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洞穴是罗伯特大学时代最幸福的时光,他为南伊利诺伊大学地质系绘制了不少洞穴图。在多数人眼里,伊利诺伊牧场的一个乱石堆或许就是一次地下探险的入口。罗伯特和三个朋友匍匐前行,穿过一道狭缝,发现了一个特大的地下岩洞。顺着手电光,罗伯特探入到洞穴深处,直至一处峭壁,借助随身携带的绳子,他们顺势下滑,约有15英尺左右。
又探索了一阵子,他们决心打道回府,来到悬挂绳子的岩壁边,却发现洞内的湿气已使绳索又湿又滑。不论他们如何使劲,谁也无法抓牢绳子往上爬。早些时候当他们兴致勃勃地开始探险时,他们忽略了一些细节,而正是这些不经意之处,如今却让大家身临险境。作为默默无闻的探险新手,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行踪,他们不曾告诉任何人,惟恐麻烦别人,他们将去往某处探看某个洞穴,他们只是碰巧发现了这样一个入口。表面看来,洞穴并无显眼的豁口,只是在牧场中央的岩石有一道18英寸的窄缝,这个世上知道这个洞穴的人,除了他们之外,恐怕别无他人。电筒的光线越来越弱,空气越来越闷。处境愈是危险,彼此间的紧张气氛就愈浓,罗伯特他们开始讨论出路问题。似乎没有任何显而易见的好办法。事后,罗伯特想:“我们不曾意识到,传统思维方式正是最大的障碍。我们的错误在于,我们只想找那些‘立竿见影’的办法。”直到他们为节省电而关上电筒,罗伯特才开始注意些先前未曾考虑的种种可能性。在漆黑的地下岩洞里,他发现散落在周围的木筏碎片正幽幽发光。借着电筒光探路时,他们不曾注意到布满真菌的木片会反出磷光,在黑暗中闪闪发亮。
洞内的光亮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它让罗伯特意识到,只要换个角度看问题,答案或许就唾手可得。最后,他们又回到滑得无法握住的绳子边,恍然悟到或许用脚更好些。在绳上套上一个个的圈,权且把绳子当作梯子、他们攀上了峭壁。
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往往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下,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