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微表情识人心理学:一眼看穿他人心理的95个技巧
61272400000002

第2章 沟通,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我们从幼时学说话开始,便开启了与外界的沟通之路。但为什么沟通依然让人感到挫败与抓狂?关键在于,我们都将重点放错了位置。沟通不只是“开口后”的事……本章将消除你对沟通的误读,让你重新理解沟通的意义。

谈到沟通,第一个跳入你脑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有朋友告诉我,沟通之所以困扰他,是因为他在与人见面之前,满脑子都在琢磨着:“等一下该怎么讲?”“要怎么说?”可是开始对话后,他却发现情况常常超乎预期,脑袋无法很快地应变,瞬间就一片空白了。于是他将“沟通不良”归因于自己的“口才不好”,尽管他买了不少教人如何说话的书或课程,希望通过它们来了解“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从而提升他的沟通能力,但最终的效果却很有限。

我对此非常好奇,所以每回演讲的时候总习惯做个小调查,询问现场的伙伴们,是否曾经阅读过与“沟通”“表达”“说话”“简报”“业务”等相关的书籍。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每十人中有九人花了不少工夫在沟通上。大家学习的目的无非是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工作绩效等。于公于私,沟通都非常重要。然而,当我继续询问他们,学了这么多东西,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有明显增长的,还有谁?请继续举手。然后几乎所有人马上就把手放下来了。我很疑惑:“这中间的落差是什么?为何花了这么多心力学习,依然觉得沟通很棘手呢?”

有些人回答:“看书的时候,好像都懂,可是到了真实的情景,却一句也用不出来。”也有人说:“我照书上写的去做了,结果对方的反应和书里写得不一样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判断对方的反应,自然就更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更有人说:“我花了不少钱上课,按照老师的做法一步步练习,口才是变好了,但我的朋友却离我越来越远,他们说我‘太会说话’。”种种例子表明,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沟通等于说话”,理论虽不难,但实际情况却常常令人抓狂。

这样的学习经历,让我想到我们学英文的过程。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少说也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接触英文。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要用英文和外国人流利地对谈,仍旧充满挑战。同样,从幼时学说话开始,我们每天进行无数场对谈,但沟通对大家来说,还是充满了压力。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在于我们都将重点放错了位置。当你将“沟通”局限于“说话”时,你的注意力就只会停留在“开口后”的事。问题是,沟通真的是从“开口后”才开始吗?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个人朝你走过来,他还没开口,你已经对他产生反感情绪了;或者是,一想到要和好友相聚,心情就好得不得了,不管聊什么都很开心;或者是,同样难缠的客户,你怎么样都搞不定,可是隔壁的老张两三句话就解决了。如此,你还会觉得“说什么”是影响沟通结果唯一的因素吗?是不是也该花心思研究下“开口之前”的事呢?

沟通,从来都不是浮于表面、仅仅发生在对话中的,虽然市面上有很多教人如何沟通的书籍,但那些书却总是忽略沟通的背景和当时的情境,不讨论双方的角色是怎样的,有没有权力关系,在哪里对话,见面前的关系如何,更别说描述他们说话当下的语气、态度或表情了。只关注说话的内容,不考虑其他因素,即使分析得再对、给出再好的建议,仍然让人很难运用到真实的情境中去。

换句话说,要想学好沟通,并不能只学“他说了什么、我该怎么回复”这种片面性的谈话技巧。你得先消除一些错误的看法,才能对沟通有全面性的了解。

错误观点一:良好的沟通等于滔滔不绝吗?

很多人认为沟通等同于口才好,随时随地都知道说些什么,任何时候都不会冷场,结果搞得自己压力很大,旁边的人也不一定觉得舒服,我通常称这种状况是“自己不OK,别人也不OK”。

想想看,你刚认识一个新朋友,他却拼命地说话,好像所有人都得关注他,你心里会不会觉得有点烦?心里想着:“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知道分寸?人家不想要说话,还紧追不舍。”可是,我们却要求自己在进入陌生的社交场合时,能够和现场的人都聊上一两句,让自己不至于空闲下来,内心也就不会显得局促不安。特别是原本性格就比较安静内向的朋友,总觉得那种话语“满场飞舞”的人才会让人印象深刻,责怪自己不够积极、热情,硬是要自己不断地找话聊,不相信自己原有的特质也有迷人的地方,结果将自己搞得很累。然后,今后一想到要沟通,就先忐忑了起来,这样焦虑的情绪反而容易让自己做出不适当的行为。

当一个人无法自在,他的情绪就会影响到与其互动的人,让人不知不觉跟着紧张起来。你可以试着回顾一下,生命中最好的一次沟通经历,至今仍停留在你脑海的部分是什么?是说话的内容?还是当时的氛围?

一场沟通的过程中会说很多话,当下你可能觉得自己或对方说得很有道理,可是等你一觉醒来,这些细节就不再清晰了,剩下来的就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而感觉只是一种情绪,所以,口才好并不见得就能打动人。

错误观点二:只要将话说清楚,对方就一定会懂?

另一个常让大家在沟通中想不明白的地方就是:觉得自己“明明说得很清楚”,可是对方还是不懂;或者你明明“没那个意思”,却常常被人误会成“有那个意思”;或者同样的话讲了八百遍,对方还是无动于衷。我通常称这种类型是“自己OK,别人不OK”。

语言是很不精确的工具,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和表情讲,就会带给别人不同的感受。有时,我们只顾着说话,却没有睁开眼睛仔细观察对方听了我们的话以后,是什么反应?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把话带到,沟通就算完成了。可是对方却有可能因为你严肃的表情,以为你对他有成见,而故意不配合。或是你觉得老板既然交代了,大家都应该要一起完成,没想太多就以公事公办的语气分派任务,同事却觉得你在下指导棋,心生不爽,存心找你麻烦。这种情况在越是亲近的关系中,越容易出现。

有一次,马克·吐温受邀到大学进行了一场演讲,回家后,老婆就问他说:“你讲得怎么样?”

马克·吐温顿了一下,才缓缓答道:“你问的是哪一个版本?”

老婆不解:“还分什么版本?”

马克·吐温说:“有我脑袋中的版本,我嘴巴说出来的版本,还有台下听众真正接收到的版本,共三种。”

面对沟通,我们通常最在意的是“嘴巴说出去的版本”,但你可曾想过,你脑袋想传达的信息和对方理解的是一样的吗?之所以会有误会,不就是“你以为的”和“对方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两件事情吗?很多书都教我们怎么说,却没有提到身体其他的部分该如何配合我们的话语,才能营造出你所想要的感觉,或是如何在过程中检视、调整和观察自己以及对方的非语言行为。别忘了,沟通时,对方“看到的是你的全部”,而不只是听到你“嘴巴”告诉他的部分。

错误观点三:与人交谈,不能表达负面情绪?

另一种对沟通的误解是,认为不管自己有多么不舒服,话语都不能泄露负面情绪,否则就会伤害到双方的关系。所以即使吃亏,也不敢说出真心话。这种人有可能会让大家都喜欢,可是他却活得很辛苦,没办法做自己。我通常称这类型为“自己不OK,别人很OK”。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彼此的观念难免会有落差,沟通的重点就在于协调出彼此都舒服的节奏,这样关系才会长久。假如一方因为害怕,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真实的感受,表面上虽不会有争吵,但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忍耐时间过长,自然会爆发。而经不起考验的关系,都不可能长久。

因此,该害怕的不是冲突,而是“只会冲突却不知道该如何修复”的这种状况。有时,争执之所以愈演愈烈,不一定是因为对方说了我们无法接受的内容,也有可能是他的眼神或表情激怒了你;同样地,你也有可能虽然没有口出恶言,却做出了很伤人的反应,这具有同样的效果。当沟通陷入僵局时,光靠语言是无法化解对立的僵局的,这时你需要知道释放出哪些信号,才能避免扩大冲突。同时,面对不一样的意见,你得做到不卑不亢,既不会太退缩,让人觉得你好欺负;又不会太强势,让人觉得你不好相处。当你了解沟通真正的关键时,你不必说很多话,也不必很大声地说话,也能让对方把你的话放到心上。

沟通: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为了建立“关系”

好的沟通是“你很OK,对方也很OK”。

很多人仅仅将沟通当作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但其实沟通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有“下一次对话”的可能,换言之,沟通是为了“建立关系”,不只是解决“问题”。将彼此的关系作为首要考量,而非只是急于解决问题,就不会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是会打开所有的感官,如实地接收对方全部的反应,并开始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可能有的心情、他希望怎么被对待。也就是说,沟通绝对不仅仅是开口后的事,而是用心、用眼、用耳朵、用感官,最后才用口。感觉舒服、互动顺畅,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相反,如果重点放错,问题非但不会得到解决,还会引发更多的后遗症。

如何才能让对方愿意与我们保持对话呢?“态度”是首要之务。

态度是一种“非语言”的表现,靠的不只是说出的话,而是第一时间给人的感受、在对方心中留下的印象,这些都会影响到沟通的质量。人的身体会传递出许多信息,说话的节奏、音调、情绪、肢体语言、表情、倾听的态度等。这些状态全部加起来,才是对方心里真正感受到的你。

这本书将改变你对沟通的认识,不再只将沟通停留在话语层面,而是系统性地协助你了解自己在沟通中的模样,以及怎样正确地展现自己可以让对方对你有好的感觉。

感觉对了,样样好谈;感觉不对,事事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