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美人一笑
6033500000012

第12章 我有单位了

我终于大学毕业,有了单位了。

这种感觉很是奇妙,想起几个月前,自己还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孤单茫然,焦虑不安;可是而今,却是坐在这个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像小说里写的那样,捧个茶杯,拿份报纸,在无事可做的间隙里,悠然体味一份有了家般的平静与富足。

我们是负责整个企业的宣传工作的,相对于其他部门,或许少了些拿奖金的机会,但却是轻闲。诺大的办公室,分出四个小间来,我和三个前辈,一人守着一个,关起门来,彼此相安无事,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在与逍遥。没有什么采访或是宣传任务的时候,三个前辈都会在八点过后才陆陆续续地来上班。我作为新人,当然是谨记初涉职场法则,提前15分钟到办公室来,将客厅收拾得干净整洁,又自己买了两盆赏心悦目的绿竹,摆在视线可以触及的明亮处。不仅是给己好的心情,亦让三位前辈,可以看到我的谦逊和勤勉。

叫周主任的算是我们的领导,每日我只需从脚步声里,就可以判断他的到来。他走路永远是急速紧迫的,像是半夜行军,安静里听见了,反而更让人心慌。他学历是我们四个人中最低的,但却是升迁最快的一个,这足可以窥见他的努力是与脚步的频率成正比的。哪怕是去领导那里拿份不怎么重要的通知,他都是一路小跑地去,又飞一般地返回。我每次进他的办公室,总是有些犹豫和愧疚,怕打扰了他的工作。他人倒是谦和,我写的稿子,他总是在修改得面目全非之后,依然不会忘了夸我几句。我每每听他在分配任务的时候,适时地将我们三个依次夸过去,总会心底觉得温暖,想自己真是幸运,遇到如此温和体贴的领导。

相比之下,另外两个前辈则似乎干劲略有懈怠,总是等着周分配了任务,才会去干。从不会主动地发现新闻,或是采编企业的发展动态。被我叫做文姐的是个34岁的女子,据说年轻的时候是出了名的美女,嫁给企业某位领导后,便从车间调入此轻闲部门,以养容颜。作为唯一的女同事,她有着极强的优越感,我们也都出于女士优先的原则,很绅士地主动承担了她的那份工作。她每月只需编好自己的版面,便再不用理其他的闲事。倒是她6岁的儿子,常常来骚扰她安静的读书上网聊天喝茶的私人空间,有时候还带了轮滑,在黯淡的楼道里,嘻笑着飞来跑去,让我无意间便重温了幼儿园的快乐时光。

另外一位陈姓同事,亦和我一样,对这样孩子的单纯流露出掩不住的羡慕。他已是接近30岁的人,但依然单身。他的生活,便有了一份单身汉的落魄和潇洒。不必有已婚男人的拖累和疲惫,下班后不需匆匆地赶回家去,甚至有时候淘到了好的碟片,会简单吃点泡面,就在办公室里看个通宵。所以我一般不喜欢去他那里闲逛,因为我实在无法忍受那种被皮鞋袜子毛毯衣服碗筷,充塞了的晦暗空间。我不知道他怎么在这样逼仄的环境里,一日日工作下去的;我亦不知道,这种把办公室当家的单身生活,他究竟何时才会结束。而他自己,却似乎乐在其中。每每看到他在单位旁边的体育场上,练完了太极拳,而后骑了破旧的单车,去小摊上吃碗热气腾腾的米线,一脸大汗地再赶往办公室看碟的时候,我总是觉得生活有种无力逃脱般的琐屑和世俗,而如陈一样的小人物,则是那其上的一只飞虫,在慵懒沉闷的气息里,不知天长地久地嘤嘤飞旋着。

偶有一天,跟文姐闲聊,说起周真是勤奋呢,我们都正常上下班,他还要加班熬夜。文姐淡淡一笑,说,他不拼命行么,学历不高,又没有什么背景,能够做到这个位置,已是庆幸了;不过懂得给领导拍马,倒也是一大能耐呢。我不知道该怎样调整脸上的表情,尴尬,冷淡,或是微笑,似乎在这样的情境里,都不合适。我最终还是谦卑地“哦”一声,便讪讪走开了。

几天后在书店里,碰到陈,在漫不经心地翻看一本考研的资料。我随后问道,陈兄怎么突然想继续深造呢,这份工作不是挺好的吗?陈沉默片刻,才喟然道,或许过不了几年,你也会与我有一样的心思,谁能在看到与自己一起毕业的人,做了自己的领导,随意对你发号司令的时候,没有一点挫败和失落感呢?学习,不过是为自己找个平衡的借口罢了。

我在毕业一年,慢慢将自己融入到单位的平淡和闲散中的时候,突然地一转身,看到它尴尬的一面。原来每个其中的人,并不是像那两盆绿竹一样,活得青葱又恬淡自由,只有你无意中将花盆搬离了原先的位置,才会发现那盆的下面,因为时日的长久,早已是生了密麻的爬虫。

而我,是不是该像陈一样,考虑跳出这样日日现出无聊来的单位?

老美也虚荣,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网上申请出国留学,写好的一篇言辞热情、生动感人,又将我所有荣耀一条不落地网罗其中的英文申请信,鱼饵一样遍洒美利坚的前百名大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陆续收到美国各地大学教授们的回复。书来信往之中,渐渐发现,不管物质文明如何高度发展,不管皮肤是白是黑,不管位高位低,原来人的虚荣,都始终像那劣质铁锅里的锈迹,顽固地残留下来,想要清除,除非是油煎火烤。

某一专搞实验电影的教授,读到此封申请信,即刻回书一封,很是激动地要求我回答他的种种疑问。其一,我究竟从哪里听说了他,网上还是因为作品?或者,是前几日在中国某大学举办的美国影展上,获知了他的名字?其二,为何我的导师非要专门指定我去与他合作,导师又是如何在众多大学教授之中,独独注意到了他?其三,最近他新拍的一部获奖的实验电影,我有没有看过?如果没有,去他的个人网站吧,那里有他所有的作品。

我吓了一跳,完全没有想到老美如此较真儿,我不过是从他们的校园网上,简单看了一下他的简历,便怀了侥幸心理,将申请信顺便“一稿多投”给了他一份。全美那么多教授,若是每个人的电影我都看过,非把我搞成个“专家”不可。至于那一句“导师极其支持我拜您为师”,不过是为了使申请信,读起来更“专一”不多情而已。但我终究是个狡猾的小女子,知道如何讨好被虚荣心鼓涨得飘飘然的老美。我飞快地跑去百度Google此教授的名字,将国内有关他的大大小小文字,全都细读一遍,又偷偷潜入他的个人网站,下载了他的代表作品,细细欣赏,力求能够用英语将电影的精妙之处,不漏丝毫地全都表述给他。胸有成竹之后,我便拍起他的马屁,说他在中国某知名电影网站如何有名,早在N年前就有影迷将他的作品介绍进来;又说如此成绩斐然,作为同行的导师,怎能不知你的大名?这一席话,直拍得他兴奋向我保证,不管千辛万苦,都会给予我全力帮助。

最终三所大学的导师许诺,能够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助我成功留学。为了不使自己落个不讲信用的名声,我只能绞尽脑汁地编出理由,拒绝另外的两所大学。其中一个导师显然是不怎么高兴,愣是很长时间没有给我回复,是后来我心内愧疚,又以十二分的诚恳向他道歉,他才终于开了口,酸溜溜地说一句:像你这样优秀的学生,最终选定的导师,也定是十分出色的吧?我当然很巧妙地岔开了话题,不去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假若真的说出名姓,此位教授的虚荣心,怕是又要受些打击。

而另一位教授,心胸倒是开阔得多,祝贺我能够找到自己心仪的大学,但在信的末尾,有意无意地提了一句,不知我究竟选择了哪所大学,如果相距不远,或许此后能够有机会见面。我知道这位教授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真正想要知道的,不是距离,而是大学的名字。假若猜出我是因为他们大学排名低了几个,而“势利”地Pass掉了他,定会心生怨怒。急忙地上网去查,得知德州境内还有其他许多所不怎么出名的大学,便放了心,于是模糊地回复他,将去德州。不过是半日,教授的信便发了来,我战战兢兢地刚一打开,便嗅到一股子浓重的醋味。教授告诫我说,等抵美之后就会发现,美国其实是一个大熔炉,各州的文化差异很大,近两届德州出来的总统,所做的那一桩桩愚蠢的事暂且就不提了,只这加州的自由空气,政治气氛浓重的德州,也远远赶不上……

我的狡猾,在此位教授对自己所在州的“大虚荣”面前,终于无计可施。

李安的铁杆伊朗女球迷,或许导演李安永远都不会想到,我会将他与伊朗女球迷扯到一起。他也永远不会知道,不久前他在北京电影学院的见面会上,于掌声雷动中,接过大红的名誉教授聘书时,标准放映厅的门口,又发生了怎样精彩的一幕。

李安要去电影学院的消息,刚传出来,我与几个“色朋戒友”,便迫不及待地去买了未删剪的影碟,以便温故而知新,必要之时,也能在导演见面会上,得意洋洋地提出几个吸引媒体镜头的专业问题。如若能因此得到李安的签名,也不枉我们这群女粉丝的一片痴情。

已经习惯了假扮电影学院的学生,在门卫未注意之时,随人群鱼贯而入。或者等着本校的人,持了证件,大摇大摆地进去坐定,放映厅里,也有掌声响起,而门卫,一脸疲惫地走开去,我们这群无证的外来人员,才飞快地跑进去,溜墙根站到电影散场,或是某位大腕级的导演,在闪烁的镁光灯里,于众人的热情簇拥中离去。

电影学院的学生证,是墨绿色的,我们一群“混影”人员,一度想要找人办一假的绿卡,以便能在每次电影展的时候,像本院学生一样,得到最“地利”的位置。可惜李安还没有来得及等我们将这一梦想实现,便去了电影学院。

媒体的介入让这次见面会变得格外火热,北京S大一个拍纪录片的朋友,为了能像王佳芝一样,成功闯过层层封锁,打入会场内部,特意弄了一记者证,像模像样地挂在胸前,又扛了沉重的摄像机和三脚架,向站在门外伺机行动的我们潇洒地挥挥手,便大摇大摆地朝那些不容侵犯的门卫走过去。就在我们心怀嫉妒地看着这家伙得意洋洋地穿越防线时,一个门卫突然大喊:把你的记者证拿过来看看!这家伙一脸假装的镇定,视线始终直视前方。不过是几秒钟,门卫便一挥手,说,你,出去!朋友不依,说,凭什么别的记者可以进,我不行啊?门卫一翻白眼,说,您这是S大校报的记者证,不管用,况且,您也不在被邀请之列啊!朋友顿时现出颓败之色,但依然强词夺理,耍嘴皮子功夫,可惜,门卫早已将他当成雪后的冻白菜,晾在一边,不再搭理。

聚在一旁的我们,嘻笑着将朋友的三脚架拿下来,说,嘿,还是等会儿跟我们一起当站客吧。朋友不服,怂恿着我们去拿S大的学生证试试,看在S大素来与电影学院交好的份儿上,或许会让我们进去。一个师妹果真动了心,拿着我们鲜红的学生证走过去碰运气。这次门卫更是牛气,说本院的学生都未必进得去,你们就更别想了!

我终于有点不耐烦,看看时间,还有半个小时,遂丢下那忠心耿耿的一群“安粉”,去逛电影学院的影碟店。等我挑好了一大堆影碟,看看表,见面会刚刚开始,按捺不住兴奋,我边朝放映厅狂奔,边给一个朋友发短信,说,一定记得给本姑娘占个座啊。等我兴冲冲赶到门口的时候,却发现“安粉”们还在寒风中坚强屹立着,而门卫,则依然在一大堆软磨硬泡的小女子面前,冷硬地板着脸,忠贞不贰地守护着他们的大门。

有些兴趣索然,昔日高涨的热情一散,才发现肚子里早已空空如也。听着雷鸣般的掌声从门缝里传出来,我失落地瞥一眼,便直奔学院的食堂而去。狼吞虎咽地吃完半斤水饺之后,我再一次热切地发短信给朋友,进去没?有位没?片刻后朋友回话:我像王佳芝一样,心久久徘徊在阵地旁,不肯离去。看一下表,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放映厅的侧门,一个小门卫,正吸溜着站在那里,跟一个小女生磨着嘴皮子。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我便走过去,打算与她一起奋战到底。

就在我刚走过去,还没有开口拍马,便看见对面的一扇门,啪地被一群人撞开来,我那拍纪录片的朋友,冲锋在前,直奔二楼而去。一个门卫边高喊着“站住”,边将门及时地落了锁,随后跑上楼去,追赶朋友,可惜,朋友早已练就了一身扛着摄影机奔跑的本领,不过是片刻,便闯进会场去。门卫气急败坏,我便对身旁的女生小声嘀咕,不行咱也破门而入吧。女生摇头,说,还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好,否则,只会让他们更厌烦你,连恳求的机会也没有。

小门卫就在这时,开口说:求你们别让我太为难好不好,我们也不容易,出了事要担负责任,或许连不多的工资都被扣掉呢。我就是在那一刻,想起了06年柏林电影节上获银熊奖的伊朗电影《越位》,想起里面的一群女球迷,为了成功穿越只允许男人进的世界杯足球资格赛场地,纷纷假扮成男人,而将她们扣留在外的门卫,也于无奈中,说了同样的一句话。

可惜李安不知道,他的“越位”的色戒,怎样吸引了一群小资女子们,为了一睹他的风采,在门口等到见面会快要结束,还依然不肯离去。假若他知道王佳芝俘获了易先生,色戒亦成功俘获了女小资,是否,他该像金马奖一样,舍不得将影后颁给汤唯,但,一个最佳新人奖,或许也多少可以给些安慰。

尽管,对于汤唯,这种安慰,有些失落;对于我们这群徘徊在门口的小资女,也有些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