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
对于现代的孩子而言,兴趣与特长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因为它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牵引力。那么,什么是兴趣特长呢?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特长,则是在兴趣的基础上或者由于某种天赋所具有的一种专长。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正确地判断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特质、兴趣爱好和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是培养孩子极为重要的部分。
少年儿童时期的兴趣爱好处于发展过程中,它对人的言行支配显得较为脆弱和不稳定,这些都与成人阶段有很大的不同。认识这些特点,不但对少年儿童本身产生兴趣有益,而且有助于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且他也很有可能在所喜欢的领域里发挥最大的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莎士比亚就是最好的例证。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在他52年的生命中,共为人类留下了37部戏剧,其中至少有15部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300多年来,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直被人们传诵着、排演着,他成了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莎士比亚何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那是因为他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在英格兰中部美丽的埃文河畔,他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是个精明、能干的商人,主要经营手套、羊毛、皮革等物,并且在市议会里兼任一份公职。
7岁的时候,父亲把威廉送到一所文法学校去上学,可他却不用功,老是被老师用教鞭提醒着去读书。他不喜欢那些古板的祈祷文,他喜欢阅读古罗马作家用拉丁文写的历史故事,喜欢一个人在郊外的田野里漫游,听秋虫鸣叫。尤其是每年的5月节,小城斯特拉福热闹非凡,戏剧班子从伦敦来到这里举行各种表演,这是一年中威廉最快乐的日子。每场演出他必到,戏剧班子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痴迷地观看着每一场精彩的演出,直到戏班离开斯特拉福城为止。
14岁时威廉离开了学校,来到父亲的铺子里做帮工。但是,他对织手套、收购羊毛等工作并不感兴趣,仍然迷恋着戏班子和戏剧。几年以后,威廉结婚了,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生活压力。为了能够挣钱养家,莎士比亚离开了小城斯特拉福决定到伦敦去闯一闯。在伦敦,他几乎什么活计都干过:写歌词、替人家购物、在码头做搬运工……但这些仍然不是莎士比亚所喜欢的,他最向往的还是剧场。每当有空闲,莎士比亚就到泰晤士河边的几家剧场附近转悠。他多么想进去看看里面正在上演的戏剧,可是他没有钱,只能在门外看看宣传广告,猜想着剧中人的模样和故事情节。每逢演出季节,莎士比亚都会看着剧场上空飘扬的五颜六色的旗帜,心想:我一定要让我写的剧本在这里上演!
后来,他在一家剧院找到一份工作,主要替客人看管衣帽,照料有钱的观众上下马车,还在后台打杂。从此,莎士比亚可以真正接近戏剧了。一有空闲,他就躲在后台静静地观看演员们的排练。这里成了他的戏剧学校。就是在后台这个地方,孕育了一位名垂青史的戏剧大师。
莎士比亚不仅看戏,还自己试着写戏。夜里,剧场散了以后,莎士比亚就躲在自己小屋里,在昏暗的烛光下写起来。廉价的包装纸成了他记录灵感的最好稿纸。1592年的第一天,对于莎士比亚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的剧本《亨利六世》在伦敦最大的3家剧场之一——玫瑰剧场上演。莎士比亚一炮打响了,《亨利六世》的卖座收入竟达到整个演出季节的高峰,剧场老板看中了他,与他签订了提供剧本的长期合同。
莎士比亚的名气越来越大了,他的作品在英国一次又一次地引起轰动,就连女王也对他大加赞赏,决定授予他爵士称号和族徽。族徽在当时是一种极高的奖赏,上面刻着长枪、老鹰、头盔和一句“并非无权”的名言。但是,莎士比亚并没有自我满足,他开始向自己挑战,决心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很快,《理查三世》、《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相继上演。悲剧《哈姆雷特》的轰动效应,更使莎士比亚登上了艺术的顶峰。
虽然莎士比亚赚了许多钱,但他仍然喜爱戏剧,迷恋戏剧。他把国王的赏赐和自己所赚的钱集中起来,投资建筑著名的环球剧场,而没有用来经商或做别的生意。所以说,莎士比亚的一生是为戏剧而活着的。
如果少年时代的莎士比亚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干上了自己不喜欢的经商职业,那么即使他付出再大的努力和再多的劳动,也不会比他取得的艺术成就大。对于他不喜欢的职业,他会有耐心和热情去奋斗吗?这很难说。正因为他从小就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长大以后又得以从事自己所喜爱的戏剧创作,才使他有极大的热忱和非凡的创造力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艺术财富。
看来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大小是和兴趣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一直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内心便会充满愉悦和快乐。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特长并不一定都能发展为职业,但可能发展为爱好。爱好广泛的人,生活会更精彩,思想会更活跃,可施展才华的舞台会更广阔。但是很多中国父母都认识不到这一点,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人生轨迹,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孩子就会有个美好的人生,其实不然。财富、兴趣、幸福、荣誉和成功几乎是每个人都想追求的,但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你为孩子作选择的时候,不妨多考虑一下孩子的兴趣,孩子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才更容易做出瞩目的成就。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1.美国的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在侈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掉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的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边,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可是,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天赋。中国的学校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美国的学校则承认孩子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中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
其实,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人逻辑思维占优势,有的人形象思维占优势;有的人博闻强记,但不善于融会贯通;有的人虽然记忆力差,但能记住最重要的信息,并且精于思考;有的人智力过人,但意志薄弱,志趣低下;有的人智力平平,但意志顽强,目标远大,百折不挠。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优势或潜在的优势。
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潜能就会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有多大。家长要善于在多样性教育中为孩子创造选择的条件,扩大选择的范围,发展选择的能力。
因此,作为父母,应客观而清醒地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而不要只把眼睛盯在孩子的考分上;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创造的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