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终极爆炸: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3
5844200000024

第24章 终极爆炸(6)

“160小组发现的宇宙终极公式,恰恰揭示了空间‘褶皱’与‘抹平’的关系。利用这个公式,就有办法让物质‘抹平褶皱’,放出它的终极能量,所有的物质都可以。而且技术方法相当简单,比冷聚变简单多了,我们一般称它为终极技术。”

她说得很平淡,但史林再次被惊呆了。他激动地看着卓师母,生怕她是在开玩笑。他忽然脱口而出:

“这么说,冰窟窿可以扩大了,甚至可以无限地扩大!卓师母,那你们为什么还要保密?”

他说的话没头没脑,但卓君慧完全理解。他是在借用卡斯皮的比喻:即将开始的资源之战就像一群海豹在争夺冰面上的换气口。是啊,现在冰窟窿可以无限扩大了,因为对资源的争夺首先集中在能源上,如果物质的终极能量能轻易释放,那么,人类能源问题可以说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以后,只用把社会运行中产生的垃圾、核废料等这么转换一下就行了,哪里还用得着打仗呢。

史林非常亢奋,情动于色。卓君慧心疼地看看这个大男孩:他还是年轻啊,一腔热血,但未免太理想化。她摇摇头:

“不行的,终极公式绝不能对外宣布。这是小组全体成员的决定。”

史林的亢奋被泼了冷水,他不满地追问:“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他真的很困惑。在他心目中,这几个人简直是天界的政治局常委,是超脱于世俗利益的。他们保守这个秘密绝对不会是出于自私的目的。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卓师母叹口气:“我会告诉你的,我这就告诉你。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文明发展的一个潜规则,虽然它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性,但它一直是很管用的。那就是:当技术的威力发展到某种程度时,它的掌握者必然会具有相应程度的成熟。形象地说,就是上帝不允许小孩得到危险玩具。这么说吧,二战时核爆炸技术没有落到希特勒和日本天皇手里,看似出于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性,更不用说它绝不会落在成吉思汗手里。大自然能有这条潜规则实在是人类的幸运,否则就太危险了。但160小组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潜规则。由于智力联网,小组所达到的科技水平远远超越时代,至少超越5个世纪。反过来也就是说,今天的人类还不具备与终极技术相应的成熟度。”她强调着,“不,绝不能让他们得到这个危险的玩具。”

史林悟到这个结论的分量,但并不完全信服。他不好意思反驳,沉默着。卓君慧看看他:“你不大信服这条潜规则,是不是?我们并不愿意隐瞒终极技术,不过很可惜,它还有一个……怎么说呢,相当怪异的、善恶难辨的特点,它使我刚才说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了。”

“什么特点?”

“量子力学揭示,一个观察者会造成观察对象量子态的塌缩,也就是说,精神可以影响实在。这个观点有点神神鬼鬼的味道,爱因斯坦就坚决反对,但100多年的科学发展完全证实了它。而且,这种精神作用并不是永远局限在量子世界中——那样给人的感觉还安全些——通过某种技巧,精神作用甚至可以影响到宏观世界,比如著名的薛定谔猫佯谬。这些观点你当然了解的。”

“是的,我很了解,我一点都不怀疑。”

“问题是这种精神作用中的一个特例:当观察者的观察对象就是他本身时,这种‘自指’会产生一种自激反应。把它应用到终极技术上,会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如果一个人想引爆自身会特别容易,可以借助于装在上衣口袋中的某种器具去实现。而普通物质终极能量的释放要相对复杂一些。”她看着史林,说,“你当然能想象得到,这意味着什么。”

史林当然能想象得到,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这就意味着,一旦终极技术被散播到公众中去,那对恐怖分子太有利了。他们今后甚至不用腰缠炸药,只用在上衣口袋中装上某种小器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他想去的地方,然后微笑着引爆自身。而且……这是怎样威力无比的人体炸弹啊。按质能公式,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具有大约5×1018焦耳能量,按每克TNT能量密度为5000焦耳算,即使考虑到损耗,也相当于亿吨级TNT了!而美国扔在广岛的原子弹才1.3万吨!一亿吨TNT的爆炸差不多能把半个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了。如果更多的恐怖分子联手,甚至让日本列岛沉到海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太可怕了,确实太可怕了。现在,史林完全理解了160小组对终极公式严格保密的苦心。卓君慧说:

“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七个人了解这件事。你是第八个。”

史林沉重地点头,他已经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也会死死地守住这个秘密,不向任何人透露——甚至包括祖国的国家安全部。随后他想到,卓师母今天主动向他透露这些秘密,恐怕是有所考虑的,也许是受160小组的授意吧。这些秘密不会向一个“外人”轻易泄露,那么,160小组可能已经决定接纳自己。

对此史林没什么可犹豫的,虽然“脑中植入异物”难免引起一些恐惧的联想,有可能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生活(也不一定,司马夫妇照旧生活得很好),但为了他从少年时代就深植心中的情结,为了满足自己的探索欲,他愿意作出这样的牺牲。

卓师母又要进去巡回检查了,史林帮她插好神经插头。等她沉入那个思维场后,史林一个人坐在旁边发呆。卓师母指出的终极武器的前景太可怕,与之相比,今天的核弹简直是儿童玩具了。因为人类所珍视、所保护、所信赖的一切——建筑、文物、书籍、野花、绿草、白云、空气、清水,甚至你的亲人、你自身,都会变成超级炸弹。也许一连串的终极爆炸能引起地球的爆炸,直径6000公里的物质球在一瞬间能被抹平,变成强光和高热,人类的挪亚方舟从此化为没有褶皱的空间,不留下任何痕迹——也有痕迹的,地球的爆炸肯定会毁了太阳系。

话又说回来,如果终极能量完全用于高尚的目的,那时人类文明的前景该是何等光明!这是最干净最高效的能源,它的使用不会在系统内引起熵增,人类社会不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能源问题,连带着把最头疼的环境污染(本质是熵增)也解决了。

但谁能保证人类中没有一个恶人?没有一个谈笑间在学校教室里引爆自身的恐怖分子?一万年后也不敢保证。由于人性之恶,技术之“善”与“恶”交织在一起,永远分拆不开。于是,160小组的成员们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已经到手的伟大发现而不能用,甚至还要处心积虑地把它掩盖起来。

他沮丧地想,看来人之善恶比宇宙终极定律更为复杂难解。也许这就是160小组的下一个终极目标吧——致力于人类灵魂的净化。

他出神了很长时间,也许两三小时,甚至没有注意到卓师母已经从思维场退出了。她仍像上次退出后那样,不语不动,躺在手术椅上,望着天花板沉思。不知道她保持这个姿势已经多长时间了,史林能清楚地感受到她的忧郁。这种忧郁很深重,但究竟是为了什么?史林不敢问,也不敢打扰她,在她身后站了很久,才轻轻咳嗽一声。卓师母从忧思中醒过神来,说:

“该吃晚饭了,你替我把食物分给大家吧。”

6个人的“智力攻坚”进行了整整两天。这两天中,卓师母曾四次进入思维场,那里一切正常,后来她就不再进去了。但她也不大和史林交谈,一直沉思着,眉间锁着愁云。晚上她和史林都没去睡觉,只倚在椅子上断断续续眯了几次。那6个人则显然没有片刻休息,一直处于极为亢奋的搏杀状态中。第二天晚上7点,卓师母最后一次“进入”,半小时后返回,对史林简短地说:

“快要结束了,他们已经太疲累。这次不大顺利,看来仍然得不出结论。”

史林试探地问:“他们在思考什么问题?既然终极公式已经得出来了。”

“终极公式可不代表终极问题。现在他们的进攻目标,其实是探究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一句话: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上帝能否用别的方法来建造世界。换言之,如果我们这个宇宙灭亡后还会有‘下一个’宇宙,或者在我们这个宇宙‘之外’还有另外的宇宙——只是象征性的说法,实际上宇宙灭亡后连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我们的公式在那儿是否还管用?”

她微笑道:“你一直强调对真理的验证,但这个问题能否验证,还真的很难说。因为,对它的研究很难跳出纯粹的逻辑推理。要知道,依靠160小组的超级智力,提出几种能够自洽的假说并不难,难的是设计出验证办法。”她补充道,“而且必须要在‘这个宇宙’之内对‘宇宙之外’的事情作出验证。这个问题甚至比破解终极公式更难一些。他们正在做的就是这件事。”

“你说他们这次的进攻没有成功?”

“嗯。”

史林笑了:“这对我其实是个好事,总不能把鞑子杀完了,得给我留一个吧。”

卓师母会心地笑了,但没有往下说,因为贝利茨先生已经举手示意要结束了。卓师母过去,动作轻柔地为他们拔下神经插头,再互相对接,把那块头骨按平。6个人依次从椅子上站起来。他们表情割裂的面容都恢复了正常,但都显得非常疲惫,入骨的疲惫。看来,连续两天的绞脑汁把他们累惨了。他们略定一定神,贝利茨笑着说:

“别急,等下一次吧。上帝150亿年才完成的东西,咱们要撬开它,不能太性急。”

这边茶几上卓君慧已经摆好了食物,这次不是瓶装流食,而是三明治、袋装五香牛肉、袋装羊肉(印度人不吃牛肉)、火鸡肉、饮料等,6个饿坏的人立即围上去,大吃大嚼起来。卓君慧安慰道:

“你们都别急,常言说慢火才能炖出美味的肉。越难,成功才越有味——对了,下次再聚会时我带上中国食品,显显我的厨艺,也预祝你们的成功。”

松本清智说:“别忘了带上中国的茅台。”

外国人说“茅台”这两个字,声调都很怪,带点咬牙切齿的味道。卓君慧笑了,逗他:“不行,这是在以色列,我要遵守犹太佬的禁酒规矩。”

西尔曼说:“犹太教规绝不禁止美味的中国茅台,尽管带来吧。”

尽管今天的探索失败了,但他们丝毫不显沮丧,餐桌上反倒有腾腾搏动着的欢快。探索本身就是幸福,也许其过程比结果更幸福,史林非常理解这一点,他真想立即加入这个小组中去——当然,与渴望伴随的还有对终极武器的恐惧,同卓师母谈话后,这样的恐惧已经如跗骨之蛆,摆脱不掉了。司马看看他,对妻子说:

“你对小史介绍了吧?”

“嗯,该介绍的我都说了。”

贝利茨温和地说:“史先生,你考虑一下,如果愿意加入160小组,就提出一个正式申请,我们将在下次聚会时表决。”

“谢谢,我马上会提出申请。”

贝利茨没有问司马完为什么要退出160小组,他对此有点困惑。凡是加入160小组的人,都把这种无损耗的智力合作、这种对终极真理的孜孜探索,当成了人生第一需要,当成了人生快乐的极致。所以,如果不是为了非常重大的原因,没有人会愿意退出小组的。当然他没有问,其他人也都没有问,这属于个人的隐私,个人的自由。

7个人中间,只有卓君慧知道丈夫这个决定的深层原因。并不是丈夫告诉她的,司马完甚至对自己的妻子也守口如瓶。但卓君慧早就发现了丈夫的心事,半年前就发现了。在刚才的巡回检查中,当7个人的思维形成无边界的共同体时,卓君慧曾悄悄叩问了丈夫的潜意识。她的叩问非常小心,正致力于智力搏杀的司马完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她甚至还悄悄叩问了其他几个人的潜意识,他们同样没发现。当6道思维大潮会聚到一起,汹涌拍击宇宙终极堡垒的围墙时,他们不会注意到大潮下面是否有一道细细的潜流。

这种思维潜入在160小组中并没有明令禁止,但从公共道德的默认域来说,可以肯定是违规的。但她还是做了。她要去验证一些重要的东西,非常重要,足以让她有勇气违背平时的做人道德。现在她已经完成了验证,验证的结果使她忧愁。

夜里9点,8个人互相握别,也没忘了同电脑亚伯拉罕告别。他们依次同电脑中的那个面孔碰了碰额头,亚伯拉罕对每个人说:

“再见,希望下一次早日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