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不远的昨天
60087600000001

第1章 背负苍天的一代(总序)

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年份不应该被忘记,这就是1968年。现在45岁到55岁之间的人,应该清楚地记得那一年。伴随着毛泽东关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指示的发表,数千万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初、高中学生离开父母,打着红旗,背着背包,乘着火车、卡车、马车,从沪上,从京华,从大大小小的城市,像遍布960万平方公里的河流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向关东、塞北,涌向巴山蜀水、版纳丛林,涌向黄土高原、荒漠戈壁,涌向千千万万的山庄、村落、农场。那场面是波澜壮阔的,那情景是激动人心的。从那时开始,演绎出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悲欢离合,演绎出了共和国的一次新的嬗变。

从生根开花的初衷到席卷回城的大潮,从大有作为的雄心到一无所有的惶惑,从待业的焦虑到寻觅出千姿百态的归宿,从恢复高考的希望到临时工与出国留学的天渊之别,从“文革”10年浩劫到20年改革开放的震荡,历史给一代人出了一道几乎死谜一样难解的命题。在解答这个命题的过程中,有血的殷红、汗的辛酸、泪的苦涩,有艰难中的求索与逆境中的崛起,也有放弃求索的夭折与沉沦。30年中,一代人跨跃两个时代,历尽人间的苦辣酸甜。

如今,在当年数千万知青大军中,有的人崛起了,成为我国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中坚和骨干;也有许多人始终没有在时代的变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历史潮流的涌进中沉入河床。我无意于对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做简单的类比和解释。人是历史的、社会的,同时也是个性的,人的成功与失败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总结。但是,在逆境中奋发拼搏,把种种的人生经历变成财富,把最大的苦难咀嚼粉碎,凭着一股坚定的意志朝前走,却是一条成功的公理。我相信,正是靠着这样的力量,许多人走出困惑,走向新生活;也正是靠这样的力量,我们的国家才一次次地从黑暗走向光明。

吉林人民出版社推出《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丛书。这套丛书的推出,适逢我国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30周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其意义在于,时隔30年后,向人们提醒,不要忘记这段历史。这套丛书将陆续推出陈建功的《十八岁面对侏罗纪》、高洪波的《也是一段歌》、肖复兴的《触摸往事》、叶辛的《往日的情书》、赵丽宏的《在岁月的荒滩上》、陆星儿的《生是真实的》、贾平凹的《我是农民——在乡下的五年记忆》、叶广芩的《没有日记的罗敷河》、张抗抗的《大荒冰河》、毕淑敏的《在印度河上游》、范小青的《走不远的昨天》、王晓鹰的《可怜无数山》等十余部作品。丛书的作者都是这场“知青运动”的亲历者,也是这一代人中活跃在当代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代表人物,对于这场“知青运动”,他们当有更为深刻的体验,更为清醒的领悟。相信他们的叙述、他们的辨析,对于今天的人们对30年前的那一段历史,对30年来历史的认识,是有帮助的。

我自己也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在我的亲人和朋友中,参加过这场运动的人也有很多。回想这30年,感觉就像背上了整整的一座苍天。天是厚重的,有千百里高,有亿万钧重;天又是空灵的,不会把人压倒。30年的历史,怎样去看,怎样去对待,我拿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即使有一个答案,对我自己是适合的,也不见得对别人适合。但是人对于历史,尤其是对于亲身经历的国家民族的大时代的历史,不应当忘却,也不应当耿耿于怀。不要忘了我们每一代人背上的厚重的历史,也不要被它压垮。就像背负苍天,把天背在身上,把脚踩在地上,去求索,去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遭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衷心地祝愿以“老三届”为代表的共和国的长子们肩负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义无反顾地、出色地实践它、完成它!也衷心地希望当代青年能从父兄的历史足迹中,更深刻地去解读历史、去体会人生的经验和教训,清醒、理智、满怀激情地投身于时代的大潮,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这一代人”的坚实足迹!

姜大明

1998年2月于北京

注:总序作者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