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口才手册
5878100000021

第21章 实用的表达方式(3)

由内心里发出的敬佩别人的话才有意义。如果你对于对方没有仔细地研究分析过,就不能盲目地恭维。不切实际的恭维是很令人讨厌的。

至于一个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则赞美所用的字眼应当仔细推敲。首先要想到,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一定是在某一项工作上有特殊的贡献,而在他成名之际,恭维他的人一定不少。积久生厌,你依葫芦画瓢,用别人用过的话来恭维他,是不会使他觉得高兴的,因为这些他听得太多了。

大抵成名的人,对于自己的工作已成习惯,你的恭维若不能别出心裁,一定不能打动他的心。对于这种人,最好找他工作以外的一些事情去赞美他。比如某银行界巨子,喜欢在闲时写写诗,那么你若赞美他在金融界的贡献不如说他的诗写得好,因为他已成名的工作,无需你再恭维,而他的诗写得很好却无人加以注意,你如果与众不同,提到他的诗作,一定会博得他的好感的。所以你要记住,赞美一个普通人,你可以赞美他工作中没人注意的那一部分,尤其是他足以自矜的工作和本领。但对一个名人,你却要欣赏他那些鲜为人知的,而他又自以为得意的事情。

说话要小心,尤以恭维的话为甚。你不要以为既然是恭维,就不会得罪别人,便随口乱说。言不由衷的话很容易出毛病,你不能见到女人就赞美其漂亮,如果她明知自己实在不漂亮时,她就会觉得你是虚伪。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妨赞美她活泼,或说她苗条,或说她健美,或赞美她的才智,她的聪明,她的幽默,或恭维她料理家务井井有条,教育子女有方……等等。同样是女人,各有长处,虽是赞美,也要加以选择。所以,恭维话一不能乱说,二不能常用同一说法,三要注意的就是不可多说,恭维话说得太多,同样会令人反感。

2.恰当的恭维

恭维的话人人爱听。你对人说恭维的话,如果恰如其分,恰如其人,他一定十分高兴,对你产生好感。

越是傲慢的人,越爱听恭维的话,越喜欢让别人恭维自己。有人一本正经地说自己不接受恭维,愿意接受批评。这是他的门面话,你如果信以为真,毫不客气地、直率地批评他,他心里一定非常不快,表面上未必有所表露,内心却在恨你,对你的印象只有降低,决不会提高。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这只有子路才有此雅量,一般自命为君子的人,尚容不下别人的批评,普通人更不用说了。

善说恭维话,别人听了舒服,而且自己也不降低身份,说恭维话是处世的一门重要学问。

每个人都有希望,年轻人希望寄于自身,老年人寄望于子孙。年轻人自以为前途无量,你如果举出几点说明他将来大有成就,他一定十分高兴,引你为知己。你如果称赞他父母如何了不起,他未必感到高兴。如果你说他是将门之子,把他与他的父母一起称赞,这才合他的胃口。

只是老年人则不然,他自己历经沧桑,几十年的光阴未曾达到他预期目的,对于自己已不复十分自信,不复十分希望,他所希望的,是他的子孙。你如果说他的儿子,他不但不会责怪你,反而十分感激你,他会连声说:“过奖了”,但他的心里却认为你是慧眼识英雄呢!这是说恭维话对于对方的年龄应特别注意的要诀。

对一个生意人,你如果说他学问深、道德高尚、清廉自守、乐道安贫,他一定无动于衷,你应该说他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发财即在眼前,他听了才会高兴。

对于官员,你如果说他生财有道,定发大财,他一定不高兴,应该说他为国为民,一身清正,廉洁白持,劳苦功高,他听了才会高兴。

对于文人,你如果说他学有根底,笔下生花,思想正确,宁静淡泊,他听了一定会高兴的。对方做什么职业,你说什么样的恭维话,这就是说恭维话的诀窍。

有些人称赞别人时往往是直接“赞”过去,而有一位朋友的特长是当着第三者去称赞第二者,这样的收效常常比直接赞扬好得多。另外一种可称作间接的赞扬法。比如,你见到他对他说:“前几天我和某乙谈起你老兄的事,他对你推崇极了”。姑且勿论某乙是否当真向你推崇过某甲,反正某甲根本就不会去“调查是否属实”的。

萧伯纳曾说过:“人们最想知道的事,常与自己无关”,这句话恰和中国人说的“事不关己不劳心”相反,但萧伯纳的话无疑是事实。因此,一般人常会因为受到一些“传说”(即使不一定可靠)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观感,所以,当你向某甲说某乙曾称赞他,他感谢的不是某乙,而是你呢!如果凑巧你就是某甲平素敬仰的人,那么某甲对你的感激就会更深。

奥地利心理学家贝维尔博士曾说过:“如果你想赞美一个人,而又找不到他有什么值得你称赞之处,那么你可以赞美他的亲人,或者和他有关的一些事物。”因为我们人类都懂得用脑子推想到自己以外的事物上去,比如自己的家人或自己的东西。

依此类推,你可以赞美你朋友的儿子读书用功,赞美他的太太漂亮贤惠,赞美他的居室够气派——如果这一切都和事实相符的话。那么别人心里会甜滋滋的,非常高兴。

3.一见如故谈话术

1.怎样做介绍人

最容易的谈话,是两个陌生人被介绍在一起的时候。

有时我们去拜访朋友,恰巧也有第三者在座,如果对方只愿和你说话,或只顾和他说话,都是失礼的,彼此间的气氛也不自然。在集会中,在宴会里,通常我们都会与许多陌生人相邻而席,这时候更需要有人来介绍。

我们先研究一下怎样去做一个介绍人。

假定你现在是一个宴会的主人,请来了许多宾客,你自然不能一一长久地招待,所以,把一些单独无伴的客人介绍给另一些客人是最好的办法。

在介绍一个客人给另外一个客人之前,你最好先考虑一下,就是要选择一个适合于他兴趣的友伴。如把两个都从事于同一行业的人牵在一起,那是最好不过的,因为兴趣相投,他们自然有许多可交谈的话题。也许因为他们业务相同,因你的介绍而从此建立了友谊。此外,把一个诗人介绍给一个音乐家;把一个化妆品商人介绍给一个化学家;把一个新闻记者介绍给一个政界人士;把一个出版商介绍给一个印刷商;把画家介绍给电影明星;把医生介绍给体育专家等等,往往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至于性格和职业都十分不相同的人,则非万不得已,不要把他们牵在一起为佳。如果把一个富豪介绍给一个诗人,把一个宗教界人士介绍给一个娱乐圈人,以致他们都不能畅谈自己熟悉的事情,而不得不另外扯一个与彼此都没有关系的话题来敷衍一番,这样往往就会造成一个尴尬的局面。作为一个机警的介绍者,一定要先考虑到这一点。

2.完美的介绍词

开始介绍时,按一般惯例,总是把男客介绍给女宾;把少年人介绍给老年人,这是一种礼貌,以表示对后者的尊敬。介绍双方姓名的时候,声音要说得清楚,许多人给人介绍后,结果双方仍旧不晓得对方姓什么,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一个善于介绍的人,他一定会把双方的名字说得很清楚,而且重复说一遍。但是怎么样再说一次呢?仅仅介绍双方的姓名是不够的,为使他们易于交谈,一定还要介绍双方的职业和身份,这才是一个完美的介绍工作。在介绍双方的职业时,你便可以把双方的姓名重复地再介绍一遍,这样,一般人就不会忘记了。

除了替双方介绍职业以外,如果你知道双方有共同的嗜好,譬如说他们都喜欢集邮或关心球赛,你都不妨替他们说出来,这样他们就更容易交谈了。

如果不是介绍一个名人,那么介绍时不妨把名字省去,仅仅介绍双方的姓氏,这也是很好的办法,这可使初次见面的人容易记忆。当他们自己觉得需要知道彼此的名字时,让他们自己问好了。

介绍完后,陪他们交谈一两句,替他们把局面打开,这也是很必要的。

3.介绍的礼仪

上一节我们把介绍的原则扼要地说明了一下,不过,这里还必须把介绍的礼仪再说明一下。

介绍是彼此之间建立关系的开始,借此,新的友谊建立了,新的同事认识了,业务上的交易接触了。

这类介绍的气氛不是严肃、古板的,而是一种自然、轻松、友好的情调。这样可以使有些害羞和怕与别人接触的人摒除惧怕不安的心理,而变得自然和开朗,同时使最易出现僵局的初交得以顺利进行。

不过,对于国际传统的介绍礼仪却有研究的必要。

当你给别人介绍时,请记住这些简单的礼节规则:

一、女士第一。男士是应该介绍给女士的,即在介绍的过程中,她的名字应先行,然后再提他的名字。如:“李小姐,让我给你介绍王先生。”

但是这种情况有时也会改变。如果你介绍一男一女相识,而男的年纪比女方大很多,这时则应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以示尊敬长者。如:“张先生,让我介绍我的外甥女给你。”

二、在同性别的两人中,年轻的应介绍给年纪大的,这也是以示尊敬长者之意。如:“杨小姐,让我给你介绍给李太太。”

三、未婚男士被介绍给已婚女士,除非男的年纪比女的大得多。

四、在年纪相差不远的男士中,并不计较谁介绍给谁。但当某人在社会上是德高望重,或是有身份的人时,别的人自然应该被介绍给他。

总而言之,在介绍过程中,先提某人的名字乃是对此人的一种敬意。这是国际上惯用的一些法则,你可以视当时的情况灵活地运用。

4.介绍后怎样谈话

假设你现在是被介绍当中的一位,如果刚才给你们介绍的主人能像上节所说的一样,把你们双方的名字说得很清楚,把双方的职业也介绍出来了,那么,说话的开始是比较方便的。如果那位介绍人介绍时的口气念念有词,一只手把双方指了一指就算介绍了,然后立即走开,那么你只知道他在给你介绍另外一位客人,可你们仍不知道哪位先生是姓陈、沈、郑,还是洪、冯、黄。

在这种情形下,有些人索性采取了敷衍的办法,即向对方点点头,随即又相对默然,找个机会,立即到别处去。另外有些人,则不管他张三李四,双方坐下来就“今天天气很好……哈哈哈”,瞎扯一下,敷衍一番,到合适的时候,还是一溜了之。

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对的。第一种,相对默然,非交际之道。第二种,瞎扯一通,浪费时间和精力,彼此心里都知道只是敷衍而已。

在社交场合中,你可能会结识一些不平凡的人,也说不定其中有些人会成为你的知音,或者是遇到一些有成就的人,能给予你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及帮助。如果你仅仅是敷衍了事,你很可能失去一个大好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用更好的方法来把握这一机会。

5.记住对方的姓名

假如没有听清对方的姓名,你不妨再问一次,无论是问介绍人或是他本人均无不可。坦率地承认不清楚再度请问,并不伤大雅。如果永远把疑问闷在心里,不仅会影响以后谈话的气氛,而且也难建立友谊。

名字是每一个人所注重而又最宠爱的记号。和另一个人谈话,你能清楚地称呼他“某先生”,对方会感到愉快的,尤其是对于初次见面的人。他将会因你对他的名字注重并适当地使用称呼,而对你留有深刻的印象。同时,牢记一个完全熟识的名字,对于你的将来也许有所助益。

当再问清了对方的名字后,最好再做一次自我介绍,因为对方也许会像你一样,听不清楚你的名字。如果你想熟知对方的名字,那么详细地询问怎么写法也未尝不可,要是你觉得需要的话,也不算是鲁莽的行为,对方也决不会怪你的。

以上是简述了一般介绍的问题,但你也许会问:“如果没有介绍人,那该怎么办呢?”

6.没有介绍人的场合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按中国的规矩,本来就没有第三者作介绍的习惯。在朋友家中遇到,照例一见面就应该打招呼,互通姓名。这是一个简捷明快的方法,可谓高明之至。现代人大都沾染了一些洋规矩,常常在聚会时,因主人忙碌或一时大意未作介绍,便相对无言,犹如英国人的古怪脾气,同未经介绍的人交谈仿佛有失自己的体面似的。在这种场合,还是采用中国的方法,直接请问对方的姓名,并通报自己的姓氏。如果主人在旁边,那么为尊重主人起见,最好请主人来作一番介绍。有时候,你明知道对方的姓名,而没有把你介绍给他,那么不妨向前和他握手打招呼,同时说出自己的姓名,作一下自我介绍。

总之,在交际过程中,坦率、诚实和热情是最为必要的条件,与其畏畏缩缩地弄成尴尬局面,不如索性用大方明快的手法,这种人常常是最受人欢迎的,因为他们易于使人亲近。

7.怎样称呼

称呼一个人似乎是一种很简单的事,但你如果留心现代人称呼名目的复杂,你就会明白一个适宜得体的称呼常常会产生微妙的作用,或至少不会因错用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了。称呼男人比较简单,一般都称先生。对女子的称呼就要顾身分了,一般称已婚的女子,用夫姓称太太,如果她的地位高,则称夫人较为妥当,称未婚的女子为小姐。

称老师的太太,一般称师母,这样才能表示尊敬,对老师的太太是不宜直呼太太的。

称呼一个你不太熟悉的女子,则“小姐”,这比贸然称呼为“太太”要好得多。无论她是十六岁或六十岁,宁可让她微笑地告诉你她是太太,而不要让她纠正你所说的“太太”。

有些常在社会中活动的女子,虽然已婚,但仍然不愿意取丈夫的姓,她仍愿意别人叫她某小姐。因此在拜访她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以免误事,若有人在旁边介绍,则应依介绍人所用的称呼方法,不可自作聪明,擅自更改。

前面是一般性的称呼法,如果要兼顾到对方的职位和身份,则更要谨慎了。

8.职位和身份的称呼

“先生”这个称呼是用得最普遍的,甚至可以通用到去称呼一切高级官员。当你觉得没有称呼他职务的必要时,或不知道对方的具体职务时可以统称为“先生”。

以职务来称呼一位官员时,可以不必称呼对方的姓氏,只有职务比他高的人可以称他为“陈部长”、“张主任”等等。只有你用“先生”来称呼他时,你才可以冠之以姓氏。

有些人十年前当过市长,现在已经退下来了,但还喜欢别人称他为市长。若你要拜访这种人,你应该先了解清楚他喜欢的称呼。

不可用“君”来称呼别人,这是以前学校中年轻的同学们互相称呼的一种方式,但拿到社会上来用时,人们会觉得你未免有点学生气。

我们常在电影或电视上看到以前的家庭中,客人称主人的仆人通常都加上“哥”或“姐”字,如“福哥”、“银姐”等等。这是客人应有的礼貌,除非你和主人十分相熟,常来常往,才可以直呼他的名字。不过现在人们不太讲究这些了,最多称呼“先生”或类似适合的称呼而已,一般知道其名字的,都直呼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