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导弹
5929800000009

第9章 咆哮大洋——反舰导弹

在现代海战中,敌我双方都装备了大量的远程反舰导弹,从而使得进攻一方争取能在最短时间内发射大量的反舰导弹,给防御一方以沉重的打击,而防御一方也力争及时发现来袭目标,以及采取有效的反击手段,挫败对方的进攻意图。这样,就对双方获取战斗的突然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舰舰导弹因攻防双方平台速度相差无几,又都处于一个平面上,因此不易取得攻击的突然性,从而使得舰舰导弹在使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空舰导弹载机速度要比目标大得多,且发射空域广,机动攻击能力强,攻击持续时间短,所以使用空舰导弹时,易于取得攻击的突然性和时效性。在近年来海上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空舰导弹得到十分广泛的使用。空舰导弹真正得到重视是开始于英阿马岛战争中“飞鱼”导弹的卓越表现。

1.“飞鱼”导弹

在1982年,为了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阿根廷和英国两国在南大西洋拼命厮杀,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马岛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法国建造的“飞鱼”导弹的成功运用,让人们对现代的海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的两架法制“超级军旗”战机以超低空飞行的方式,向英国当时最先进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逼近。

“谢菲尔德”号军舰的耗资惊人,舰上安装了各种雷达探测装置、反潜装置及一些干扰装置。但这些都被低空飞行的“超级军旗”给躲过去了,阿根廷飞行员在距离“谢菲尔德”号40多千米处发射了两枚“飞鱼”后,就掉头返航了。“飞鱼”导弹是一种典型的发射后不管的导弹。在发射以后,导弹会自动掠海飞行,仅有两三米的高度。

当“谢菲尔德”号上的观察哨用肉眼看见急速接近的“飞鱼”时,反应时间已经不够用了。于是,重600千克的“飞鱼”战斗部击中了这艘驱逐舰,没过多久,舰上就燃起大火。船员经奋力救火无效后,只好弃船撤离,剩下的只是一堆在海上漂浮的破铜烂铁。

价值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被一颗价值20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击沉,国际上许多军事专家都称其为一个“新海战时代”的开始。军事专家还预计将来的海战,不会再有军舰对军舰的大炮轰击,而是在更远的地方相互用导弹突袭。

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也使用了大量蚕式导弹袭击伊朗的船只,这是中国制造的“鹰击C801”反舰导弹的岸射型。

2.美国“鱼叉”空舰导弹

在众多的空舰导弹中,美国的鱼叉导弹可谓首屈一指,这是美国海军目前主要的反舰武器之一,有空射型和舰射型。这种导弹由于采用了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射程可以达到102千米。

在同类武器中,“鱼叉”是在实战中使用最多的。

早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就使用该导弹击沉了伊朗的护卫舰和快艇。1986年美国海军发射了5枚鱼叉导弹击沉3艘利比亚巡逻艇和一艘护卫舰。在海湾战争中,沙特用这种导弹击沉了一艘伊拉克布雷舰。

这种导弹和“飞鱼”导弹采取的攻击战术相同,它们在飞行末端会突然跃升,然后俯冲奔向目标。因此,“鱼叉”导弹的可靠性极高。同时,“鱼叉”导弹还采用中段惯性制导和末端雷达制导,从而使其抗干扰的能力较强。

鱼叉导弹在发射前,载机上的探测系统就会将攻击目标的数据输入导弹的计算机内。导弹在发射以后,会下降至一定高度进行巡航飞行。在距离目标一定距离时,导引头根据一定的方式搜索前方的区域。一旦捕获到攻击目标,“鱼叉”导弹会进一步下降高度,贴着海面飞行。在接近敌舰时,导弹就会突然升起,然后向目标俯冲攻击,直至将目标摧毁。

“鱼叉”导弹主要用来攻击大型水面舰只、巡逻快艇、水翼艇、商船和浮出水面的潜艇等,单发的命中概率可以达到95%。

舰舰导弹一般和其他平台发射的反舰导弹通用,比如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和法国的“飞鱼”反舰导弹都是能够从空中、军舰、潜艇发射的多用途型号。由于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飞鱼”和“鱼叉”的空射型,就不再赘述它们的海射型了,因为性能基本上一样。

3.呼啸北冰洋——俄罗斯反舰导弹

在冷战中,美国建立了庞大的航母战斗群,这使得前苏联领导人不得不寻求一种能够打破美国海上优势的武器,反舰导弹的出现使得前苏联人掌握了一种可以威胁航母的捷径。前苏联反舰导弹的突出特点是威力大、射程远。

前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海上的压力逐渐转向中国。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军航母战斗群就曾逼近台湾海峡,给中国施加压力。

随后,中国向俄罗斯引进了著名的“日炙”反舰导弹,这种导弹被称为“航母杀手”,是宙斯盾驱逐舰的克星。

“日炙”导弹的北约编号为SS-N-22,又称为“白蛉”,装备在我国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上。

这种导弹是前苏联著名的彩虹设计局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研制的,采用了独一无二的组合冲压发动机技术,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整体式组合冲压发电机的实用型超音速反舰导弹。

在设计之初,“日炙”导弹所针对的目标就是要毁伤在“宙斯盾”和“标准”导弹组成的防御系统保护下的舰船。

因此,彩虹设计局对“宙斯盾”系统下的雷达探测距离、处理速度和“标准”SM-2导弹的发射加速度、最大过载系数、最小攻击距离等作了详细的研究,从而设计出高速低空飞行的“日炙”SS-N-22导弹系统。

这种导弹从发射到所要攻击的目标,只需要2分钟,能在“宙斯盾”系统完成一系列的探测及导弹拦截之前到达敌舰的防御区,因此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

“日炙”导弹基本型射程为90千米,改进型射程增加到250千米,高空飞行速度达到3马赫,低空速度达到2.3马赫,几乎是“飞鱼”和“鱼叉”导弹的3倍。

“日炙”采用低空掠海飞行,巡航高度只有20米,在末端可以降低到7米,在接近目标时作S形机动飞行,让敌人的雷达无法锁定弹道。其单发命中概率在90%以上。即使是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日炙”导弹也不会损坏。

该导弹使用半穿甲爆破战斗部,质量为320千克,内装150千克高能炸药,引信能延时引爆,也就是进入军舰内部以后再爆炸。设计者说,1~2枚导弹可使1艘驱逐舰失去战斗力,而1~5枚可击沉1艘2万吨级的商船。

“日炙”导弹在导弹飞行中段采用自动驾驶仪,既能满足控制精度要求又可降低成本。无线电高度表的测量误差很小,低空飞行高度波动仅为0.5~1米。未制导雷达采用主动(波长2厘米)、被动(波长3厘米)复合制导体制。被动雷达在飞行中不断接收目标辐射信号,用以修正飞行弹道。当主动雷达捕捉到目标后,导弹转入主动雷达制导,波导引头可抗多种干扰及6级海杂波。雷达作用距离较远,天线搜索范围宽。

如果说“日炙”导弹可以撕开“宙斯盾”的防护,而“花岗岩”导弹则是打向航母战斗群的重拳。

“花岗岩”反舰导弹

在前苏联的反舰导弹中,有一个巨无霸导弹,这就是“花岗岩”反舰导弹。它的发射重量足有7吨,这种导弹只能在“光荣”级大型巡洋舰和核动力核潜艇上装备和发射。

“花岗岩”反舰导弹在1979年就已经开始服役,但是直到2000年俄“库尔斯克”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它才真正向人们露出其真面目。

“花岗岩”导弹在攻击航空母舰时,一般采用狼群战术,数枚导弹共同攻击。在攻击过程中,领先发射的一枚会盘旋在高空,进行搜索侦察,然后它把侦察到的各项数据信息传输给低空飞行的其他导弹,从而使它们保持隐蔽性。如果这枚领头的导弹被击落,马上就会有另一枚导弹升空接替指挥,等接近目标的时候,这个导弹群就分散开来,各自开启寻引头展开攻击。

“红宝石”反舰导弹

由于“日炙”和“花岗岩”弹体笨重,俄罗斯生产了新一代的“红宝石”反舰导弹。

“红宝石”反舰导弹克服了传统反舰导弹偏重、偏大的缺点,保留了对现代雷达暴露征候小、超声速巡航和发射后不用管的优点,并进一步提升技术,成为智能化的反舰导弹。

其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它的通用性,既可以配置在潜艇、水面舰艇和快艇上,也可挂载到飞机上,还可由岸基发射装置使用。

该弹飞行速度为2.5马赫,末段飞行高度可降至5米,采用复合导航系统,巡航段为惯性导航,末段为有源雷达制导。

依据发射弹道的不同,其最大射程分别为120和300千米。动力装置包括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和固体加速器,控制系统为高抗干扰性多通道雷达导引头和惯性导航系统。弹上装有目标指示资料链系统,可实现自主发现和攻击目标,能够独立对目标危险程度分级并选择和实施攻击战术,还可完成复杂的战术机动。

2004年5月,印度宣布印俄联合研制成功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其实就是“红宝石”反舰导弹的印度版本。

4.鹰击长空——中国反舰导弹

长期以来,中国海军由于各种原因一直缺少有效的空中打击力量,致使海军航空兵不能远离大陆架到外海作战。所以,中国海军对海打击力量主要是反舰导弹,不如西方军事强国的打击手段较多。

中国的反舰导弹是从仿制前苏联“冥河”导弹开始的,最初从称呼上可以分为“上游”、“海鹰”和“鹰击”系列,分别对应舰舰导弹、岸舰导弹和空舰导弹。

目前,中国海军的主力反舰导弹是“鹰击83”导弹,西方国家称为“C-803”导弹。这种导弹首次亮相是在国庆50周年阅兵大典上。

它也是我国性能最好,威力最大的一种反舰导弹。其掠海飞行高度35米,但距离目标5千米远处可以降低到5米左右,最大射程180千米,单发命中率在95%以上。此外为了接受来自舰艇、飞机或者卫星的指引,在导弹的前端安装有特种天线。

“鹰击83”有个突出特点就是:当它在巡航阶段时,采用亚音速进行飞行,这样可以节省燃料;当导弹在接近目标时,以超音速俯冲攻击,还可以做出蛇形机动飞行。

“鹰击83”导弹在我国海军中批量装备,可以对敌人的大型航母编队实施饱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