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军事知识大闯关(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58791900000009

第9章 H

HAARP科学计划

HAARP是旨在研究太空电离层,发展新型武器和技术的一个研究计划。它是由美国参议院批准的,投资3000万美元,由美国空军和海军在阿拉斯加州联合建造和共同管理,可以发射1700兆瓦能量。美国行政当局一再申明,HAARP完全是一个研究电离层和空间天气的科学计划。但是,美国科学家和媒体根据HAARP计划开展的实验内容及其具备的能力,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庞大的军事工程计划。一时在美国乃至世界引起哗然,成了地球物理学家、军事学家和政治家们议论与关注的焦点。

火力延伸

火力延伸是逐次向敌纵深转移火力打击目标的行动,多用于支援步兵、坦克冲击。通常在火力准备转入火力支援时开始,火器延伸射程,先打击当面目标,再逐次打击其后目标。

一般根据统一信号,按预定计划或步兵、坦克兵的行动要求临时呼唤延伸火力,以保障部队连续冲击前进。

火力压制

火力压制简称“压制”,以火力对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以部分毁伤性打击的行动。目的是使敌方暂时丧失战斗能力或指挥能力。通常以执行压制任务的火炮、强击机、轰炸机和地地导弹等火力实施,给打击目标以部分毁伤,限制或干扰敌射击与机动,破坏其指挥系统。

火力对比

火力对比是指敌对双方在一定时间和地域内,或相当的作战单位之间火力密度的比较。火力密度大小之比,是衡量战斗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火力密度

火力密度是指每分钟对目标单位面积或一定正面宽度发射的炮弹或子弹的平均数量。通常情况下,炮兵火力密度以平均每公顷地域内或平均每100米正面每分钟落达的炮弹数表示;高炮火力密度以在对空射界内每千米航线上对空中目标发射的平均弹数表示;步兵武器火力密度以各种枪每分钟对1米正面发射的子弹数表示。火力密度取决于武器的数量、种类、射速和射击地段的宽度等。火力密度越大,对敌人的杀伤效果越大。

火器

火器是指借火药或其他装料的燃烧产生气体发射弹药的器具,用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军事设施。如枪械、火炮及火箭发射器等。火器是这种类型的统称,而不是某一种武器的专称。古代火器,包括燃烧性火器、爆炸性火器、管形火器和火箭等。现代火器,一般指枪、炮和火箭发射器,而把枪弹、炮弹、炸弹、地雷、鱼雷等装有炸药、火药对目标能直接起毁伤作用的军械物品统称为弹药。

火箭发射器

火箭发射器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一般由定向器、击发机、握把、肩托和瞄准具组成。火箭发射器发射带火箭发动机自推飞行的小型火箭弹。配有破甲弹、杀伤弹以及一些特种弹。主要用于在近距离上打击坦克、装甲战车和杀伤有生目标。常见的定向器为筒形的火箭发射器,亦称火箭筒。

火箭炮

火箭炮是炮兵装备的多发联装火箭弹发射装置。按定向器种类,可分为轨式、笼式和管式;按运动方式,可分为自行式和牵引式。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弹的点火具和赋予火箭弹初始飞行方向。装填完毕后,可一次发射一发火箭弹,也可连续发射数十发。发射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机动性好,但射弹散布较大,发射时火光大,阵地容易暴露。主要用于射击大面积目标。配用杀伤爆破火箭弹,用以歼灭、压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也可配用特种火箭弹,布设地雷、施放烟幕、照明和毁伤坦克等。

火箭炮的特点是:发射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机动性好;但射击精度低,火箭弹散落面积较大,而且发射时火光大,容易暴露阵地。火箭炮的射程通常为10~30千米;管数有数管、数十管甚至100多管,在较短的时间内可发射出大量火箭弹。如前苏联军队装备的BM-21型40管122毫米火箭炮,20秒种就可将40枚火箭弹打出去,射程达20千米。再如美军装备的履带式12管227毫米自行火箭炮,整个装弹过程只需1人操作,5分钟就可完成,12枚火箭弹全部从炮上打出去只需1分钟,最大射程可达30千米以上,它可以配多种新型的子母弹头,若配上M42型双用途子母弹,1枚火箭弹内便装有644颗具有破甲和杀伤双重作用的子弹,一次打出去12枚火箭弹,在目标处爆炸时便可同时抛出7728颗子弹,可以覆盖4个足球场那样大的面积,其火力之厉害令人咋舌。

火箭炮弹

火箭炮弹是靠炮弹自身的火箭推力发射的无控炮弹。按用途分为杀伤爆破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反坦克子母弹、末段制导弹和干扰弹等。按飞行稳定方式分为尾翼火箭弹和涡轮火箭弹。主要用于对固定的地面集群目标实施压制射击,也可用于反坦克或完成特种作战任务(如纵火、照明、布雷等)。火箭炮弹一般由战斗部和火箭部组成。战斗部包括引信和弹丸,用于最终完成各种预定的战斗任务。火箭部包括燃烧室、推进剂、喷管、点火具和稳定装置等部件,用于推进战斗部使之获得一定的射程并保证足够的射击精度。

火药

火药是以硝石、硫磺、木炭或其他可燃物为主要成分,点火后能速燃或爆炸的混合物。一般认为按一硫(硫磺)二硝(硝石)三木炭的混合比例,其爆炸强度最强,而以此比例混合后为黑色或灰黑色,故名黑火药。火药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爆炸物,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因为硝石、硫磺等在中国古代都是药物,混合后易点火并猛烈燃烧,故称为火药。现代黑火药是由中国古代火药发展而来。

火炮的现状和未来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火炮在射程、射速、威力和机动性各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在增大火炮射程方面,主要采用高能发射药,加大装药量,加长身管,增大膛压,提高初速,相应采用自紧炮身以及发展新弹种(如底凹弹、底部喷气弹、火箭增程弹和枣核弹)等。在提高弹丸威力方面,采用增大弹体强度,减薄弹体壁厚,增大炸药装填量等措施,并改装高能炸药和采用预制破片弹等。美105毫米榴弹的杀伤效果,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55毫米榴弹。

在提高火炮机动性方而,许多国家采取新结构,新原理、新材料等以减轻火炮重量,并重视发展新型自行火炮。美Ml02式105毫米榴弹炮,上架、下架和大架合一,高低机与平衡机合一,采用鸟胸骨闭架式大架和迫击炮座盘,简化了结构,改善了受力条件,除后坐部分为钢制件外,其余大多为铝制件。火炮重量由原来的2260千克减到1 400千克。美M204式105毫米榴弹炮利用前冲原理,重量由原来的2260千克减到2027千克。美M109A1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采用专用铝合金车体,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采用密闭式旋转炮塔,具有浮渡能力;采用液压折叠式驻锄,方向射界为360°。瑞典的FH77式155毫米榴弹炮和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联合研制的FH70式155毫米榴弹炮,均附有辅助推进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火炮的机动能力。苏дM30式122毫米榴弹炮采用具有360°方向射界的炮架,提高了火炮的火力机动性。

为了提高炮身寿命,许多国家采用电渣重熔等精炼工艺,以提高炮身钢的机械性能和抗热裂纹能力。自紧技术的采用,提高了炮身的有效强度和疲劳寿命。炮膛表面镀铬,改善了炮膛的热耐磨性能。使用高能量低烧蚀发射药或新型缓蚀添加剂,减轻了炮膛烧蚀。联邦德国120毫米坦克炮采用滑膛炮身并经自紧和炮膛镀铬处理,虽然初速为1330米/秒,膛压为5.4×105千帕,炮身寿命仍达1000发。

为了提高炮兵人力的适应性,火炮除配有普通榴弹、破甲弹、穿甲弹、照明弹和烟幕弹外,还配有各种远程榴弹、反坦克布雷弹、反坦克子母弹、末段制导炮弹以及化学弹、核弹等,使火炮能压制和摧毁从几百米到几万米距离内的多种目标。

火炮将进一步提高初速、射速、增大射程,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射击精度,改善机动性,采用新弹种以增大威力,增强反装甲能力,并与侦察系统和射击指挥系统连成整体,以进一步提高反应能力。

幻影F-1战斗机

幻影F-1战斗机由法国达索航空公司制造,于1966年12月23日首次试飞,1970年加入法国空军服役。翼展8.44米,机长15.33,机高4.49米,最大时速马赫2.2,巡航时速800千米。爬升率180米/秒,实用升限16500米,最大起飞重量16200千克,载弹量4950千克。主要武器装备包括:魔术II型导弹、SUPER530F机炮以及各种炸弹、火箭弹。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哈沃克”号军舰

1983年,英国建成了“哈沃克”号“鱼雷艇驱逐舰”。“哈沃克”号长54.8米、宽5.48米,排水量240吨,以蒸汽机为动力,航速达27节。艇上装备1门76毫米炮和3门47毫米炮。经试航后表明,“哈沃克”号完全有能力同时对付两艇鱼雷艇,以掩护己方大舰的行动。不久,人们又为这种舰只装备了鱼雷发射管,使其不仅可驱逐鱼雷艇,同时也具有了攻击大舰的能力。这种鱼雷艇驱逐炮舰就是后来驱逐舰的前身。初期的鱼雷艇驱逐炮舰排水量在400~1500吨之间。

“哈沃克”号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高的军舰,也应被视为世界上第一艘驱逐舰。

“汉”级攻击型核潜艇

“汉”级(091型)攻击型核潜艇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SSN),也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一级攻击型核潜艇,共5艘,舷号:401、402、403、404、405(依次称呼为长征1-5号)。该型艇采用水滴型线型,十字形尾附体,单轴推进,首水平舵置于指挥台围壳前部。艇体采用双壳体结构。耐压船体内设有鱼雷舱、指挥舱、反应堆舱、辅机舱、主机舱及尾舱等。突出首端上甲板的是水声系统导流罩。

首艇(401)1968年在葫芦岛船厂动工,1971年4月开始系泊试验,7月开始用核能发电,主机试车考核,8月15日开始海试。1974年8月7日交付海军使用。后几艘下水时间依次为1977、1983、1987和1990年4月8日。5艘“汉”级核潜艇都部署在北海舰队。

航空兵

航空兵是指装备各种军用飞机,在空中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它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按担负任务的性质和装备飞机的不同,分为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是一座高速的浮动海上机场,是海军能执行“立体战”的特殊军舰。它能远离海岸机动作战。其基本任务是以舰载飞机攻击敌水上、水下和岸上目标,支援其他作战兵力。航空母舰的外形特征是:有一个小而集中的岛形上层建筑,位于右舷;一个宽阔而平坦的飞行甲板,供飞机起降。在目前所有舰种中,航空母舰是吨位、体积、作战能力等方面均居首位最大舰种。

人们之所以将航空母舰称为“浮动的海上机场”,主要因为航空母舰是以舰载飞机为主要武器。航空母舰上最显眼的就是与陆上飞机场跑道相似的起飞甲板。在一般军舰上,主甲板最长只有200米左右,最宽也不超过40米,最窄只有几米,相比较而言,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就显得特别长,特别宽,并呈多边形状。航空母舰上的飞行甲板的面积要比一般军舰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如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总长332.9米,飞行甲板宽76.8米,相当于三个多足球场的面积。

航空母舰的“大”不仅仅体现在飞行甲板的面积上,现代航空母舰的舰体高度少则40多米,多则170多米,航空母舰既大又高,舱室自然不少。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上,排水量小的也有1万吨,大的超过9万吨。航空母舰“载有多种武器与大量弹药。航空母舰上装载的飞机有歼击机、攻击机、反潜机、预警机、侦察机、加油机、救护机等多种多样的机种,少则40多架,多则近百架。一艘现代航空母舰,仅各种雷达发射机就有80多部,接收机有150余部,雷达天线近70个,无线电台百余部,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战术数据系统”,以指挥各种武器迅速准确地对敌射击。

航空母舰的分类

现代航空母舰可分三大类:排水量在3万吨以上、能携带上百架飞机的重航空母舰;排水量在1万吨至1.5万吨之间、携带45架左右飞机的轻航空母舰;排水量只有1万吨左右、装有装甲和水下防护舱的护航航空母舰。按排水量的大小,人们又将航空母舰分为大、中、小三类:6万吨以上为大型航空母舰,2~6万吨为中型航空母舰;2万吨以下为小型(轻型)航空母舰。此外,人们还按所担负的作战使命将其分为攻击型航空母舰、反潜型航空母舰和泛用型航空母舰三大类。

航空母舰编队的战斗力

航空母舰是兼容各种攻防武器于一体的海上浮动堡垒,是海上通用兵力编队的核心。冷战结束后,世界战略格局由全面核大战转入局部常规战争和中低烈度的冲突,航空母舰以其极强的机动能力、攻击能力、战斗稳定性和自持能力,在常规局部战争中的作用愈显重要。航空母舰的实战能力备受各国海军的青睐和关注,其发展又呈复兴之势。加之在平时,它又是一些国家海军的威慑力量,因此印度、日本、巴西、阿根廷、泰国等国都在大力加快发展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编队的编成

美国航空母舰编队的编成,一般根据任务和威胁环境而定。通常分为单航空母舰编队(特混大队),用于低威胁区警戒和显示实力;双航空母舰编队(特混舰队),用于在中等威胁区实施威慑、制止危机,参与中低烈度的局部战争;三航空母舰编队用于参与中高强度的局部战争或大规模的常规战争。以单航空母舰编队为例,通常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四周配以数艘防空导弹巡洋舰、数艘反潜驱护舰、数艘攻击型核潜艇。独联体海军将以“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特混编队,在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以外的海域执行反潜、防空和对舰作战。在执行反潜任务时,其编队一般由三艘“卡拉”级巡洋舰,一艘“克列斯塔”Ⅱ级巡洋舰和两艘“克里瓦克”Ⅰ、Ⅱ级护卫舰组成;执行对空、反舰任务时,编队由一艘“克列斯塔”Ⅰ级巡洋舰,一艘“克列斯塔”Ⅱ级巡洋舰,一艘“卡辛”级巡洋舰,三艘“现代”级驱逐舰,一艘“克里瓦克”级护卫舰组成。编队拥有卡M25、卡M27直升机,苏M27、米格M29战斗机,雅克M38垂直/短距起降机。

核密码

从前,由戈尔巴乔夫掌管的那只装有前苏联最高核机密——核按钮的黑色公文箱,对局外人一直是个谜。如今,随着核按钮的移交,前苏联发动核打击的程序,即核按钮的使用方法也逐步曝光。

据报道,前苏联所有战略核武器的发射权实行“双重核按钮制度”。即最高当局的两个核按钮一个由前苏联总统掌管;另一个由军方最高领导人国防部长保存。最高当局作出向某国发动核打击的决定后,前苏联总统身边一个特别专家小组将协助他译出一组平时存放在那只黑色公文箱里的发射密码。与此同时,国防部长也必须译出由他保管的核按钮中的指令密码。尔后,两组密码通过特殊通讯网络同时传送到总参作战部特殊通讯中心,由电脑将这两组密码混合,编成一组有12位数字的密码,再通过特别通讯频率传递给战略导弹基地、战略轰炸机基地和巡航中的核潜艇。

这个解码程序只能向某一个作战单位发出指示,这是因为不同的作战单位有不同的打击目标,而这些目标如敌方的某城市、机场、港口、军事基地、要塞部门等事先都已编成专门发射程序,并贮存在电脑中,导弹一旦对准既定的目标便不能轻易修改,若要修改,总统和国防部长必须重复上述破译密码程序,重新组合成新的12位数密码。

在导弹基地、战略轰炸机机场、核潜艇收到最高当局下达的发射战略核武器的密码指令后,指挥官将接收到的密码与本单位保管的密码进行核对并证明准确无误后才能最后发射核弹。以核潜艇为例,艇长和政委各持密码的一半,经组合后再与最高统帅部发出的密码对照,证实吻合无误,才能用分别存放在两个人身上的钥匙启动发射按钮。两个发射钥匙孔的位置是经过特别设计的,两个孔之间的距离至少相隔3米远,以确保同一个人无法启动发射按钮。

从目前核检查的技术手段来看,一般采用3种方式:

(1)国家技术核检查。它是由各国自己掌握,根据需要,可运用人造卫星、飞机或舰载传感器,对一方进行详查或普查。

(2)国际技术核检查。一般由相应国际组织进行。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国际和平研究所便是国际核检查机构之一。它对各国的核试验次数、性能和类型进行严格的监视和统计,并定期公布各国核试验情况。

(3)现场核检查。在核大国之间,双方可派出大批监察员到对方核基地、核仓库进行实地检查,并把所获得的核武器数量、类型、部署地点和有效期等一一列入清单,与对方提交的资料进行对照。这种核检查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随机的,但必须对等。对无核国家怀疑其有制造核武器迹象,可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出面组织视察员,根据核不扩散条约,对缔约国进行现场核检查,核对材料,以确定核装置是否用于军事目的。

核武器的作战运用

(1)核武器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少的兵力兵器造成敌方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据测算,1架飞机或1枚导弹投送1枚当量为3万吨的原子弹在空中爆炸,几秒钟内就可使14平方千米范围内暴露的敌人有生力量丧失战斗力。若使用常规武器,就需要大量的人员、武器、弹药和时间,而且难以达到全面杀伤的效果。

(2)核武器具有多种杀伤效果,其作用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作用的持续时间有短有长,这就使得对核武器的防护相当困难。

(3)核武器的使用手段和使用方式多种多样,已形成完整系列,可根据不同的作战目的来选择。如:为杀伤大面积上暴露的敌方有生力量,摧毁其野战工事、水面舰艇、较集中的技术装备等目标,可使用核航弹、核导弹实施空中爆炸;为摧毁加固的地面目标,造成阻止敌方行动的弹坑或沾染区,可采用地面爆炸;为利用核电磁脉冲迅速破坏敌方的雷达、计算机、指挥通信系统,可在目标上空实施超高空爆炸;为破坏敌地下永备工事、高级指挥机关、地下仓库,可使用钻地核航弹、核导弹实施地下爆炸;为破坏敌方潜艇、水雷网障、港湾设施等,可使用核导弹、核鱼雷、核深水炸弹等实施水下、地下爆炸。

核武器作战使用特性和能力常用若干战术技术指标表示,这些指标参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核武器的研制水平和核实力。

核武器的目标覆盖能力

核武器攻击敌方目标的覆盖能力,由其运载工具的射程或航程反映,射程或航程指标是根据本国战略核打击意图和技术水平提出的。弹道导弹具有最大和最小射程能力;陆基战略核力量可达到全目标覆盖能力;海基战略核力量具有灵活可变的目标覆盖能力;战略轰炸机配合空中加油机和空射远程巡航导弹也具有全球到达能力。目前,美、俄两国的战略核武器对其他有核国家具有全目标覆盖能力,英、法两国只有部分目标覆盖能力。

核武器的毁伤能力

核武器对目标的毁伤能力由其爆炸威力、命中精度、目标特性、爆炸方式、毁伤作用因素等决定。其大小可根据目标特性采用不同的定量表示方法。

核武器的突防能力

突防能力是进攻型核武器在敌方拦截下的生存能力,它与敌方使用的拦截手段有关。为提高突防能力,已采用一系列技术和手段:

(1)加固技术。针对敌方核拦截和非核拦截产生的各种破坏效应,对核弹头及其运载工具进行加固,如防敌方核爆中子对核弹头产生过早点火;增强部件抗X射线、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冲击波、激光和力学撞击等破坏效应的能力等。

(2)减少目标被敌方发现、跟踪的概率,如采取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的隐身技术;施放诱饵等。

核武器的生存能力

生存能力是指核武器在核环境下完成其发射、攻击任务的能力。提高生存能力的手段主要有:

(1)对核武器系统(核弹头、运载工具和发射装置)进行抗核加固。如美国发射井的抗超压能力为140千克/平方厘米,俄国可达300千克/平方厘米。

(2)实行机动、隐蔽、分散部署。

(3)提高戒备率。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发射准备能力是重要手段。如美国潜射核导弹首枚发射准备时间不超过15分钟,其后齐射时间间隔不超过1分钟。美国战略轰炸机的反应时间在正常戒备状态下为270~390秒,在紧急戒备状态下为120~150秒。

核武器的可靠性

核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包括发射和飞行可靠性。如美国的发射可靠性已达98%,导弹和核弹头的飞行可靠性已达83%,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已达80%。

核武器的作战灵活性

核武器的作战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威力可调,爆高可调,同一型号导弹可使用不同种类的核弹头,选择和重新选定目标的能力,迅速、实时变换攻击目标能力等方面。

核同质异能素

同质异能素是指质量数和原子序数相同,在可测量的时间内具有不同能量和放射性的两个或多个核素。核同质异能素大约是比高能炸药的能量大100万倍,其核裂变反应能量更大。目前一些研究所正在系统研究核同质异能素的性质和释放能量的方法。像金属氢一样,核同质异能素武器可作为“常规武器”,也可作为“干净”氢弹的扳机。

核冬天理论

设定在一场大规模的全面的核战争中,由于核弹的爆炸在短时间内所产生的数百亿吨尘埃和烟云把地球团团地笼罩起来,隔断阳光照射,引起内陆和海洋气温骤降,造成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不见天日的黑暗和极度严寒,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使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断,导致各种动物、植物的死亡和枯萎,其中也包括人类,地球将再现恐龙灭绝的自然景观。这就是核冬天的理论推断。核冬天的提出,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受到了世界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和密切关注,对核战争严重后果的认识更加鲜明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成为世界爱好和平人民反对核武器、核战争的有力理论武器,并从根本上动摇、改变着大国首脑、战略家们关于打赢核战争的传统观念。核冬天理论是科学技术进步对世界政治、军事产生重大影响的佐证,是良智的科学家们对人类和平事业新的伟大贡献。

核冬天与农植物

一场大规模核战争中释放出的数千亿度的光辐射会引起的地球表面燃起熊熊烈火和毒性很强的放射性尘埃,这些烈火与放射性尘埃将使庄稼和植物遭到巨大的损坏。又因为植物的生长全靠光合作用,而低于正常光照5%时,植物的生命就会停止,所以核冬天引起的漫长黑夜与昏暗,将使植物停止生长。植物在长时期黑暗的笼罩下只能逐步趋于死亡。由核冬天导致的环境温度的骤然降低(大概在冰点以下),会产生很严酷的效应。植物抵抗严寒的能力取决于植物所处的时令和所习惯的气温,植物在冬天具有较强的耐寒力。除了隆冬时节,任何时期严寒的突然袭击,都会促使许多植物死亡。像加拿大北部和西伯利亚这些严冬地区,冬眠的幼芽可以忍受零下80℃的低温,这比预测的最寒冷的核冬天的温度还要低许多,但是,在它们的生长季节,同样是这些植物,如果温度低于零下10℃,就可能被冻死。植物在热带终年处于生长状态,其御寒能力极其有限。需要指出的是,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有2/3生活在赤道两侧25°的范围之内。因而,世界上的主要农作物都不耐寒。如果我们对照一下核冬天计算中所预测的温度,就会发现不论战争发生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刻,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失去所有农作物一年的收成,即使阳光和温度一年后恢复到正常水平,生物学家们根据已知的核战争其他效应对植物多方面的威胁后果,如核照射、辐射、臭氧层遭到破坏而接受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化学污染等,估计覆盖地球和海洋的植物要回到正常水平得需10年或更长的时间。

核冬天与陆地动物

核冬天到来时,动物面临着各种直接和潜在的致命威胁,许多动物受到的辐射将达到致死量。那些在核战争直接杀伤下的幸存者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数淡水水源被封冻达几尺深而无法饮用;由于照射到大地的日光少,植物停止生长,许多草食动物面临“断粮”的威胁;草食动物的骤然减少,又给肉食动物带来灾难;冬眠的动物靠整个夏天积累起来的脂肪度过一个普通的冬天,它们几乎没有能力在春天或夏天应付突然降临的核冬天。由于一场核战争后数十亿人和动物的尸体得不到掩埋,那些耐寒的以腐肉为食的动物便得以大量繁殖。我们面临的世界可能是一个老鼠、蟑螂、苍蝇等幸存生物横行无忌的世界。

“海上雌狐”

“海上雌狐”是英国海军最早装上导弹的双座、双发全天候的大型舰载机,驾驶舱在机身左侧,从1959年起到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海军主力战斗机。该机翼展15.55米,长16.94米,高4.75米,最大起飞重量18858千克,最大时速1030千米,挂4枚“火带”空空导弹和28枚(2组)空射火箭弹。

“海狮”级潜艇

台湾“海狮”号潜艇(SS791)原为美海军的“鲤鱼”号(SS426),于1945年7月下水,1973年交付台湾,1974年1月抵台;同型艇“海豹”号(SS792),原为美海军“安哥拉带鱼”号(SS478),1944年11月下水,1973年4月交付台湾,1974年4月抵台。

“海狮”级潜艇本来就是美国战时赶造的,在历经了50多年的风雨波涛之后,其作战能力已明显降低,所以,1995年以后,“海狮”级潜艇基本已不出海,只能作为训练潜艇用于训练其他各种舰艇的反潜作战能力。

护头的钢盔

钢盔是战士保护头部的重要装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由法国使用。1914年的一天,法国一位名叫亚得里安的将军去医院看望伤病员,一个伤员告诉他,敌人打炮时,他把铁锅顶在头上,保住了头部,很多人被炸死了,可他只受了轻伤。亚得里安将军听了非常高兴,很快派人制成了现代钢盔装备部队,结果伤亡率大大减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由于装备了钢盔,使7万人免于死亡。

现代钢盔主要有步兵钢盔、炮兵钢盔、飞行员钢盔三种类型,有的国家为一些特殊人员设计了伞兵盔、坦克乘员盔、摩托车盔、空袭救护盔等。有的钢盔在战场上还能兼做水盆、饭锅、挖掘工具等器材。

现代头盔不仅具有保护功能,而且还有进攻性能。德国新装备的头盔,不仅用来保护头部,而且还用来射击。这种头盔枪可发射9毫米无壳弹,射击精度优于步枪。还有一种激光头盔枪,可发射激光束。

“虎”式武装直升机

“虎”式武装直升机的编号为HAP/PHA-2/HAC,这么一长串编号看上去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其实只要认真琢磨一下它的编号,并不难识别它。因为是法国和德国联合研制,所以它既有法国“血统”又有德国“血统”,它是一个“混血儿”。在法德两国签订的合作研制协议中规定:法国公司负责研制旋翼和尾桨的减速器、尾桨、燃油系统、电子系统、中机身,并负责空气动力、重量控制以及维修性、可靠性、生存性。旋翼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前、后机身是德国的,德国还负责飞行特性以及性能、应力和振动试验。这样,“虎”式武装直升机就有了两国的“血统”。

两国对各自国家装备的“虎”式武装直升机上的武器挂载还有一些不同的要求。德国装备的陆军反坦克型“虎”编号为PAH-2,机上的武器有:在短翼挂架上挂8枚远距反坦克导弹,或挂8枚远距反坦克导弹再加4枚空对空导弹用于自卫,不安装机炮。旋翼轴上安装电视、前视红外装置和激光测距、跟踪装置,供射手使用,这些都是十分先进的火控系统。“虎PAH-2”式武装直升机的机头安装前视红外夜视设备供驾驶员使用。

法国陆军反坦克型的武器挂载与德国陆军反坦克型大体一致,只是挂载的空对空导弹的型号略有不同。旋翼轴上安装的设备和驾驶员使用的红外系统也与德国的没有什么不同。法国陆军反坦克型的编号为HAC。

法国还要求装备一种陆军护航和火力支援型。这种武装直升机在外型上没有什么两样,武器装备却大不相同:机头装一门30毫米机炮可带有150发~450发炮弹,两侧的短翼上挂载4枚空对空导弹和两个分别装22枚火箭弹的火箭发射巢。座舱顶部装有电视、前视红外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法国给这种武器配置的武装直升机的编号为HAP。

这样一来,“虎”式武装直升机就有了三个并列的编号HAP/PAH-2/HAC。

“霍特”反坦克导弹

“霍特”导弹由法国和德国联合研制,1977年装备部队,是重型远程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典型代表。导弹主要装在车辆上和直升机上使用,打击远距离坦克、装甲车和其他重要地面目标。

海湾战争期间,法国曾派出80架载“霍特”的“小羚羊”直升机,共发射180枚“霍特”导弹,成功地攻击了伊军坦克、雷达站和野战工事。

“环球鹰”无人机

“环球鹰”无人机又名“蒂尔”Ⅱ,将成为21世纪初美军远程无人机的中坚,是一种适用于在低等至中等威胁环境下执行侦察任务的远程长航时无人机。无人机重3.5吨,机长14米,翼展35米,留空时间42小时,最大不加油航程为2.25万千米,能在2万米飞行高度昼夜侦察。“环球鹰”无人机将装备综合孔径雷达、红外和电子光学传感器。搜索方式时的分辨能力为0.9米,定点分辨侦察能力为0.3米。”环球鹰”无人机每秒能发回50兆位数据,它可以实时向地面站发送视频图像,也能将综合孔径雷达数据直接发往前线地面部队。“环球鹰”无人机用于执行远程和长时间的任务。包括连续在大面积地区侦察机动导弹发射架。无人机能通过卫星与地面站进行联络,使远离前线的人也能指挥作战,无人机侦察期间能进行规避机动并能利用雷达干扰机实施干扰和进行电子欺骗。

化学武器

狭义的化学武器是指各种化学弹药和毒剂布洒器。化学弹药是指战斗部内主要装填毒剂(或二元化学武器前体)的弹药。主要有化学炮弹、化学航弹、化学手榴弹、化学枪榴弹、化学地雷、化学火箭弹和导弹的化学弹头等。由两种以上可以生成毒剂的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质构成的武器称为二元化学武器。化学物质分装在弹体中由隔膜隔开的容器内,在投射过程中隔膜破裂,上述物质依靠旋转或搅拌混合而迅速生成毒剂。

化学武器的分类

化学武器按毒剂分散方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爆炸分散型。借炸药爆炸使毒剂成气雾状或液滴状分散。主要有化学炮弹、航弹、火箭弹、地雷等。

(2)热分散型。借烟火剂、火药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热源或高速热气流使毒剂蒸发、升华、形成毒烟(气溶胶)、毒雾。主要有装填固体毒剂的手榴弹、炮弹及装填液体毒剂的毒雾航弹等。

(3)布洒型。利用高压气流将容器内的固体粉末毒剂、低挥发度液态毒剂喷出,使空气、地面和武器装备染毒。主要有毒烟罐、气溶胶发生器、布毒车、航空布洒器和喷洒型弹药等。

化学武器按装备对象可分为步兵化学武器,炮兵、导弹部队化学武器和航空兵化学武器三类。他们分别适用于小规模、近距离攻击或设置化学障碍;快速实施突袭;集中的化学袭击和化学纵深攻击;以及灵活机动地实施远距离、大纵深、大规模的化学袭击。

化学武器的特点

化学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它有以下特点:

(1)杀伤范围广、扩散速度快、威力大。据统计,作战使用5吨神经性毒剂沙林(GB),其杀伤范围可达260平方千米,与一枚当量为2000万吨的热核武器相当。

(2)杀伤途径多。毒剂一般以气溶胶、液滴形式使用,可通过皮肤、呼吸道、伤口直接杀伤人畜,也可经由水、食物间接造成伤害。多数爆炸型化学弹药还有破片杀伤作用。

(3)作用持续时间长。杀伤作用可延续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几十天。

(4)种类多,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达到不同的战略、战役企图和战术效果。

(5)只杀伤人员和生物,不破坏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这些装备经洗消后仍可使用。

(6)与研制生产核武器相比,化学武器所需的技术水平、设备及经费均大大降低,更易于大规模生产、装备。据统计,当量为400万吨级的氢弹,按弹重计算,每吨生产费约为100万美元,而沙林毒剂弹每吨仅需1万美元。一些无力发展核武器的国家,为维护本国的利益常发展化学武器。因此,化学武器被人称为“穷国的原子弹”。另一方面,其作战效费比高。按每平方千米面积上造成大量杀伤的成本费计算,常规武器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神经性毒剂化学武器仅为600美元。

(7)受气象、地形条件影响较大。大风、大雨、大雪和近地层空气的对流,都会严重削弱毒剂的杀伤效果,风向还可能造成毒剂对己方人员的危害。

化学武器装备

化学武器装备部署后,即使未使用也能产生巨大的威慑作用。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已作好对多国部队进行化学战的一切准备:其西部、南部分别部署了针对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化学武器;北部地区导弹部队配发了化学弹头;空军配发了化学弹药,飞机装配好毒剂布洒器;医院腾出床位,准备接收化学战伤员;南部开设了消毒场,等等。美国一方面多次声明遵守1925年签署的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条约,另一方面也部署了强大的化学战威慑力量:3~5个“长矛”地地战术导弹营,10~14个M270型多管火箭炮营,以及155、203毫米榴弹炮营各25~35个,均有化学武器攻击能力;还有航弹及机载毒剂布洒器等。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防化装备质量和数量均大大超过伊拉克,因此伊军未敢使用化学武器,海湾战争成为一场在化学战威胁下进行的常规局部战争。

护卫舰

护卫舰是建造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参战机会最多的一种轻型水面战斗舰艇。它以导弹、火炮、反潜鱼雷为主要武器,主要任务是为舰艇编队担负反潜、护航以及近海巡逻、警戒、侦察及登陆支援作战任务。故被人们称做“海上守护神”、“海上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