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行为分析
60718800000004

第4章 个体表情的心理分析策略

眼睛的左右移动也能泄露出一个人的内心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李伯曼研究发现:“如果大脑在回忆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然后再向左移动,如果回答问题时在大脑中虚构一些画面来编造谎言的话,那么他讲话时眼睛会先向上然后再向右移动。”

第一节 “眉飞色舞”的心理分析技巧

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提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思想认为在进化历程中所有生物都会保留有用的东西、抛弃没用的东西,从而能够保证自己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而生存。人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站直身体、食用熟食等。原本覆盖身体的大部分毛发退化消失也是进化的内容之一,现代人类仅仅保留了几个身体部位的毛发,这些部位的毛发各自发挥着特殊效用,比如,头发可以协助排汗和调节人体体温,胡子可以保护嘴唇、吸附进入口中的有害物质。

对于眉毛的保留来说,很多人觉得只是为了保证面部的美观。其实眉毛还可以防止汗水直接流入眼睛,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同时眉毛还在人类的交流过程中充当着表情传递器官,成语“眉目传情”就是最好的诠释。如果人类没有眉毛,那么他的表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很多时候只需要动用眉毛,便能够给别人传递出足够的信息,由此可见,人在表达情感时,双眉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眉毛的不同运动形态也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将这些形态分为皱眉、扬眉、耸眉、闪眉、眉毛下压、锁眉、舒眉等。这几种形态,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含义,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对眉形态的一一分析,破解它们的秘密。

皱眉

皱眉分为两种:一种是两条眉毛向一起靠拢,在眉心处蹙在一起;第二种是眉形扭曲,一般在眉形的1/3处。在生活中,皱眉一般都表示怀疑、愤怒、痛苦、忧虑和不悦的情感,比如,我们对于一些问题感到疑惑的时候,双眉就会一起向眉心靠拢,在眉心处扭成一团;而在愤怒的时候,我们的眉毛会先向下压,然后紧紧皱起来;在痛苦的时候,眉毛就会扭曲,眉形的扭曲程度也说明了痛苦的程度。

眉毛皱起,不仅具有保护特性,还有着侵略特性。这两种特性最直观的体现是在愤怒情绪的表情之中。通常一个人愤怒的时候双眉就会向下压,这是生物进化过程中保留的特性,下压的双眉带动眼睑下压,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而上扬的眉头又带有进攻的特性,上扬的眉头在眉毛下压的情况下会蹙在一起。

扬眉

扬眉可以是眉头上扬或眉梢上扬,也可以是单眉上扬,这些不同的眉毛上扬方式也意味着主体内心蕴含着不同的情绪。

很多时候,单眉上扬是在表示人们否认和不信任的情绪。但也会有另外一种特殊情况,在和亲近朋友交流时在面部表情自然柔和的前提下做出单眉上扬的动作,不仅不会有负面情绪,还会给人一种调皮的感觉。而在双方存在竞争关系的时候,这种单眉上扬的表情就带有挑衅的含义。

眉头上扬多出现在愤怒的情绪状态下,这种上扬的眉头配合下压的眉峰眉梢,就是标准的愤怒时的眉部表情。

很多时候眉梢的上扬也表示内心的不平静,比如,电视剧中出家为尼的夫人,在孩子们去看望她的时候,故作平静的脸上眉梢总会挑动一下,然后又强自按捺,说明夫人的内心当时是很不平静的。

有的时候扬眉也代表着一种得意,“扬眉吐气”形容的就是这种得意的心态。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奋斗的历程中会充满阻碍和挫折,但是如果有一天你一下子功成名就、飞黄腾达,这时候你压抑很久的眉毛就会高高地扬起,用这种眉形来表现自己的得意。

耸眉

耸眉这种眉毛先抬高再降下的表情配上小幅度的撇嘴动作就是表示对自身的否定,但是因为这件不受自身认同的事情不会影响到自己,所以人们一般会置身事外。

小丽在一家房产销售公司供职,由于自己做的是人事工作,每天要面试各种各样的人,慢慢地就养成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来判断他人真实想法的习惯。

这一天,总经理突然要小张、小夏和小李去会议室开会,小丽负责会议记录。总经理首先讲了一下这个月业绩的完成情况,然后接着说道:“这个月的业绩总体很差,你们三个都是出单能手,也都知道这个月的业绩完成度是你们晋升主管的重要考核项目。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小李你竟然连基本目标都没完成!小张还算勉强及格,只有小夏超额完成,所以总公司决定提升小夏为部门主管。”

小丽发现,总经理说到小李没有完成目标的时候,小李的眉毛明显地蹙在了一起,好像在担忧着什么;讲到小张的时候,小张快速地耸了一次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小夏听到自己被总经理提升为部门主管之后,他的眉毛一下子就挑起来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故事中的小张对总经理的评价所做的反应就是耸眉,当他发现自己不是最差的时候,心里还算平静,甚至有点庆幸,当他被评价为“勉强及格”的时候,他对自己的业绩有些不满意、产生了自我否定,但转念想到这样的业绩虽然不会让自己得以升职,但也不会被解雇的时候,心中如释重负,快速的耸眉动作便在这一两秒的时间内发生了。

闪眉

在很大程度上,闪眉只会出现在面对亲近的人的时候,这种快速抬起眉毛然后迅速放下的动作给对方展示的是一个亲近友善的信号。甚至这个动作会是彼此之间的一个小秘密,传达一些只有彼此知道的信息,如两个好朋友之间的一个闪眉动作,就像是向对方说了一句“你懂的”一样。

眉毛下压

眉毛下压,本质上是眉毛对眼睛的保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下压眉毛来对眼睛进行一定的保护,比如,防止额头上的汗水直接流入眼睛。现今社会中,眉毛的下压则表示某个事物已经引起人们的警觉和关注,这种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后,就会引发一些其他情绪,如愤怒或恐惧。

锁眉

锁眉一般表示主体内心情绪很低落,既有忧伤低落的心情,也存在犹豫不定的情态。之所以引起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代表着当事人对这件事情一筹莫展、很难抉择。宋朝年间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就有词为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恰到好处地形容了人在忧愁思念时眉头紧锁的情形。锁眉有时候也表达了对于一些已经失去的东西的难以割舍之情。

舒眉

舒眉是相对于锁眉这个状态而言的,这种状态是说眉形从以上状态中平复为正常的柔和状态,代表着事情得以圆满解决或是恢复到正常可控状态,这时人们内心坦然,昭示着其内心的情绪从波动复杂趋向于平静简单,已经恢复正常的理性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这些强烈的主观情感是可以通过眉毛的运动状态得以完美展现的,所以细心观察双眉的动态,你也可以成为“读心”大师。

第二节 眼睛是“心灵之窗”

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眼睛,认为眼神代表着一个人的精气神,是灵魂和灵性的象征。

相传,南朝梁代大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影壁上面画了四条白龙,却不点眼睛,他每次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说道:“这四条白龙画了眼睛就会飞走。”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情非常荒诞,没听过壁画上的东西还能活过来的,所以邀请张僧繇把龙睛点上。张僧繇耐不住他人的请求,就同意为白龙点睛。

结果刚刚点了两条白龙,还没缓口气,整个天空就暗了下来,刮起了大风,接着雷鸣电闪,大家都很吃惊。忽然间两条被点了眼睛的白龙破壁而出,盘旋环绕着闪电,飞向了天空中,只剩下两条没有点睛的龙留在石壁上。这时候大家才相信了张僧繇的话。

虽然这只是一则神话故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在古人的认知中眼睛的重要性。如果说我们的面孔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那么眼睛就是这件艺术品的灵魂。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有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不仅可以为自己的容貌增添光彩,还十分讨人喜欢;如果一个人的眼神十分睿智,那么这个人不仅会给人留下聪明的印象,还会传达一种成熟稳重的长者气质;若是一个人的眼神很有威严,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总是处于主导地位,而是因为他的眼神传递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眼神——经历和个性的镜子

我们经常夸赞一个人的眼睛会说话,这样去形容一个人的眼睛是因为眼睛的神态——眼神,它是通过眼睛这个窗口传递出来的内心本质。我们可以通过眼神看到人们在某一情景中所产生的真实内心情绪,如关切、坚定、沉痛、思念等,情侣之间在讨论一些感情问题的时候都喜欢要求对方看着自己的眼睛,正是因为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暴露出他的真实想法。通过观察眼神,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人的气质、能力、身份,甚至能通过眼神来分辨这个人是善良的还是凶恶的。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不尽相同的,这也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和内心,而不同的内心从眼神中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也是不相同的。

比如,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他的眼神总是纯洁干净的,你从他的眼神中只能看到人性纯善的一面;但是你在一个成年人的眼中就很难发现这种眼神,因为他经过不断地学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也是这种人生经历左右了其内心的本质。

再如,有两个同龄的孩子,一个孩子生活在乐观的家庭中,他的家人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每天早上醒来,孩子都会看到温暖明亮的阳光和同样温暖的家人的笑脸,久而久之,这个孩子会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他的人生观也是积极向上的,我们在和这个孩子沟通交流时,孩子的眼神充满乐观和积极,散发着一种正面的阳光气质。而另一个孩子生活在消极暴力的家庭中,他的家人每天争吵不断,父母之间只有憎恨,他每天面对的都是父母愤怒的面孔和冰冷的言语。天长日久之后,这个孩子也会变得脾气暴躁、处世消极,充满负面情绪,他看别人时所流露的眼神也是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

充满爱意的眼神

人们都说恋爱的时候会有一种感觉,感觉从何而来呢?那是因为被爱的人会接收到对方所有的善意、偏袒、宠溺。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对方眼神的变化,他是在真正关心自己还是应付了事,从他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来。没有一个人会长久地注视一个不喜欢的人或事物,就算这种眼神伪装了一次,也不能伪装多次。

如果双方彼此相爱,那么他们看向对方的眼神就会足够温暖,像是看到了儿时最喜欢的玩具。而且这种眼神根据对象自身状态的不同而转变为不同的爱,比如,爱人生病时,其伴侣的眼神是疼惜的;爱人的电话打不通时,其伴侣的眼神是焦虑不安的。

眨眼的频次

生活中除了直观的眼神可以帮助我们之外,还会有一些眼部的小动作也分别带有不同的含义,比如,眨眼。眨眼是生理的正常反应,人们通过眨眼对眼睛进行清洁和滋润,同时能够缓解眼睛的疲劳。

正常情况下,根据不同人的习惯和健康程度,眼睛眨动的频率为每分钟8次到20次不等,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频繁地眨动眼睛,尤其是回答问题时,那这个人所表述事情的可信度就很低,或许他正在撒谎。因为人在压力状态下,大脑会迫使眼睛快速眨动,而在舒缓的状态下,眼睛的眨动速度会放慢。

瞳孔的变化

瞳孔的变化也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人的面部表情虽然可以通过主观意识控制肌肉去完成,比如,做出假笑假哭的表情,但是没有人能够控制瞳孔的收缩,所以我们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瞳孔的变化来判断当事人内心情绪的变化。

瞳孔的变大和缩小本质上与光源的强度有关。光源很强时,瞳孔就会缩小,进行自我保护;光线较暗时,瞳孔则会扩大,这样便于对光源的采集。这在医学里被称为瞳孔的对光反应,如果瞳孔对光线的反应消失,就表示这个人已经接近死亡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看到自己十分喜欢的东西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比如,一对男女一见钟情时、一个十分饥饿的人在看到食物时、喜欢音乐的人听到十分悦耳的音乐时、孩子看到自己期盼已久的生日礼物时,他们的瞳孔都会扩大。相反地,如果当事人十分讨厌的某件东西出现时,他的瞳孔会马上缩小。

据说古代波斯的珠宝商人在向贵妇人兜售珠宝首饰的时候,就会根据贵妇人瞳孔的变化来抬高或下压价格。如果一个十分精致闪烁的珠宝首饰能够使得贵妇人的瞳孔扩大的话,商人就会抬高价位出售;如果贵妇人看到这个珠宝首饰时,眼睛的瞳孔缩小了,商人就会降低价格或是转而推荐其他款式的珠宝。

生活中还有一些其他情绪的出现也会导致瞳孔发生变化,比如,人们出现恐惧、紧张、惊讶、疼痛等情绪或感受时,瞳孔会放大;而人们在烦恼、疲倦的时候,瞳孔会缩小。

眼神的游移

眼睛的左右移动也能泄露出一个人的内心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李伯曼研究发现:“如果大脑在回忆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然后再向左移动,如果回答问题时在大脑中虚构一些画面来编造谎言的话,那么他讲话时眼睛会先向上然后再向右移动。”我们可以多加观察对方回答需要回忆的问题时的眼睛转动方向,以此去判断对方所表述问题的真实性。

观察眼神注视对话目标与否也是判断当事人是否说谎的方法之一。一个不经常撒谎的人在回答一些必须撒谎的问题时,他通常会躲开与其对视的眼神,因为他害怕对方从他的眼神中看到真实的答案;相反地,如果说谎的人是一个撒谎高手,那么他会盯着对方的眼睛看,希望通过对方的眼神来判断出对方是否相信他所讲的话。因此,眼神的大幅度游移或长时间的坚定注视,都是不正常的。

就算双方之间没有对话,单纯的眼神游移也能够说明当事人的内心情感状态。我们还是以爱情为例子,在交往或者聚会里,男女对吸引自己的对象的观察方式是不同的。如果一位男士很喜欢一位女士,那么他通常会看一眼这位女士,然后就移开目光,或者只用余光关注这位女士;而一位女士如果喜欢某位男士,她则会一直注视着她所喜欢的男士。

在心理学中,闪烁不定的眼神代表着主体内心的不自信、不平静、不真诚,这种不平静往往会界定为对他人别有所求,所以在生活中碰到眼神闪烁的人需要注意防范。

第三节 鼻子也能“讲话”

人的面部有一个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的器官,它上连额头、下接口唇、左右是双目且处于面部的最高处,可以说是“官居高位,地处要冲”,它就是有着“面王”之称的鼻子。

鼻子在生理上是兼顾嗅觉和呼吸功能的器官。动物的鼻子具有识别环境、分辨敌我、捕猎觅食、避敌寻偶、接受大自然的化学信息等功能。对于人类来说,鼻子除了兼顾呼吸和嗅觉的功能之外,还是评定外貌的标准之一。可能我们自身并没有发觉,我们和陌生人见面后,对对方的鼻子的印象是很深刻的。人们通常认为鼻子的美丽与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气质、相貌,甚至是财运和自尊。鼻子不仅在外表形象中占据有利地位,就连医学上也可以通过鼻子来辨识人们是否患有疾病,中医里就有“上诊于鼻,下验于腹”的说法。

但是在面部表情中,鼻子却只有很少的一些独立动作,而且有些动作还需要其他肢体器官的配合,不过这些屈指可数的动作依然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分辨一些被当事人掩饰的情绪。

皱鼻子

皱鼻子可以说是鼻子最常见的一个动作。人们在听到和自己意见相左的意见、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事物、闻到一些奇怪的味道、尝到味道古怪的食物时,都会本能地皱起鼻子。

皱鼻子首先代表的是反感的意思,然后根据刺激源程度的不同会引发一些其他动作,比如,尝到味道古怪的食物时,主体会第一时间皱起鼻子,如果刺激源足够强烈,就会引发呕吐反应。

小林是一个爱干净的女孩,从小到大都十分注意卫生,整个人都显得干净爽利。可慢慢地,小林因此产生了轻微的洁癖,虽然不至于影响她的生活,但在处理有些事情时还是会对小林产生不好的影响,比如,闻到别人身上的汗味,她就会反胃;看到孩子们身上脏兮兮的,她就要远远地躲开。

小林毕业后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由于其卓越的能力和严谨的个性,使得她很快进入公司领导的视线。有一天,公司决定在当地敬老院举办公益活动,领导第一时间表示希望小林前去主持。领导的重视让小林十分激动,她欣然接受了这次任务。

第二天,小林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了敬老院,可是她马上就后悔接受这个非常“光荣”的任务了。因为敬老院中不完善的设备和并不妥善的照顾,让这里的老人身上都带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小林闻到这股气味时,会马上侧过头,皱起鼻子,紧闭嘴唇,防止自己呕吐出来。

虽然在道德和自身素质的约束下,小林尽量隐藏这些不悦的表情,她在与这些老人拉开一定距离的时候,目光也是充满善意的,但是一旦需要接近老人互动时,她就不由自主地皱起鼻子,紧闭嘴巴。尤其是当一些老人希望和她说两句话的时候,她会下意识地皱鼻头,虽然她的眼神是愧疚的,但是她的鼻子表达了她的排斥和反感。

除了反感以外,皱鼻子还是否定的代名词。当一群人在讨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每个人都会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但是在阐述方案的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身份差异和各自方案所达到的不同效果,尤其是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方案是最好的时,他就会因为自己方案的优势而对其他人的方案产生不同程度的否定情绪,做出皱鼻子的举动。

而引发这种情绪必须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这群人在阐述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中,彼此之间是良性竞争的关系,如果不存在这种关系,就很可能失去一定的约束而导致更加恶劣的情绪——不屑的出现。这种情绪已经不单是否定对方的方案,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对方的全部,而且在当事人的内心认为对方在各个方面都是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的,在这种居高临下心态的主导下就会产生不屑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鼻子皱起的程度会降低,这时候鼻腔会通过快速呼气来发出短促的“哼”或者“切”的音调。

鼻孔的扩张

在自然界中,通过鼻孔的扩张来传递内心情绪的行为,并不只是人类的专利,很多动物在面临威胁的时候都会扩张鼻孔,在心理学中,这种状态被形象地称为“在为进攻或者逃跑做准备”。

如果这个威胁当事人能够自行解决,便会引起其产生愤怒的情绪。比如,狒狒在发怒的情况下会将鼻孔张开得很大,一方面是通过张大的鼻孔和龇开的牙齿向对方示威和传递进攻信号,另一方面是通过张大的鼻孔快速吸气让肺部充满新鲜的空气,准备出充足的能量来应对即将发生的事情。

如果当事人不能解决就会引起其产生恐惧的情绪。在被恐惧的情绪主导时,人也会张大鼻孔,通过张大的鼻孔快速呼吸,来为自己的逃跑行为储存能量。在生活中如果你发现有人张大鼻孔,不要贸然断定对方一定是在发怒或在准备发起进攻,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他感到了恐惧,是惊慌失措的表现。

被触摸的鼻子

除了皱鼻和扩张鼻孔是鼻子的自主动作,其他大多数与鼻子相关的表情都需要借助一些其他的身体器官,最经典的一个动作就是在沟通中对方突然用手去摸鼻子。

人在摸鼻子的同时往往会做出低头的动作,这个动作意味着对头部的保护,同时摸鼻子的手还会遮挡住大部分面部,从而起到掩饰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比尔·克林顿就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的证词,也从中证明了沟通中抚摸鼻子是一种掩饰行为。研究者发现,克林顿在陈述事实的时候很少触摸自己的鼻子,但是只要克林顿开始说谎,他就会轻微地皱起眉头,并且每4分钟触摸一次鼻子,整个陈述证词的过程中,他一共触摸自己的鼻子多达26次。

生活中还有一个细节我们很容易忽略,即在想要说谎话的时候,我们的鼻子就会出现刺痒感,这种突然出现的刺痒感会促使我们用手去抓挠。事实上,人类自身的良知是无法忍受谎言的,因此在说谎时会引起排斥反应,使鼻子产生刺痒感。有心理研究表明,人的鼻子下方有两个部位会产生刺痒感。如果左鼻孔下方产生刺痒感,代表当事人有一些未说出口的、和自己有关的谎言,不管谎言的程度是大是小,刺痒感的程度都是相同的;如果右鼻孔下方产生刺痒感,则代表另外一层含义:当事人对别人所讲的事情产生不认同和怀疑的情绪,或是在违心地做出赞扬的评价。如果你精心准备了大餐来招待你的朋友,问及饭菜好吃与否的时候,对方在回答“非常好吃”的同时下意识地触碰右侧鼻孔,那从今以后你一定要好好练习厨艺了。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并不能通过摸鼻子就直接断定对方是在撒谎,还是要结合当时的语言环境、思维逻辑、身体语言来共同判断,因为很多时候人们也会因为鼻子过敏或生病而做出这种多次触摸鼻子的动作。

第四节 唇齿不言也有意

古人用“唇齿相依”来形容彼此间相互依靠的亲近关系,隐喻彼此双方缺一不可的亲密状态,这种隐喻其实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唇齿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嘴唇和牙齿有不同的分工,嘴唇可以保护口腔,牙齿可以咬碎食物,同时牙齿保持了嘴唇的外形,让唇形更美妙自然。他们彼此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大脑发布的说话或进食的指令。

有一句话叫“言多必失”,意思是人如果口无遮拦一通乱讲就很容易说错话,以至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是过失。其实在生活中,不光嘴里说出的话会泄露秘密,一些嘴巴的小动作——张开嘴或者闭上嘴,向上抬嘴唇或者向下拉嘴唇,向前噘嘴或者向后瘪嘴,向上挑嘴角或者向下拉嘴角等,也会暴露人的内心秘密。在面部表情里,唇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一举一动成了看穿人们内心情绪的突破口,不同的嘴部动作蕴藏着不同的心里秘密。

喜悦时的嘴型

在不同程度的喜悦表情中,嘴部的形态也是不同的。在微笑时嘴唇是闭合的,唇间线的两端微微向上翘起,唇形轻微拉伸并变薄;随着喜悦情绪的不断增大,嘴角翘起的幅度、嘴巴张开的幅度也越大;等到了出现最圆满的笑容时,嘴部会呈现出上唇提升到最高的位置、露出上齿和部分上牙龈、下嘴唇拉直、露出下齿的形态。露出牙齿的笑容被认为是最有感染力的笑容。

惊讶时的嘴型

张鹏在生活中是出了名的人缘好,为人豪爽大方,性格开朗,真挚热情,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大家有什么事情也喜欢和他分享,慢慢地,张鹏身边就聚起了一帮好朋友。

八月一日是张鹏的生日,他的朋友们决定给张鹏一个惊喜。于是在几个朋友的牵头下,准备由大家出资在当地最有名的KTV给他办一场生日聚会,感谢张鹏平日里对大家的帮助。而且这件事情要严格保密,不能让张鹏提前知晓,一定要把惊喜留到生日当天送给张鹏。

在张鹏生日的那天,一个朋友突然找到张鹏说自己有一件事情很难办,希望张鹏来帮忙,张鹏二话没说就和他一起出了门。当这位朋友驱车带着张鹏来到KTV门前的时候,张鹏不禁有些惊讶,他张了张嘴,不知道这个朋友怎么会到这种地方来办棘手的事。朋友见状,眯起眼睛,抿了抿嘴唇,然后引着张鹏走了进去。

当张鹏走进包间之后,“啪”的一声,整个屋子的灯都被关上了,这时候张鹏整个人一下子愣住了,张大了嘴巴,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包间里响起了整齐的生日祝福歌,朋友们捧着生日蛋糕慢慢地围了上来,张鹏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不禁咧开嘴笑了起来。

张鹏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惊讶地张了张嘴,这种口型是很特殊的,惊讶时嘴巴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张开,下唇在下巴的带动下向下拉,但是嘴唇周围的皮肤不会变紧,嘴角也不会向两侧拉,整个嘴形就像一个椭圆形。

厌恶时的嘴型

厌恶时嘴巴一般都是紧紧闭起的,这表现的是一种拒绝的态度,表示自己不会接受这个东西或者这件事情。如果厌恶的程度很深,那么这种口型暗示着人们在压抑内心呕吐的欲望,随着厌恶情绪程度的降低,嘴巴会张开,下嘴唇拉直,露出部分上齿(下齿被上齿遮盖)。

厌恶的情绪会衍生一些其他表情,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一般分为不屑、讥笑和冷笑三种。先说不屑,这种情绪是生活中出现次数很多的衍生表情,出现这种表情的时候,上唇就会向一侧略微提升,上唇线较正常形态拉平。而讥笑的表情会加大嘴角的提升力度,露出一侧牙齿,唇线随着嘴角倾斜。而冷笑时,嘴唇会轻微张开,唇线持平,眼睛里是没有笑意的,所以这个表情也很好分辨。

恐惧和愤怒时的嘴型

恐惧和愤怒的时候,唇形会有些相似,因为这两种情绪是人们在对刺激源进行分析之后产生的情绪,所以唇形很相似,但是仔细分辨的话还是有区别的。

这两种情绪所引发的唇形都会使双唇张开,只不过恐惧时双唇张开是为了快速吸气,嘴角会向双耳方向扯开,上下唇之间的高度小,无法发出威胁敌人的声音。而愤怒的时候,双唇张开的幅度会很大,嘴角不会向双耳的方向拉伸,嘴就像吞了一个鸡蛋,好像下一秒就可以发出愤怒的咆哮。

悲伤时的嘴型

悲伤的时候,嘴唇的运动量最大,提上唇肌的收缩使得上唇提升到一定高度,降口角肌的收缩使得嘴角下拉,同时颈阔肌将嘴角向双耳两侧拉伸,降下唇肌使下唇整体下拉,颏肌收缩使下嘴唇中部向上拉起,这样才能展现出悲伤的嘴部表情。

咬嘴唇

嘴巴和牙齿相互配合也会产生一些带有特殊含义的表情,我们常见的就有咬嘴唇。在心理学研究中,咬嘴唇是人们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起源于婴儿吮吸的动作(类似的还有咬手指、咬笔杆等行为),这种动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汲取营养,还可以发泄情绪,从而做到平复心情。人们在心中孤苦、愤懑、委屈的时候通常会通过咬嘴唇的方式来发泄内心中不满的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两个非情侣关系的人在交流沟通的时候,一个人如果出现咬嘴唇的动作,不论是咬上嘴唇,还是咬下嘴唇,都表示对方是在认真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听取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同时在对自我进行批判、否定、反省、减压。

舔嘴唇

嘴巴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器官,那就是舌头。舌头不仅是品尝食物的器官,还会和嘴唇互动来表达一些自身情感。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处于紧张的状态,会造成肾上腺素加快分泌,血液加速流动,身体水分过度消耗,从而产生口干舌燥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引起我们舔嘴唇的欲望,希望通过这个动作来滋润干燥的嘴唇,同时起到抚平内心紧张情绪的作用。如果一位女士刻意舔嘴唇的话,也能显示这位女性性感的一面。

然而,其实这个动作的结果往往和我们的预期是相违背的。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紧张的情况,比如,一个很重要的面试、一次重要的演讲或一个决定性的商业谈判,这些事情都会引起我们紧张的情绪。如果这时候我们希望通过舔嘴唇来缓解压力,那么反而会使人的情绪越来越紧张,并且会给别人留下一种不自信的印象。

撇嘴、噘嘴

人们在面对一些不喜欢的事情时,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嘴部形态——撇嘴。这种下嘴唇向前伸、嘴角下拉的表情,体现了当事人内心的不悦和排斥,这种情绪是由于不认同别人的看法所导致的。比如,小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中回答“伊拉克情报失误”这件事情的过程中,面部出现了撇嘴的表情。

噘嘴是撇嘴的升级版。撇嘴的时候只是表示人们的否认情绪,这种情绪还达不到令自己产生怒火的程度。但是如果刺激源的程度不断加深,就会引起主体的不满情绪,产生噘嘴的表情。

抿嘴

紧紧抿起的嘴唇表示当刺激源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承受着的大量压力和焦虑情绪,随着压力的变大,嘴唇也会从正常饱满的状态不断压缩,直到抿成一条扁平的直线。但如果是在交谈中紧紧抿起嘴唇,说明这个人持有模棱两可的态度。有些时候,紧抿的嘴唇也是一种自我的压抑和控制,上述故事中张鹏的朋友眯着眼睛说明自己很开心,抿起嘴则是压抑自身喜悦的一种状态。

生活中还会产生一些其他的嘴部表情,比如,嘴角单边上扬,往往表示主体自信的情绪;吐舌尖不仅给人一种可爱的感觉,也展示自己调皮、乐观的内心。嘴巴的动作千变万化,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形,再配合嘴巴的细微表情,相互结合起来去分析才能真正洞悉别人真实的内心情绪。

第五节 头部动作的学问

头部动作的隐秘信息

可能有人会说:“头部动作哪有那么复杂,都是很简单直观的,也没什么特殊道理在里面。”确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头部动作的意义十分直观,但是在一些条件下所做出的头部动作则包含着特殊的含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可以通过这些动作去分析一个人,甚至可以发现其复杂的情绪和心理。

张青作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刚毕业就加入了一家全国知名的电脑科技技术公司。他本人十分优秀,奋斗了三年之后就成为该公司西南各省的负责人,可以说是年轻有为、意气风发。

但是他现在因为手下人员能力的问题而十分苦恼。最近总公司给他送来一批高校毕业生作为西南分部的基层骨干。刚开始张青很开心,有了这些新鲜的血液注入,对西南分部的事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是这些人员上岗后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许多基础的问题都不会处理,有人还把一些简单的事情弄错,整个基层工作被这些小年轻弄了个一塌糊涂。张青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决定亲自在员工内部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这天一大早,张青就开始了摸底调查,结果一直到中午,这群小年轻中没有一个人让张青感到满意。想到这里,张青不禁叹了口气,此时“咚咚”的敲门声打断了张青的沉思。

在他示意过后,进来了一位年轻人,他有些腼腆地跟张青问了声好,然后低着头站在那里。张青有些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示意他在对面坐下,然后拿出一个方案丢到这位年轻人面前,问道:“能不能做?”

年轻人仔细地看了看方案,然后看着张青,有些羞涩地轻轻点了点头,张青有些惊讶,接着问道:“能做?”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懂一点,但是不多。”张青又拿出一个方案,递了过去说:“看看这个能做吗?”年轻人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后,窘迫地垂下了头。张青轻轻叹了口气,然后点点头说道:“嗯,还是不错的。”

上文中,年轻人羞涩地点了点头传递给张青的是“可以做,只是不是很精通”的意思,不是“我可以胜任”,而他随后有些窘迫地低下头,其实就是在传递“我不会做这个方案,感觉很羞愧”,不是“我考虑一下”。最后,张青轻轻叹了口气,点头说年轻人“还是不错的”,也不是说张青很满意这位年轻人,实际上他还是没有达到张青的要求。

点头、摇头,并没有那么简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日常与他人沟通交流中,都会伴随着一些头部动作,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点头和摇头这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出现的频率之高超乎我们的想象,在生活中,不论你是什么样的人,身居高位还是地位卑微,生性谨慎还是口无遮拦,我们都会在说话的时候有意或者无意地做出点头或者摇头的小动作。

一般情况下,点头和摇头都是在表明心迹,但是很多时候这些动作是言谈之中不自觉的附属行为,甚至做出这些动作的人本身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点头或者摇头了。我们在言谈中的这些附属动作不管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都会间接地被旁观者捕捉到,这些动作也就成为旁观者来揣摩主体内心秘密的重要途径。

左莫在某地的房地产行业是相当地出名,任何一个刚到公司半年的员工能够做出每月出售三套二手房的销售业绩都算得上是天赋异禀,而左莫每月能卖出四套,有些月份还能卖出五套,这样的能力着实让左莫火了一把。大家都不清楚左莫是如何做到如此优异的成绩的,有些人一度认为左莫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其实左莫之所以能够做得这么出色,最重要的是他非常热衷于察言观色。作为一个房产经纪人,他非常善于捕捉客户的一举一动,从客户的身体语言中去探知客户真实的内心想法,这样就可以给出贴和客户心意的回应,所以左莫接待过的客户成交率达到百分之七十。

有一次,一对夫妻想要购买一套二手房,公司让左莫和一位同事前去接待。见面后,对方先行说了自己的需求和心理价位之后,左莫和他的同事根据要求给这对夫妻推荐了两套房子:一套房子面积比较大,装修和暖气、燃气这方面都做得不错,只不过离市区有些远,周边一些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另外一套房子的面积虽说不是很大,装修方面也做得不到位,但处于闹市区,周边配套设施完善,附近还有一个新建的大型购物中心。

在介绍这两套二手房的过程中,左莫一直留心观察着这对夫妻,他发现当他们在介绍第一套房子的时候,这对夫妻中的妻子虽然一边听一边点头,但是点头的频率有些频繁,好像是刻意为之;而在介绍第二套房子时,客户虽然没有什么很明显的动作,但是当听到周边有一个新建的大型购物中心的时候,妻子的眼睛突然明亮了起来。

这下左莫心里就有谱了,他并没有和同事一样,误以为客户喜欢第一套房子,不断地向客户夸赞第一套房子的好处,而是直奔主题,把第二套房子的优势给客户讲了一遍。结果不出左莫所料,由于事先已经猜到客户的心意,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成功谈下了这单。

点头一般表示肯定的意思,但是如果谈话双方其中一方点头的频率过快,如连续点头三四次,就表示对方并不认同你所讲的内容,甚至可能持有反对意见。上述故事中的左莫平时喜欢看一些心理学书籍,才能根据对方在听他们介绍第一套房子时的反应来判定客户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介绍到第二套房子时,女客户眼前一亮的表现也让左莫知道在客户心里还是喜欢第二套房子多一些,所以才能顺水推舟地拿下这一单。

如果对方在听你讲话的过程中,不时地点一次头,但是他点头的频率和你所谈话的内容并不合拍,你讲完很久对方才点一下头,说明对方基本上没怎么听你讲的内容,他的心思根本就没在你们所谈的问题上,或者是有什么其他的隐情。

同样地,摇头在很多场合中也不仅仅表示否认,在交谈中,如果对方在听到你所讲的问题或请求的时候轻轻摇头,并且面带微笑,这就说明对方没有完全否定你的意思,而你需要更加委婉,或者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方就很可能被你说服。

如果对方在听你讲话的时候,摇头的动作和你所讲问题的节奏不符,那么他很可能就是在思考别的事情,不自觉地摇起头,并不是在否定你所讲的内容。

有趣的是,头部的动作还带有地域性。比如,日本人点头表示是在听你讲话,但不一定就是同意你所说的内容。

其他头部动作的含义

仰头一般都带有趾高气扬的意味,这个动作如果出现在社交场合,很容易给别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当然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中也可以表示为意气风发。而低头则与仰头相反,大多数代表自卑、自责、不自信,或者是情绪低落、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

歪头的动作比较小众化,一般都是女孩子在和亲密的人撒娇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动作使得女孩子更加娇憨可爱,更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关注。侧头则表示关注、感兴趣,一个人如果对别人讲的话感兴趣,一般都会倾斜着头去听。

当然生活中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头部动作,比如,人们在大声说话的时候会昂起头,低声密语的时候会俯首。

由其他肢体配合完成的头部动作

心理学家莫里斯将触摸型头部动作细分为650类,分析整理后总结为四大项:第一项是隐蔽动作的接触,是一种企图掩饰的心态,如摸鼻子、用手遮脸;第二项是身体的动作,这些将手举向头部的“抓”“擦”“摸”等动作原本是整理头部的行为,但当我们感觉情绪紧张时,也会做出这些动作来安抚自己,如理一理头发;第三项是特殊象征性的接触,比如,为了强调主体正在思考,他会做出用双手抱着头的动作;第四项是自我亲密性接触,如用手侧撑头部。

但是这些分类并不全面,主要原因是:第一,头部动作的含义有很多种,并不能强行划分为一定的范畴;第二,这些由其他肢体配合完成的头部动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稳定,只能说是大部分正确。

所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头部动作及其含义才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探知的,其他肢体和头部相关的动作我们会在下面一些章节分别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