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习惯是人生中重要的“链环”,它将伴随我们在人生之路上驰骋!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它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铁娘子”、女强人。她曾经这样说:有时事务太忙,我也可能感到吃不消,但生活的秘诀实际上在于把百分之九十的生活变成习惯,这样你就不会感到负担,毕竟你想都不用想就去刷牙,这是习惯。
太空飞行员搭乘阿波罗十一号太空船,首次登陆月球的时刻,的确令人叹为观止。但太空人得先摆脱地球强大的引力,才能飞往月球。因此在刚发射的几分钟,也就是整个任务一开始的几公里之内,是最艰难的时刻,所费的力量往往超越往后的几十万公里。
习惯也是一样,它具有极大的引力,只是许多人不加注意或不肯承认罢了。要革除********、缺乏耐心、吹毛求疵或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性,不能大刀阔斧地改变,便难以成功。
有的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学习方面,厌学、旷课、逃学;在日常生活方面,偏食、挑食、吃零食、吸烟、饮酒、说谎、顶撞父母、不讲卫生、爱睡懒觉、作息无规律等;在上课时容易走神,做小动作、和同学打架等。
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积习较深,纠正起来就很困难,轻者影响身心健康,重的会失足堕落,危害社会。我们应该理解的是,这些习惯与癖好不同,只要费费心思作个决定,再练习或形成新的行为,习惯就能修正、改变,甚至完全扭转。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督促孩子下决心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但是在帮孩子改变坏习惯时,有些重要的原则家长要先对孩子说明:
其一,没有人能改变你,除非你自己愿意改变。
其二,习惯不是完全地根除,而是被取代,而且累积的时间愈久,愈有机会被替代。
其三,每日都要作新习惯的检讨与记录,如果做到,可以给自己一些奖赏。
其四,要试着远离原先旧习惯的不良环境,避免被引诱。
其五,得到家人或好友的支持,让他们的鼓励与拥抱成为你改变的最大动力。
改变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毕竟习以为常的事情能给人安全感。但为追求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暂时牺牲眼前的安适或近利,也是值得的。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所换来的果实,将更为甜美。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家长负有重要的责任。当然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们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一定要切合实际,既不过高,又不过低,也不追求十全十美。然后从制订计划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实施。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坚持下去,就会养成守时、勤奋、讲卫生、善于克服困难的好习惯。这种好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具体说,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慎重结交朋友。交友不慎,受到流氓伙伴的影响、唆使,以及黄色书刊、音像制品的毒害,是青少年养成不良习惯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所以,应交哪些朋友,不应交哪些朋友,一定要认真辨别,慎重选择。
(2)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社会实践证明,凡文化素质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生活态度不严肃,以吃吃喝喝为乐趣,以哥们儿义气、打架斗殴为荣的青少年,都极易沾染不良习气。
(3)防微杜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好的行为习惯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逐渐养成的。因此,平时只有经常提醒自己,事事认真,处处严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就能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
(4)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人往往有较大惰性,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与惰性作斗争。而坚强的意志是靠刻苦磨炼培养而来的。特别是有不良行为习惯的青少年,更应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和勇气,通过顽强的意志与恶习作坚决的斗争。例如,染上吸烟不良嗜好的人,凭一般决心戒烟并非容易,必须有高度、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改掉恶习。再如,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也须靠坚强的意志,如果对自己稍一放松和迁就,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良好习惯就难以养成。
(5)养成良好的习惯还需要下定决心,克服自身的惰性。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男女老幼都易受到惰性的影响。四五岁的小孩也会像成人那样说:“妈妈,我不想干。”许多人由于缺乏良好的习惯而惰性大,在学业、事业等方面一无所成。克服惰性要求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战胜自己,不给自己寻找开脱的理由,相信自己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达到成功的彼岸。
(6)在一段时间内,针对孩子的某一个坏习惯来解决问题。有些父母觉得孩子的毛病可真多,恨不得马上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不管父母怎么着急,孩子不可能睡一觉醒来就变成另一个人。父母应该克服急躁情绪,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一个问题。等这个问题解决了,再转移到其他问题。当然,旧的问题解决了,总会出现新的问题。正是在一点一点的进步中孩子不断成长。尽管总要面对某些问题,但父母隔一段时间会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了,孩子也变得更成熟了。
(7)全家一致,说到做到。父母和家中其他人一旦决定对孩子采取一项合理的教养措施,就一定不要半途而废。否则,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使孩子的不良习惯难以改正。例如,孩子饭前不愿自己洗手,一让他自己洗手吃饭,他就大哭大闹。父母因受不了孩子那声嘶力竭的叫声而对孩子让步了,由妈妈用温布给他擦手。这样,孩子饭前不愿自己洗手的习惯不仅没有改掉,反而得到了强化。他认为只要自己坚持哭闹,大人最后会让步的。
(8)肯定孩子细微的进步。孩子的不良习惯是用了很长时间养成的,当然也不可能一下子改掉。要肯定孩子细小的进步,增强孩子的自信。比如一个不愿吃青椒的孩子,经过努力,每顿饭能吃一两青椒,父母就应该高兴,而且要让孩子知道这就是进步。如果对孩子一下子要求过多,孩子达不到标准,父母会失望,孩子也会泄气。
(9)以表扬为主。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过程中,要告诉孩子:只要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关怀,感受到父母以他为自豪。父母要随时表扬孩子的好行为和为改掉不良习惯所作的努力。孩子有了点滴进步,父母都要及时鼓励赞扬,使孩子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上进心和自信心。
(10)要有耐心。孩子在改正一个不良行为习惯时,有时表现好,有时表现差甚至退步,这时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改变坏习惯是艰难的。尽管孩子也承认自己身上那些习惯是有害的,但是改变不可能很快实现,它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家长试图在一夜之间变得成功,将只会再一次面临失败。在孩子表现差时,要立即指出来,并明确地向孩子表示自己的感受,如生气、烦恼、悲伤、失望、灰心丧气等,让孩子为自己重犯错误感到羞愧,并下决心不再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