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初,天文学家在茫茫的星海中,发现了一种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特天体,它们的照片如恒星但又肯定不是恒星,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外形像星团又不是星团,发出的射电(即无线电波)似星系又不是星系,真叫人惊诧莫名。几经斟酌,才把这种天界“四不像”定名为“类星体”(QSO)。这是射电天文学自20世纪30年代末诞生以来打响的第一炮,它的发现使世界科学界为之轰动,也使天文学家对射电研究的成果刮目相看。
1960~1961年,美国有两位天文学家正在用射电望远镜研究星空中的一个射电源3C48。所谓射电源,就是如电台一样,能发出无线电波的源泉。大家知道,射电望远镜与一般的光学望远镜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光学望远镜是用眼睛看的,眼睛可敏锐地鉴别光的来源,牛郎星的光与织女星的光绝不会搞错;但射电望远镜收到的是看不见、听不到的无线电波,只能把这种电波记录到纸上(为复杂的曲线)。在20世纪60年代初时,射电望远镜的性能还较差,分辨本领太低。天文学家收到了3C48发出的电波,测出了强度,可是说不出3C48到底是什么天体,是恒星、变星、超新星?还是双星、星团?或者是星云?更令人烦恼的是,天文学家只知道3C48大约位于仙女座方向,却指不出其确切位置,真是“仅闻其波,不见其影”。这样,要作进一步研究就很困难了。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我们的月亮来帮忙了。从计算中知道,不久后月球将从3C48发出射电波的那个天区通过(月掩星),那么只要把电波突然中断的时刻确定下来,那时月球的位置也应当就是3C48的实际位置。月掩3C48过去后,他们又用大望远镜对准这个天区,发现那儿正好有一颗16等“恒星”。但是,人们又无法解释,一颗恒星怎么会发出如此巨大的射电的。有人拍得了它的光谱——除了少数吸收线外,绝大多数是又宽又强的发射线。这有些像行星状星云的特征,可行星状星云的发射线要窄、细得多。何况现在所有线都看不出其所属的“主人”,任何一位光谱专家都无法辨认出其中任何一条谱线是什么元素产生的。这真叫人疑上加疑,愁上添愁!接着又发现了两个这种天体3C196和3C286,对它们的照片和光谱,那些专家教授也只能发愣、耸肩。
一晃两年过去了,人们还是一筹莫展。1963年又出现了一次月掩星的机会,人们又找到了一个与3C273相对应的光学天体,那是一颗亮度为13等的“恒星”,它的光比3C48强15倍,光谱的资料也好得多。更幸运的是,这次在作光谱分析时,天文学家没有按常规处理。他们把眼光放开,终于认出了其中几条谱线。原来它们并非是什么特殊元素,而是一些最熟悉的老相识——氢、氧、氮、镁等,只是它们原来应当在紫外区域,平时看不见,现在却鬼使神差地跑到了可见光区域来;而本来应在可见光区出现的谱线,则到了不可见的红外区域!原来它们的红移太大了,不仅令恒星望尘莫及,也超过了一般星系,3C273的红移Z=0.158!也就是说,它离开银河系的退行速度是47400千米/秒,达光速的15.8%!
循着这条线索顺藤摸瓜,马上又检验出3C48原是与它一路货,它的光谱之奇特就在于它的红移值更大——Z=0.48。接着,3C196、3C286的疑案也迎刃而解。原来,这些底片很像恒星的射电源(当时称它为类星射电源),与恒星根本是两码事,巨大的红移值也说明它们位于宇宙的深处,根本不是在银河系之内。
科学家最喜欢在未知世界中探险猎奇,类星射电源使天文学家趋之若鹜。因为从光学研究中发现它们都有很强的紫外辐射,所以天文学家们设法给一些大望远镜装了一副特殊的“有色眼镜”,只让紫外光通过(正常的天体反而会看不见)。这样,拍到的照片都是些很蓝的星体——“蓝星体”(习惯不称为紫星)。当然蓝星体与类星射电源并不能画等号,但前者同样有强而宽的发射线,同样Z值很大,因此,人们把它们合二为一称为“类星体”。
类星体表现出来的种种奇异的特性,至今仍使人迷惑不解,因而它的魅力与日俱增,已是当代天文学最热门的课题之一。类星体的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在最初10多年中,人们一共只找到了508个,而从1976~1980年的5年中便使它达到了四位数。截至1982年12月31日,类星体的总数为2004。1985年的类星体花名册上,已有了2835个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