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好一点才有可能对别人好一点。对自己苛刻的人对别人也苛刻。
不过,怎么才算对自己好一点,身体,欲望,心灵。这三个方面又有各个部分。很难界定好一点的标准。
身体的诉求是健康。
欲望的诉求是满足。
心灵的诉求是宁静。
很难作为一个整体。有没有人身心欲望是高度统一的?
与自我相处时,懒惰是不是问题?
与他人相处时,欲望,愤怒,嫉妒,喜欢,憎恨,恐惧,亲近。这些矛盾往往是并存的。又都是短暂的。
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和自己相处,和他人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如何看待这些关系?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这些关系?
真实的自己在什么时候需要隐藏?在什么时候可以展现?
一段话发出去以后,一句话说出去以后,一个真实的自我展露出去之后,既期待有人回应,又害怕有人回应。既怕这个世界不理我,又怕这个世界不懂我。
而换位思考,看到的听到的人,也是既想回应,又害怕回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个倾诉的人。说出去的话是会伤到别人?理解到别人?对方再回来,是否会伤到自己?所以只好继续沉默。
有时候不敢接茬,害怕对方对这个世界或者对他人的恐慌,愤怒,憎恨转移到自己的身上。
有时候,我们希望被人看到的部分是委屈,是关心,是爱护,是愤怒,是茫然。
对方看到的是无理取闹,是控制,是质疑。
是人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出发去理解这个世界和与他人的关系,还是某些方面的表达没有传递过去使对方接受到?
我们希望对方的回应是客观的,还是有立场的?这个立场如果始终站在我们这面,想必我们会满意。而人的立场几乎都是站在自己那面的。是去首先寻找有可能站在自己立场的人去倾诉?还是找亲近的人倾诉,这想必是矛盾的一个关键点。人往往会寻找亲近的人倾诉。却忽视了她本身可能在这类事件上所站的立场。
就像和女朋友倾诉自己和其他女性的关系。和一个女人倾诉自己对其他女人的看法。和男人倾诉天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诸如此类。
有时候,如果你对你想要倾诉的对象足够熟悉,那么她在你故事里所代入的角色是不是你,以及所站的立场是不是你这边是可以预估的。
然而,立场和代入都符合期待的往往我们未必信得过。信任是我们倾诉的第一条件。只不过被信任的那个人在那时的立场未必我们一边罢了。
有时候,当别人向我们倾诉时,是贴着对方的需求走,还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走,是让对方当下的需求得到满足,还是往长远了考虑。
有时候,满足了对方心灵或其他的需求对她本身来说是否是件好事,我们无法判断。就像孩子想吃糖,会伤牙一样。度。界限。
对这个方面的理解和当时的判断,决定了我们回馈的方式。
我为什么对熟悉的人会紧张,因为不知道一句话说出去的后果。
大部分时候,除了自己特别闲的时候,我们都不希望别人的事,在自己心里占用过多的地方和时间,所以我们倾向于给出简单粗暴解决方法,而不是顺着她的意让事态自由发展。界限,那是她的事。
如非必要,不要替别人做决定。
处理情绪优先于处理事件。
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的事和人生上所能起到的作用。
功成而身退。
界限,一句很好的话,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