也是为她的紧张而紧张。我们知道,奥运金牌是她梦寐以求的。她已经拿了四届世界花样滑冰赛的冠军,就欠这一块金牌了。她也眼看就在上届奥运会拿到冠军,偏偏跳出一个利平斯基,以些微的差距把金牌抢走了。
我们为关颖珊紧张,也因为她是华裔。她的成功不仅是美国的成功,也能证明我们华人的杰出。我甚至猜想,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许多朋友一定也在看这场比赛,为她紧张、为她祝福。
所以,今天晚上,当我们一屋子人都在关颖珊摔倒的瞬间大叫之后,我说:“如果把全世界为她惊叫的声音加起来,连一座山都会被震动。”
可不是嘛!虽然关颖珊是华裔,但在美国人心中,她已经超越了种族的界线,如同提到鲍威尔将军,没有人会想他是黑人。这次虽然得到金牌的也是美国人,但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心底,可能都盼望关颖珊获胜。
所以,今天不仅全世界的华人为关颖珊叹息,美国民众也一样为她惊叫、为她伤心。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美国人这么偏爱关颖珊?为什么上次明明是利平斯基得金牌,却由关颖珊代表去白宫?又为什么明明是美国白人莎拉·休斯(Sarah Hughes)得金牌,许多白人却若有所失?
这是因为关颖珊已经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过去六年来,大家看着她成长,看着她以最小的年岁在冰场打败老将,然后一步步攀上巅峰。大家也看着她高低起伏,有时轻盈飞扬,有时又连续摔倒。
也就因为我们跟着她一起走过这许多欣喜又辛酸的岁月,使我们能用自己的心想她的心,想她梦寐以求的就是那块奥运金牌。
同样地,我们也承担了她的压力。因为换作任何人,面对这一生最重要的目标,肩负几亿甚至十几亿人的瞩望,都会受不了,都会怯场,都可能出错。
花样滑冰真是世界上最出不得错的运动。在田径场上,你可以在紧张之下,用尽全力,反而打破纪录。在花样滑冰赛场上,你却不能多用半分力量或少用半分力量,因为那一点点的差异,就会使你摔倒。
怪不得有评论员说,这次得金牌的莎拉·休斯,是赢在别人的失误中。当关颖珊、史露兹卡雅都有失误的时候,才十六岁的莎拉·休斯却没有半点闪失,而且做出了破纪录的三周接三周跳(triple-triple)。于是,她由原来的第四名一下子跳到了第一名。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当别人失常的时候,莎拉·休斯能不失常,不正是她成功的原因吗?
她可能因为是初生之犊,也可能因为没有心理的大包袱,只抱着来得个经验的想法,反而能有平常心,表现了超水准。
你回头想想,当年关颖珊同样十六岁的时候,她不是也像今天的莎拉一样,把许多冰场老将都打下去了吗?
过去她赢了,赢了一次又一次。那每一次赢也就成为她下一次的心理压力。她再赢,不算稀奇;她不赢,就是退步。算一算,她能参赛到今天,二十一岁,还总站在世界的巅峰,不是已经很了不起了吗?
孩子,中国人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是后起之秀总能取代前一辈。所以当你小的时候,要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的想法;当有一天,你成为老将,又必须接受一个现实,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总有晚辈会超过你。
媒体是现实的。今天的电视上,在关颖珊失利之后,镜头就转向了莎拉·休斯,拍她在休息室等待,以及知道获得金牌,与家人和教练拥抱的画面。电视也插播了她小时候的家庭录影带,五岁就上冰场的莎拉,居然对着镜头说:“我等不及要参加奥运,得冠军。”
接着,电视又转到场内,拍关颖珊家人黯然神伤的画面,还有关颖珊噙着泪水、勉强做出笑容的样子。关颖珊也接受了记者的访问,令人佩服的是,她没有一点怨言,只淡淡地耸耸肩:
“这就是人生,今晚并不属于我。”
孩子,她说得一点没错,这就是人生!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挑战的人生。每个人都能在小小年纪立下志愿成为世界上最棒的人;那些世界上最棒的人,又都有一天,会从他们站的巅峰走下来。
每个人都可能戴上冠冕,每个人也都会摘下冠冕,但是不努力就戴不上冠冕,不戴上冠冕也就谈不到摘下冠冕。
孩子,别为关颖珊伤心了吧!你应该为她庆幸,她才二十一岁,只要她肯拼,下一次,甚至下下次的奥运,她都可以卷土重来。
你也应该为她庆幸,只有今天没能属于她,过去她已经拥有太多“属于她的日子”。这次的挫折,绝对不会影响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而你,你是跟莎拉·休斯在同一个冰场溜冰的,你曾听她说她从小的偶像就是关颖珊,而今她居然能打败她的偶像。你是不是也应该立定你心中的志向,满怀信心地向前走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