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在表达的时候,会呈现一种张力,让你感觉随时都在被扰动,有时候可能并不是那么让人舒服,但是这种张力很迷人。
可以吵闹,可以狂欢,一种迷人的关系
我有一位朋友,他是家里的独子,他们家在当地算是富庶之家。在他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他的父母物色了一个貌美如花、品性温良的姑娘来做他们的儿媳妇。老两口对儿媳妇甚是满意,但是他不喜欢,只是勉强娶回了家。他说:“实在是对这个女人没有兴趣,因为她什么事情都听我的,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两个人艰难地离婚后,他找了个女朋友,跟前妻完全是相反的样子。从外貌上看,皮肤黑,眼睛小,身材偏瘦,看不出特别之处。我们就问他:“你为什么喜欢她呢?”他说:“她敢跟我吵、跟我闹啊!我跟她在一起很有意思啊。”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都是亮的。这表明,他跟这个女人在一起是真的很快乐。如今,这个女朋友早已成为他的妻子,并且生了两个孩子。一家人既吵吵闹闹,又和和美美。
很多人不能理解:一个温良恭顺的妻子不是大多数男人梦寐以求的吗?但是,他就是不喜欢。他说:“我觉得跟她(前妻)在一起,整个人像是要死了一样,特别压抑。”
我们说“特别压抑”的时候,压抑的是什么呢?是攻击性。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隐藏着的攻击性小精灵。从内在动力的角度来看,当事情不能如人所愿时,活力便会受阻,整个人呈现出比较凝固的状态。我的这位朋友对他前妻的态度就是这样:不满被父母安排的婚姻,不得已娶对方回家,任她貌美如花,压根儿不想理。对他来说,找到一个可以激发内心的攻击性、可以吵、可以闹的伴侣才是真正的幸事,因为这样的关系有活力。
他前妻的听话让他无从安放自己的攻击性:她那么美好,看起来没什么可以挑剔。但这样的生活,仿佛一潭死水,让他窒息。他和前妻之间没有交集,或者说他不想与她有交集,因此他们的关系没有进入亲密关系的阶段,只是表面上的婚姻维系。
但他和现在妻子的关系就明显不一样了,他们可以打闹、可以狂欢。这种有活力的感觉,实际上是一种滋养,整个关系所呈现的是一种力量的美感。
孩子的闹腾是生命力和攻击性的体现
再给大家谈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
我的一位朋友生了三个儿子,她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儿子成灾”,听起来特别有画面感。我问她养了三个儿子是什么感觉。她说:“你看我的名字,我已经死了几回了。”三个孩子经常在家里上演一场场“大片”——想想好莱坞那些经典的枪战桥段,攻击性满满。
虽然这位朋友有时候会苦恼自己的确被孩子们弄得精疲力竭,但是有一天,她很沮丧地说:“这几天,孩子们生病了,一个接一个地发烧。家里安静了很多,我却希望他们快一点儿好起来,继续闹腾。”
孩子们生病了,是没有精神再闹的。这个时候,你想让他们闹,他们都不会闹。病菌攻击了孩子们的免疫系统,他们得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那件事情上,根本没有办法像平常一样活力四射。这个时候,看到他们憔悴的小脸,父母真的希望他们还是闹腾一些。
闹腾是什么?就是活力。有活力,你会感觉整个人有一种流动着的感觉,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情绪能量非常生动,很容易感染周围的人。
我这位朋友跟我开玩笑,说自从养了这三个娃,她发现自己都不抑郁了,因为她根本没有时间抑郁。
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他们不仅有活力,还会有让他们的照顾者不舒服的破坏性。活力和破坏性都是攻击性的一部分。孩子用活力来呈现攻击性,也在日常的玩耍中释放这些攻击性,并在释放这些攻击性的过程中学习怎样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只是当照顾者的精力有限,没有办法满足孩子的需要的时候,照顾者会感到比较辛苦。
老人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生命力
一提到老人,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死亡、老态龙钟、行动迟缓、软弱无力。这的确是一个接近死亡的状态,伴随着毁灭、绝望、破坏的感觉。
很多老人喜欢跟孩子在一起,因为孩子身上的活力可以让他们感觉到希望、快乐,可以感染他们,减轻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他们甚至能够以宠爱的眼光看待孩子身上的一切攻击性。在老人眼中,攻击性代表的是活着的感觉。
也有人在年老之后开始过想要的生活。摩西奶奶七十多岁时决定为了心中的愿望开始画画,八十岁时在纽约举办了画展。此后,她的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中的热卖品,赢得了很多奖项。在摩西奶奶一百岁时,日本有个叫渡边淳一的年轻人问她,该不该为了自己热爱的写作而辞掉外科医生的工作?她的回信是一张明信片,上面画了一座谷仓,并附有一段话:“做你喜欢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八十岁了。”
后来,渡边淳一成了名扬世界的大作家,出版了《失乐园》《光与影》等五十多部长篇小说。
摩西奶奶说:“做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那才是你的天赋所在。做你喜欢的事,你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活力。”摩西奶奶把自己晚年对于死亡的、绝望的攻击性转化成希望,把这种破坏性的、毁灭性的感觉融在自己的画里。她的画既有对过往经历的感伤,也有对现在生活的满足,还有对美好的祝福和期待。这样的死和生之间的转化让人赞叹。
攻击性“爆棚”的边缘来访者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界有一类来访者,他们拥有边缘性人格组织特征。跟这种人格特质的人在一起工作,咨询师几乎是不会打瞌睡的。因为在咨询关系里随时都有一种张力,他们会因为灯光刺眼了一些而感到很生气;会因为今天咨询师迟到了一分钟而大发雷霆;会因为咨询师说的某一句让他们感觉不适的话而立刻攻击咨询师,并说咨询师竟然如此无能,竟然不能够理解他们。
刚入门的咨询师很有可能瞬间就“倒下去了”,因为对方的火力实在太猛。但同时这样的来访者又很深情,当他们能偶然感觉到咨询师的一丝善意、一丝温情时,他们将给咨询师更多的深情。曾经有一位来访者在我们的一次会面时说,她今天路过一家店,发现里面有很多很飘逸的裙子,她想到了我喜欢穿这样的裙子。在那个时刻,被人这样想起,我很幸福。
有的来访者会说,等他搬到另一个地方了,要拍照片给我看一看他住的地方。他会让我看到他窗外的风景,会告诉我他很想念我。
他们的行为、语言通常都非常具有攻击性,而透过攻击性我看到了深情和炽热。如果进一步观察,你就会发现,他们在童年时代往往经受了很多可怕的对待。这种经历就像是一种“死能量”,紧紧地压迫着他们。同时,在他们的攻击性背后,一种叫作“生能量”的驱动力顽强而坚韧地活跃着。那些生与死的对抗是让人震撼的,也是极其悲壮的。
在咨询关系里,咨询师为此类来访者提供的是类似于妈妈子宫的包容环境。在平时的关系里,一些人非常喜欢和这一类人在一起,比如没有活力的人会非常喜欢这类人能够带来的刺激。很多和边缘人格者相处的人,都会难以忘怀他们的活力,但是建立的亲密关系大都难以长久。
总结
(1)没有攻击性,伴侣间的关系就是一潭死水,无法让人期待。
(2)孩子的活力是攻击性的体现。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们更多地表达攻击性,对于人格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3)老人在迟暮之年仍然可以通过创造性方式转化攻击性,以防御对死亡的恐惧。
(4)具有边缘人格组织特征的人,可以搅动关系,让人们着迷,但过于强烈的攻击性会破坏关系。