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是否善于听话,是一个人是否具有沟通能力的关键因素。只有会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谈话者的意图、流露出的情绪、传播出的信息,更好地促使对方继续谈下去,达到最终的目的。所以说只有会听,才能会说。
语言的艺术就在于同样一句话也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语气、语速的不同也会导致截然相反的两种意思。听话的目的就在于做出适当的判断和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听出事情的轻重缓急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圆滑处世,做到游刃有余。
比如一个“喂”字,如果事情非常紧迫,而你当时情绪又很紧张的话,你就会直接短促地喊“喂”。但如果是朋友约你吃饭或者谈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时,电话里的谈话语速会很平静而缓慢,仅仅开头打招呼的一个“喂”字就会延长发音。所以说,根据说话人的语气、语速的不同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行动才是聪明人。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本末倒置,就会遭人怨恨,有时甚至会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很多人听话没有节奏性,听到的就是单调的文字,因此他们不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执行起来就会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某公司办公室里,忙碌的员工莉莉正在奋力地工作着。老板走了过来,说:“帮我把这份文件整理一下,很紧急,快点。”说完,老板就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
莉莉心中很不悦:“快点……哼,哪份工作不是重要的?手头的工作都没忙完,还要整理一堆新文件!”于是她继续噼里啪啦地忙活自己手头的工作,“不管它,先忙完手头的工作,省得晚上还要加班加点。”
过了一会儿,老板打来电话催促:“好了没有?”
“知道了。”莉莉挂了电话,开始整理老板的文件,边整理边抱怨。
这时老板又打来一个电话:“顺便打印一份去年的报价表。”
于是莉莉又慢吞吞地整理起报价表。接下来老板又催促了几次,弄得她非常不耐烦:“这么多事情,我先做哪样啊?”老板听到这样的回答当然很气愤,不久莉莉就被辞退了。
莉莉的失败在于不会安排时间,不会倾听别人的话,不懂得按照紧急、重要的程度来安排事情的先后。只要善于倾听,就会处世圆滑,凡事都有缓和的余地。但如果对方的事情是迫在眉睫的,你却悠然自得地讨价还价,当然会自讨没趣。
听话要听音,更要听出事情的轻重缓急,不可按部就班。事情有轻重缓急,执行起来当然也会有先后,只有把对方的信息抓得准才能反馈得正确,让对方满意,并对自己的处世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