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个渐渐增加为三十个了,十分之七是二十岁左右的人。谁有经验呢?谁也没有经验。但事情总得做,于是戏剧我也参加了,孩子们派了我,限定了题材,限定了日期。导演我也参加了。奚如也是一样。我们还编了歌,而且奚如还担任了演员。当他第一次上台的时候,我们尽笑。孩子们也一样,他们的勇气大,什么都敢尝试,所以我们很快就产生了好几个剧本,而且排了,上演了。
《王老爷》(独幕剧)张天虚作
《东北之光》(独幕剧)孙强作
《汉奸的末路》(街头剧)黄竹君作
《重逢》(独幕剧)丁玲作
《最后的微笑》(独幕剧)孙强作
《保卫卢沟桥》(独幕剧)抗大十三队集体创作
还有两个三幕剧,是写沦陷时的北平学生斗争的,因为太长,所以没有排。另外还排了几个不是我们创作的,如《放下你的鞭子》、《林中口哨》等,可以上演的一共有十五六个独幕剧。观众对象有农民、工人、士兵、知识分子、小市民等,以农民及士兵为多。
在我们准备工作中,有一个总的方向,即大众化,尽量利用旧的形式,所以我们很快便设立了一个杂技组,专门学习、表演一些为大众所喜欢的形式。每一种形式在延安试演时,都以其新颖博得很多好评。我们在延安编的大鼓有:《劝国民抗战》、《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难民》、《劝夫从军》;快板有:《大家起来救中国》、《卢沟桥》、《国共合作》。其余如《小放牛》、双簧四簧、相声等都有一些,不过内容大都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而变化,每次演出都有改动的地方。在歌舞中成为最有特色、最受欢迎的节目,是以流行于东北及冀鲁豫的秧歌舞改编的《打倒日本升平舞》。这个舞原是用几种很简单的舞姿,一边扭动一边唱,配以山歌民谣锣鼓唢呐,时作队形之变化。男女对舞,并间以丑角,表示丰收后的狂欢。现在不过将人物加以变化,扮工农兵学商,日本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汉奸。人物按其职业身份化装,加以夸大。内容大概先是安居乐业,以动作表示其工作;后有汉奸挑拨,自相私斗,继之日本来强占财产土地。于是学生宣传,全国团结一致,驱逐日寇,枪毙汉奸,军民同乐,狂欢对舞,非常生动。在延安试演过数次,引得满城男女沿街呼啸,追随不散。
歌咏也是这样,除将一般的救亡歌曲唱熟外,自编有一个《战地服务团团歌》。其余全是采自民间小调,加以改写的,计有:《驱逐日本强盗滚蛋》、《要打得日本强盗回东京》、《新九一八小调》、《送郎上前线》、《老百姓参加抗战》、《男女一齐上前线》等等。
我们一边创作,排练,一边也要实习,求得别人给我们的批评,所以我们还不断地演出。在延安的四十天中,一共公演了十一次。两次是招待各界,三次是欢迎“抗大”新生,一次是在欢送战地服务团的晚会上,两次在街头;其中一次专门为防空教育,是在城外,观众除少数摩托学校的学生外,大部分都是乡民;另外两次是到川口去演的,川口离延安城二十里路,到那里全为的是实习,成绩很好。我们刚回到城里,川口乡政府主席的报告,就已经送到特区政府代理主席董必武同志的手里了。很高兴的是他夸奖了我们几句。
每次在街头演出时,颇能吸引观众的,还有我们张发组的大画,那时有十几幅,用竹篙举着,成行成列的游行一周,然后又放在演剧的场子周围。在这些画底下,无数的人拥着看,指手画脚,我们的同志便为其解释,常常为了解释这些画的内容,弄得声嘶力竭,满头大汗。
通讯的工作,在出发前比较缺少材料,所以只发了两次关于本团成立的消息和一次到川口演出的报道。但他们帮助宣传股的工作,编排剧本,创制歌曲,及进行自我政治教育。
油印的《战地》报出了两期。
一九三七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