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对他人、对朋友要真诚的赞许和善意地批评,恰当地评价,赞扬的话语要确切、真实、具体并发自内心,批评要注意方式恰当。要认识到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打动人的是真诚,以诚信为本,以诚信办事!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沟通与合作,真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之一。人际交往中,若对方感到了你的热情与真诚,你将会更容易得到对方肯定的评价。所以在交往中,不但要充满热情,同时又能坦诚说明自身的利益,显得合情合理而又真诚。这样,对方自然会接纳于你,真诚就是为成功交往架起了一道桥梁。犹太人还有句格言:“上策是诚实。”总之,要在善良的动机前提下真诚地评价别人,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帮助别人。在真诚的态度下去做某件事,才更容易马到功成。
父母教育:
真诚是相互信赖和友好交往的基础。在人际交往中,只有我们自己真诚地去对待别人,才会使友谊长存,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犹太人告诉我们“恰当的真诚即可,恰当的真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恰当的真诚是每个希望能成功经营自己的有心人最为有用的成功指引。永远真诚是一种极限,是一个人追求的目标。”真诚在友谊宫殿中的光泽,并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而减弱!真诚无私的品质能让一个外表毫无魅力的人增添很多内在的吸引力。人格魅力的基本点就是真诚。因此,教导孩子要待人诚实守信,这样才能获得他人更多的信赖和理解,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支持和合作,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机遇,点燃闪亮人生!
放下偏见正确看待他人
有一位犹太哲学家说过:“偏见是对他人的无知”。犹太人认为偏见是因为对他人缺乏了解和对其他群体缺乏事实根据的偏执表现,是极端不符合事实根据的认识,从而产生的结果。在犹太人的眼里,不放下偏见就不可能有清醒的自我。不正视他人,就不可能创造。生活的成败不在于是否能干,地位是否崇高,学识能力是否丰富;而在于是否放下偏见去正视他人。带有偏见地待人看物是一种极不理智的心态,放下偏见,就会多一份公正,情绪就不会影响自己正确的判断,自己的好恶也不会左右自己的理智!
麦克是一个犹太人,他是个警察。有个年仅十二岁的小男孩身患艾滋病两年有余,十二岁对于一个生命来讲,正是一个人美好成长的开始,然而他的生命却要倒数而计!他偷窃、抢夺、吸毒。本是花样的年纪却被邪恶表象给掩盖了,充满正义感的人们不会对那些恶习的原因追根溯源,他们对他痛恨至极!一天,让麦克依旧落泪:躺在那里的他,满脸污迹血渍,街头混子是被嫉恶如仇的人们给他赐予的“勋章”。他面部扭曲,毒瘾发作的痛苦令人发痴。麦克也不清楚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他不愿意退却半步,也知道被他抓破皮肤的后果,然而,他还是要靠近,一再地靠近他,用洁净柔软的面纸,为他擦拭了脸上的污迹血渍,男孩的表情变得不再狰狞,面部渐渐舒展开来他望着麦克,眼中含着泪。在男孩十岁那年,年幼的他丧失了父亲,接踵而至的是年幼的弟弟患病夭折,他文盲的母亲,除了带他来到了这个世界,便再无能力给予他任何东西。这种悲哀,对于一个十岁孩子的人生,他经受了不堪重负的苦难!于是他离开,只是出于求生的本能,他只是想有件衣穿和有口饭吃。命运真的会很不公平有时,有时候噩运一旦来临就不再会有转机对于某些人。他一路漂泊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终于有一天他遇上一位“好心人”,使他那幼小心灵里,植下图报知恩的根。在他还不懂分辨人性恶善时,但是那个“好心人”已用毒品将他套牢……,从此,他不得不为一顿饱饭付出惨痛代价:偷窃、敲诈、吸毒、抢夺……,做尽丧尽天良的恶事!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澄明干净。当麦克为他擦拭脸庞时,他自己也流泪哭了!他幼小的心灵是多么缺乏温暖和爱,一点点温暖,令他如此地感动!
人类大都有这个弱点,很容易看到外面别人的问题,却总是很难发现自己内在的问题。放下偏见正视他人,才能使曾经罪恶的心有所忏悔,只有原谅别人才能抛弃怨恨。其实,我们在处事时,不应该责己太严。要知道,人性中搀杂着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微,善与恶,我们彼此都差不多。也许有些人性格较强,机会较多,因此可以更自由的表现天性,但骨子里,人性是相似的。其实财富的本质也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对财富的不同理解。世界并没有改变,只是我们的心情改变了。我们常常将自己的不顺归结于外在因素,事实上,导致失败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放下偏见,正视他人,这样我们的生活便会更加地轻松且美好。正视他人还包括正视他人的过错,原谅他人的过错。当一个人不经意间,或是因欠思考而鲁莽行事,或是因年少不明事理而酿成大错时,他内心最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别人能够拉他一把。听到人们给他安慰的话语,当他因为自己的愚蠢行为而感到无地自容的时候,他更渴望看的是人们包容的眼神。
父母教育:
对待人生不要一味的俯视他人,不要自命清高,不要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不要总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比谁都强,从而导致对内自我崇拜,这样不自觉的就会变得瞧不起他人,对别人鄙夷不屑,夜郎徒大、目中无人,如此决不会有什么成功和进步可言。实际上世上无完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唯有放下偏见能正视自己,也才能正视他人,努力不断完善自我,取长补短。成功达到彼岸时,才会真正保持拥有一颗平淡之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教导孩子要每日三省吾身,遇到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总是认为是别人身上有问题,如果我们放弃这种自我偏见,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美好而轻松!
说适量的言语要善于倾听
犹太人常常把言辞比喻成药,即适量的言语可以一针见血,但是用量过多的话就会愈描愈黑,这样不仅没有益处,反而会有害。因此,犹太人是世界上较其他民族比较注重节舌少嘴的民族。犹太人认为:一个话多的人远比三只手更让人感到可怕和头痛,假话流传时间长了就会变成恶言,谣言就会让亲近的朋友互相不信任。犹太人认为,喋喋不休、喜欢自我表现的人,通常都是一些不聪明的做法,而一个善于理解和倾听别人讲话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所以,犹太人有一句话说:“当不聪明的人高声大笑时,聪明人只会微微一笑。”因此,我们不要用嘴巴去发现看不见的东西。要知道,警惕自己的舌头,就好像是慎重地对待珍宝一样;让自己的舌头保持沉默,人生将会得到更多的好处。犹太人可以说是一个寡言的民族。
一个犹太女人非常喜欢东家长、西家短地说这说那。话多本来就是女人的天性,可是连平常绕舌的三姑六婆们也都难以忍受她,因为她实在也太过火了,终于有一天,大家到拉比那里去控告了她的行为,拉比在仔细倾听了之后,说:“你们先回去吧,”便要她们先回去。然后拉比派遣人去找多嘴的女人来。“你为什么对邻居太太们评头论足,为什么总是无中生有?”多嘴的女人笑笑地说:“我并没有无中生有什么啊!我也许只是对于事实有些夸张的习惯吧,不过我说的都是很接近事实呀,我只是把那些事实再稍加修饰了修饰!使它更有声有色而已!但是我有可能是真的太多嘴了,连我的丈夫都这么说我。我也打算要改掉这个毛病”“好吧!让我们来考虑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的办法”拉比想了想后,走出房间,拿回一个装了羽毛的大袋子,对女人说,“你将这个袋子带走,去往广场,等到了广场上那你就打开袋子,然后,开始往家里走,你就将袋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地放在路边;回到家之后,你便再回过头来去往广场上,再把散放在路上的东西再收回去。”犹太女人感到很纳闷,因为接过了那个袋子,那袋子非常地轻。她非常想知道袋子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她很快就往广场上走去,到了之后,她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里面装的原来装的是一大堆羽毛。那天,微风轻吹,一眼望去万里无云,真令人感到很舒服。她照着吩咐,一边把羽毛摆在路边,一边走,进家门时,袋子也空了。然后她又拿着袋子,往广场返,边走边拣,因为风吹散了羽毛,以致就根本没拣到几根羽毛。女人回到拉比那里说:我照您的吩咐做过了,可是,却没能收回几根羽毛。“没错,我想也是的。”拉比说,“马路新闻,就像羽毛一样,一旦被风吹走,就没有回来的可能。”于是犹太女人才恍然大悟,之后,改掉了那个坏习惯!
犹太人认为舌头就好像是一把锋利的剑,一定要小心使用,否则不仅会伤害到别人,还会伤到自己。拉比们告诫人们:“遇到长舌人的时候,你一定要要毫不迟疑地走掉;同样的,遇到马路新闻时,你也要快速地逃掉。”与夸夸其谈比起来,犹太人更多的是在倾听。犹太人说,人之所以有一张嘴巴、两个耳朵,就是为了让人少说多听的,听的分量要有说的两倍。舌头常常是是非曲直的根源,于是,那些懂得听的人总是让人尊敬,而那些只知喋喋不休讲话不停的只会让人更讨厌。因此,犹太人便学着古时的剑圣一样,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拔剑伤人!
父母教育: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警惕自己说话,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发泄情绪的口头禅,都极易透露出许多内在情况;同样,许多不经意的姿态和动作,都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层次。犹太人说:谁自以为虔诚,却管束不住自己的舌头,便是在欺骗自己;他的虔诚也毫无价值。这句话所表达的就是我们经验中的感触,虽是如此,我们仍要感谢那曾在言语中伤害过我们的朋友,因为是他们让我们更能警惕自己的口舌。是上帝通过这样的朋友一次次地提醒了我们!因此教导孩子当以谦卑、诚实、用一颗清洁的心来管束我们的舌头。只要言语没有污秽,心灵虔诚,行为也必随之虔诚清洁,因为只有能自我管束舌头,才能从软弱中成为帮助者,才能更同情他人的软弱!
只有充分的休息才能有充沛的精力
在很早的时候,犹太人就已经懂得每周拿出一天时间休息了,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个先例,这在当时的外国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罗马文明和希腊文明里都没有过休息日这样的事情。即使偶尔有休息,也是在镇上个人举行庆祝宴会或是神殿举行祭礼的时候。在那种环境中,犹太人还是遵守着他们一周一天休息的习惯。这种休息日制度即使是在一个犹太人皈依了其他教派后仍然得遵守。犹太人他们有自己的休息时间,并且非常注重休息。每个犹太人认为休息就是休息,在休息的这一天中,不能谈关于工作的事情,也不可以思考有关工作的问题,不可阅读有关工作方面的书,他们都要遵守这个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