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必读
5882400000046

第46章 梁任公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3)

凡记述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写出这个人与别人不同之处。人类性格什有八九是共通的;尤其是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之人人,相类似之点尤多;好像用同我的模子铸出来的一般!虽然,人类之所以异于他物者,因为人类性格只有相类似,不会相雷同。所以一个模子可以铸几千万绝对同样式的钱,一个马群可以养出千百个绝对同性质的马;一个社会中想找两个绝对同样的人,断断找不出。相类似是人类的群性。不雷同是人类的个性。个性惟人类才有,别的物都不能有。凡记人的文字,唯一职务在描写出那人的个性。

近世写实派大家莫伯桑初学作文时;他先生教他同时观察十个车夫的动作,作十篇文章,把他们写出;每篇限一百字。这是从最难求出个性处,刻意去求;这种个性发见得出,别的自然容易了。莫伯桑经过这一番训练之后,文思大进!后来常常举以教人。《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个强盗,要想写得个个面目不同;虽然不算十分成功;但总有十来个各各表出他的个性。这部书所以成不朽之作就在此。懂得这种道理,对于传记文作法,便有入手处了。

小说体的文,写个人特性,全凭作者想象力如何;传记体的文,写个人特性,全凭作者观察力如何。有了相当的想象力观察力,怎样才能把所想象所观察,尽量的恰肖的传出;全凭作者技术如何。技术千变万化,虽然没有什么原则可指。但古今中外传记名手,大率有一种最通用的技术,是凡足以表现传中人个性的言论行事,无论大小,总要淋漓尽致,委曲详尽的极力描写;令那人人格跃然于纸上。宁可把别方面大事抛弃,而在这种关键中,绝不爱惜笔墨。这种作法,在欧洲则布鲁特奇之《英雄传》,在中国则司马迁之《史记》,最能深入其中三昧。今试将《史记》杂举几篇为例:

一《廉颇蔺相如传》记蔺相如完璧归赵及渑池之会两事。从始至末,一言一动,都记得不漏,这是详记大事之法。因为这两件大事,最足表现相如的个性;所以专用重笔写他。其余小事都不叙。廉颇的大事,三回伐齐,两回伐魏,一回伐燕,传中前后只用三四十个字便算写过;绝不写他如何作战,如何战胜;因为这些战术战功是良将所通有,不足以特表廉颇的人格。倒是廉颇怎样的妒忌蔺相如;经相如退让之后,怎样的肉袒谢罪;失势得势时候,怎么的对付宾客;晩年亡命在外,思念故国,怎么的“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示尚可用”;这些小事,写得十分详细。读起便可以知道廉颇为人短处在褊狭,长处在重意气,识大体。

二《郦食其列传》记食其想见汉高祖,找同里骑士做引线,教他几句话说道:“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记他自己这几句话,便把一位胸有经纬,倜倘不群的老名士,活画出来。又写他初见高祖时,高祖怎样的“倨床使两女洗足”,郦生怎样的“长揖不拜”;高祖怎样骂,郦生怎样和他对骂,说道:“足下欲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到后来郦生说齐归汉,齐人上了当责备他,他说:“而公不为若更言。”(老子不和你说费话。)便摄衣就烹。这些话本来都是小节,太史公却处处注意,务将他话的原样和说话的神气都传出,便能把这老名士的人格活现。

三《信陵君列传》说他怎样的待侯嬴,怎样的待朱亥,怎样的待博徒毛公卖浆薛公,这几件事,说得委曲详尽,几占全篇之半;而且把他的事业都穿插在这几个人身上;便活画出极有奇气的一位贵公子,而且把当时社会背景都刻画出来。

记事文——前述第四类所谓记一事之原委因果者,在各种记载文中最为难做。因为凡事情总不会独立。孤立的事情,便无记载之价值。凡一篇记事文,总是把许多人许多时候的动作聚拢一处来记。严格的说,并非记一物事,乃是记一组事,并非把各件各件叙述得详明正确便算了。一定要把许多性质不同的事,前后八面相照应,厘然成为一组;所以甚难。

难固然是难,但也有个很容易的方法,什么方法呢?“整理空间时间的关系”。因为凡同一时间所发生的事实,必异其空间;同一空间所发生的事实,必异其时间。作者但能把这两种关系观察清楚,叙述得有法度;自然会把满盘散沙的事件,弄成一组了。

记事文最难的,莫如记战争。学会记战争,别的文自迎刃而解。因为战争非一人所为,其成败因果,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事。倘使有一部分叙述得罣漏或错误,便把全篇弄成不可解。所以教授记事文作法,最好将下文所列《左传》《通鉴》中之战记,令学生先行细读,再由教师综合比较,向学生说明记载原则。

《左传》

秦晋韩原之战

晋楚城濮之战

晋齐鞌之战

晋楚邲之战

晋楚鄢陵之战

吴楚柏举之战

《资治通鉴》

秦汉之交巨鹿之战

王莽时昆阳之战

三国时赤壁之战

东晋时淝水之战

此外好的还不少,为参考用,自然愈多愈妙。头一步讲习,就恁么多篇,也够引例说明之用了。

一回大战争所包含的事实如此其复杂;若要一一记载无遗,实为事势上所绝对不可能。善作战记的人,专以叙述胜败果为主要目的。于是定出一个原则:凡有关于胜败者,虽小必录;无关于胜败者,虽大必弃。守定这个原则,对于材料去取,便有把握。

材料搜齐选定之后,怎样排列呢?就要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分别整理。就时间论,每回战争总可分为三大段:

一、战前所应叙述者为战争动机,两造准备,两造心理状态,两造行动及其位置等等。

二、战时两造接触之实况。

三、战后战事之收束,及因战争发生之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战记通例,大率叙战前者居十之七八,叙战时及战后者不过居其二三。因为胜败原因,多半在开火以前便已决定。且每回战事,也是事前酝酿甚久;一到开火,事势便急转直下。事实上时间分配,战前和战时差不多也是八与二之比例。所以注重战前是普遍原则。像《通鉴》昆阳之战,叙战时几占三分之一,实属一种例外。《左传》每篇叙战时实况的文句多极简;最奇怪的如邲之战全文六千多字,内中确为叙战时实况者,只有“车驰卒奔,乘晋师”七个字。而且连这七个字,也属空话;然而两方胜败原因,已能令读者了然。其余各篇写战时的语句都极少,诸君试回去细细校阅,自能见出。战后收束,如鞌之战,韩之战,邲之战,都叙得较详,几占全文六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因为战后所发生的影响,能令从前局面生大变动,而且为后来新事实的原因;所以比较的要详叙。

聚集大多数人,在一大空间内行动,非先明了各部分所占的位置不可;所以记载时要整理空间。战纪通例,大率叙战事实时,先把地理上形势随时逗点;令读者对于这方面知识得有准备;叙到临战时,才把当时形势明显指出。因为两造地位屡屡转移,所以到临时点叙最好。但也不一定。有时亦在一篇之首先叙清楚。倘若位置始终无大变化,便可以如此办法。

整理空间,莫如用图。没有图的文章,能令读者可以据文置图便是佳文。例如《通鉴》巨鹿之战:

“章邯已破项梁,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大破之,引兵至邯郸,张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王离围之。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巨鹿北。章邯军巨鹿南棘原。赵数请救于楚。……楚王召宋义……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以救赵……齐将田都助楚救赵。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章邯筑甬道属河饷王离,王离兵食多,急攻巨鹿。巨鹿城中食尽,兵少。……陈馀使五千人先当秦军,至皆没。当是时,齐师燕师皆来救赵,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余人来,皆壁馀旁,未敢先击。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宋义),乃渡河救巨鹿。……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乃悉引兵渡河……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

我们根据这段记事,便可以制图如下(见下页)。

《左传》城濮之役:详述两军将帅及战时行动如下:

“晋原轸将中军,郤溱佐之。狐毛将上军,狐偃佐之。栾枝将下军,胥臣佐之。……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楚)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斾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观此知楚右军乃是用陈蔡两国兵组织,晋拿下军之一半对付他,因为他不是楚人,力较脆弱,先破他以挫敌锋。楚中军是精锐所萃,不动他。第二步便以全力对付楚左军。本来楚左军正面之敌,是晋上军,至是晋三军协力专向他;下军伪遁,中军横击,上军夹攻。到楚两翼全溃,中军无战斗勇气,战事便算了结。据此可以制图如上(见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