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名著导读
5913900000028

第28章 《呐喊》

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的杂文精悍犀利,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领域。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艺术宝库,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

成书时间:1923年

类别:短篇小说集

经典欣赏

《孔乙己》(节选)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内容导读

在20世纪的中国,有这样一位文化巨人,他身材瘦小,疾病缠身,仅生存了半个多世纪,著作不算浩繁,也没有长篇巨制,却能在生前就以雷霆般的精神力量震撼了整个中国,身后更以其精神之力震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构成了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景观。他就是鲁迅。

鲁迅出生于绍兴一个小康家庭,从小接受传统的文化教育。13岁时,他的家庭发生了变故,以至家道败落。他在家庭的困顿中感受到了社会的炎凉,对社会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898年,鲁迅到南京求学,接受了进化论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学医,希望用医学救治病弱的国民,促进对于维新的信仰。然而,一次屈辱的经历又使他意识到:医治国民精神的麻木比医治肉体病痛更为重要,于是他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卓越的先驱者。

1918年初,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同年5月,他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一系列著名小说。1923年,他将1918~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结集出版,这就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呐喊》的取名,体现着鲁迅思想启蒙和精神救亡的主张:要以文艺为武器,为革命呐喊助阵,使猛士勇往直前;同时也是为了唤醒尚未苏醒的人们起来彻底毁坏封建的“铁屋子”。

《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现实,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深切的关注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其在思想内容上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对中华民族由历史造成的劣根性的深刻剖析和批判。

《呐喊》还创立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文学形式,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在小说艺术手法的创造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启蒙主义思想家,鲁迅十分关注下层人民生活的不幸和精神的痛苦,从中探索中国民族的悲剧性的根源。《呐喊》中的许多小说就以乡村农民和城镇劳动者为描写对象,表现他们在“吃人”的社会中所受的种种折磨。然而,鲁迅的可贵之处在于,鲁迅在对他们寄予深切同情的同时,并没有站到他们的立场上去,以他们的是非为是非,以他们的好恶为好恶,而是从宏观的民族生存的角度,对他们的精神上的病态进行了更为严厉的冷静批判,以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从而实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

鲁迅运用从民族的苦难面切入的特殊思维方式,在对被压迫者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的同时,对中国民族普遍的劣根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一方面是“哀其不幸”,一方面是“怒其不争”。改造“国民精神”是鲁迅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他一边向“吃人”的旧社会发出愤怒的斥责,一边向愚昧的民众发出觉醒的呐喊。正是这些,构成了鲁迅悲悯与求索的伟大人格。

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文化巨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大师。他的思想和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整个过程,他的《呐喊》以及所有文学作品都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