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昏睡不已,被美国人打倒在地还踏上两脚的北极熊渐渐苏醒,仿佛又让人看到了上世纪那个咄咄逼人的红色帝国。
2006年,俄罗斯推出了近250件新式武器。
2007年4月,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宣布投入167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更新计划,全面恢复了军机生产,“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重新巡航。
2007年4月,第四代战略核潜艇“尤里·多尔戈鲁基”下水。
2007年5月,俄罗斯成功试射了“RS-24”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伊斯坎德尔—M巡航导弹试射成功。
2007年6月,俄罗斯成功试射了射程8300公里的“布拉瓦”战略潜射导弹。
2007年8月,14架俄罗斯战略轰炸机从7个机场同时起飞,逼近英国领空,飞越了关岛美军基地,侦察美军正在那里举行的“2007勇敢之盾”军演,携带巡航导弹“战略巡逻”到美国阿拉斯加。
俄空军总司令泽林上将公开宣布,俄罗斯将恢复自1992年以来十几年没有进行的远程侦察巡逻,巡逻范围将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上空”。
俄罗斯海军总司令马索林元帅宣布,到2025年,俄海军将装备包括6艘航母和95艘潜艇在内的300艘现代化战舰,其作战范围,也将是“全球各大洋”。
2008年8月5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三天,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把格鲁吉亚军从南奥塞梯赶了出去。
现实国际社会的实际本质遵从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美国人眼中那个“被打败的国家”的再次崛起依靠的就是石油与天然气。
对美国来说,俄罗斯这样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国重新崛起将会像场噩梦。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对于美国来说,俄罗斯这样的心腹大患,必将除之而后快。
美国能源部测算,石油每桶价格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外贸收入就缩水14亿美元,财政收入就下降20亿美元。
肢解遏制俄罗斯就要从石油下手。
2008年7月11日,世界石油价格涨到了每桶147美元的最高峰。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召开期间,石油价格开始暴跌。
2008年8月24日,奥运会结束后,石油价格跌到了每桶112美元。
2008年12月19日,石油价格跌到每桶32美元,仅相当于2003年年初的水平。
2009年2月12日,石油价格为每桶34美元,达到2009年的最低点。
2009年10月14日,石油价格攀升到每桶75美元。
2009年12月22日,石油价格达到每桶79美元。
2010年2月9日,石油价格跌到每桶73美元。
2010年5月19日,石油价格跌到每桶69美元。
从2008年开始,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不振,让俄罗斯经济体系分崩离析。
股价从2000多点暴跌到500点,房地产价格下跌40%以上,银行信用等级下降,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企业破产减产,超市货架变得空空如也,失业率急剧上升,民众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游行接连不断。
俄罗斯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上世纪政治分裂、经济崩溃、社会动荡的地狱般的90年代。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警告说,坏消息正从四面八方传来,如果不火速采取行动,俄罗斯经济可能面临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时的危险。
操纵石油价格的美国人又再一次地将俄罗斯的复兴扼杀于摇篮之中。
2010年6月,俄罗斯宣布准备用5年购买100亿欧元的西方军火以缩小技术差距。
在石油暴跌、经济崩溃的打击下,俄罗斯科技复兴的美梦终随苏联时代最顶尖的科研人员的衰老退休而一去不复返。
当年的超级军事强权大国居然沦落到需要大量进口西方尖端前沿装备与技术来满足俄罗斯国防与军备的需要。
美国人这次不仅打趴了北极熊,还彻底将北极熊尖利的熊爪变成了可口的熊掌。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巴菲特彻底将中石油股份清仓的时间与美国石油战略变化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世界石油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话,那么按照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理念,没有任何人可以跑赢市场,更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测市场的长期趋势,巴菲特又如何恰好在2001年购入,2007年抛出?是财务报表分析出来的,还是掐指算出来的?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这种神话完全不可信。
世界石油价格只可能是全球最强大的美国利用政治、金融、货币乃至于战争手段控制起来的。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沙特达成一项永久性协议,沙特同意石油结算以美元为唯一定价货币。
此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其他国家也纷纷仿效。
当时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全球石油供应中几乎占统治地位,那些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的产油国也逐渐接受了这一规定。
自此,美元成为全球石油交易的结算货币。
因此,美国可以通过控制利率与货币来操纵石油价格的上涨或下跌,还可以通过军事手段来控制全球石油的生产与运输。
“9·11”事件之后,美国对阿富汗的入侵与占领,目的在于控制西方出入里海湾石油与天然气在地缘政治上的门户。
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目的在于完全控制中东石油。
石油产量的巨大增长主要来自波斯湾的石油生产,那儿拥有全球石油储备的2/3,因此,波斯湾将是未来石油开采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来源。
格林斯潘在他的《2007年,混乱的时代》(TheAgeofTurbulencein2007)一书中写道:“众人皆知,伊拉克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
我因在政治上不便于承认这点而感到非常沮丧。
”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这样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完全由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统治的精英所操控。
巴菲特在H股上神乎其神的表演,A股中小散户们对中石油的无偿贡献,就很好理解了。
善良的羊怎么能够斗得过凶恶的狼呢?2009年,美国全年的平均失业率在10%以上,成为1948年开始调查失业率以来最高纪录。
占美国人口65%~85%的中产阶级背负的原本风险较低的优质房贷出现大量违约,2009年第三季度,缴款逾期60日以上的优质房贷已经增至83.8万户。
随着实体经济的衰退,2008年以后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状况并未像一些经济学家所宣称的那样在好转,而是仍然在不断恶化。
那么金融危机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界世全纵操以可特菲巴么什为八第巴菲特之所以是世界首富,靠的他所持有的股票价值的不断提升,或者说,金融资产价值的不断提升。
“所有这些证券实际上都只是代表已积章累的对于未来生产的索取权或权利证书,它们的货币价值或资本价值,或者像国债那样不代表任何资本,或者完全不决定于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
”金融资产其实是一种债权,即获取未来收入的权利。
收入则是用货币或钱来衡量的。
现代经济的核心就是赚取货币的竞争。
很多人以为,钱就是美元、人民币或者其他币种。
其实货币是一种游戏规则。
货币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信用就是大家都默认的一种协约,一个人手上拥有的钱代表别人对你的债务。
所有的信用关系都有资产作为抵押,比如中央银行所发行货币的资产抵押是政府未来的税收。
广义地讲,只要你的资产可以轻易地转让给别人,都具有货币的属性。
股票、债券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只要能够轻易卖给别人换取美元或者用来作抵押品,都可以算作广义货币。
但是,只是国家发行的货币,所有人都会承认,流动性最好。
整个现代经济的核心就是以信用关系为基础的货币体系与金融体系。
因此,现代社会的基本规则就是看谁赚钱多,谁赚的钱越多谁在这个社会就越有地位。
在这个以钱为纲的社会中,人们办企业、做生意、交朋友,甚至读书学习都是为了钱。
金钱成了人们活动的主要目的与追求。
对于巴菲特这种大富翁来说,赚取金钱的活动更是成为一种数字游戏。
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变成了和血缘关系、婚姻关系近似的一种游戏规则。
而这种游戏规则让钱成了一种工具,一种支配别人、占有社会资源的工具,一种权力分配的工具。
有了钱就可以支配别人,你买了一台电脑其实不过是买了各种物质资源和电脑生产工人的劳动而已。
正因如此,美女才会挤破脑袋,费尽心思要嫁给有钱人,其实她不过是嫁给了金钱所具有的对别人的支配权,而没钱的人则是被支配者。
现代经济的规则就是如此。
巴菲特这种超级富豪阶层所拥有的货币以及广义的货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不妨设想这样一个缩微的社会:有一个房地产老板雇用了100个工人,这100个工人可以建造120套住房。
如果老板给这些工人发的工资正好可以购买100套住房,那么老板就拥有了剩下的20套住房。
对于老板来说,资本投入是100套住房的价值,资本回报是120套住房的价值,赚取的利润是20套住房,因此老板的资本回报率是20%。
但是,这种情况表明,始终有20套住房卖不出来,这就是生产过剩。
要解决生产过剩,老板给工人发的工资正好可以买下120套住房,此时,老板一无所获,利润为零。
作为这个老板既要获取利润,又要将所有的住房都卖出去,只有一个办法,老板除了开房产公司以外,还要开办一个银行。
银行借出可以购买20套住房的钱给工人,此时,老板不仅获得20%的房产投资回报,还可以收取工人借钱的利息。
巴菲特的钱就来自利息,这就形成了食利者阶层。
如果工人还清贷款,那么又回到了原来的情况,利润降低为零。
因此,巴菲特这样的食利者阶层和直接生产的企业无论如何都必须要让工人始终负债累累,只有这样才能既可以获取利润和利息,又不会发生生产过剩。
这就导致了金融泡沫与经济泡沫。
可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状况会越来越严重,要维持利润,只能不断吹大金融泡沫与经济泡沫,皆大欢喜的局面不会永久持续。
这是因为,金钱不能代表真正的财富,真正的财富源于不断增长的工农业生产,而不是金融资产的增加。
那些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各种金融衍生品所代表的财富可以轻易地蒸发掉。
金融危机的根源让我们从虚拟世界再回到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