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概述
骨质增生在医学上称为骨性关节炎,又称肥大性关节炎或退化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机械应力分布失衡或负载过度引起软骨磨损所致。人的各种活动所产生的机械力都作用于关节软骨上,人到中年后肌肉功能逐渐减退,关节损伤,软骨破环是不可避免的,引起骨性关节炎。所以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其发病率约为45%~55%,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病变,主要累及手的近节和末节指间关节、脊柱和髋、膝、踝关节等,以关节疼痛、变性和活动受限为特点。关节活动尤其是负重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或缓解。有时在持物或做开瓶盖动作时出现手指关节疼痛,可能是由于手的骨性关节炎引起,行走后髋部疼痛,休息后减轻可能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是上下楼梯时出现膝关节疼痛。步行一定距离后引起疼痛而跛行,多是因为腰椎骨质增生导致腰椎管狭窄。
目前世界上多应用非甾体类(NSAIDS)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有双氯芬酸纳、布洛芬、消炎痛等。而全球处方量第一的非甾体药物是扶他林(双氯芬酸钠制剂),它通过对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双重抑制作用,产生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对关节软骨无损伤,由于它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耐受性而被广泛应用。
骨质增生是一种全身性的病变,可累及许多部位并产生许多不同的症状和表现,因此,中老年患者一经发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由于骨关节病的病因复杂,延误治疗效果较差而且疗法局限,因此提倡早期预防和治疗。
骨质增生、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是骨骼的一种状态,表现为骨骼生长、发育及其完成功能的过程中,某些部分失去正常的形态,骨质增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其各自的特点,如膝关节的骨质增生常被称为“骨刺”,可见关节内游离体和软骨增生;脊椎骨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椎体的“唇样”改变,压迫神经,产生肢体感觉异常和运动异常。
骨关节炎也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变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肥大性骨关节炎,均指一种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关节损害。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弹响、绞锁、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囊及韧带的韧化骨化、关节软骨的破坏以及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等现象。
骨质疏松是全身骨质减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骨骼中基质的含量明显减少,而骨骼中矿物质(主要是钙、磷)的成分基本正常。也就是说,骨质疏松时,骨骼中蛋白质等有机类物质及水分的含量减少而钙、磷等矿物质含量相对保持在正常水平。由于骨基质在钙、磷等矿物质之间起支持和连接作用,所以如果骨基质减少,则矿物质之间的间隙就增大,表现为骨质疏松。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骨骼中钙、磷等矿物质也会不断丢失及减少,从而造成骨骼中骨基质和矿物质都减少的现象。
骨质增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骨关节疾病的致病因素不是单一的,胶原蛋白、软骨细胞、蛋白多糖、软骨、滑膜等的变化,均可影响其他成份,因此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发病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年龄。年龄的增长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从25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1%、51.8%和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2.性别。据资料分析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5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
3.职业。骨质增生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的增加。研究表明每日蹲位或跪位超过30分钟或每日爬楼梯超过10层的人有明显的膝关节骨质增生高发病率。
4.体质因素。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的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所以骨质增生多发生于负重较大的髋、跟骨、膝、腰椎等部位。由于关节病变引起的疼痛,患者固然要减少活动并使体重增加,增加的体重又加重了关节病变。
5.姿势不良。如长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者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特别高。这是由于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劳损,并由于颈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续紧张状态,久之这些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进而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骨质增生。
6.骨内静脉淤滞及骨内高压。以骨内静脉淤滞为特征的骨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使动静脉压差缩小、营养血管的血流减少、营养障碍可引起骨小梁坏死,骨细胞坏死可能是诱发关节炎的原因之一。
骨质增生好发部位
骨关节炎以发生在末端指间关节最为常见。由于局部“骨刺”形成,末端指间关节呈现结节样改变,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赫伯登结节。因为结节的存在使关节结构发生改变,手指头可向一侧偏斜,从而使手指呈蛇形。这一特征性变化,常使人在伸手之际就一目了然,这对疾病的诊断有着很大帮助。随着病程的进展,同样的病变也可以出现在中间一节的指间关节上,称为布夏尔结节。有时在受累关节附近出现类似腱鞘囊肿的小胶样囊肿,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这一症状需要中老年人注意。
膝关节也是最常发病的关节之一,往往为双侧性,呈缓慢加重的关节疼痛,继而从坐位站起时感到有一定困难,活动时加重;尤其是上下楼梯时明显,以下楼更突出。关节局部有压痛,伸屈运动受限,膝关节活动时可有响声,可因关节积液或骨性增生而出现关节肿胀或肥大,可引起膝内翻或膝外翻,大腿肌肉可有萎缩现象。若“骨刺”落入关节腔,成为游离体,可影响关节活动,并出现“关节绞锁”现象。
髋关节也常累及,男性病人多于女性,单侧多于双侧。以关节的上外侧受累多见。髋部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大腿内侧、臀部或膝关节附近。病人感到关节僵硬,坐下后站起、上楼时会感到不太方便;有时甚至弯腰都有一定困难,走路时呈现跛行。
足的第一跖趾关节经常受累。除出现局部疼痛、压痛和骨性肥大外,还可有拇外翻,严重时可引起行走困难。
由于颈椎下段活动频繁,活动度大;受损机会多;所以容易发生骨关节炎。病人可出现颈部、背部疼痛和枕部头痛,并因颈部活动而加重,局部有僵硬感,疼痛可因颈部活动加重,转颈时可出现响声,但颈部活动一般无明显限制。另外,上肢也可出现部位不固定的疼痛。若颈部的神经根、血管受压或合并有脊髓压迫时,两上肢则感到有麻木、刺痛,有时可一直放射到手指,还会出现吞咽不适、晕眩、复视、视觉模糊等现象。
胸椎得了骨关节炎可引起胸壁疼痛。腰椎骨关节炎除产生局部疼痛及腰前屈和侧弯受限外,还可产生局限于踝部或小腿的疼痛。有时感到臀部、大腿或骶尾部有牵扯痛,并可有坐骨神经痛样的表现。若“骨刺”压迫神经根,可引起反射性疼痛或神经根分布区的感觉异常。若骨质增生发展至椎管狭窄,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骨关节炎如何诊断
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关节滑液及典型X线表现等,诊断骨关节炎并不难,诊断原发性骨关节炎,首先要除去可能引起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原因。国际上一般只把具有临床症状的病人才诊断为骨关节炎,放射学有改变而无症状者,只能称为放射学骨关节炎。
关节炎不尽相同所以诊断标准也不相同。有关膝、手和髋关节的骨关节炎分类标准如下:
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临床
1.前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
2.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3.晨僵小于30分钟。
4.年龄大于或等于38岁。
5.膝检查有骨性肥大。
满足1+2+3+4条,或1+2+5条或1+4+5者,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临床及放射学
1.前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
2.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
3.关节液实验室检查符合骨关节炎。
4.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
5.晨僵小于30分钟。
6.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满足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者,可诊断膝骨关节炎。
手骨关节炎诊断标准
1.前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手痛、发酸、发僵。
2.10个指定手关节中2个以上硬性组织肥大。
3.掌指关节肿胀小于2个。
4.远端指间关节硬性组织肥大在1个以上。
5.10个指定关节中有1个或1个以上畸形。
10个指定关节含双侧第2、3指远端指间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和第1腕掌关节,满足1+2+3+4条或1+2+3+5条,可诊断为手骨关节炎。
髋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临床
1.前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髓痛。
2.髋内旋小于15°。
3.髋内旋大于15°。
4.血沉小于45mm/h。
5.髓晨僵小于60分钟。
6.血沉未作、髋屈曲小于115°。
7.年龄大于50岁。
满足1+2+4条或1+2+5条,或1+3+6+7条者,可诊断髋骨关节炎。
临床及放射学
1.前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髋痛。
2.血沉小于20mm/h。
3.X线片股骨和(或)髓臼有骨赘。
4.K线片髓关节间隙狭窄。
满足1+2+3条或1+2+4条或1+3+4条者,可诊断髋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怎样面对骨质增生
很多中老年人在得知自己患了骨关节炎就开始忧心忡忡,错误的以为骨关节炎既然无法治愈那么自己有可能会瘫痪。事实上骨关节炎很少引起残疾,有少数患者终身无症状,大多数患者症状局限于关节,表现为疼痛、变形、活动功能受限等一系列症状体征;只有极少患者因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和椎动脉会引起相应肢体的疼痛、感觉障碍和脑缺血症状;如果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骨关节炎所引起的症状是可以控制的。中老年骨质增生患者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人体随年龄的增长,一般到35岁以后椎体间的椎间盘就退化变薄,椎体周围原有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生理平衡遭到破坏。机体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就在椎体的边缘生长出了新的骨骼以增加骨关节的稳定性。这种现象就是骨质增生,它可以增加骨关节的接触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从某种意义来讲骨质增生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属正常的生理退变现象。中老年患者所需治疗的是因骨质增生引起的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炎症和粘连以及因此而压迫神经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增生的骨质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引起临床症状
1.骨性关节炎和退行性脊柱炎。骨关节炎是产生骨质增生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骨质增生是骨关节炎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发生骨质增生时,虽增加了骨的负重能力和稳定性,但影响了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性,导致了关节不平滑和摩擦力加大。当关节活动过度或不协调时,关节内滑膜极易受到自体损伤引起滑膜炎,韧带和关节囊被拉伤,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2.增生的骨质位置较特殊和较大时如。膝关节骨质增生可使滑膜受损,周围关节边缘骨质增生较大时,可阻碍肌腱的滑动或压迫邻近神经;颈椎钩椎关节增生过大时,可压迫椎动脉;脊椎骨质增生时,可致脊椎管腔狭窄而引起症状。
因此,骨质增生不是那么可怕,不出现症状时无需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再考虑对症治疗,中老年朋友一定不要迷信那写根治此病的广告。
骨关节炎的治疗
骨关节炎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避免或者畸形,病情进展的风险性及有利于受损关节的修复。但在开始治疗以前应确定症状是否为骨关节炎所引起抑或为其他原因如关节周围结构(如滑囊炎等)或其他来源的放射痛所致,不宜单凭影像学诊断而定,以免将其他原因所致症状误认为骨关节炎而进行了不恰当的治疗。
对于症状不严重者可通过理疗、体育锻炼和自我调适来解决,不一定需要服药。本病的特点可自动缓解或复发,当症状控制以后可停止服药,不必长期服药。
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但应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相应的治疗。这里主要介绍一下非药物治疗,其包括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如调整劳动强度、保护受累的关节。中老年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培养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关节注意自我保护、避免不恰当的负重、医疗体育、物理治疗和辅助器械等。保持正常体重是骨关节炎预后良好的重要保证。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适当的运动不但不会引起关节的进一步损害而且有助于缓解症状,散步常有助于缓解膝关节、腰椎和颈椎骨关节炎的症状。游泳有助于缓解腰背痛,但对颈椎小关节骨关节炎不利,物理治疗可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锻炼,锻炼增强相应的肌肉力量可增加对关节的保护作用,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底外侧加垫(对膝内翻者),保护关节和保存能量。关节活动不便者可用手杖或拐杖以减轻关节的负重并可减轻疼痛症状。
物理治疗在骨关节炎的慢性期可改善关节功能,急性期具有止痛和消肿的作用。通常多用深部透热疗法如短波、微波、超短波、超声波等。使用脉冲电刺激,对止痛和改善功能亦有明显效果,此外矿泉疗法对骨关节炎也能起到良好的疗效。
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
对骨关节炎常用的手术疗法有截骨术、关节清理术、关节融合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
当药物和其他的方法(如运动)都不能缓解时,可求助于关节镜来清创或灌洗。关节镜既可对关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准确了解骨关节炎病变范围和程度,还可对关节进行清理冲洗,将软骨、半月板碎片取出,对骨赘、退变严重的半月板和关节软骨面、滑膜予以磨削并反复冲洗。关节内软骨碎片可以刺激滑膜组织的炎症和关节,积液通过冲洗去除,引起关节机械功能障碍的软骨或半月板碎片后能立即改善功能,减轻症状,并通过改善关节内环境,可阻止关节软骨的退变。而传统的关节切开清理,术后软组织愈合和肌肉功能的恢复至少需要几周时间,有时甚至更长。关节镜的应用显著降低了这些并发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过去严重骨关节炎最终导致关节残废,而目前人工关节手术可使患者解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骨关节炎晚期关节软骨严重退变、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对一般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采用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对中老年患者在延续生命的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而对于年轻患者,通过关节置换使其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及工作。人工关节(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的年龄范围已较过去增宽,中老年患者身体状况普遍比较弱,那么是否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呢?经过临床试验调查,中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对手术效果影响不大;功能受限越大,术后改善越好。人工关节手术对疼痛和残疾都有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大多数患者在长期改善症状和身体功能方面都有一个很好的预后。手术疗效明显优于关节融合术或截骨术与多数其他慢性疾病的治疗相比,其费用是非常值得且有效的。人工关节术的早期并发症如感染、深静脉栓塞发生率很低,关节脱位也从以往的9%左右下降到4%左右。
骨关节炎患者宜用拐杖
对于下肢的骨关节炎可使用步行辅助器械,简便的如手杖其他如步行架、矫形器等能减轻患肢的负荷起到保护关节,减少损伤提高生活能力的作用。在选择拐杖时应选择和患者臂长和身高相辅的,尽量让患者舒适,具体的标准是,使用者直立时,从腋窝到地面的高度拐杖末端着地点应与同侧足尖间的距离约16cm。
具体的使用方法
1.步行时的两拐与健足成三角形,形成3点支撑。
2.使用者不能仅依靠腋窝进行支撑,可依靠把手用上臂力量进行支撑。把手高度以使用者的上肢长度为准。
3.为促进患肢的部分负重,使用单拐时,应置于健侧边。
4.注意预防腋窝的压疮和腋神经损伤。保持拐杖适宜的高度,并在拐的顶端包以软垫以减少拐杖对腋窝的直接压力。
5.拐杖底端要有橡胶装置以增加拐杖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同时注意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无水迹油腻物,周围无障碍物,防止滑倒跌伤或因碰撞障碍物受到损伤。
骨刺是磨不掉的
骨刺本身是由于关节的退变而引起,一旦发生是不会随着锻炼而消失的,适当的锻炼只是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延缓关节的退变。骨刺生成不意味着一定出现症状,当炎症出现时才会产生疼痛等症状。如果骨刺很大,却没有碰上敏感的组织、神经和血管,就不会产生疼痛。所以骨刺大未必症状明显,而骨刺小却可能痛得厉害。现在还没有能祛除骨刺的药物,但炎症却是可以消退的。只要消除了炎症就减少了渗出和肿胀,也就解除了疼痛这就是临床治愈了。因此,治疗骨刺实际上就是消炎。这是治疗骨关节炎的真正意义。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关节,这样可以推迟骨关节炎发病的时间,那么中老年人都需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哪些事情呢?
1.减少关节的负荷。例如应避免举重物,尤其是用力步骤。
2.不要长时间做同一动作或使关节固定于同一姿势。例如应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因为这会引起脊椎关节,尤其是颈椎关节有关的肌肉、韧带过度紧张而导致关节的损伤。
3.保护关节的功能位置,关节伸屈时勿使肌键、韧带和关节本身受到过度牵扯、摩擦和挤压。
4.当出现疼痛时应立即停止关节动作。
5.应避免做不可停止的动作或节奏过快的动作。
6.尽量用强有力的关节应付工作。
7.养成经常使关节充分舒展的习惯。
8.行动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滑倒、跌伤或扭伤。
9.天气寒冷时注意关节保暖。
10.减轻体重避免关节过度负荷。
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都是增龄性疾病,骨质疏松时软骨下骨板的质量改变可能加速软骨的破坏,进而引起代偿性骨质增生。因此对于中老年患者,尤其绝经后妇女适当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亦有一定的好处。
骨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适当调整、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涉及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调节体力劳动强度、改变不良作息习惯,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其次避免过度劳累,因为慢性病患者的机体和患病的组织器官耐受能力低下,需要比健康人多休息。过度劳累使患病的机体难以承受,势必造成不良后果。再者保持均衡的饮食以便吸取足够的营养维持身体健康,遵循下面的饮食原则有利于身体健康:
1.吃不同种类的食物,也就是说食谱要广泛。
2.摄入适当的热量,保持理想的体重。
3.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要比较少。
4.避免摄入太多的糖分特别是蔗糖。
5.多摄入富含淀粉、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
6.低钠饮食,主要是减少食物中氯化钠的含量,避免水钠潴留。
7.有饮酒习惯者一定要保持适量,不可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